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4

内涵帝在此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中招考试几天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妖乐乐10

已采纳

为三天,时间为100分钟等。

以上海市为例,语文和数学2门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时间均为100分钟。外语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听说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笔试时间为90分钟(含听力),听说测试时间为10分钟(采用人机对话方式)。

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和历史2门科目采用日常考核和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统一考试采用开卷笔试方式,时间均为40分钟;日常考核办法另行发布。综合测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闭卷笔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包括物理试题、化学试题以及跨学科案例分析题。另设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分科分场进行,时间均为15分钟。

地理、生命科学、科学和社会4门科目考试采用开卷笔试方式,时间均为60分钟。信息科技科目考试采用开卷上机方式,时间为40分钟。体育与健身科目采用日常考核和统一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要求另行发布。

扩展资料:

中考的相关要求规定:

1、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5门科目统一考试和综合测试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其中,学生可参加2次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成绩计分。

2、地理、信息科技、生命科学、科学和社会5门科目考试由市教委教研室统一命题、统一制定评分标准,由各区在统一时间组织考试和评卷。各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只能参加一次(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除外)。

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根据应用情况分别以等第和分数呈现。其中,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体育与健身、综合测试(含物理、化学、跨学科案例分析、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为计分科目,其成绩在以原始分数呈现的同时,还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第。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市教育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

中招考试几天

312 评论(11)

陈达文文

今年的中考时间如下:

重庆:中考时间:重庆市2022年中考安排在6月12-14日举行。

广东:2022年广东中考时间是6月26日-6月28日。

江苏:2022年中考时间:无锡:6月16日—18日;苏州:6月17日—19日;盐城:6月16日—18日。

山东:济南:6月12日—15日;日照:6月13日—15日;青岛:6月13日—16日。

浙江:杭州:6月18日—19日;嘉兴市统一安排在6月14日—15日;宁波中考时间:2022年6月17日—18日;湖州:2022年6月18日—19日;温州:6月16日至17日。

河北:2022中考时间:6月21日和22日,是每年一度的中考文化课考试。

四川:2022年成都统一考试时间:6月13日—14日;德阳:6月11日—13日;绵阳:6月11日—13日。

湖北:武汉:6月20日—21日;襄阳:2022年6月20-22日;咸宁:2022年6月20-21日;荆州:2022年6月20-22日。

湖南:2022年中考时间:6月18日—20日。

河南:今年中招考试时间为6月22日——24日。山西:中考于6月20日、21日、22日举行。

235 评论(8)

:小小的菇凉

考试时间:2023年6月7日上午9:00-11:30。

准备工作:

1.中考报名:2023年4月1日-5月31日。

2.体检:2023年5月。

3.各校开展中考试前综合测评:2023年6月。

发放成绩:2023年7月初公布中考成绩。

统考考试科目如下:初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其中,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考试(开卷),物理和化学实行同场分卷考试。初二年级:地理、生物,实行合卷考试。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考试时间一般在六月中旬。

全国省市不统一,按当地时间计算。初中学业体育水平考试一般在3-4月份举行。

中考考试介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也就是说,以往的“中考”是一考定输赢,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则是全科开考、学完即考,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建立有利于高中学校优质、多样、特色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试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27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