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丫丫
可以的。报名条件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科目考试报考条件1、具备下列条件人员类别专业名称学历或学位职业实践最少时间本专业结构工程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建筑工程(不含岩土工程)评估通过并在合格有效期内的工学学士学位未通过评估的工学学士学位专科毕业1年相近专业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矿井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海岸与海洋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建筑学工程力学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专科毕业1年其它工科专业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及以上学位1年2、1971年(含1971年)以后毕业,不具备规定学历的人员,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累计15年以上,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也可申报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基础科目的考试:(1)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建筑工程分类标准三级以上项目4项(全过程设计),其中二级以上项目不少于1项。(2)作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完成中型工业建筑工程以上项目4项(全过程设计),其中大型项目不少于1项。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科目考试报考条件1、具备下列条件人员类别专业名称学历或学位ⅰ类人员ⅱ类人员职业实践最少时间职业实践最少时间本专业结构工程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4年6年建筑工程(不含岩土工程)评估通过并在合格有效期内的工学学士学位4年未通过评估的工学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5年8年专科毕业6年9年相近专业建筑工程的岩土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矿井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海岸与海洋工程建筑学工程力学工学硕士或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位5年8年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6年9年专科毕业7年10年其它工科专业工学学士或本科毕业及以上学位8年12年注:表中“ⅰ类人员”指基础考试已经通过,继续申报专业考试的人员:“ⅱ类人员”指按建设部、人事部司发文《关于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和1997年资格报考工作有关问题的说明》[(97)建设注字第46号]文件规定,符合免基础考试条件,只参加专业考试的人员。免考范围不再扩大,该类人员可一直参加专业考试,直至通过为止。2、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的人员。3、1970年(含1970年)以前建筑工程或相近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累计10年以上的人员。4、1970年(含1970年)以前参加工作,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累计15年以上的人员。您可以登录“中华工程资格考试网”查看。那里面有各种考试的介绍和习题详解。
oo0O傻猫咪O0oo
【 #结构师考试# 导语】为了能够让大家顺利通过结构工程师考试, 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考点:地震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复习资料,敬请关注结构工程师考试频道。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地面运动引起的振动。突发自然灾害。 1.地震相关 1)类型: 构造地震: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地面振动 陷落地震:地下石灰岩溶洞或古旧矿井等突然发生大规模塌落而引起的地震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或深井注水等引起的地震 2)与位置相关的: 震源:地壳中发生岩层断裂、错动而产生地震波的部位。(震源深度,≤60km浅源地震, 60~300km中源地震,≥300km深源地震)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 震中区:邻近震中的地区。 震中距:在地震影响范围内,地表某处与震中的距离。 3)地震波 当震源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岩层所积累的变形能突然释放,它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周传播。 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分纵波(竖向)和横波(剪切波、底面水平方向)。 4)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用M表示。 5)烈度 (1)地震烈度 指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地表及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按照地震造成的后果来分类。 (2)基本烈度 指该地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5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超越概率约为10%的地震烈度。 (3)抗震设防烈度 指某地区进行建筑抗震设防时所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基本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烈度。 6)地震灾害 直接灾害:一次灾害,地面运动引起的地表破坏,建筑物倒塌等。 次生灾害:二次灾害,由直接灾害继发的地震后火灾、水灾、海啸、毒气逸散等。诱发灾害:三次灾害,由前两种灾害引起的工厂停产、城市瘫痪、瘟疫蔓延等。 7)地震的破坏作用建筑物的破坏: 结构丧失整体性 承重结构强度不足引起破坏地基失效 2.抗震设防的目标(基本思想) 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此提出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 小震不坏:当遭遇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损坏或不需修理。 中震可修:当遭遇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可继续使用。 大震不倒:当遭遇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3.二阶段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取小震烈度的地震参数进行弹性地震作用计算,然后进行截面承载力计算,以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第二阶段: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满足“大震不倒”。上述为现抗震规范所述的“三水准二阶段”的抗震设计法。 4.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依据 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5.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发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各类别设防标准: 甲类建筑:属于重大建筑。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地震作用计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按国家专门规定。抗震构造措施按本地区防烈度提高一度。 乙类建筑: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的建筑。 (如供水、供电、医疗等建筑)地震作用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 抗震构造措施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丙类建筑:甲、乙、丁类除外的一般建筑。 地震作用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均按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丁类建筑:次要建筑。(仓库,辅助建筑) 地震作用计算按本地区设防烈度。 抗震构造措施按本地区防烈度降低一度。 地震作用:与结构本身的重量、动力特性等因素有关的一种作用,在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把地震作用视为静荷载加在结构上计算。
哇哇叮咕
只有符合免考条件的考生才可以免考基础课考试。
通过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的高校毕业生减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 。
2019年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时间是10月19-20日。注册结构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从事结构工程设计;结构工程设计技术咨询;建筑物、构筑物、工程设施等调查和鉴定;对本人主持设计的项目进行施工指导和监督;建设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业务。
其中,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执业范围不受工程规模和工程复杂程度的限制,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执业范围只限于承担国家规定的民用建筑工程等级分级标准三级项目。
结构工程师设计的主要文件(图纸)中,除应注明设计单位资格和加盖单位公章外,还必须在结构设计图的右下角由主持该项设计的注册结构工程师签字并加盖其执业专用章,方为有效。否则设计审查部门不予审查,建设单位不得报建,施工单位不准施工。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