•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7

冰雪皑皑
首页 > 考试培训 >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真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colnsuper

已采纳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用下列拼音拼写出江苏的两个地名(每个字母用且只用一次)。 o ɡ u i y h w n x z u a ( ) 、( ) 2、填歇后语:滴水石穿—( )。 千年铁树开了花—( )。 3、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麓书院有一幅有名的对联,说明了湖南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上联是惟楚有才,下联是____________。 5、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 书名和作者。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6、写出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诗句。 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1)月明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清明上河图》是 ____ 朝画家_________ 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 9、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 。 10、仿照下面的句式和修辞,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事物,结构、情境相似。(不要求与原字数相同)  路 虽然被踩在脚下 却牵引着人们一直向前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1、我国古代教育家( )提出了因材施教理念。 A 陶行知 B孔子 C 墨子 D 颜回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出自( ) A《爱莲者说》B 《捕蛇者说》C《师说》D 《马说》 3、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其中“兴”表示( ) A 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B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C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D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4、请选出下列成语和主人公搭配正确的一组( ) A、望梅止渴——刘邦 B、乐不思蜀——刘禅 C、指鹿为马——赵构 D、韦编三绝——老子 5、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 A.棒喝(促人醒悟的警告) 爱屋及乌(爱一个人连带爱他屋上乌鸦) 不齿(不愿意提及) 暴殄天物(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 B.齿冷(耻笑) 鞭辟入里(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赴敌(赶走敌人) 别出心裁(另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 C.腹议(预先构思文章) 耿耿于怀(怀着心事,很不痛快) 汗颜(因羞愧而出汗) 瓜田李下(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D.就范(听从支配和控制) 分庭抗礼(分裂政权,对抗中央) 绝倒(形容大笑,前仰后合) 权宜之计(暂时采取的办法) 6、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字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 A、化险为夷 B、口蜜腹剑 C、前赴后继 D、阳奉阴违 7、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于英国伦敦举办的世博会是在( ) A.、1841年 B、1846年 C、1851年 D、1852年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有关资料披露,近一两年来,山西省的艾滋病疫情已进入由省外输入向本地人群发展,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快速增长阶段。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央视综艺主持人纷纷出走,多数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央视纪律太严;二是由于主持人工资收入太少;三是由于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小。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作为一名心理医生,读着这样的来信,我常常为某些年轻人的____________和苦闷深感不安。 ②北美人民经过独立战争的艰苦抗战,从英国殖民统治下____________出来,赢得了民族独立。 ③最近,世界上有些人把国际油价的上涨____________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毫无道理的。 A.徘徊 摆脱归罪 B.徘徊 解脱 归咎 C.彷徨 摆脱 归咎 D彷徨 解脱 归罪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十二首①(之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②。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此诗为诗人遭谗谪后所作。 ②尔:如此,即代表“葳蕤”和“皎洁”。 (1)简析“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试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中的“自”的妙处。 五、分析题 1、新课程出现了“三维目标”这样的提法,其中一条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谈到这条目标,有老师认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过去谈到的“思想道德、文本的情感思想、社会价值观”,说白了,就是“文以载道”的“道”。而有的老师则认为这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单单是传统教学中的“道”,还应包括对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认识。这两种观点,你认同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由。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 (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 (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真题

336 评论(11)

