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5

时光穿梭地鱼
首页 > 考试培训 > 无锡幼升小培训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若伦丫头

已采纳

关键是看您离哪边近。无锡市里南长区幼小衔接培训机构比较多的,口碑不错的好几家的,都可以咨询下,风格不同,可以根据家庭的情况进行选择。滨湖区的话目前在万达那里宝贝成长,十年的机构了,还有家新的是朗悦英语品牌下的。新区这方面的机构不多,宝龙附近上学啦综合体里有宝贝成长新的校区。

无锡幼升小培训

360 评论(8)

蘁嘬天唑地

一、 要了解补习生的补习原因。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是补习生,补习的原因却不尽相同。主要有四种:一种是基础差,成绩一直不好,每次模考都没有上过线的考生,这类考生补习的原因是希望勤能补拙,最后达到“笨鸟先飞”的目的。第二种人是平时成绩较好,模考经常上线,可是高考失手,成绩不尽人意,这类考生补习的原因是再熬一年,明年或许会更好。第三种人是平时成绩一般,学习态度不太认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又有点小聪明,高考成绩差一点就上线,这类考生讨厌学习,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愿回校补习了,可是面对亲戚朋友的一番苦心,不得不带着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态来补习。第四种人是平时成绩特别好,模考几乎都能上重点,可高考成绩上了本科线却上不了重点线,或上了重点线却不是自己心中的重点线,这类考生是带着“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来补习的。二、 要了解补习生的心理特点。医生要治好病人的病,必须先查明病症,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同样道理,要帮助补习生提高成绩,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补习生的心理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自卑。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不是一举成名,而是一张无颜见“江东父老乡亲”的成绩单,面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那无奈与失望的眼神,面对金榜题名大摆筵席庆贺的同学,补习生的内心被无以言状的痛苦占据着,补习前大部分人都说曾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多月,终日以泪洗面,谁也不想见,他们觉得自己是社会的淘汰者,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窝囊的人,对前途感到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自卑感让他们无地自容。第二、沉默寡言,郁郁不乐是众多补习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上大学的梦破灭以后,他们回到学校,又见到了许多昔日的老师和同学,但这时的心境与以前完全不同了,总是觉得人们都拿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总认为那眼神有嘲讽和鄙视的意思,其实周围的人对他们一视同仁,并无半点恶意。但他们认为并非如此,于是他们就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就油然而生了,这是一种畸形的心理。第三、压力大,输不起,是补习生的又一个特点。许多补习生家里经济并不宽裕,特别是从农村来的补习生,读了十几年书后,有些人家里几乎是家徒四壁了。但世代当农民的父母已经过怕了穷日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意识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供自己的子女考大学,认为上了大学就有了固定的单位,就有了固定的工资,就有了铁饭碗,把上大学看成是从“农门”跳进“龙门”的唯一出路。补习生面对孤注一掷的父母亲,唯有拼命别无他法,对万一又考不上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他们连想都不敢想,重重压力使他们除了拼搏还是拼搏,他们已经到了输不起这个地步了。首先,要帮他们找回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补习生最缺乏就是自信心,最需要的也是自信心。在补习班上第一节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抄下孟子的一段话:“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熬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然后又举了古今中外一些有作为的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极度的困境中挺过来的,如司马迁受了宫刑还写出了文学巨著《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却创作了《红楼梦》……这些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够化悲通为力量,一个人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是可悲的。一个伟人曾经说过:“如果错过太阳你哭泣了,那么你也错过了月亮了。”……这样一引导,挫折不但不可怕,还是通往成功殿堂的阶梯呢!为了帮他们找回自信心,仅靠思想指导是不够的,还必须关心和热爱他们,这是帮助他们提高成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打开补习生心扉的金钥匙。补习生一般都需要温暖、信任和热爱,这是因为他们心灵遭受过巨大的创伤,精神蒙受过重大的打击,这就需要老师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激发他们的壮志。因此,对补习生应循循善诱,跟他们推心置腹,既做他们的老师,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潜移默化中用爱心去影响他们,让他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生活的信心。其次,要善于发现现补习生的优点,因人而异。老师与补习生建立了一定感情后,就要像沙里淘金一样,细心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科任的手上都有每个考生的当年的高考成绩单,每次测试后,用每次的成绩进行比较,发现有进步的学生,哪怕是进步一点点,都要及时的对他们进行表扬,并且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他们在答题的一些优点,比如书写、表达、卷面等,同时委婉的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就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找到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他们就会千方百计去接近它,钻研它,弄懂它。上面的工作做好以后,老师就可以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了,补习生的成绩也会逐步上升了。

