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婆心态好
1、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书:应是你对射线检测方面对安全防护进行了学习并考该合格。2、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是你对从事无损探伤(某项)作业的资格可以。各项目又分初、中、高三个级别。代表各级的业务水平。
z未成年
浅议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
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来源以接触放射污染源为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了解、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重视意识,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物质照射。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议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管理论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要: 核医学科是医院及医疗机构设置的重要科室之一,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的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同位素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在医院的核医学科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与此同时,电离辐射也会随着同位素的应用而产生,因此,有效防护及管理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安全,能够有效保障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健康。本文笔者针对某医院核医学科目前对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旨在为医院核医学科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核医学科;安全防护;辐射;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的发展较快,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同位素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广泛应用在医院的核医学科工作中[1]。核医学科是医院及医疗机构设置的重要科室之一,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治依据[2]。但是,电离辐射也会随着同位素的应用而产生,目前,一些医院的核医学科尚存在对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中的不足[3]。本文笔者针对某医院核医学科目前对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对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安全进行管理,保障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健康,为医院核医学科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现作如下分析。
1某医院的核医学科辐射检测情况
对辐射进行检测的仪器及检测方法
本次对某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全方位检测,以了解掌握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情况。辐射检测仪选用型号为BH3103X-γ的便携式巡测仪,对核医学科的工作场面进行射线测量;选用PCM-100(α、β、γ)对核医学科进行表面污染的检测;选用FJ-377热释光剂量计对个人计量进行检测。
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检测结果分析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该医院核医学科中,辐射源主要包括非密封源和密封源,非密封源为99mTc源、131I源、125I源,密封源为137Cs源、241Am源、90Sr源。本次测量结果具体如下:
(1)空气比释动能率:分装室、放射源库、给药室、分装室操作位置、骨密度室、治疗室、放免室分别为μGy/h、 μGy/h、μGy/h、μGy/h、μGy/h、μGy /h、μGy/h。
(2)核医学病房内表面污染的活度浓度测量结果:分装室、放射源库、治疗室、给药室、操作者手、放免室的活度浓度分别为 ,,, /cm2,和。
(3)本次参与个人剂量调查的有12名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每人每年有效剂量为,采用2000h/a的最长工作时间计算可得,在操作99mTc源的工作人员中,其工作量最大为,高于5mSv的年个人剂量约束值,因此,在尚未投入通风橱的.运行前,应进行多人轮流作业的工作模式,并尽快购买通风橱进行安全防护。
(4)在本次研究中,在100厘米敷贴器贮源箱表面位置处,测量出空气比释动能率的平均值为μGy/h,与国家标准值相比明显较低,但个人剂量约束值明显较高,因此,该医院核医学科应该尽快投入有机玻璃防护眼镜及防护屏的使用,尚未运行使用时,采用多人轮流作业的工作模式进行。
2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对策
合理进行医院核医学科的布局
在医院核医学科的工作区域布局中,应严格按照GB18871的规定对非密封工作场所进行分区、分级布局[4]。在辐射防护与管理中,应将工作场所分为监督区及控制区,即二区管理。监督区分别为显像室、标记实验室、放射性废物、诊断病床区以及放射性核素贮存区,控制区分别为给药室、操作室、病人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床位区。在对控制区以及监督区进行分区时,应该合理布局并安排区域的分布情况。例如,在进行检查室以及给药室的布局时,应将其分开,并诊断用的候诊室、给药室等进行合理布局,并设置专门用于受检者使用的卫生间。当在检查室实施给药操作时,必须采用放射防护设备进行防护。
加强管理放射性核素废弃物的处理
在医院核医学科的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工作人员对存在放射性的核素废弃物的处理,是减少辐射的重要措施[5]。对于在医院核医学科工作现场残留的污染物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应将废水置于衰变池进行储存衰变处理,使废水的放射性核素浓度比相关标准值低后,再在排放管道中将废水排出;对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废弃,在排放前应采用活性炭进行相关过滤处理,降低废气的放射性核素活度后再进行排放处理;对于高浓度废水以及使用过但仍剩余的原液,应将其进行集中收集,再统一进行处理,活性浓度降低至合格值后,再将其排放。
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重视
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来源以接触放射污染源为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了解、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重视意识,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物质照射。大多数工作人员并未对辐射防护知识具有全面了解,因而并不重视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之辐射存在于无形之中,导致工作人员并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大量存在未换鞋便随意出入标记室、未佩戴防护手套即对放射源进行分类处理等,导致放射性污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的宣教,提高防护意识。
完善医院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
在单位内部中,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核医学科辐射防护与安全的管理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定期对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熟悉与掌握,定期培训在职的辐射工作人员,对于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入职前应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安全及管理的认识。根据核医学科的科室特点,针对突发放射事件制定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应急预案,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当放射事件无可避免的发生时,可根据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及时处理与控制,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
3讨论
核医学科是医院及医疗领域中的重要科室,对广大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影响,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与管理水平,与该科室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具有明显联系,因此,加强医院核医学科的合理布局、加强管理放射性核素废弃物的处理、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重视并积极完善医院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是保证核医学科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宏芳,娄云,万玲,等.核医学科操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601-602.
