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嘴过日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b+2a2b=a2bB.2a﹣a=2 C.3a2+2a2=5a4D.2a+b=2ab 【考点】合并同类项.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时系数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解答】解:A、正确; B、2a﹣a=a; C、3a2+2a2=5a2; D、不能进一步计算.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还有注意同类项与字母的顺序无关. 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注意准确应用. 2.在我国南海某海域探明可燃冰储量约有194亿立方米.194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010B.×1010C.×109D.×109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194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1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已知(1﹣m)2+|n+2|=0,则m+n的值为() A.﹣1B.﹣3C.3D.不能确定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分析】本题可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m、n的值,再代入原式中求解即可. 【解答】解:依题意得: 1﹣m=0,n+2=0, 解得m=1,n=﹣2, ∴m+n=1﹣2=﹣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 (1)绝对值; (2)偶次方; (3)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 当非负数相加和为0时,必须满足其中的每一项都等于0.根据这个结论可以求解这类题目. 4.下列关于单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系数是3,次数是2B.系数是,次数是2 C.系数是,次数是3D.系数是,次数是3 【考点】单项式. 【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来求解.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解答】解:根据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可知,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3. 故选D. 【点评】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时,把一个单项式分解成数字因数和字母因式的积,是找准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关键. 5.由一个圆柱体与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解答】解:从左面可看到一个长方形和上面的中间有一个小长方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 6.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若CO⊥AB,∠1=56°,则∠2等于() A.30°B.34°C.45°D.56° 【考点】垂线. 【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求出∠3,然后利用对顶角相等解答. 【解答】解:∵CO⊥AB,∠1=56°, ∴∠3=90°﹣∠1=90°﹣56°=34°, ∴∠2=∠3=3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是基础题. 7.如图,E点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BC∥AD的是() A.∠3=∠4B.∠C=∠CDEC.∠1=∠2D.∠C+∠ADC=180°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分别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A、∵∠3+∠4, ∴BC∥AD,本选项不合题意; B、∵∠C=∠CDE, ∴BC∥AD,本选项不合题意; C、∵∠1=∠2, ∴AB∥CD,本选项符合题意; D、∵∠C+∠ADC=180°, ∴AD∥BC,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本题的关键. 8.关于x的方程4x﹣3m=2的解是x=m,则m的值是() A.﹣2B.2C.﹣D.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使方程两边左右相等的未知数叫做方程的解方程的解. 【解答】解:把x=m代入方程得 4m﹣3m=2, m=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 9.下列说法: 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 ④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间的距离;对顶角、邻补角;平行公理及推论. 【分析】根据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可得①说法正确;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②错误;根据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可得说法正确;根据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可得④错误. 【解答】解: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说法正确;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说法错误;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说法正确; ④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说法错误. 正确的说法有2个,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平行公理.两点之间的距离,对顶角,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 10.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则数字“2016”在() A.射线OA上B.射线OB上C.射线OD上D.射线OF上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分析图形,可得出各射线上点的特点,再看2016符合哪条射线,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由图可知OA上的点为6n,OB上的点为6n+1,OC上的点为6n+2,OD上的点为6n+3,OE上的点为6n+4,OF上的点为6n+5,(n∈N) ∵2016÷6=336, ∴2016在射线OA上. 故选A. 【点评】本题的数字的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每条射线上数的特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比较大小:﹣>﹣.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专题】推理填空题;实数. 【分析】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 ∵<,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12.计算:=﹣. 【考点】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直接利用乘方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计算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2=﹣.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掌握乘方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若∠α=34°36′,则∠α的余角为55°24′. 