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9999999
教培行业最新政策如下:2021年,自“两会”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定下基调后,教育部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各种配套的实施细则也在接连发布,资金监管、经营资质、违规虚假宣传等成为监管的几大重点整治方向。一系列的政策变革,引发行业整体性阵痛,也让本年度成为继2018年之后的又一行业监管大年。
首先是,以公立学校为主阵地的教育格局。既有公共教育体系无法有效供给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而“减负”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空窗期”拉长,但考试难度和竞争压力却在不断扩大,于是学科类辅导机构成为一个合理的出口。
往深层次看,根本原因在于“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文化传统影响,而高考制度的存在,以及中国社会目前因人口红利消失和发展转变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内卷”,让无所适从的大众不由自主地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漩涡之中。反映在教育上,就是竞争不断地前置,因之形成的“剧场效应”,让社会整体陷入普遍的焦虑之中。
那么,解决问题的改革措施,就是政府多次提及的:让学校成为教育的主阵地。这是吸取日本曾经在这方面的历史教训,基于我国目前发展现状提出的。而今后,培训机构更多将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不越界不失位是其需要重点把控的,机制和规范也会逐渐形成,这是行业改革后的新发展格局。
其次是,发展综合素质教育。学校课程结构不合理或资源不均衡,难以满足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这方面,从过往政策释放的信号来看,国家对于艺术类、素质类培训,以及考证、求职、和成人类的职业培训等,是给予支持的。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通过此种手段来避免同质化竞争。
目前形势之下,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称为新的风口。政策在严控校外培训市场学科类教育内容的同时,鼓励学校承担更多课后素质教育类的职能,这引导着教培方向向素质教育转变。
最后,包括培训机构整治在内的教育改革,是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为解决现存问题、应对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医治旧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阶段性的探索过程,去统筹协调和权衡取舍,实现问题的最优解。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如今遍地开花的教培机构,注定会在此次行业大监管中,经历从伤筋动骨到脱胎换骨的过程。教育的社会属性和培训机构的商业属性也会在此次变革中趋向再平衡,过度喧嚣的资本在这一阶段的部分退场,也让教育回归其本质,是势所必然的。
whiskey456
法律分析:教育部要加快建立校外培训治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中小学生减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一、坚持从严审批机构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二、严禁资本化运作: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三、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要求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教育部将出台《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对培训材料管理提出要求。
四、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线上培训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五、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由各地政府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第二条 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执行。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