[2]高芳,高向东,刘继平,等.某医院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分析与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14,23(2):140-143.
[3]郜风丽,刘淑娟.由辐射安全与防护探讨核医学科健康管理模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216-218.
[4]陈宇导,张峰,吴春兴,等.核医学科核素治疗病房的辐射防护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574-576.
[5]宋培峰,王晓涛,陈栋梁,等.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辐射防护通讯,2011,31(4):16-18.
特力小屋
1. 放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基本方法有: (1) 控制辐射源的质与量,是根治放射损害的方法。 在不影响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辐射源的强度、能量和毒性。 (2) 减少照射时间。 外照射的总剂量与总照射时间成正比,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受照射时间。可采取减少不必要停留时间、轮换作业、提高操作技术等措施,减少个体受照射时间。 (3) 加强屏蔽防护。在放射源与人员之间设置防护屏,吸收或减弱射线的能量。(4) 距离防护。点状放射源的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操作中应尽可能远离放射源,,切忌直接用手持放射源。 (5) 围封隔离。对于开放源及其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封锁隔离”的方法,把开放源控制在有限空间,防止向环境中扩散。 (6) 除污保洁。操作开放型放射源,使用开放型放射性元素时,要随时清除工作环境介质的污染,监测污染水平,控制向周围环境的大量扩散。 (7) 个人防护。要合理使用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工作鞋帽、服装等;遵守个人防护规则,在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中,禁止一切可能使放射性元素侵入人体的行为,如禁止饮水、吸烟、进食、化妆等。 2. 医院如何防护X射线的辐射呢 大家都知道,医院的放射科有很强的辐射,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 那么医院是如何防护呢? 技术方面,医院通常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原则,配备射线防护用品。屏蔽防护是指使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常用医用铅板,作为屏障以吸收不必要的X射线。 距离防护是指利用X射线曝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这一原理,通过增加X射线源与人体间距离可以减少曝射量。 还有,就是穿戴射线防护用品,X射线曝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影响极小。 人们不必因为辐射而拒绝必要的X光和CT检查,更不必为此连医院的放射科的区域都不敢进。 3. 放射工作人员在放射工作中如何防护 (1)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应遵照国家有关放射防护卫生标准的规定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正确进行X线检查的操作,并利用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2)每年定期请卫生监督部门对放射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检测,并建档保存,发现问题向院领导汇报,从源头堵住漏洞。对新购置安装的放射设备,主动向卫生监督部门进行申报,测试合格后才投入使用。 (3)个人剂量监测是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工作场所防护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获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剂量水平的有效评价。每位放射工作人员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4. 辐射安全知识与辐射防护知识 详细一点 大型电力发电站。 在远区场。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辐射剂量学研究辐射剂量及辐射剂量的测量。 辐射防护标准是实施辐射防护的依据。距离防护的要点是尽量增大人体与射线源的距离、辐射安全、辐射对环境的污染等的评价,近区场辐射 的电磁场强度较大,所以。 ●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也存在不少放射性超标的现象,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电磁防护的重点应该在近区场、卫星地球通信站、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 3.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1近区场及特点 以场源为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也可称为感应场。近区场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 即:E¹,其原理如下,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 远区场为弱场,等手机接通之后再拿近听:时间防护时间防护的原理是:在辐射场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 市环保局污染管理处一位姓宋的工作人员介绍,隐藏在我们家中的辐射源也是无所不在。 