【考点】余角和补角;度分秒的换算. 【分析】根据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进行计算. 【解答】解:∠α的余角为:90°﹣34°36′=89°60′﹣34°36′=55°24′, 故答案为:55°2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关键是掌握余角定义. 14.若﹣2x2m+1y6与3x3m﹣1y10+4n是同类项,则m+n=1. 【考点】同类项.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出方程2m+1=3m﹣1,10+4n=6,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2x2m+1y6与3x3m﹣1y10+4n是同类项, ∴2m+1=3m﹣1,10+4n=6, ∴n=﹣1,m=2, ∴m+n=2﹣1=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同类项的定义、方程思想及负整数指数的意义,是一道基础题,比较容易解答. 15.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c|+|a﹣b|﹣|c+b|=0. 【考点】实数与数轴.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数轴上各点的位置判断出a,b,c的符号及|a|,|b|和|c|的大小,接着判定a+c、a﹣b、c+b的符号,再化简绝对值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上图可知,c<b<0<a,|a|<|b|<|c|, ∴a+c<0、a﹣b>0、c+b<0, 所以原式=﹣(a+c)+a﹣b+(c+b)=0. 故答案为:0. 【点评】此题主要看错了实数与数轴之间的对应关系,要求学生正确根据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数的符号以及绝对值的大小,再根据运算法则进行判断. 16.若代数式x+y的值是1,则代数式(x+y)2﹣x﹣y+1的值是1. 【考点】代数式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变形(x+y)2﹣x﹣y+1得到(x+y)2﹣(x+y)+1,然后利用整体思想进行计算. 【解答】解:∵x+y=1, ∴(x+y)2﹣x﹣y+1 =(x+y)2﹣(x+y)+1 =1﹣1+1 =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先把代数式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变形,然后利用整体思想进行计算. 17.若方程2(2x﹣1)=3x+1与方程m=x﹣1的解相同,则m的值为2. 【考点】同解方程.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得x的值,根据同解方程的解相等,可得关于m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2(2x﹣1)=3x+1,解得x=3, 把x=3代入m=x﹣1,得 m=3﹣1=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解方程,把同解方程的即代入第二个方程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题关键. 18.已知线段AB=2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13或7cm.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专题】计算题. 【分析】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即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或点C在线段AB上. 【解答】解:①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此时AC=AB+BC=26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AC=13cm; ②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C=AB﹣BC=14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AC=7cm. 故答案为:13或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点间的距离的知识点,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 19.某商品每件的标价是33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40元.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设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设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 根据题意得:330×80%﹣x=10%x, 解得:x=240, 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240元. 故答案为:240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20.将一个边长为10cm正方形,沿粗黑实线剪下4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作为直四棱柱的一个底面;余下部分按虚线折叠成一个无盖直四棱柱;最后把两部分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直四棱柱,它的表面积等于原正方形的面积. 【考点】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 【分析】利用剪下部分拼成的图形的边长等于棱柱的底面边长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粗黑实线剪下4个边长为xcm的小正方形,根据题意列方程 2x=10÷2 解得x=,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拼成棱柱的表面积与原图形的面积相等,从而判断出剪下的部分拼成的图形应该是棱柱的一个底面.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50分) 21.计算:﹣14﹣(1﹣)÷3×|3﹣(﹣3)2|.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计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即先算乘方或开方,再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有括号(或绝对值)时先算. 【解答】解:﹣14﹣(1﹣)÷3×|3﹣(﹣3)2| =﹣1﹣÷3×|3﹣9| =﹣1﹣××6 =﹣1﹣1 =﹣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要正确掌握运算顺序,即乘方运算(和以后学习的开方运算)叫做三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二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一级运算.在混合运算中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先三级,后二级,再一级;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22.解方程: (1)4﹣x=3(2﹣x); (2)﹣=1.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一. 【解答】解:(1)4﹣x=3(2﹣x), 去括号,得4﹣x=6﹣3x, 移项合并同类项2x=2, 化系数为1,得x=1; (2), 去分母,得3(x+1)﹣(2﹣3x)=6 去括号,得3x+3﹣2+3x=6, 移项合并同类项6x=5, 化系数为1,得x=. 【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关键知道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一. 23.先化简,再求值:5(3a2b﹣ab2)﹣4(﹣ab2+3a2b),其中a=﹣1,b=﹣2.