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子125940
第一部分、知识分享 相传源自程咬金,梦中遇到贵人,学到了三招,动作虽简单但威力无比。三板斧延伸含义:解决问题的方法不需要太多,把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每一招都是绝招。——“三板斧”典故 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 阿里巴巴三板斧是整个阿里巴巴管理文化体系内“术”的内容,是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在组织中发展与成长的方法与思路。分为头部三板斧、腰部三板斧、腿部三板斧,是基层、中层和高层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的三个核心环节或动作。 阿里巴巴管理文化体系 头部三板斧 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的脑部力量 做决策要用脑,脑子要冷静 1 、定战略 指方向,看清未来3~5年产业格局与竞争态势的能力,做好战略规划。 2 、造土壤 只要土壤好,植物就容易播种,为团队打造好的工作成长环境。赋能团队成员,让团队文化呈现健康的、正能量的状态。 3 、断事用人 做正确的事:不光是正确地做事和把事做对 找对人用对人:知人善用,用人所长,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腰部三板斧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腰部力量 腰好,头脑才能清楚 1 、懂战略 先懂Why,再说How,没有完美的战略,只有完美的执行。 明确战略目的,有效清晰规划战略落地路径,将大而虚的战略转化为当年的策略。 2 、搭班子 超越伯乐,承上启下,使众人行。 资源的最佳配置者,把运营、产品、技术等几股力量组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3 、做导演 管理者作为导演角色,一要挑一个好的剧本,即挑选一个好的业务;二是找好的演员,将团队建立起来;三需要好的舞美与灯光等配套设施,把团队捏合起来。 腿部三板斧 基层管理者是企业的腿部力量 腿好,才能站得稳、踢得准、踢得狠 1 、Get Result( 拿结果 ) 将策略转化成具体项目和目标,细化到小团队能够负责并产出结果 马云: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 2 、Team Building( 建团队 ) 懂得带人、凝聚人心,引领大家走向共同的目标。在用的过程中养人,在养的过程中用人。 马云:不要说他们是笨蛋,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笨蛋,但是三年之后还是笨蛋,那么你就是笨蛋。所以给你一群人,你就应该把他们培养好。 3 、Hire&Fire( 招聘&解雇 ) 心要仁慈,刀要快 阿里巴巴很看重对人才的管理,每年的集团会会根据全年的战略进行人才盘点。管理层可以利用217原则对团队做人才分类梳理,然后进行Hire(招聘)、Train(培养)+ Remove(清除)、Fire(开除)的内部整理。 马云:在阿里,如果管理者没有开除过员工,他就不是真正成熟的管理者。 阿里巴巴三板斧内容整理图 马云战略三板斧 上半身三板斧 使命、愿景、价值观 下半身三板斧 人才、组织、KPI 企业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公式来自杨国安《组织能力杨三角》 马云认为—— 战略=企业战略+组织战略 战略的本质不是计划,而是落地到组织上谁来落实,分解成KPI,拿到结果。 所以战略的结果一定是人才、组织以及KPI的整合。 小知识点 高层不要考核KPI,一定要考核虚的东西(文化+能力),避免管理层陷入强大的结果导向。中低层必须考核KPI,以拿结果为导向。 