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成都银行
一天到晚生活在童话城堡般的幼儿园里,和天使一般的孩子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幼儿教师们一天一定是快乐而轻松的——这是很多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理解。但是,在阳光和浪漫的另一面有着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和专业要求。只有亲身体验了,才明白其中的苦与乐!每天的7:30分,老师们就陆续来到幼儿园准备一天的工作,各班老师亲切的迎接孩子们入园,做好每天的晨练工作,为孩子整理书包,指挥他们摆放整齐!8:30分是吃早餐的时间,老师在确认大部分孩子都到园时,依次为他们盛好早餐9:00早餐过后不久,老师们带领各班的孩子在操场上做操孩子们去做早餐时,我们的保育员在给小朋友准备温开水9:30分早操结束,一天的教学活动开始了,老师们各显神通,组织班上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10:00室内教学活动结束,开始户外活动,充分体现了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11:00午饭时间开始,老师们为孩子盛好饭菜后,仔细的观察孩子们进食,小班的老师还亲自一碗一碗的把饭菜端到孩子手里,遇到不主动进食的幼儿还得一口一口的喂饭后,老师要照顾生病的孩子服药,耐心给孩子喂药,非常上心,没有丝毫的马虎11:30分,饭后,老师们带领孩子们进行餐后睡前活动,有助于消化12:00点,孩子们开始午休,老师就帮忙脱外套,脱鞋子,盖被子14:50分孩子们起床时间到了,大班的孩子会自己穿衣、穿裤,可小班、中班的孩子就没那么省心了,有的尿裤子,有的穿反鞋,老师们找出孩子备用的裤子为孩子穿上,然后进行清洗、晾晒,逐一为孩子找衣服穿衣服。15:00老师们耐心的为长头发的女孩子梳漂亮的小辫子,一切整理好后,孩子们开始吃下午餐15:30分,老师们开始为孩子整理行装,做好放学准备16:00,放学接送时间,老师逐一跟孩子、跟家长亲切告别,一天的生活结束总之,幼儿园的工作琐碎又繁杂,老师们不仅要照顾每个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还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防止摔伤碰伤,一但孩子出现一点意外,老师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真怕家长们的指责怒骂,即使我们明白孩子的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可家长未必能理解,所以有时候感到很委屈,但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在我们的呵护下一天天的健康成长,所有的辛苦、委屈都化作浓浓的自豪和幸福!亲爱的老师们,你们是春天里最灿烂的花朵,带给孩子们无限的阳光和温暖!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叶丽美11
课件网权威发布幼儿园中班艺术课件【三篇】,更多幼儿园中班艺术课件【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课件网。 【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大范文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艺术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活动目标: 1.教师边唱边用手掌、手指表演歌曲。 2.创编表演动作并边唱边表演。 3.体验表演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猪睡觉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在《拔萝卜》歌曲录音伴奏下,幼儿边跟唱边做拔萝卜等动作,表现劳动的快乐。 (二)出示图片。 教师:图片上是谁?它在干什么?小猪睡觉是怎样打呼噜的? (三)看教师表演手掌、手指游戏并模仿。 1.教师示范,教师说歌词,幼儿用手逐个模仿做动作; 2.教师边放慢速唱歌,边带领幼儿用两只手表演歌曲内容,幼儿尝试边唱边用手表演。 (四)创编歌曲表演动作。 1.教师唱歌,幼儿即兴做表演动作。“刚才我们用手表演了小猪睡觉,现在小朋友自己要扮演小猪来表演了。 2.教师反馈幼儿的部分动作,并鼓励幼儿再次表演。 3.教师集中幼儿创编的表演动作,并带大家练习。 4.边唱歌边表演。 (五)练习。 拍出《小猪睡觉》乐曲的节奏。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午睡时像小猪一样安静入睡。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本次活动我运用中国伟大的传统艺术--瓷器,作为幼儿欣赏和感受的对象。首先让幼儿对我国伟大的传统陶瓷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让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瓷器瓶子,感受这些瓶子的形态美、对称美、图案美和线条美,从而达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1、知道陶瓷艺术是中国伟大的传统艺术。 2、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瓷器瓶子的造型特点和图案美,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积极参加动手制作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瓶子,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欣赏材料:一个陶瓷瓶子(实物)、陶瓷瓶子图片若干; 2、制作材料:白纸若干、各种颜色的毛线若干、各种豆类装饰材料若干;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四.