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女友CCCccC
七学生期末考试是学校语文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仅供参考。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 (时间11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归省(xǐng) 凫水(fú) 亢奋(kàng) 戛然而止 (gá) B.犁铧(huá) 告罄(qìng) 皑皑(ǎi) 忧心忡忡(chóng) C.咿哑(yā) 砭骨(biān) 阴霾(mái) 叱咤风云 (zhà) D.怂恿(sǒng) 驯良(xùn) 犷野(kuàng)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吁气 深遂 晦暗 变幻多姿 B.癫狂 崔巍 脐带 锋芒毕露 C.剽捍 庇荫 呵斥 语无伦次 D.斑斓 抽搐 疮痍 提心掉胆 3.下列 句子 中加点 成语 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敌人陷入地雷阵之中,进退维谷,非常狼狈。 B.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肆意妄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 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D.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的睡莲尽态极妍。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 文化 传承。 B.各省已有23座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影响度汛安全的水库得到整修、重建,消除了安全 隐患. C.因为我从小在临沂长大,所以王祥卧冰求鲤的 故事 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D.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自言自语道: “等到你小学 毕业 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B. 领略过一次海风滋味的人,永远都忘不了这种滋味。不是吗,我的同志们?这不意 味着要过冒险的生活。 C. 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 D. 其实,他们的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经在他们之前先到过这里了。 6.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4分) (1)《狼》选自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 。 (2)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文段中的“我”是 ,写的是“我” 的一段生活。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 (4)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8)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孙权劝学》) 8. 认真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禁烟令”开始实施后,作为公共场所的学校已经全面禁烟。期中考试后,七年级(1)班召开家长会。作为班长的你正在门口引导家长进入教室,这时,一位男家长吸着烟准备进入教室。你应该说些什么来劝阻他?(30字左右) 请根据语境,仿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内容相近。(3分) 祝福是春天里的一缕清风,给你送去凉爽; , ;祝福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给你送去温暖。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 阅读理解(42分)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10题。(4分)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共15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群响毕绝 ( ) (2)宾客意少舒(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于厅事之东北角 其一犬坐于前 B.其夫呓语 不能指其一端 C.妇拍而呜之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无敢哗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3.选出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 文章 记叙了口技表演者一段精彩表演,记叙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B.本文既可当作场景描写的 记叙文 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 说明文 来读。 C.甲文写一个紧张救火的场面时,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艺人表演之“善”,属 于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14.第二段描写听众的动作、神态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3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第16~18题。(8分)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 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 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⑧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⑨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3分) 17.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18.下列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B.第②段写出了不同的人们见到枣子时相同的表现,突出了金秋到来时枣子的美好和诱人,表达了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C.文章主要写了路过的人们,对枣兴叹;年轻后生扔石打枣;我和朋友爬崖摘枣三件事。 D悬崖上的枣树”启发我们,梦想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 却总在召唤着你,鼓舞着我们前进。 (四)阅读文章,回答第19~22题。(15分) 等待那只手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 经验 。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 笔记本 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 ⑦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三年没见着他了,只偶尔听到他的声音。” ⑧我轻轻打了个冷战。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猾这个词。 ⑨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见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⑩我的预感没错,熄灯后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能神志清醒的本领。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洗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保持的,只有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 ○11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 ○12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仿佛隐藏着无数索要的魔爪,敲得车窗玻璃嘣嘣作响,空气中透着阵阵寒意,好像空调不断地向车内吹着冷气。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往外支撑毛衣,痒痒的。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13他的眼睛大多数时间望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份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14他动手了。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犹疑着探了过来,漫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却没有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在脑海里虚构着人赃俱获的画面。 ○15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双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从我上方垂下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16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我怕我眼中的泪水溢出来。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文/巩高峰 有删改) 19. 结合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0. 赏析第○12段中的画线句子,并 说说 它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1.说说本文标题“等待那只手”的含义。(4分) 22. 老头是个怎 样的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同作者相似的经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想。(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3.有人说生活是七色板,在这种神奇的七色板里,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还有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与温暖的阳光,听听身旁那一句句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目写一篇 作文 。 