第二部分、学以致用 关注新员工 1 、选合适的人 带着项目组长为项目选择合适的人,我更明确组织能力的需求,项目组长更明确专业能力阶段的需求。 招聘人才不不能只考虑个人是否可以驾驭,要相信平台的力量,充分考虑项目及客户需求,可以招聘比自己牛逼的人,做伯乐、做导师(超越伯乐)。 阿里新人要求 聪明 (专业硬实力、共情软实力) 皮实(棒杀,捧杀,都经得起) 乐观(喜欢折腾,喜欢新的东西) 自省(批评与自我批评) 语境新人要求 爱行业 爱读书 爱演讲 爱写作 爱思考 2 、解读制度背后的温度 语境导入丰田精益管理,每一条制度的意义和价值要告诉员工,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什么,而是为了建立更好的工作习惯以及工作环境。 3 、重要的第一次谈话 员工入职接受的第一次谈话,一定是久记铭于心的,15分钟的时间需要告诉他,你要做什么,可以得到什么。(一定要避免用人不见人,因为就项目组而言我才是传播语境企业文化的最佳人选。) 4 、解读 读书 晋升的价值,和每一本书对新人的价值 在语境看书学习可以收获: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与团队思想同频沟通流畅,成为语境合伙人(语境管理型人才=自我管理+团队管理+项目管理+老板管理)。 语境组织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习力+管理力 5 、培训新人规划,增加管理层课程。 在用的过程中养人,在养的过程中用人 关注老员工 1 、人才盘点:定制化培养 明星型员工:搭建舞台,重点培养。 老黄牛型员工:创新型方向(培养成明星),教练型方向(为团队孵化人才),服务型方向(深耕项目,做好服务) 大白兔型员工:朝老黄牛型员工培养或放弃(不看书思想不同频很难融于组织,不学习驾驭不了项目)。 2 、人员流动:格局是换出来的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让人才在项目及岗位中流动,目的: ·打造全能型管理人才(语境合伙人)。 · 避免成为常胜将军,为员工增加具有挑战的工作内容,创造逆境在逆境中反思自己,保持对项目服务的敬畏之心。 ·创造成就感的简单岗位,让失去自信的员工重拾信心。 ·为项目换视角,增加新的思考方式及内容,提高服务价值。 分享结束 结尾彩蛋 河畔大学分享课 马云定义Leade说过的两句话很鞭策我自己 作为合格的Leader ① 必须具备看未来的能力 马云:Leader就是,要在别人看到问题的时候看到希望,要在别人充满希望的时候看到问题。 ② 必须具备创结果的能力 马云:你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要带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心态去说,否则大家都说有问题,还要你干什么?
mingmingsherry
在16年偶然遇到了教练技术之后,对【企业培训】这几个字就充满了警惕。最近,在一家在线教育公司,亲历了一次,类似,阿里三板斧,三天三夜的企业培训,记录于此,共各位品评。 接到公司的通知,说要进行一次三天的企业培训,导师是曾经在阿里干过啥的“宁宁”老师,后来有加进来一位“成全”,反复在网上都没查到这两个人的任何信息,培训公司的名称也查不到,所以没啥可以参考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公司内,分组,老板讲话,给大家鼓劲,告知将会有OD(组织发展)培训。共分4个小组,每组8人,包括的岗位主要是产品经理,每组一名教研员或类似人员,每组一名HR,每组至少1名开发人员,每组分到一个产品目标,例如:新建一个产品,或,改善一个产品。 从拿到任务开始,每天晚上平均讨论到11点,对任务进行拆解,分配;特别积极的小组会到12点,我们为了后面预留一些体力,基本都在12点前结束,这样先熬了5天,有了一些初步准备。 白天上班,晚上9点开始,在一个封闭酒店的会议厅,2小时破冰仪式,每个小组内介绍自己,三件让自己最开心的事,三件让自己最难过的事情,然后当众说一下你觉得谁的什么事情让你最认同。