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16

dreamjennie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育考试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沅希Angela8

已采纳

核心考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核心考点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核心考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核心考点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核心考点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核心考点6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核心考点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考试法

163 评论(14)

Flora已被注册

[辩论堂]本期话题:考试作弊算不算违法犯罪?填补我国一项法律空白的重要法律《国家教育考试法》已由重庆市专家起草完毕,目前已进入征集意见和立法讨论阶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是将一些考试过程中的违纪作弊、徇私舞弊行为视为违法甚至犯罪。最高可判刑7年 据专家透露,一些考试过程中的违纪作弊,徇私舞弊行为将视为违法甚至犯罪。(目前我国正在起草制定的《国家教育考试法》的适用范围只包括由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类考试,例如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自考、成人高考等。其他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如司法考试、会计师资格考试、托福、雅思等不包括在内,学校自己组织的种种考试也不在适用范围内。)虽然《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加大了对考试违纪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但是,该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即使其“加大”惩处力度,也是非常有限的。《考试法》出台后,考试中作弊就将是违法行为。一些团体性的恶性舞弊事件则将被严厉追究法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据介绍,《国家教育考试法》出台后,一般的考试作弊行为由教育考试部门来认定,但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徇私舞弊、窃取试卷等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由其他部门来认定。 至于那么严重吗?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光复提案认为,考试作弊践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违背了诚信做人的社会公德,危害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由相关部门就全国各级各类考试的管理和考试作弊问题制定专门的《考试法》,依法治考,促进考试管理的法制化。 但也有说,既然是公德问题,为何要将道德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

178 评论(8)

sunshieeos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就是教师法还有一些《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358 评论(15)

正能量装饰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行为。犯法。

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设置了考试作弊类犯罪,将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协助组织考试作弊,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及代替考试的行为入罪。

《国家教育考试法》(建议稿)第六十二条专门规定了考生的法律责任。考试作弊行为与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含义是不一样的。考试作弊行为只能由考生实施,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携带相关资料、设备,传接物品及交换试卷等。

而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既可能由考生实施,也可能由他人实施。考试中的作弊行为,除前面所说的考试作弊行为以外,还包括盗窃、毁坏在保密期的试题,组织和策划利用通讯工具传递考试答案等行为。由考生实施的考试作弊行为,有的已由考试纪律或考试规则所禁止,有的已由有关的考试法规、规章所禁止。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答题之前听监考老师讲注意事项,要先填好卷头,如姓名,考区,考号,学校等等,这些方面不要等到交卷之前再填。那时时间已到,别人起身交卷,会使你也急于交卷而忘记填写。

开始答题前要先数试卷的页数,看清试卷前面的说明及要求,随后冷静、迅速地认真通读一遍试卷,并注意检查背面有无试题。这样可以对试题的类型,每题所占的比例和分布有所了解,一做到心中有数,为正式答题打下基础。通读试卷不是浪费时间,而是预防错漏,少走弯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答卷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学生感叹期末考试“累觉不爱” 有人登门求改分

167 评论(8)

山中彩虹

属于违反学校规定,是诚信问题。问题不大,顶顶多给你个警告处分。一般学校不会这么做,除非特殊时期抓这个事情。一般处理就是考试不过,补考或者重修。

考试作弊行为与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含义是不一样的。考试作弊行为只能由考生实施,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携带相关资料、设备,传接物品及交换试卷等。

大学期末考试

考试周:通常将大学期末考试前的一两周称为考试周。

考试周源于大学,在大学期末考试中,并不像义务教育阶段紧锣密鼓,一鼓作气,一两天内考完。在大学考试大概需要一周甚至两周的时间,在这一两周内,所有专业不上课,有部分专业参加考试,每个专业的考试几乎都是间隔两三天考一门。

这也就给大学生一边考试一边复习留足了时间。因此此段时间内占座疯狂,图书馆 ,教室,甚至食堂里一些适合学习的座位,都成了大学生占座的主要战场。

这段时间被称为考试周。

华科大一段名为《疯狂的考试周》的视频爆红,很好的反应诠释了这种大学文化现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考试周

162 评论(15)

不忘初心258

高考作弊可能涉及的违法罪名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9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