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2

韭菜1975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中考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晰晰沥沥

已采纳

海南省初中考考语文、数学、英语(包括听力测试)、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体育8科。

2009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目设置分为全省统一考试科目和市县(单位)组织考查科目两类。全省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包括听力测试)、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体育8科。

考试均采取百分制评卷,以等级和星数呈现成绩;生物和地理采用百分制评卷,以等级呈现成绩;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直接采用等级呈现成绩。中考总成绩等级分和总星数的最高值为82分14星,最低值为11分。

扩展资料:

成绩等级划分

据介绍,中考采取百分制评卷,等级和星数呈现成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科目的初中学业考试卷面满分各为110分。学科等级按学业考试原始分确定,呈现为十个等级和两个星。体育考试成绩满分为30分,体育学科等级按原始分呈现为3个等级。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科目十个等级划分方式为:A(95——100分)、B(90——94分)、C(85——89分)、D(80——84分)、E(75——79分)、F(70——74分)、G(60——69分)、H(50——59分)、I(40——49分)、J(39分以下)。两个星的划分方式为:卷面成绩超过100分的,超过1—5分记一个星,呈现为A*(100——105分);超过6——10分记两个星,呈现为A**(106——110分)。

体育学科3个等级的划分方式为:A(21——30分)、B(18——20分)、C(17分以下)。

总成绩等级分由不同科目的等级分相加得到。确定各科目等级分的具体方法为:语文、数学、英语:A为13分、B为12分、C为10分、D为9分、E为8分、F为7分、G为5分、H为4分、I为3分、J为2分。物理、化学、政治、历史:A为10分、B为9分、C为8分、D为7分、E为6分、F为5分、G为4分、H为3分、I为2分、J为1分。体育:A为3分、B为2分、C为1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考等级分

初中考试

286 评论(9)

麻球小子

问题一:初中有哪些科目 初一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初二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初三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信息技术。 (地理、生物是上完初一初二通过会考就结课的,是中考不考的课程。 中考的考试科目为:初三学的那些课程。) 问题二:初中的中考一定要考的科目有哪些 中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等,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为主课。 如何适应初中生活 中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的黄金时代。同学们,当你们告别小学,怀着兴奋新奇的心情跨进中学大门时,人生又掀开了新的一页,随之也将面临一些新问题,如:怎么适应中学与小学的差别?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变?下面的几点建议,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把压力变成动力,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生活。 中学和小学相比,所学科目增至七科,课业负担明显加重,突出地表现为“三多一少”,即:课程多,书(各种教辅)多,作业多;课余时间减少。对此,一些同学开始很不习惯,以至“应接不暇”。尤其是基础较差、自制力差的同学很容易掉队。因此,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打好基础,学知识及时消化,变压力为动力。中学生在求学路上,伴随着成功与喜悦,但也有紧张和焦虑。其实,适当的学习压力有助于保持昂扬向上的壮志,从而激发出学习潜能。所以,同学们从迈进中学大门的第一天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懂得,学习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法国十七世纪数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从实践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取决于刻苦、耐力,更重要的是有学习效率。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般说来,在学习中应强调以下五个环节。(1)预习,即课前认真读教材,把不懂之处勾画出来。(2)听讲,要专注地听老师的每一句话,特别是预习中不懂之处。(3)作笔记,要善于抓住重点、关键。(4)复习,要及时,善于概括、归纳。(5)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杜绝抄袭行为。从以往的成功经验看,坚持每周复习的习惯效果好。同学们可以在双休日安排一定的时间重点复习一周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及时巩固,系统小结。基础差的学生更要多安排一些时间复习。 老师认为,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学习习惯主要分两个档次:一是基本学习习惯,如:预习、复习、专注听讲、作札记等;二是高层次学习习惯,即1.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这是获得敏锐观察力和优秀思维品质的保证。平时要留心各种事物,观察各种现象,并在独立思考中得出认识。2.善于提问,敢于挑战的习惯。3.自学和研讨的习惯。4.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三、学会沟通,注意身体,规范自己的行为 新学期伊始,同学们对有的老师讲课可能不适应,出现这种情况,要主动找老师沟通。另外,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果营养不足,会造成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烦燥、疲劳、记忆困难等一系列被动反应,因此,同学们一定要保证三餐营养充足,特别是早餐要吃好。除了吃好,同学们还要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四、改变父母期望值,请他们充分理解、热情鼓励自己。 学生升入中学后,父母最关注的是成绩。然而,升入中学后所学知识思维含量越来越高,有的科目不是只靠下功夫背就能学好的。因此有时父母对学生过高期待,使其在精神和信心等方面受到伤害。有鉴于此,学生可以劝父母从三方面思考,其一,从尊重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实际能力出发,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当学生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给予热情鼓励。其二,注意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合理要求,克服急躁情绪,多与之交流。其三,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 问题三:初中毕业考~考哪几科 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历史,政治,就这七科了,生物和地理是初二考完的,初三就没有了. 纯手打,望楼主采纳 问题四:初一上哪些科目?考哪些科目? 那要看你是上哪个地方的学校哦.例如深圳:初中科目有历史与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这些都是必考的)还有体育,美术,音乐 问题五:初中都有哪几门课程,中考考哪几门 初一: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 初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 初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 中考:语文――120; 数学――120; 英语――120; 政治――70; 物理――70; 历史――50; 化学――50; 实验(物理、化学、生物)――15; 体育――30 问题六:初中必修课有哪些科目? 你问的是现在么? 现在的初中一般是三年制,语数英政治历史是要学三年的,地理生物从初一到初二,初二下学期会考。然后物理从初二学到初三,化学初三学一年,中考考试语数外理化历史政治7门 问题七:小学升初中有几个科目? 现在中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按地区直接分配中学的。到了中学就是将原本的《思想品德》加为主课,还有添了一个《历史与社会》是主课。其他的主课还是语数英科四门。 所以就是六门主课。语数英科,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 问题八:考中学教师资格证需要考哪些科目 教师证全国统考地区 下半年9月份报名,11月初考试 考试报名在中小学教师考试网 考试分为三个级别,笔试考试内容分别为: 幼儿园《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按你所要报考的级别购买教材 教材没有指定的版本,推荐使用欣瑞版 笔试通过后,再报考你想教的科目的面试 具体你也可以再关注一下当地教育部门的通知 如果可以帮到你,请采纳,谢谢 问题九:初中要考的科目都有哪些? 初一:语、数、英、政治,历史(正课) 初二:语、数、英、政治,历史,物理(正课) 初三:语、数、英、政治,历史,物理、激学(正课)

