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豆是我
大一新闻学概论期末考试重点:
1、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性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产生和演化取决于多种社会因素。
2、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
3、采访权: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权利,记者搜集信息的过程就是其行使采访权的过程。
4、新闻价值:事实所具有的,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通常指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其实现过程包括发现、呈现和检验三个阶段。
5、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主要功能是新闻传播、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6、隐私权: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信息的权利。
7、名誉权指的是公民和法人对其自身名誉所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
8、宣传:行为主体借助媒体传播特定内容,旨在影响他人意识和行为的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9、对外新闻宣传: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和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认识、观点和态度,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10、舆论导向:新闻媒体依据一定的思想和立场,运用新闻手段引导社会舆论的传播行为。
11、社会舆论:反映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和利益取向。
12、社会热点:一段时间内公众强烈关注的的事态或问题。
13、重大突发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14、舆论监督
广义: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狭义:专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监督形态。
15、新闻出版自由: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拉菲兔兔
*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性原则 一、指导性原则的含义: 新闻事业的指导性原则是指新闻事业所具有的通过报道和评述新闻事实,有意识地影响和引导社会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与作用。凡是能够给社会公众以启发,能引导他们思想及至采取行动的新闻传播具有指导性。指导性是新闻事业固有的属性。 二、新闻传播指导性的特点: 1. 用新闻事实影响和改变人的认识 2. 指导者与被指导处于平等地位 3. 指导领域的多样性 4. 指导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三、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1. 指导性与服务性的统一 2. 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3. 当先生与当学生的统一 四、指导性原则的范围: 指导舆论、指导工作、指导学习、指导生活 五、指导性原则的方式: 思想指导、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典型指导、鼓舞指导、警戒指导 六、指导性原则的正确导向 1. 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舆论的导向是指对舆论流动方向的把握和引导。我国强调的“舆论导向”就是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所谓“正确的舆论”其含义包括: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舆论强度适中 2. 适时、有效地传播正确的新闻舆论 所谓“新闻舆论”是指新闻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表态和形成的关于时局和事态的看法。新闻媒介可以反映和代表舆论、扩散和放大舆论、影响和引导舆论 3. 批驳错误舆论,扶持正确舆论。 错误舆论可以分为片面舆论、极端舆论和反动舆论。 如何批判错误理论? 1) 错误的舆论常以“民意”的面目出现,往往带有较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对错误舆论的批判要注意揭露其片面性、虚伪性和欺骗性的成分 2) 对错误舆论的批斗要注意多用事实说话 3) 批斗错误舆论还要同传播和弘扬正确舆论结合起来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