要求:(1)根据题意,补全作文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地名、校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2分)C 2.(2分)B 3.(2分)C 4.(2分)B 5.(2分)A (4分)(1)《聊斋志异》 蒲松龄 (2)阿廖沙 在母亲死后与姥姥相依为命 (每空1分) 7.(8分) (1)闲敲棋子落灯花 (2)万里 赴戎机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深林人不知 (5)夜发清溪向三峡 (6)青山独归远 (7)各领风骚数百年 (8)即更刮目相待(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8.(3分)示例:(2分)叔叔,您(你)好!欢迎您(你)来参加家长会。(1分)不过,作为公共场所的学校已经全面禁烟。(1分)请您(你)配合把烟熄灭,再进入教室,好吗?(1分)(要点:称谓合理,语言得体,语句通顺。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3分)示例: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句式一致,表一清楚,句意连贯即可) 二、(一)10.(4分) (1)情感:喜爱(1分)体现情感的字是:怜(1分) (2)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胸襟 和脱俗归隐的情怀。(2分) (二)11.(3分) (1)消失 (2)神情 (3)夹杂 12.(2分)A 13.(2分)C 14.(3分) “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1分)“默叹”表明观众对表演者的赞赏,说明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1分)作用:从侧面描写观众举止神态的变化,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意近即可)(1分) 15.(5分) (1)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些。(2分) (2)只听见屏风里抚尺响了一下,所有的宾客都安静下来,没有敢喧哗的人 。(3分) (三)16. (3分)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 (3分)(1)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结满枣子的树比作彩色的瀑布;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分号前1分,分号后2分。意思对即可。) 18. B (2分) (四) 19.(3分)“我”与“老头”在列车上相遇;并误认为他是一个小偷;最后他 为“我”盖上外套,“我”深受感动。(每点1分) 20.(3分)环境描写(1分)描写了车厢内的黑暗与寒冷(1分),烘托了“我”因长时间戒备老头动手而产生的紧张不安心理。(2分) 21.(4分)一是指等待老头输“我”东西的手(2分);二是指等待父亲对孩子关心的手: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孩子对父亲的思念。(2分)
疯疯丫头315
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祝你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希望你们喜欢。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当之无 家 户晓 妇 皆知 为人知
人注目 而不舍 义愤填 可歌可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经典积累与识记。(共5分)
“(1)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2)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3)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4)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5)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6)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7)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8)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9)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 ,
。
4、综合实践训练。(2分)
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
二、阅读题(47分)
(一)欣赏古诗(4分)
(甲)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5、“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2分)
6、.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二)社戏(选段)(11分)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摇 荡 点 撑)开船,在桥石上一( )(碰击 磕 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7、文段中两处空白处依次填___ ___、___ ___。(2分)
8、选文的第二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2分)
所见: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 _____ ____的心情。(1分)
10、作者巧用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文段中“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与下文______ _______照应。(1分)
11、选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写“我”的心理活动,请从下面选出一个适合“我”心理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
第一处:_________(活泼 轻松 沉重 平静)
第二处:_________(急切 焦虑 兴奋 无所谓)
第三处:_________(惘然 陶醉 平静 激动)
12、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2分)
(三)古文赏析(14分)
孙 权 劝 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诫 子 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3、《孙权劝学》的内容是 : (2分)
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用意是: (2分)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治经: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
③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精: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四)现代文阅读(14分)
住33号那会儿,左邻32号是个老人。
老人一生相当( ),( )不幸都降临到他的头上。年轻时由于战乱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一条腿也丢在空袭中;““””,妻子经受不了无休止的折磨,最终和他划清( ),远他而去,不久,和他( )的儿子又丧生于车祸。
可是在我的印象之中,老人一直矍铄爽朗而又随和,我终于不揣冒昧地问:
“您经受了那么多苦难和不幸,可是为什么看不出有伤怀?”①
老人无言地将我看了很久,然后,将一片树叶举到我的眼前:
“你瞧,它像什么?”②
这是一片黄中透绿的叶子。这个时候正是深秋。我想这也许是白杨树叶,而至于像什么……
“你能说它不像一颗心吗?③或者说就是一颗心。”
这是真的,是十分肖似心脏的形状。我的心为之轻轻一颤。
“再看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④
老人将树叶更近地向我凑凑。我清楚地看到,那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孔洞,就像天空里的星月一样。
老人收回树叶,放到了掌中,用那厚重而舒缓的声音说:“它在春风中绽出,阳光中长大。从冰雪甫融到寒冷的秋末,它走过了自己的一生。这其间,它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孔百疮,可是它并没有凋零。它之所以享尽天年,完全是因为对阳光、泥土、雨露充满了热爱,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热爱。相比之下,那些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⑤
老人最后将叶子放到了我的小书桌上,他说:“这答案交给你啦,这实在是一部历史,然而更是一部哲学啊。”
如今我仍完好无损地保存着这片树叶,每当我在人生际遇中突遭打击的时候,我总能从它那里吸收足够的冷静和力量,不论在怎样的艰难之中,总能保持一份乐观向上的精神。
17、若给短文补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乐观向上 B.特殊的树叶 C.老人
D.老人和树叶 E.一片珍贵的树叶 F.我和老人
18、第二段空白处依次应填充的一组词语,正确的是( )(2分)
A.坎坷 多种 界线 相依为命
B.坎坷 各种 界限 相依为命
C.曲折 很多 界限 朝夕相处
D.悲惨 多种 界线 朝夕相处
19.根据语境,写出第三段加粗词语的含义。(2分)
矍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冒昧: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简答:文中画“________”句把树叶比做心的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1、文中标序号的①~⑤个问句中,________是设问,________是反问。
(只填序号)(2分)
22、请你谈谈对选文中画“________”句深刻含义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3、请为文章重新开头,使其变成倒叙的顺序。(2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4分)
①冬天春来,分家了。雅可夫舅舅分在了城里,米哈伊尔分到了河对岸。
②姥爷在波列沃伊大街上买了一所很有意思的大宅子:楼下是酒馆,上面有阁楼,后花园外是一个山谷,到处都是柳树枝条。“看见了没有,这可都是好鞭子!”姥爷边走边说,踩着融化的雪,指着树条子,他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很快就要教你认字了,到那个时候,鞭子就更有用了。”
③这个宅子里到处都住满了房客,姥爷只给自己在楼上留了一间,姥姥和我则住在顶楼上。顶楼的窗户朝着大街,每逢节日蔌平常日子的夜晚,都可以看见成群的醉汉们从酒馆里走出去,东摇西晃的,乱喊乱叫。有时候他们是让人家从洒馆里扔出来的,他们在地上打个滚儿,又爬起来往洒馆里挤。哗啦,吱扭,嘎吧吧,“哎哟”一阵乱七八糟的响声陡起,他们开始打架了!站在楼上的窗户前看这一切,是那么好玩儿!
