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ping28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观点是实行考试制度弊大于利的。 曾经大家一度都很追捧美国的考试制度,认为美国的考试制度是人性化的,美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事实是这样的吗?《上海教育》杂志发表过一篇调查文章,发现其综合性考试试题形式及由多家考试服务机构提供考试服务的方法固然没有一考定终生的弊端,但其副作用也很大,即:测试中出现的低分常常被错误地解释为无论这些学生多么努力,他们学习能力低,因而很难成功。以至于那些自认为或被认为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倾向于放弃努力。因而在美国,很多人将其近20年来教育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归咎于这种过于个性化的能力测验考试制度。其负作用还不止于此,由于没有高中会考,也无统一的高考,大学招生根据各社会考试服务机构提供的考试成绩及学生高中阶段成绩进行录取,因而有些高中为使本学校的学生更具竞争力,有意提高学生的成绩。不仅影响大学的生源同时还引导了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 再回到我们熟悉的中国。首先,我方不否认考试制度曾经的贡献,可是到今天,我们必须考虑到,它还适用于现今的社会吗?素质教育因为当今考试制度的牵制而成为纸上谈兵。为什么考试制度要改革呢?就是因为它弊大于利! 考试制度有好处,公平。标准化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但它是不全面的,并不能准确衡量一个人的才能,甚至它连公平衡量一个人的成绩都不能做到!一场考试的偶然性非常大,以一场考试的成败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显然不是公平的。有句话对方辩友一定听过很多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而这一点在我们的考试制度中体现了吗?没有啊,对方辩友! 实行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而由于考试制度,考试成绩与升学,工作,高薪及各种荣誉称号的获得密切关联,导致人们把追求高分数作为目标,从而忽视了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最基本的目的。学生适应了考试制度却无法适应社会!而与此同时另一些在某领域有很高成就的人才却因为不适应这一制度而铸成遗珠之憾!考试制度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那么它还能选拔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吗?不能啊,对方辩友!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是否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是否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可我们必须看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考试,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不能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个性雏型。没有特长、没有个性、没有差异,整天看的一本书就是教材,整天做的一件事就是听课,整天想的一件事就是考试。多元化的人才可以在流水线上加工完成吗?当然不能! 也许对方辩友觉得我是在危言耸听,那就然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据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教育蓝皮书对2005年中国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表明,36%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心情紧张、疲惫、厌烦、焦虑。中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的比例不到50%。由于高考竞争激烈,80%以上的学生产生了“失败者”的心态。人大委员王永炎说:“应试教育这种导向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那么厌学、缀学的问题解决不了,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解决起来将十分困难。” 的确现实很残酷,但我们应该看到,应试教育饱受批判的背后是考试制度的弊大于利。考试目的是选拔人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可是现在变成了为了考试而教育从而使得教育偏离了其原本的目的,既培养人才的目的,而弊端也就由此产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实行了考试制度! 最后再次申明,让我们把考试和考试制度区分开来,我方从未否认过考试的作用。根据前文所述学习和上学,教育和教材完全是两个概念。学习未必要在学校里学,而在学校里往往不是在学习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当考试成为一种制度的时候,不仅达不到其本身选拔人才的目的,而且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而这种副作用之大,足以掩盖其正面效果。 综上所述,我方观点是实行考试制度弊大于利,谢谢。
满天星RF
1、我同意开卷考试弊大于利。一听说开卷考试就会让学生不自觉去看书,总以为可以开卷就不怕不会及格。并且在开卷考试当中,学生过分依赖课本而没有进行真正认真地思考,这样根本就不能达到以考试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2、对考试不重视;平时不用功;考试时盲目抄答案;题量大,时间紧;试卷太灵活;不容易得高分……3、通过以上调查的基本情况,我们有以下一些发现:1、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试卷题量大,时间紧张,题目灵活性大,这样无形中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不是说把试卷抄满就能得高分,往往学生只注重抄的数量和速度,而不注重抄的质量,开卷考试注重学生能力的考察,需要学生的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能做到,因此在开卷考试中要想取得高分并不容易。4、自觉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反而造成懒于记忆,反正认为是开卷,到时可以抄书,往往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要翻书找半天,那么考试肯定答不完试卷。
yanrongsun
开卷或者闭卷考试各有利弊,开 卷对于某些课来说开卷可以收到意想 不到的效果,因为可以翻书和查找资 料,同学们心理上没有压力,可以使 同学们自由的思考,能深入的思考, 使同学们学会怎样思考,并且同学们 对于某些只是概念性的东西不必死记 硬背,由于没有标准的答案,也不会 出现作弊的现象,大家可以充分发挥 自己的想象,能通过深入的思考,凭 自己的实力和自己掌握的方法,考出 最真实的成绩。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主 动学习,从而培养自己独特的学习、 思考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为考试而 学习。如果一味的为考试而学习那样 收到的效果反而并不好。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开卷考试 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有时开卷考试如 果用得不好,不该用开卷的时候用了 开卷,比如一些记忆类型的课如法律 系的一些课,和经济等类型时。就会 助长有的同学平时不好好学习,开卷 考试时大量抄袭,表面上看成绩考得 不错,但实际上许多东西并没有真正 掌握,到头来只能是害了自己。 闭卷考试的好处是,可以促使同 学们平时用功学习,上课认真听课, 该记的一定要记住,该背的一定要背 会,不能偷懒,要能够离开书本照样 会,自觉养成用功学习的好习惯。闭 卷考试,考出的成绩往往比较真实。 但不好处是有的同学们的心理压力较 大,有的学习较差的同学总想作弊, 但是大部分同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考高分,一味的死记硬背,不求甚 解,没有从根本上掌握知识。更没有 学会最重要的东西--学会自己思考, 从而形成自己的东西。会回答的题目 也仅限于课本上的题目,如果题目换 一下和课本上的不一样,这些同学可 能也可能会回答但是只是机械的、照 本宣科的。 我认为,开卷闭卷各有利弊,关 键要运用得好。对于有些需要同学们 死记硬背的东西,还是采用闭卷考试 好。对于那些需要同学们重在理解、 灵活运用的,最好还是采用开卷考 试。只有这样,才能使同学们真正掌 握知识,又不加重负担,使所学的东 西能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才能真 正达到考试的目的。 但是我认为对于马基、思修这种 课程应该开卷考试,原因如下,马基 全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一 门教人怎样认识世界,用什么态度、 什么方法认识世界的课。它注重的是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 观。特别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课本 上是这样写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 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开卷或者闭卷考试各有利弊1/2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 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 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了解认识 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在实 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 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 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 觉性和能力。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政 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等 等。我认为说这么多话就是再 说这门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有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怎 样认识事物的本质 和具有自己独特的 认识等等。这样一门课本不是死记硬 背的课,死记硬背也根本起不到任何 作用,或者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正 确的人生观,认识事物的方法是背不 会的,只能通过不断的认识事物、经 历事情,才能具备的能力,而这门课 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这种方法只能 通过自己自主的思考,自己对世界, 对事物的感悟来体会,从而形成自己 观点,自己的方法。但是我感觉这样 一门课同老师的作用也是分不开的, 这门课貌似一看很枯燥,如果老师再 枯燥一点,使人一开始都没有兴趣, 从而丧失了对这门课学习的动力。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