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7

smilejoyce922
首页 > 考试培训 > 概论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们的季节e

已采纳

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14自考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 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 ( ) A.组织的目标 B.权力的划分 C.组织的结构 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 ) A.经济生活 B.社会化 C.社会控制 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 ( )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组织 D.人的本质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 ( ) A.速度日趋加快 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 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 E.相关性日趋增强 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 A.家庭规模小 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 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 D.家庭规模扩大 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 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 ( ) A.文化区 B.文化区域 C.文化圈 D.边际文化 E.多元文化 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 ( ) A.整体性 B.综合性 C.广泛性 D.应用性 E.多样性 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 ( ) 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 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 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 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 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 6、文化交流包括 ( ) A.文化接触 B.文化冲突 C.文化采借 D.文化移植 E.文化融合 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 ( ) A.适应环境 B.实现目标 C.统一内部 D.维持价值 E.更新价值 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 (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意识形态 E.心理 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 ( )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E.马克思 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 ( ) A.技能社会化 B.政治社会化 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E.文化社会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组织结构 2、制度化控制 3、社会现代化 4、社会问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3、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分析。 4、简述文化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正向社会化与负向社会化简论。 2、试论社会现代化与“全盘西化”。

概论考试题

286 评论(11)

小宝151205

一、单项选择题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观点是() A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2、认识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这种观点是( ) A形而上学 B不可知论 C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A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 B真理发展中的高低阶段 C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 D 可以各自独立存在的真理 4、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 ) A无产阶级 B体力劳动者 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 D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5、国家属于( )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关系 D意识形态 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 阶级和国家的关系问题 7、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阶级斗争 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 A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9、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 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11、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方式 B 上层建筑 C阶级斗争 D 国家政权 E人民群众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 ) A 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他们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他们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D他们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 3、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 C艺术 D宗教和哲学 E自然科学 4、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5、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性质和地位问题属于() A国体问题 B政体问题 C行政问题 D法律问题 三、判断分析题 产品的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简答题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五、论述题 1、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90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