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8

一梦三只鸭
首页 > 考试培训 > 预防医学考试卷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足球大大

已采纳

1. 张某,27岁,2003年7月18日被确诊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指定的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其满足以下哪项条件可以考虑办理出院:

A.体温正常7天以上

B.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

线胸片有明显吸收

和C

、B和C

2. 下列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说法错误的是:

冠状病毒是一种DNA病毒

患者的排泄物具有传染性

C.急性期患者的痰液中可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

D.患者因咳嗽产生的飞沫仅造成近距离传播

的潜伏期为1至16天

3. 以下哪个是甲类传染病:

A.鼠疫

B.伤寒

C.炭疽

D.新冠肺炎

4. 以下哪个属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的疾病:

A.霍乱

B.肺炭疽

C.艾滋病

D.手足口病

5. 下列疾病在发现后需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的是:

A.病毒性肝炎

B.艾滋病

C.肺炭疽

D.伤寒

6. 下列疾病在发现后需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的是: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肺炭疽

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D.艾滋病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E。解析: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诊断病例应在指定的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方可考虑出院:①体温正常7天以上;②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③X线胸片有明显吸收。故本题选E。

2.【参考答案】A。解析: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29206个到29736个核苷酸。故本题选A。

3.【参考答案】A。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故本题选A。

4.【参考答案】B。解析: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故本题选B。

5.【参考答案】C。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的烈性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故也是2小时上报。故本题选C。

6.【参考答案】D。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的烈性传染病,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的报告、控制措施。故本题选D。

预防医学考试卷

120 评论(12)

Emily丫头

1. 下列关于感染的含义描述最准确的是:

A.人体被病原体侵入

B.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

C.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进入人体

D.人体抵抗力下降而被病原体入侵

2. 在传染病的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急性感染

B.潜伏期携带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3.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有特异的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感染后免疫

D.有感染中毒症状

4. 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的是:

颗粒

B.核心抗体

C.表面抗体

抗体

5. 关于霍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B.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C.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D.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E.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6. 关于隐性感染的概念,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

B.无症状、无体征甚至无生化改变

C.大多数可获得不同程度的自动免疫

D.少数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E.无法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B。解析:病原体对人体的寄生过程称为感染。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故本题选B。

2.【参考答案】C。解析: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亦无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常见的传染源。故本题选C。

3.【参考答案】D。解析: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1)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2)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3)流行病学特征:①流行性。②季节性。③在质的方面有外来性和地方性之分。(4)感染后免疫性:感染后免疫指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的特异性免疫。故本题选D。

4.【参考答案】C。解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有三个主要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与抗体系统、核心抗原与抗体系统、e抗原与抗体系统。(1)表面抗原与表面抗体系统:该系统包括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HbsAg本身无传染性,但是HBV存在的间接指标,故HBsAg也是传染性的一个标志。HBsAg是一种保护性抗体。(2)核心抗原与核心抗体系统:核心抗原(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血中无游离的HBcAg,是病毒复制的标记。而核心抗体(抗-HBc)出现于HBsAg出现后3~5周,当抗-HBs尚未出现,HBsAg已消失,血中只检出抗-HBc,此阶段称为窗口期。(3)e抗原与e抗体系统:HBeAg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出现时间稍晚于HBsAg而消失较早,是HB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在急性自限性乙型肝炎时,e抗体(抗-HBe)在HBeAg阴转后出现,表示HBV复制减少,传染性减低。故本题选C。

5.【参考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的是传染病学-细菌性传染病-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AB正确),发病及传播快,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D正确),在我国霍乱及鼠疫属于甲类传染病(C错误)。霍乱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或排泄物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可引起霍乱暴发流行,属于消化道传染病(E正确)。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的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故本题选C。

6.【参考答案】E。解析:该题考查的是传染病学-总论-感染与免疫-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C正确),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A正确),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亦无生化改变(B正确),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E错误)。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常见的传染源,少数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D正确)。故本题选E。

187 评论(15)

童心惠敏

应该自己上网找找,知识问题,不可等,得靠自己啊

217 评论(12)

黑粉精灵

用的是配对设计下的卡检验,统计检验称为McNemar检验。计算方法:(60-35)^2/60+35=。卡方值大于,说明A因素在疾病组和对照组频数分布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的暴露水平高于对照组。至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需要进一步做相应的验证,才能有相应的因果推论。

8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