活动过程 1、出示神秘袋,导入主题。 (1)教师出示装有陶瓷瓶子的黑色袋子激发幼儿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宝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来摸一摸,让幼儿一边摸一边大声说出自己摸到了什么东西,并描述摸到的东西的形状。 (3)教师拿出瓶子,揭示谜底。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摸了之后觉得是瓶子,你们觉得呢?(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吧! (4)教师给幼儿介绍这是陶瓷瓶子,是我国伟大的传统艺术,并简单讲解中国陶瓷艺术的相关知识。 2、欣赏瓶子 (1)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瓶子。(提醒幼儿从形状、图案、线条、是否对称等方面进行欣赏) (2)师生共同交流对瓶子的感受。师:欣赏了这么漂亮的瓶子,我相信小朋友们肯定有很多想说的,我来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欣赏瓷器瓶子图片。老师出示各式各样的瓷器图片让幼儿欣赏,并且共同交流瓶子的造型美和图案美等特点。(提问:这些瓶子的左边和右边、上面和下面一样吗?瓶子上都有哪些图案,线条是什么样的?) (4)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不仅说出了瓶子的外形美、图案美和线条美,还说出了为什么喜欢这个瓶子,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很棒。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好看的瓶子呢?(想) 3.制作瓶子师: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瓶子,小朋友们想自己动手制作好看的瓶子吗?(想) (1)教师讲解制作方:首先在白纸上画出瓶子的形状,然后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彩笔、毛线等材料装饰瓶子。(提醒幼儿在装饰过程中注意剪刀等材料的使用安全) (2)幼儿自由制作、自由创作。 (3)教师巡逻,对于幼儿好的创意给以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对于能力欠缺的幼儿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作品、欣赏评析把幼儿制作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请少数幼儿说说自己的作品,再请部分幼儿互相评价作品,最后教师总结。 五.结束活动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制作了好看的瓶子,你们想不想让更多人看看你们的作品呀?(想)今天放学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欣赏! 活动背景: 瓶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真正又有几个人仔细观察过呢?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幼儿充分地学会观察,引导幼儿运用线条、色块等方法来装饰瓶子,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审美享受,最后的作品通过集中展示,自制唱歌瓶子等方式,丰富幼儿的生活,感受艺术学习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在圆柱形的物体上绘画,并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块进行装饰。 2.听不同的材料相同分量,和相同材料不同分量的瓶子,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圆柱形的物体上绘画,引导幼儿用线条、色块有规律排序来装饰瓶身。 2.培养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瓶子若干;画笔。 2.魔术盒 3.沙类、小石子、豆类等。 4.音乐及图谱。 活动过程: (一)变戏法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瓶子,引出课题。 师:瞧,这是什么? 幼:牛奶瓶 师:牛奶喝完了,瓶子还会有什么用呢? 幼:可以放东西…… 师:真棒,不过,今天老师要把它变得不一样。(从魔术盒里拿出一个制做好了的瓶子) (二)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观察教师的瓶子与普通瓶子对比,找不同。 师:看看这两个瓶子有什么不同? 幼:上面有颜色、图案不一样。 师:我是怎么打扮这个瓶子的呢? 幼:有黄色还有绿色。 师:对!用不同的颜色来打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瓶子上的颜色涂成了什么形状? 幼:三角形。 师:如果请你用蜡笔把瓶子装扮漂亮,你会用什么办法呢? 幼:涂不同的颜色。 师:那老师涂的颜色是什么形状呢? 幼:三角形。 师:你能不能用不同的形状来装饰它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样的图形? 幼:圆形、正方形、梯形…… 【总结归纳装饰瓶身的方法:除了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还可以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 师:听一听老师的瓶子,你还发现了哪些不一样的? 