我们的组的破冰很成功,大家都很开放,没啥心理防线,因此开始的几天也很融洽。 11点半以后,开始准备第一份PPT演讲,大家很努力,准备到凌晨3点45,才回房睡觉。 早上7:45吃早饭,9点正式开始,每组上台演讲30分钟,其他组每组点评2分钟,导师评价,算成绩,大概是这个流程。其中评价的内容,力求有压迫性,比如贬低,否定,不认可。评价的人有同行,有业务方,有老板,还有导师,其中业务方很可爱,比较实在,老板和导师就各种毒蛇。因为有预期,这个过程倒也没啥感觉,早知道要被蹂躏,也就基本顺着他们来吧。上午的流程到13点半,吃午饭。 下午3点,开始业绩考核,组长给组员打分说原因,每组上台演讲12分钟,其他组每组点评2分钟,导师评价,算成绩,大概是这个流程。评价也是否定居多。 晚上6点半吃完饭,回房间开始准备第二份PPT。因为组员比较沮丧,所以先给大家打气,鼓励,我比较习惯调侃的方式,让大家放松,效果不错,大家的干劲儿还是很足,认真工作到凌晨4点,才回房睡觉。 早上7:45吃早饭,9点正式开始,每组上台演讲30分钟,其他组每组点评2分钟,导师评价,算成绩,大概是这个流程。内容依然是全盘否定,因为第一次讲的内容都被否定了,这次的准备是全新的,又被批驳的一无是处,团队士气更加低落。只能靠点评其他组别的环节,稍微舒缓一下。上午的流程到13点半,吃午饭。 下午3点,开始业绩考核,今天也完全换了新的考核标准,因为情绪很压抑,所以讲绩效的环境,专门按脱口秀的节奏做了一下,气氛很热烈,大家都很欢乐,把阴霾的气氛化解了一部分,也算是对组织者的一种对抗吧,我不喜欢被人家强迫接受不存在的指责,但也不能反驳,只能用这种手段反击一下。导师很恼火,老板也很不高兴,给的成绩很低。 晚上6点半吃完饭,回房间开始准备第三份的PPT。组员情绪更加低迷,基本都要放弃了。于是,从头给大家打气,鼓劲,讲笑话,让大家看淡导师组意见,按自己的意愿努力。此时,有1位组员退出了,尝试挽回了一下,也没啥效果,只能放弃。剩下的人,好像又找回了勇气,大家又开始有说有笑的工作起来,一直工作到凌晨5点。 早上7:45吃早饭,9点正式开始,每组上台演讲30分钟,其他组每组点评2分钟,导师评价,算成绩,大概是这个流程。这次讲到一半就被打断了,说思路不清,内容不对,因为前两天都被否定,这次的PPT几乎又是全部重写,而今天又说缺少的那些内容,很多是前两次的内容,这下,组员中2人开始哭,今天又是0收获。 中午大概12点结束了演讲点评,排名前面的2组,拿奖金,给表扬,大家集体念诗,组内互相表达欣赏和建议,老板出来煽情,结束。13点半午饭,饭后散伙。 对比了一下,这套流程,与茅庐学堂的阿里三板斧,三天三夜企业培训中,腿部,这个章节的内容最接近,包括阿里的所谓271,361考核也最接近,加上导师自诩阿里背景,基本能对得上。和我所了解的OD组织发展,基本上没啥关系。大概的思路: 其中的压迫环节,是我最难以接受的,但也早有预料的。这套培训的逻辑是: 但现在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从业者,不都是这种人群画像,也可以有一部分人,是有独立思想和自我实现目标的,当这些人进入这个培训体系后,也要被否定和压碎,很像让一个运动员,按婴儿的步伐形态跑步一样,非常难受且无益。但老板很享受这种培训,老板喜欢阿里铁军,思想高度统一,执行力强。《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这就是老板心中的理想境界吧。 如果是一个需要创意,探索和创新的公司,我想绝不会是这样的思考方法,千军统一是不会诞生创新的,但老板恐怕真的不需要创新,可以抄别人的idea,可以堆人干活,一样效率很高,可以996,一样有高产出。反正疫情当前,反正中小企业大批破产,就业环境足够差,老板就可以随意压榨。 有人说内卷,有人说竞争,最近20年,互联网创新,到底创出了啥?创出了,将劳动密集型工厂,搬到网上的经济模式,其实还是老样子。在线教育的热钱滚滚,催生了行业的井喷,大规模的互联网企业,会成为奴役社会工具人的人体电池库,骇客帝国,冉冉升起。 茅庐学堂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