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15a2b﹣5ab2+4ab2﹣12a2b =3a2b﹣ab2, 当a=﹣1,b=﹣2时,原式=﹣6+4=﹣2.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4.已知代数式6x2+bx﹣y+5﹣2ax2+x+5y﹣1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 (1)求a、b的值; (2)求a2﹣2ab+b2的值. 【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原式合并后,根据代数式的值与字母x无关,得到x一次项与二次项系数为0求出a与b的值即可; (2)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后,将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1)原式=(6﹣2a)x2+(b+1)x+4y+4, 根据题意得:6﹣2a=0,b+1=0,即a=3,b=﹣1; (2)原式=(a﹣b)2 =42 =16.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涉及的知识有: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5.如图,点P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 (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 (3)线段PH的长度是点P到直线OA的距离,线段PC的长是点C到直线OB的距离. (4)因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所以线段PC、PH、OC这三条线段大小关系是PH<PC<OC(用“<”号连接) 【考点】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距离;作图—基本作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1)(2)利用方格线画垂线; (3)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得到线段PH的长度是点P到OA的距离,线段OP的长是点C到直线OB的距离; (4)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得到PC>PH,CO>CP,即可得到线段PC、PH、OC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1)如图: (2)如图: (3)直线0A、PC的长. (4)PH<PC<OC.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中,垂线段最短.也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基本作图. 26.某酒店有三人间、双人间客房若干,各种房型每天的收费标准如下: 普通(元/间)豪华(元/间) 三人间160400 双人间140300 一个50人的旅游团到该酒店入住,选择了一些三人普通间和双人豪华间入住,且恰好住满.已知该旅游团当日住宿费用共计4020元,问该旅游团入住的三人普通间和双人豪华间各为几间?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分析】首先设该旅游团入住的三人普通间数为x,根据题意表示出双人豪华间数为,进而利用该旅游团当日住宿费用共计4020元,得出等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设该旅游团入住的三人普通间数为x,则入住双人豪华间数为. 根据题意,得160x+300×=4020. 解得:x=12. 从而=7. 答:该旅游团入住三人普通间12间、双人豪华间7间. (注:若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可参照给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表示出双人豪华间数进而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 27.已知∠AOC=∠BOD=α(0°<α<180°) (1)如图1,若α=90° ①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角(除直角外)∠AOD=∠BOC,理由是同角的余角相等 ②试猜想∠COD和∠AOB在数量上是相等、互余、还是互补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COD+∠AOB和∠AOC满足的等量关系是互补;当α=45°,∠COD和∠AOB互余. 【考点】余角和补角. 【分析】(1)①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解答; ②表示出∠AOD,再求出∠COD,然后整理即可得解; (2)根据(1)的求解思路解答即可. 【解答】解:(1)①∵∠AOC=∠BOD=90°, ∴∠AOD+∠AOB=∠BOC+∠AOB=90°, ∴∠AOD=∠BOC; ②∵∠AOD=∠BOD﹣∠AOB=90°﹣∠AOB, ∴∠COD=∠AOD+∠AOC=90°﹣∠AOB+90°, ∴∠AOB+∠COD=180°, ∴∠COD和∠AOB互补; (2)由(1)可知∠COD+∠AOB=∠BOD+∠AOC=α+α=2α, 所以,∠COD+∠AOB=2∠AOC, 若∠COD和∠AOB互余,则2∠AOC=90°, 所以,∠AOC=45°, 即α=45°. 故答案为:(1)AOD=∠BOC,同角的余角相等;(2)互补,45. 【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熟记概念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8.如图,直线l上有AB两点,AB=12cm,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OA=2OB (1)OA=8cmOB=4cm; (2)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且满足AC=CO+CB,求CO的长; (3)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2cm/s,点Q的速度为1cm/s.设运动时间为ts,当点P与点Q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 ①当t为何值时,2OP﹣OQ=4; ②当点P经过点O时,动点M从点O出发,以3cm/s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当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以3cm/s的速度向点P运动,遇到点P后再立即返回,以3cm/s的速度向点Q运动,如此往返,知道点P,Q停止时,点M也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点M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 【分析】(1)由于AB=12cm,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OA=2OB,则OA+OB=3OB=AB=12cm,依此即可求解; (2)根据图形可知,点C是线段AO上的一点,可设CO的长是xcm,根据AC=CO+C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①分0≤t<4;4≤t<6;t≥6三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 ②求出点P经过点O到点P,Q停止时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解. 【解答】解:(1)∵AB=12cm,OA=2OB, ∴OA+OB=3OB=AB=12cm,解得OB=4cm, OA=2OB=8cm. 故答案为:8,4; (2)设CO的长是xcm,依题意有 8﹣x=x+4+x, 解得x=. 故CO的长是cm; (3)①当0≤t<4时,依题意有 2(8﹣2t)﹣(4+t)=4, 解得t=; 当4≤t<6时,依题意有 2(2t﹣8)﹣(4+t)=4, 解得t=8(不合题意舍去); 当t≥6时,依题意有 2(2t﹣8)﹣(4+t)=4, 解得t=8. 故当t为或8s时,2OP﹣OQ=4; ②[4+(8÷2)×1]÷(2﹣1) =[4+4]÷1 =8(s), 3×8=24(cm). 答:点M行驶的总路程是24cm. 【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轴的三要素(正方向、原点和单位长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的运用,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时间的运用.注意(3)①需要分类讨论.