269 评论(9)

*和氣生財***

太湖花园二区门口的"牛家班"在无锡很有名,他们的教学也相当讨喜"只教方法和技巧",授课老师很负责任很用心,感受不到商业氛围,却是学习氛围比较浓,对于家长不想让孩子过早受约束的,这个地方是不适合的,当然我相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350 评论(12)

猫咪抱抱

升升比较知名,最开始是我们亲戚家的孩子来上的升升,我们后来到了中班也过来了,很喜欢升升的思维课程,方法高效孩子易懂,很多题目我都没想到,孩子回来还能讲给我听,确实很不错,小朋友的习惯也比之前要好很多,回来就会主动完成作业,未来进小学至少做作业不用我操心。

288 评论(10)

Romy莎莎mei

当然是1+7教育了,专业幼升小的,口碑很好。

218 评论(13)

魔法袋的礼物

报名条件

1.小学招生对象为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身体状况证明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各小学不得招收年龄不足的儿童入学。

2.适龄儿童家庭应具有施教区正式户籍,适龄儿童户籍原则上应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下简称“监护人”)相同,且户籍与监护人房屋产权证、实际常住地三者相符。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适龄儿童,持有相关证明,按正常入学办理:

(1)适龄儿童随父母一方在施教区常住,父母中另一方为非施教区户籍的现役军人(含武警)或出国定居、在外地工作的;

(2)父母离异,适龄儿童随监护人在施教区常住的;

(3)适龄儿童为孤儿,随监护人在施教区常住的;

(4)父母双方均为非施教区户籍的现役军人(含武警)或长期因公出国(境)、支援边疆建设,适龄儿童为施教区单立户籍,或投靠亲属在施教区常住的;

(5)适龄儿童随父母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常年同住,且无户口迁移史的。

3.探索实施入学矛盾突出的学校施教区内一户地址六年内只享有一次对口入学机会的办法(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非独生子女家庭除外)。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龄儿童,由各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1)适龄儿童与监护人不在同一户籍,或家庭户籍、房屋产权证、实际常住地三者有不相符的;

(2)入学矛盾突出的学校施教区内一户地址六年内已有适龄儿童入学的;

(3)无正当理由延缓入学的。

报名时间和入学办法

1、4月底

公布2019年无锡市区小学施教区一览表

市区公民办小学实行同步招生

2、5月5日

各公办小学发布招生通告

3、5月5日-9日

民办小学招生平台()开通志愿填报功能,有意愿就读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家长在该平台填写入学志愿,最多可填报2个志愿,每个志愿1所学校。

4、5月18日-31日

公办小学材料验证

申请就读公办小学的适龄儿童监护人随带适龄儿童以及证明监护人及适龄儿童在本施教区的户口簿(或无锡市居住证、江苏省居住证)、房屋产权证、儿童保健手册等有关证件,到学校提交验证材料。

5、5月18日-26日

各民办小学组织面谈

6、6月3日-4日

民办小学第一志愿录取

7、6月6日-7日

民办小学第二志愿录取

8、6月8日起

各公办小学发放入学通知。未录取民办小学的适龄儿童到施教区小学提交验证材料,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对照公办学校报名条件安排入学。