幼:瓶子里有东西! 师:所以老师摇动瓶子的时候,瓶子怎么了? 幼:瓶子响了。 师:那普通的瓶子里有吗? 幼:没有。 教师准备放入多个不同材料的牛奶瓶,摇晃瓶子,倾听声音的变化。 师:听,是什么声音呢? 幼:瓶子的声音。 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幼:不一样。 【引导幼儿幼儿说出装的材料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师:你的瓶子会发出声音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让瓶子发出声音的。 (幼儿说,教师示范,得出结论,装的材料正好,不多也不少否则都不能发出声音。) (三)教师示范,提出要求,幼儿制作。 1.教师介绍重点:装饰瓶子,用笔画上自己喜欢的花纹。线条和图形,然后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填充。 2.幼儿操作瓶子,教师巡回指导。 3.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针对个别差异进行辅导。 【操作时,提醒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颜色的搭配,并找到在圆柱体上画画的技巧】 (四)介绍制作会唱歌的瓶子。 1.请拿着装有不同材料瓶子的幼儿,上前示范表演自己的瓶子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让孩子自己探索发现:用力的大小和装的材料的多少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师:小朋友的瓶子都做好了,我们怎样让瓶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的瓶子发出的声音像谁?我们一起来摇一摇。 2.去旅游,听音乐,看老师指图谱。 3.玩一玩,听音乐,打击乐器。 4.分组尝试,听音乐,简单演奏。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一名幼儿摇一摇,其他幼儿猜的方式,引导幼儿猜一猜、学一学,让装有同一材料的孩子一起摇一摇,加深经验。】 活动延伸: 1.小型打击乐器演奏会。 2.将制作好的瓶子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表演。 3.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更多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孩子在看到瓶子时就显得很感兴趣,在之后的绘画过程中,孩子们的想法都很有趣,都自己大胆想象创作,用不同的图形拼成苹果、机器人、车、oooooo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得较好,幼儿对于绘画瓶子以及瓶子发出的声音有很浓厚的兴趣,并且都能够用线条、色块有规律排序来装饰自己的瓶子,但是在介绍会唱歌的瓶子时,幼儿大声的评论小伙伴的作品,有些吵闹,在下次的活动中,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活动目标: 1、能随着音乐的节奏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发条玩具由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过程。 2、喜爱玩发条玩具并乐意表现,享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发条玩具若干。 发条玩具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谈话,帮助幼儿回忆玩发条玩具的已有经验。 你们玩过发条玩具吗?你玩过哪些发条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 二、探索发条玩具运动、变化的特点。 1、探索发条玩具的各种动态。 幼儿自由选择一件喜欢的发条玩具玩一玩。 提问: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它是怎么动的? (引导幼儿边讲述边用动作表现一下,特别有趣的全体幼儿学一学) 2、幼儿探索发条玩具运动时速度变化。 提问:请小朋友再去玩一玩,仔细观察这些发条玩具动起来以后速度有什么变化? 二、表演发条玩具运动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发条玩具吗?现在,你就来做一个发条玩具,老师来做扭发条的人,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发条玩具。(小朋友表演自己喜欢的师从发条玩具运动的特性,简单评价幼儿表演。 三、听音乐表演发条玩具。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 老师这儿有一段“发条玩具”的音乐,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 听后提问: 在音乐中,你好象听到了什么? 2、随音乐表现发条玩具。 (1)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做一做音乐发条玩具。(对幼儿的造型进行评价、鼓励)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3)幼儿第二次表演音乐发条玩具,强调听着音乐的变化来做。 四、创编发条玩具动作。 除了这儿的发条玩具,你还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请小朋友听着音乐来做一做你想做的发条玩具。 (师生共同开展音乐发条玩具的游戏)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