绝代双椒
2007年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姓名: 成绩: 一、 填空(本大题共有15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1、如图:在数轴上与A点的距离等于5的数为 。 2、用四舍五入法把精确到千分位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近似数× 精确到 位。 3、已知圆的周长为50,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圆的半径,应是 。 4、铅笔每支m元,小明用10元钱买了n支铅笔后,还剩下 元。 5、当a=-2时,代数式 的值等于 。 6、代数式2x3y2+3x2y-1是 次 项式。 7、如果4amb2与 abn是同类项,那么m+n= 。 8、把多项式3x3y- xy3+x2y2+y4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是 。 9、如果∣x-2∣=1,那么∣x-1∣= 。 10、计算:(a-1)-(3a2-2a+1) = 。 11、用计算器计算(保留3个有效数字): = 。 12、“24点游戏”:用下面这组数凑成24点(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2,6,7,8.算式 。 13、计算:(-2a)3 = 。 14、计算:(x2+ x-1)•(-2x)= 。 15、观察规律并计算:(2+1)(22+1)(24+1)(28+1)= 。(不能用计算器,结果中保留幂的形式) 二、选择(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2分,满分8分)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不是代数式 (B) 是单项式 (C) 的一次项系数是1 (D)1是单项式 17、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A)2a+3a=5 (B)2a-3a=-a (C)2a+3b=5ab (D)3a-2b=ab 18、下面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第2002个数应是( ) A、 B、 -1 C、 D、以上答案不对 19、如果知道a与b互为相反数,且x与y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 |a + b| - 2xy的值为( ) A. 0 D.无法确定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6分,满分24分) 20、计算:x+ +5 21、求值:(x+2)(x-2)(x2+4)-(x2-2)2 ,其中x=- 22、已知a是最小的正整数,试求下列代数式的值:(每小题4分,共12分) (1) (2) ; (3)由(1)、(2)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法? 23、已知:A=2x2-x+1,A-2B = x-1,求B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有5题,24、25每题7分,26、27、28每题8分,满分38分) 2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b,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a 求:(1)梯形ADGF的面积 (2)三角形AEF的面积 (3)三角形AFC的面积 25、已知(如图):用四块底为b、高为a、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 拼成一个正方形,求图形中央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你不难找到 解法(1)小正方形的面积= 解法(2)小正方形的面积= 由解法(1)、(2),可以得到a、b、c的关系为: 26、已知:我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乘车里程不超过五公里的一律收费5元;乘车里程超过5公里的,除了收费5元外超过部分按每公里元计费. (1)如果有人乘计程车行驶了x公里(x>5),那么他应付多少车费?(列代数式)(4分) (2)某游客乘出租车从兴化到沙沟,付了车费41元,试估算从兴化到沙沟大约有多少公里?(4分) 27、第一小队与第二小队队员搞联欢活动,第一小队有m人,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2人。如果两个小队中的每个队员分别向对方小队的每个人赠送一件礼物。 求:(1)所有队员赠送的礼物总数。(用m的代数式表示) (2)当m=10时,赠送礼物的总数为多少件? 28、某商品1998年比1997年涨价5%,1999年又比1998年涨价10%,2000年比1999年降价12%。那么2000年与1997年相比是涨价还是降价?涨价或降价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6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数学试卷答案 一、1、 2、10-mn 3、-5 4、-1,2 5、五,三 6、3 7、3x3y+x2y2- xy3 +y4 8、0,2 9、-3a2+3a-2 10、-a6 11、-x8 12、-8a3 13、-2x3-x2+2x 14、4b2-a2 15、216-1 二、16、D 17、B 18、B 19、D 三、20、原式= x+ +5 (1’) = x+ +5 (1’) = x+ +5 (1’) = x+4x-3y+5 (1’) = 5x-3y+5 (2’) 21、原式=(x2-4)(x2+4)-(x4-4x2+4) (1’) = x4-16-x4+4x2-4 (1’) = 4x2-20 (1’) 当x = 时,原式的值= 4×( )2-20 (1’) = 4× -20 (1’) =-19 (1’) 22、解:原式=x2-2x+1+x2-9+x2-4x+3 (1’) =3x2-6x-5 (1’) =3(x2-2x)-5 (2’) (或者由x2-2x=2得3x2-6x=6代入也可) =3×2-5 (1’) =1 (1’) 23、解: A-2B = x-1 2B = A-(x-1) (1’) 2B = 2x2-x+1-(x-1) (1’) 2B = 2x2-x+1-x+1 (1’) 2B = 2x2-2x+2 (1’) B = x2-x+1 (2’) 24、解:(1) (2’) (2) (2’) (3) + - - = (3’) 25、解:(1)C2 = C 2-2ab (3’) (2)(b-a)2或者b 2-2ab+a 2 (3’) (3)C 2= a 2+b 2 (1’) 26、解:(25)2 = a2 (1’) a = 32 (1’) 210 = 22b (1’) b = 5 (1’) 原式=( a)2- ( b) 2-( a2+ ab+ b2) (1’) = a2- b2- a2- ab- b2 (1’) =- ab- b2 (1’) 当a = 32,b = 5时,原式的值= - ×32×5- ×52 = -18 (1’) 若直接代入:(8+1)(8-1)-(8+1)2 = -18也可以。 27、解(1):第一小队送给第二小队共(m+2)•m件 (2’) 第二小队送给第一小队共m•(m+2)件 (2’) 两队共赠送2m•(m+2)件 (2’) (2):当m = 2×102+4×10=240 件 (2’) 28、设:1997年商品价格为x元 (1’) 1998年商品价格为(1+5%)x元 (1’) 1999年商品价格为(1+5%)(1+10%)x元 (1’) 2000年商品价格为(1+5%)(1+10%)(1-12%)x元=元 (2’) = (2’) 答:2000年比1997年涨价。 (1’)
海螺拍客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化简 等于( )
A、 B、 C、 D、
2、一件工作,甲独做a小时完成,乙独做b小时完成,则甲、乙两人合作完成需要( )小时。
A、 B、 C、 D、
3、下列命题中不成立是( )
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 :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边长度之比为1: :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边长度之比为 : :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 , ,