新生入学一律免试并均衡分班。所有公办、民办小学均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统一笔试或统一知识性考试,不得将竞赛成绩、获奖情况或者考级证书作为入学条件和编班依据,不得举办相关培训班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选拔生源,不得举办各种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强化班、实验班等。各校应在开学前15天发布开学公告,并公布新生编班名单。

各校应当按照国家“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的统一要求,从学生入学之日起1个月内为其建立学籍,并逐步完善学籍档案,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纳入电子学籍系统统一管理,纸质档案由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学校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及时确认学生的学籍信息。

相关政策

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无锡市取得《江苏省居住证》半年以上,与无锡市用人单位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按规定在无锡市缴纳社会保险,其子女在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可向公办学校申请入学,由各地和相关学校视情安排。对持有效期内《无锡市居住证》的外来人员,其随带子女按照无锡市户籍居民子女入学条件入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江苏省居住证在锡持有人享受本市公共服务待遇的通知》(锡政办发〔2015〕152号)要求,研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

2.现役军人子女入学,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驻锡部队干部随军随调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工作的意见》(锡政办发〔2008〕7号)精神办理。

3.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入学,按照《关于做好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意见》(苏公通〔2018〕141号)精神办理。

4.港澳台商子女入学,按《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在锡台商子女入学问题的若干意见》(锡教发〔2006〕180号)精神办理。

5.院士和专家的子女(含第三代)入学,按无锡市《落实在锡院士和专家有关待遇的实施细则》(锡委知办〔2002〕3号)精神办理。

6.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随归子女入学,按无锡市《<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试行规定>的实施细则》(锡委办发〔2007〕84号)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无锡市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530”企业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锡政办发〔2009〕151号)精神办理。市区引进的入选“太湖人才计划”等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按照《“太湖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锡人才办〔2019〕9号)精神办理。

7.城市重点工程项目的被拆迁户子女入学,按《关于城市重点工程拆迁中被拆迁户子女入学有关问题的通知》(锡教学〔2006〕215号)精神办理。

8.集体户籍人员子女入学,由集体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实际常住地,按照相对就近原则指定施教区安排入学。如已购商品房或有明确产权房、使用权房的,也可按房产地施教区安排入学。

9.残疾儿童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读特殊教育学校,或在施教区小学随班就读。学校要尊重残疾儿童监护人的选择,不得拒收。涉及残疾儿童残疾类别、残疾程度认定,应以县级以上教育、卫生、残疾人工作部门指定的有资质专业机构确认或评估鉴定为依据。

10.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入学,按《无锡市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精神办理。

有关要求

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招生纪律,建立完善社会公众监督机制,对符合入学条件的儿童不得以各种借口推诿、拒收。要切实优化工作服务,及时公开招生信息,细致解读招生政策,有效开展宣传引导,热情接待家长来访,积极营造良好的招生工作氛围。

采取有力措施,坚持多管齐下,着力解决过度“择校”问题。要合理调整施教区范围,保证施教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特别是“择校”热点学校要按实际办学能力扩大施教区范围。要认真落实《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确保学校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相适应,实行标准班额办学,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

要严格落实均衡编班规定,按课程标准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严禁学校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不得以境外教材代替国标教材。各地要认真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义务教育的收费政策规定,切实强化对学校收费行为的监管,规范学校和相关单位接受社会组织、个人捐赠的行为,禁止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或捐资助学费。除经市物价部门核准的代办性、服务性收费外,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要认真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入学招生统筹,切实优化工作服务,建立完善入学预报名制度,规范入学申请程序,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要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要求和省市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相关要求,建立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公示制度,健全违规招生查处和责任追究机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门要按照隶属关系组织开展逐校排查工作,重点排查曾经发生违规招生的学校,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招生行为。

江阴、宜兴两市小学招生工作参照本意见精神执行。

31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