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8

石语angeline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二物理月考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垚垚姐姐。

已采纳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 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的压力FA、FB 的关系是:( )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3、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P B.4F,P C. F,P D.F,4P 4、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所示),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仍停原处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 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6、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 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8、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 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 9、茶壶盖上开一个孔作用是:( ) A.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B.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 C.让热所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 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 ) 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 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D.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 12、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 做成尖形----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好----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13、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4、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D.水从a小孔流入,酒精从b小孔流出 15、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 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 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 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的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该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上方为____;物理学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_____Pa;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____。 2、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工 作的;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在按压弹簧片时排出了橡皮管里的大部分空气,使橡皮管里的气压____;管外的墨水在____作用下进入管内。 3、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F2,P1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所示。当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食物时,受力的____越小,产生的____越大。 5、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高圆柱形容器,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之比为2:1,都装满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之比为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____。 6、如图所示,长方体冰块熔化成水后,对容器底面的压强____,压力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小 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膀的____。 8、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压强之比为____。新*课*标*第*一*网] 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桌面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力____,木块对桌面的压强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质量是300克的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受到的重力是____N,桌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N, 压力的施力物是____。 11重8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拉力拉动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拉力增加到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 _N;若木 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__Pa. 三、作图题(每小是3分,共6分) 1、如图所示,作出物体对 平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 物体A静止, 作出A物体对竖直墙壁的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比较 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所示实验。 此时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不变; (4)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小宇同学利用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 (2)综合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________ 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②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五、计算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6分,共16分) 1、如图所示,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茶壶所受的重力?(2分) (2)茶壶内水所受的重力?(2分) (3)茶壶对对桌面的压力?(2分) (4)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g=10N/Kg) (2分) (5)茶壶内水对茶壶底的压强?(2分) 2、根据你所学的压强知识计算水面下h深处的压强是多少?根据你的计算能否导出一个一般公式?(要求做图)

初二物理月考试卷

169 评论(10)

恋水无痕

学习是每个一个学生的职责,而学习的动力是靠自己的梦想,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责任的表现,也就和人失走肉没啥两样,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八年级 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船舱

年6月26日8时7分许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神十的航天英雄王亚平、张晓光、聂海胜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他们与--进行天地对话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3、1600000um可能是()

A.一个人的高度B.一本书的长度

C.一个 篮球 场的长度D.一座山的高度

4、在运动会 跳远 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变大B.变小C.不变D.都有可能

5.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A.甲车快B.乙车慢C.乙车快D.甲车慢

6、人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一个人对着距离自己1360米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A)1360秒钟(B)680秒钟(C)8秒钟(D)2秒钟

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8.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B.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大钟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9.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 措施 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0.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

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周围同

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舞台上,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歌手,

(男/女)歌手的音调高,(男/女)歌手的响度大。

1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两个:(1)、

(2)。

14.无锡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9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东台的滨湖新城区,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假如你是新城建设的设计者或建筑者,请你对控制噪声提一条合理措施:。

15.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它的频率高于Hz,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16.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究竟是山在动还是船再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17.向暖瓶灌开水时,根据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水快要满了,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18题8分19题4分20题4分21题4分22题8分)

18.在测速度的实验中:

(1)在实验中除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还缺少__________

(2)某次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秒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秒表每格为1s),测出S1=l60c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_________m/s,在S1、S2、S3三段路程中__________段路程运动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长忽略不计)

19.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

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

响度较响较响弱

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

距离/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__________。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3所示,用甲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_。用乙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_。

21.如图1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动力度拨动,使钢尺振动的_______相同,则钢尺发出声音__________不同。换用塑料尺拨动,则发出的_______不同。

2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刻度尺。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_________。

方案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五.计算(10分)

23.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分钟?

24、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题

一、选择(共30分)

12345678910

DBABACDCBC

二、填空(共10分)

11.音色响度12.女男

1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或空气可以传声

(分贝)植树种草(安装隔音板,用罩将搅拌机罩住

三、简答题(共6分)

16.答:船在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动

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7.答:因为随着暖瓶中水位的升高,空气柱变短

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音调也越来越高

四、实验探究题(24分)

18.(1)停表(2)下半段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19.(1)能(2)变弱(3)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cm、、1mm

21.响度、幅度、音调、音色

22.机械闹钟另一种材料不能持续发声且响度越来越小

方案B泡沫棉布锡箔纸

五、计算(10分)

23.解1.限速40Km/h

2.此处距莆田12Km

到莆田需要的时间:t=s/v=12km/40km/h=

24.解1模拟山路行驶的路程:S1=v1t1=8m/s×500S=4000m

2模拟公路行驶的路程:S2=v2t2=20m/s×100s=2000m

汽车在这次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s/t=(S1+S2)/(t1+t2)=(4000m+2000m)/(500s+100s)=10m/s

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及答案相关 文章 :

★ 初二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

★ 2016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 初二月考反思

★ 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分析

★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大全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 初三物理月考总结

★ 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练习试卷

★ 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题

★ 八年级月考总结与反思

328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