④每天一大早,姥爷就到两个儿的染坊去转转,打个帮手。晚上回来,他总是又累又气的样子。姥姥在家作饭、逢衣服、在花园里种种地,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她吸着鼻烟儿,津津有味儿地打上几个喷嚏,擦擦脸上的汗,说:“噢,感谢圣母,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了!“阿廖沙,找的宝贝,咱们过得多么安宁啊!”
⑤安宁?我一点也没觉着有什么安宁,!一天到晚,房客们在院子里乱哄哄地来来往往,邻居的女人们经常跑过来,说这个说那个,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总有人喊:“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
⑥阿库琳娜•伊凡诺芙娜对谁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一个人。
24、.根据文段中内容判断,本文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25、“看见了没有,这可都是好鞭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说明了姥爷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
三、作文题(40分)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请回忆你的生活,在这个学期里,你收获了什么?是幸福、坚强、感动,还是......,请以“这个学期,我收获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注意:运用适当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4分)愧 喻 孺 鲜 引 锲 膺 泣
2、(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3、(5分)经典积累与识记。
(1) 万里赴戎机
(2) 竹中窥落日
(3) 弹琴复长啸
(4)苍苍竹林寺
(5) 谁家玉笛暗飞声
(6) 双袖龙钟泪不干
(7) 有约不来过夜半
(8)即更刮目相待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2分)综合实践训练。略
二、阅读题(47分)
5、(2分)坟墓、海峡
6、(2分)C
7、(2分)点;磕。
8、(2分)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写一处即可)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9、(1分)急切
10、(1分)两岸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11、(3分)轻松;急切;陶醉
12、(2分)“我”在看社戏途中的所见所闻。
13、(4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4、(4分)①研究儒家经典 ②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③用简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④振奋精神
15、(4分)①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②学习必须身心宁静,才智必须经过学习,不学习就不能使自己的才学广博起来,没有志向就不能使自己的学识有所成就。
16、(2分)本题可以从志向、目标、修养、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17、(2分)D
18、(2分)B
19、(2分)“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
冒昧: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词)。
20、(2分)树叶的千孔百疮与老人一生的坎坷不幸,树叶的享尽天年与老人精神的矍铄、爽朗何其相似,既是以物喻人,又为后面写人作铺垫。
21、(2分)①②④,③⑤
22、(2分)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警示后人:树叶的享尽天年与热爱生命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何等可贵!坎坷与平坦,不幸与万幸总是相对而言的,树叶千孔百疮尚能享尽天年,我们在坎坷、不幸、艰难面前为何不能直面人生、乐观向上呢?
23、(2分)我一直完好无损地珍藏着一片树叶,那是——(抓侧叙形式)
24、(2分)童年 高尔基新课标第一网
25、(2分)这些柳树枝可以用抽打你的,又方便又好用。说明姥爷生性粗暴,爱打人,一点也不疼惜自己的外孙阿廖沙。
项 目 评 分 细 则
基
础
分 一类文
(32-40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
(24-31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
(0-23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比较空泛;条理不够清晰,语病较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文体有杂糅。
创
新
分 (1—10分) 思想深刻 构思新颖 语言生动
⑴见解新颖⑵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⑶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⑷材料丰富 ⑸构思精巧⑹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⑺形象丰满⑻有个性 ⑼词语丰富⑽句式灵活⑾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⑿文句有意蕴
加
分 书写
(1—5分)
减
分 无题目 扣2分。
错别字、标点 每字扣1分,最多扣5分。错别字重复的不计。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