文文兔18

一、教育理论试题(10%) 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分)2、简述在学校中为什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3分)3、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简述多元智能观的核心是认真对待个别差异。(3分)二、《课程标准》知识试题(20%) 1、 填空题(15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分( )个学段,体现了 ( )、( )、( )三个维度。 (3)《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 )个,会写 ( )个;第二学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会写( )个;第三学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会写( )个左右。 (4)五、六年级学生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字。 2、 问答题(5分) 《课程标准》中体现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请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点简要谈谈体会。(5分) 三、语文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70%) (一)、语言积累(28分) 1、单选题(每空2分,共12分) (1)、下面带点的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再接再厉(lì) 大腹便便(pián pián) B、发人深省(xǐng) 暝(míng)思苦想 C、欢心(xīn)鼓舞 床第(zǐ)之间 D、唾(tuò)手可得 原形必(bì)露 (2)、下面的字,全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 A、鸣 抖 鸦 宇 B、露 架 园 岩 C、忠 旱 闷 壶 D、屎 旗 甥 衷 (3)、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用得正确的一句是( ) A、感谢校长的垂爱,我一定努力学习。 B、我和妈妈惠顾劝业场,买了一双鞋。 C、我把小刚的文章斧正好了。 E、我爸爸想抽烟,得到了我的惠允。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句是( ) A、欢迎各位领导来我 B、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铜车马。 C、我对在雏鹰网上漫游特别感兴趣。 E、通过参观活动,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填入句子,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 此时正在三五之夜,月亮已经爬上中天了, 风来了,楼影和 山影在水中摇曳着,显得神秘而朦胧。 ①在深蓝色的夜空上高高地悬挂着 ②高高地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上 ③向大地散射银色的光华 ④银色的光华散射在大地上 ⑤梅河暗绿色的水里倒映着两岸的楼影和山影 ⑥梅河两岸的楼影和山影倒映在暗绿色的水里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6)、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10分) 例:为(虎)作伥 哀( )遍野 管中窥( ) 爱屋及( ) ( )目混珠 泥( )入海 一箭双( ) 噤若寒( ) ( )头微利 门可罗( ) 黔( )技穷 3、分别给下面这句话加上适当的标点,使其表达的意思或语气有所不同。 (6分) 他了解我不了解 ① ② 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考试试题) 语文知识部分 一、 语文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4分) 慰藉( ) 苍劲( ) 潜( )伏 戛( )然而止 装载( ) 炽( )热 揩( )拭 殚( )精竭虑 2、.请写出下列字的书写笔顺:(2分) 鼎: 凹: 3、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迫不急待 穿流不息 凭心而论 世外桃园 再接再励 一愁莫展 如愿已偿 管中窥豹,可见一般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热爱( )②团结( )③亲近( )④经验( ) ⑤具体( )⑥和蔼( )⑦拥护( )⑧坚定( )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杜甫千古流传的两句古诗:(4分) (1) (2)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 《送东阳马生序》——( ) 《朝花夕拾》——( ) 《岳阳楼记》——( ) 《鲁滨逊漂流记》——( )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4分)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 ———————————————————————————————— 二、阅读题(10分)(每小题2分) 我母亲生病需要做大手术,医院张口要10元万押金。10万,对我这个刚刚靠借钱买下出租车的下岗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我下了决心,就是把自己卖了,也要给母亲治病。于是顶着高温开着车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总算凑了9万元。医院开恩,收了9万元后让母亲住了进去。 都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这话偏偏就应在我身上。那天午后,刚拉了一趟活儿的我正喜滋滋地抄近路赶着回家,不知是我脑子走神还是该我倒霉,迷迷糊糊地就把车开上了人行道。我猛地发现车前正走着一位老太太时,脚便狠狠地踩在了刹车上。吱的一声,老太太也应声倒下。当我跳下车抱起老太太时,她已昏迷过去。怎么办?我发现此时四周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一个想法便闪入我脑海中:跑。可怎么也迈不开腿,一个声音也在耳边响:你还算人吗?眼前要是你的母亲你也这样吗?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容不得多想,立即将老太太送向附近医院。在医生抢救下,老太太很快苏醒了过来。还算走运,老太太只断了一条腿,别的地方什么事也没有。 一个大汉走了进来。大汉看了我两眼后走近老太太说:"妈,您还记得撞您那人什么模样吗?仔细想想,一会儿警察来了您就跟他们说。"听了大汉的话,我心里猛地一跳,觉得还是自己先说出实情为好。于是我赶紧对大汉说:"大哥,我……"老太太急忙打断我的话,指着我对她儿子说:"对,就是这位司机救了我。"我正怀疑是不是我的耳朵出了毛病,那大汉一把就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兄弟,我、我什么也不说了。你的救母之恩,我一定会报的。""我。哎,你听我说,我……"我的话没说完,又被大汉给拦了回去。"什么也别说了。兄弟,把你的姓名和地址写给我,过后我一定登门重谢。"这时我脑海里又闪出一个念头,还留什么姓名和地址啊,老太太既然没记住我,溜吧。想到这,我边往外走边对大汉说:"好好照顾大妈,我走了。"说完我逃跑似的冲出了医院。 在回家路上,我觉得这事挺走运,老太太不但没认出是我撞的,还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可到了晚上,心里总是不踏实,我想起了母亲常对我说的话:什么时候都要心里干净。心里有鬼的人,迟早会出事的。于是我下了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到医院说清楚。 第二天,我拿了一堆补品和5000元钱,早早来到医院。可巧,就老太太一人在,老太太见是我,挺生气地说:"你怎么还来?" "大妈,您、你知道我是谁吗?" 老太太说:"知道。孩子,大妈不糊涂,眼睛也好使。看得出你的心不坏。" "那、那您为什么不说出真相呢?"我不解地问。 "孩子,你能及时把我送到医院,就足以证明你是个好孩子,我就知足了。我哪能因为你的一次失误,而误了你的前程呢?说不定,好多要紧事正等着你去做呢。天下做父母的,都是这个样……" 我的泪水早已止不住地流下来,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把头扎在老太太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1、第2节开头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祸不单行"相关的两件事。 ———————————————————————————————— 2、文中的"我"想"跑"却没跑,"溜"了又返回,你对此如何评价? ———————————————————————————————— ————————————————————————————————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来表现老太太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 4、给本文拟一个含有"母亲"两个字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你课外也一定读过不少歌颂母亲、表达母爱的作品,请写出其中一篇(或一本)的题目(或书名),并注明作者。 ———————————————————————————————— ———————————————————————————————— 5、文章结尾说"我忘情地叫了一声妈,便……失声痛哭起来" 。 此时此刻,文中的"我"肯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发挥想像,探究一番,然后代"我"说几句。 ———————————————————————————————— ———————————————————————————————— 三、写作题(10分) 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不少于200个字) 古诗: ——————————— ———————————— ——————————— ————————————