在x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 、 、 的大小
关系为( )
A、 B、 C、 D、
5、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一点,AB⊥y轴于点B ,
则△AOB的面积是( )
A、1 B、2 C、3 D、4
6、在三边分别为下列长度的三角形中,哪些不是直角三角形( )
A、5,13,12 B、2,3, C、4,7,5 D、1,
7、在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边相等 B、对边平行 C、对角互补 D、内角和为360°
8、、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
A、菱形或矩形 B、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矩形或等腰梯形 D、菱形或直角梯形
9、 , ,……, 的平均数为a, , ,……, 的平均数为b,则 , ,……, 的平均数为( )
A、 B、 C、 D、
10、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则中位数是4,如果这5个数
的唯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和是( )
A、21 B、22 C、23 D、24
11、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
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 )
A、3:4 B、5:8 C、9:16 D、1:2
12、、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给出下列 5个条件①AB‖CD ②AD‖BC③AB=CD ④∠BAD=∠DCB,从以上4个条件中任选 2个条件为一组,能推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有( )
A6组 组 组 组
二、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计算(x+y)• =___________。
14、如图,□ABCD中,AE⊥CD于E,∠B=55°,则∠D= °,∠DAE= °。
15、如图,△ABC、△ACE、△ECD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那些? 。
16、将40cm长的木条截成四段,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则较长的木条长 cm,较短的木条长 cm。
17、数据1,2,8,5,3,9,5,4,5,4的众数是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
18、已知一个工人生产零件,计划30天完成,若每天多生产5个,则在26天完成且多生产15个。
求这个工人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如果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个,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 。
19、若y与x成反比例,且图像经过点(-1,1),则y= 。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0、已知,在△ABC中,AB=1,AC= ,∠B=45°,那么△ABC的面积是 。
21、如图,△OPQ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
22、在四边形ABCD中,若已知AB‖CD,则再增加条件 即可使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共6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3、(1)(5分)计算: 。
(2)(5分)解分式方程: .
24(5分)请你阅读下列计算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解: = (A)
= = (B)
=x-3-3(x+1) (C)
=-2x-6 (D)
(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_______________
(2)从B到C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正确解答。
26、(7分)已知函数y = y1-y2,y1与x成反比例,y2与x-2成正比例,且当x = 1时,y =-1;当x = 3时,y = 5.求当x=5时y的值。
27、(8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四边形ABOE、四边形DCOE都是平行四边形。
28、(8分)某校师生到距学校20千米的公路旁植树,甲班师生骑自行车先走,45分钟后,乙班师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两班师生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倍,求两种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9.(7分)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AD=3cm,BC=7cm,DE⊥BC于E,试求DE的长.
30、(9分)张老师为了从平时在班级里数学比较优秀的王军、张成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辅导,并在辅导期间进行了10次测验,两位同学测验成绩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王军 68 80 78 79 81 77 78 84 83 92
张成 86 80 75 83 85 77 79 80 80 75
平均成绩 中位数 众数
王军 80
张成 80 80
利用表中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填写完成下表:
(2)张老师从测验成绩记录表中,求得王军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 =,请你帮助张老师计算张成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 ;
(3)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张老师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31、(10分)如图所示,一根长2a的木棍(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上,设木棍的中点为P。
若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
(1)请判断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是否变化,并简述理由。
(2)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当滑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最大?简述理由,并求[提问者认可]|102|评论(18)
2012-01-15 18:49123暗示123as|三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搜索,在百度文库中找就可以,大部分是不需要积分就可以下载。
[提问者认可]|11|评论(4)
2012-01-10 22:34hotel180|四级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在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