目前居民家装使用的天然装饰石材中,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污染,而由工业废渣制成的煤灰砖,并都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比远区场大得多,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便可减少所接受的剂量,或者说在一定距离以外工作,使人们所受到的射线剂量在最高允许剂量以下,或者人们在限定的时间内工作。对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辐射更是危害母婴健康的一大敌手,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孕妇接听手机时不要将手机挂在胸前;天冷时尽量不要使用电热毯,准妈妈盖电热毯尤其容易造成畸形儿;灯泡的电磁波比日光灯低,因此可少用日光灯。 5.有条件的孕妇可在工作时穿防辐射服装,工作完毕,洗澡换衣服;使用电脑、电视防辐射屏等。 6.微波炉、电磁炉是家庭中电磁辐射集市的电器,因此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 冰箱的线圈和马达都是在冰箱的后方,所以开冰箱门拿东西时,不要时间太长,并保持安全距离。 7.家里一般的电线也存在辐射,现代家庭中一般的固定电线都是走“暗线”,问题还不大,但是如果在床边或最常活动的地方安置十分密集的接线板或插头,就可能会影响健康。 因此,不要在床头安装电器或插头为宜。 工作环境防辐射 1.电脑 电脑屏幕的X光辐射:这种辐射通常只需要一个纤维玻璃就可以阻隔,如果没有纤维玻璃,孕妇就要尽量保持与电脑屏幕的距离超过30厘米。 电脑背面的电线圈辐射:这种辐射的危害较大,但一般人不会在电脑后作业。如果有准妈妈是在电脑机房上班的则要注意,尽量避免在电脑后作业。 2.手机 手机的辐射也是微小的一种,它的效力虽然没有微波炉强,但也可以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准妈妈最好减少使用手机的机会,也尽量避免将手机挂在腰间。 目前对于“CDMA手机和GSM手机,哪个辐射大”的问题仍有所争论,因此,无论准妈妈使用哪种手机,都要尽量小心。建议妈妈在使用手机时采用免提,或者佩戴防辐射耳机。 3.复印机准妈妈在使用复印机时,身体距离机器30厘米为安全距离。目前市面上较新型的复印机把有辐射的部分装在底盘上,这种复印机对身体危害较小。 医疗环境防辐射 X光辐射线对胎儿的影响,较易造成胚胎残废、胎儿畸形、脑部发育不良,以及儿童期的癌症几率增加。不过通常在怀孕初期,暴露于X光之中,比较容易造成重大的伤害,愈接近预产期,影响越小。 据吉林市医院放射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一般孕妇如果接受了5雷得的X光暴射量,就相当于照20张腹部X光片。医师建议除非紧急状况,否则应选择在月经开始日算起的10天之内照X光,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在受孕以后照X光了。 那么,已经照了X光的孕妇怎么办?据了解,孕妇如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受了X光辐射,应尽量保留拍片记录,这样以便医生协助你判断胎儿的安全性。一般在怀孕期,如果只是照一张腹部X光,大约是只有雷得的暴射量,对胎儿影响并不足以要求孕妇做人工流产;而只是胸部X光或牙科X光等微量的辐射,对胎儿的影响就更微不足道了。 因此,只要不是对准腹部或其附近部位的高剂量X光辐射,准妈妈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外出可能碰到的辐射 花岗大理石台阶:很多人都会把百货商场门前的大理石台阶当作休息椅,殊不知这花岗大理石是辐射很高的材料。 如果密闭的室内使用这样的材料做装潢,则很可能会导致鼻咽癌或肺癌。 变电厂、高压电:无论是选择住处还是选择玩耍的地方,都最好远离变电厂和高压电的附近,核能厂更是不能多靠近。 飞机:空中服务人员由于长时间接触宇宙波,所以怀孕初期的时候最容易流产或对胎儿造成影响。有研究指出,怀孕期间一次长途飞行最好不要超过100个小时,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 网友使用“防辐射服”的经验 各种防辐射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现在已经进入了第四代,像国民普遍使用的号称绿色的小灵通的辐射大约在30-50db之间,手机的辐射则在250db以上。如今第四代的防辐射服也是款式不一,不过有一点。 5. 对放射物理与防护的认识 放射物是从不稳定的原子核中自发地放出射线,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超过一定数值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防护措施: 1. 了解工作环境中的放射物质,并了解人体所能承受的剂量。 2. 工作时佩戴专业的防辐射的装备。 3. 掌握放射品常识,不错误操作。 放射性的来源分为天然的放射性和人工放射性两类。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经常受到这两种放射性的照射,天然放射性即木底照射是不可避免的,而人工放射性的应用产生了放射性危害,因而引起放射性防护问题。 放射性防护,是指为避免或减弱放射性物质及其辐射伤害人体采取的措施。 一定量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又能以它的辐射作用造成人体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内照射;体外的电离辐射照射人体也会造成损伤,这种作用称为外照射。 辐射损伤是各种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的总称。这是由于各种电离辐射(如X或γ射线、β射线、α射线和中子束等)引起电离、激发等作用而把能量传递给机体,造成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 放射性防护又可分成内照射防护和外照射防护。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