202 评论(8)

妮裳风云

初中入学考试是大家都知道的比较重要的考试,那么初中入学考试都考哪些内容?学生又该如何做准备呢?

数学考试

1、有理数,占试卷的5%,主要考的是正数、负数的混合运算,这是预初的内容,通过这点我们大家可以发现提前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数论,占试卷的15%,这里主要考的是数的整除,以及余数的性质等;

3、速算与巧算,占试卷的28%,主要考的是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以及解方程;

4、行程问题,占试卷的12%,主要考的是流水行船问题以及多次相遇问题;

5、工程问题,占试卷的12%,解决工程问题常设总工程量为单位1;

6、分数应用题,占试卷的10%,主要考的是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和分数应用题;

7、直线型面积,占试卷的10%,主要考的是三角形的等积变形;

8、立体几何,占试卷的8%,主要考的是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

语文考试

语文一般是三大块:基础字词、阅读、写作。

主要考察文字文学常识、文言诗词等基础内容,以及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题目样式灵活多变,考试内容会涉及部分课外内容。

重点中学对于语文的考查更侧重于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题目考查方向也会与小学阶段有所不同,存在部分以中考为导向的题目。

英语考试

英语考试范围基本上是超出小学正常的学习教材内容的,考试范围涵盖情景对话、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写作等。

考试方式为笔试,部分学校会添加听力的考试。从最近几年的考试来看,难度和BETS1难度相接近,阅读的单词量较大。

分班教学是解决课堂教学难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主要看学校如何处置。特别到初中阶段,学生基础差别距大。不分情况平行编班,最终的结果是学困生没有提高,优生的发展反而受限。表面上看是“平等”了,“尊重”学困生。其实是既害了学困生,又害了优生。

一般来说,优生在学习行为上有共性,但在学习需求上是差异化的。所以优生班级只要考虑师资的专业素质就够了。而差生在学习行为上共性小,而在学习需求上差异也小。所以,后进班除纪律外的各方面要求要降到适当水平。实行差异化要求和管理。要降低课程要求,安排适合的教学进度,多集中补课,多安排老师辅导。这样做,应该对后进生来说更多的体现为有益而不会有害。

12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