214 评论(13)

仁义小红累不爱

2015小学语文教师笔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带点的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再接再厉(lì) 大腹便便(pián pián)

B、发人深省(xǐng) 暝(míng)思苦想

C、欢心(xīn)鼓舞 精(jing)兵俭政

D、唾(tuò)手可得 原形必(bì)露

2、“ㄋ”的笔画名称是( )

A、横折弯钩 B、横折折折钩 C、横撇弯钩

3、下面的字,全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

A、鸣 抖 鸦 宇 B、露 架 园 岩

C、忠 旱 闷 壶 D、屎 旗 甥 衷

4、下面的说法哪个对( )

A、 “鼎”字共有14画,第六笔是ㄧ

B、“鼎”字共有12画,第六笔是ㄣ

C、“鼎”字共有11画,第六笔是ㄣ

D、“鼎”字共有13画,第六笔是ㄧ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签赏 无与纶比 获益匪浅

B.戳穿 改斜归正 默守成规

C.肆虐 莫明其妙 坦荡如底

D.忌讳 不屑置辩 蔚然成风

6、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句是( )

A、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校莅临指导。

B、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铜车马。

C、我对在雏鹰网上漫游特别感兴趣。

E、通过参观活动,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

7、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

例:为(虎)作伥

哀( )遍野 管中窥( )

爱屋及( ) ( )目混珠

泥( )入海 一箭双( )

噤若寒( ) ( )头微利

门可罗( ) 黔( )技穷

2、名句填空

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会当凌绝顶, 。(杜甫《春望》)

ƒ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三人行, 。《论语》

…风一更,雪一更, , 。(纳兰性德《长相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 。《离骚》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

ˆ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元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Š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三、文学常识。

1、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一项是( )(2分)

A.《格列弗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活动状况。

C.《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晃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晃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2、 以下作品都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2分)

<1>《背影》 <2>《孔乙己》 <3>《白杨礼赞》

<4>《故乡》 <5>《荔枝蜜》 <6>《少年闰土》

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4、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B、曹禺、夏衍是我车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漂流记》。

D、《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五.阅读

敬重卑微

①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 )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 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的滚动。逃离火海。

⑤ 每读到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 )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精神。

⑧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的我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 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给括号前画“ ”的字注音;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 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给出词语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3、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伟大、深刻、模糊”在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

4、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

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 作用,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第二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语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 。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在第⑧自然段中,把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

(4)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⑤自然段与“每读起这段文字, 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2】第⑥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蚂蚁家族“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 。

六.作文

题目:责任

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2)不少于500字。

122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