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3

顺其自然0012
首页 > 考试培训 > 高一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火星的星星

已采纳

教师们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着怎么样的了解呢?让我们来做一做试题卷了解一下吧!下面是有我为你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测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高一语文必修1期中测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重大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阅读下面这首 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衔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需独沾衣。

[注]牛山何需独沾衣:《韩诗外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下沾襟”。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4、写景的句子中“涵”字用得极好,请加以赏析。(5分)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6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1)曹刿" , "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夫大国,难测也。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3)描写千里马惨遭埋没的句子是: , 。

四(一)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19分)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①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②。公曰:“制,岩邑③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④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①难产的一种②地名③险要的城镇④通“太”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亟请于武公 亟,立即 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都,国都

C.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躲避 D.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率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②不如早为之所

③虢叔死焉 ④姜氏欲之,焉辟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使武姜受到了惊吓,所以她不喜欢庄公

B.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太叔。

C.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人势力虽大,反而崩溃。

D.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四(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9分)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①也,祸必不振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②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走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毛④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且以雕鸷⑤之秦,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

【注】①委肉当饿虎之蹊:意思是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委,放置。蹊,小路。②惛:愁闷,烦恼。③后交:新交,晚交。④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燕国力量薄弱。⑤雕鸷:雕与鸷均为凶猛的禽鸟。比喻秦国的凶猛。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子受而舍 之——舍:使……住下来 B.祸必不振矣——振:兴起

C.愿太傅更虑之——更:再,重新 D.行怨暴之怒——行:施行,发泄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B.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C.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 谓‘资怨而助祸’矣

D.夫行危欲求于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③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不得已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

B.鞠武劝说太子丹不要收留樊於期,并希望太子马上派遣樊於期将军到匈奴去杀人灭口。

C.太子丹顶住压力,坚决收留樊於期,并积极寻求妥善解决的办法,想通过鞠武结识田光。

D.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太子丹的侠肝义胆。

13.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文言知识(8分)

14、下列各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②吾不能早用子 ③共其乏困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以乱易整,不武⑥因人之力而敝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1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 俱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 飨,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 续,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 如,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幸而。

17、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沛公不胜杯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⑨ C.②④⑥⑧ D.①③⑤⑧⑨

六、语言表达题。(18分)

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①现在,杂志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 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

②调查数据表明,我们在服装产业中的发展具有潜力。长远看来,服装产业发展与战略扩展,对于我们来说都是 的过程。

③省就业中心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增加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再不会出现务工人员 、站在桥头的情况。

A.骇人听闻 循序渐进 风尘仆仆

B.骇人听闻 按部就班 风餐露宿

C.耸人听闻 循序渐进 风餐露宿

D.耸人听闻 按部就班 风尘仆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分别,妈妈见我回来高兴得不得了,又是好吃的又是带我买衣服,关爱殷殷,无所不至。

B.巨额买进,天价卖出,这种翻云覆雨的大手笔体现出一个有实力、有气魄的投资家的远见卓识和经营魄力。

C.明星做广告本无可厚非,但面对广告中“真实的谎言”,是否也该想一想每一位注视着你的观众呢?

D.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20.下面几句话排列次序合理的一项是 ( )

① 一个人在苦难中也可以感觉到生命意义的实现乃至最高的实现,因此苦难与幸福未必是互相排斥的。

② 我相信,即使是这样,只要没有被苦难彻底击败,苦难仍会深化一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

③ 幸福是生命意义得到实现的鲜明感觉。

④ 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在苦难中感觉到的却是生命意义的受挫。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5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在一篇介绍“青年必读书”的文章里,谈到了“看”和“做”的关系。他号召青年们做起来,不要袖手旁观,更不要对别人挑剔。

B.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 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敢于创造奇迹。

C.随着人口的高度集中,城市发展急需一种适合现代都市生活的建设模式,来创造性地解决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价值。

D.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的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鉴于作者的特殊身份,她不便批评如今的专家、教授、院士, 。以平实捕捉深刻,用冷静促成思考,润物无声,一点不虚张声势,却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于静谧中醒悟。

①像小棉袄,贴在读者身上,暖暖的,令读者会心一笑

②还是“仿佛是被中介公司带着看房的买主”,无一不真实、妥帖

③因此选择了一个不起眼的酿酒师作为突破口

④借文学之力猛批“学院风”,可谓用心良苦构思巧妙

⑤对眼下“忽悠专家化”“行骗院士化”等丑恶现象做深刻揭露与反讽

⑥至于细节,无论从“白面侍者立刻退至不惹眼处”

A.⑤④⑥③①② B.③⑤④⑥②① C.③⑤⑥④②① D.⑤③①④⑥②

七、作文题(60分)

秋天到了,枝头的果实大红灯笼高高挂;田里的稻穗条条项链闪金光;走过春夏喧闹的人也显得更成熟。一场秋雨一层凉,片片枯叶从树头纷纷飘落,天更阔了,月更明了,站在秋天里,你会有何感触有何联想?品味浓浓的秋意,阅读秋天的故事。

请以“秋天”为话题,自命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表达自己思考的议论性文字。

高一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

134 评论(10)

yangdandan

可以看看知识点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一~必修三知识点:必修一1、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表现2、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规律,恒星年,回归年的时间和意义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新一天和旧一天的范围判断4、夏至日北半球重要纬线的昼长 北纬20°,40°,60°5、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变化规律6、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7、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8、气压带风带分布,气候类型(影响因素、特点),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9、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天气系统实例10、气旋反气旋~画图,锋面气旋的判读1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对策12、水循环过程,洋流(名称、位置、对沿岸影响),洋流与等温线,四大渔场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了解发生过程)13、水资源分布,大洲和国家,水资源短缺原因(自然和人为),开源节流的措施14、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适当记一些岩石类型)15、背斜向斜的判断和现实意义,地嵌地垒的实例(简述其成因)16、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1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规律和景观(自然带)变化 必修二1、人口增长模式特点,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先后顺序2、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以土地为划分标准)3、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利和弊),农民工4、城市形态(空间形态和地域形态)5、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城市的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目标(了解)6、城市化的标志、推力与拉力,城市化进程阶段和各自特点7、农业区位选择(气候地形孕土壤,运输机械找市场,旱区水源孕绿洲,劳力政策有影响)8、农业区位含义(了解),影响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比如东北甜菜,新疆棉花江南茶树,以色列无土蔬菜等),城郊农业9、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点,发展措施,典型地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名称及其分布位置,美国本土农业带10、工业区位选择(能源水土地,原料劳动力,市政运输和环境)11、评价我国鞍钢和宝钢的区位条件,既是评价,说明既要说好的,也要说不好的。12、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印刷厂基本上无污染)13、工业集聚的优势,工业分散的优势14、传统工业区以机械、化工、采煤、纺织、钢铁为主(“计(机)划(化)采访钢铁部门”)15、德国鲁尔区工业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以及综合整治措施(类似我国辽中南地工业区)16、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特点(小轻同专散)17、美国硅谷区位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类似我国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和德国慕尼黑)18、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19、铁路线建设的意义(以南昆铁路为例)(类似青藏铁路)20、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三大基本原则21、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必修三1、三S技术实际应用2、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防治措施3、草方格沙障的优势4、非地带性热带雨林的分布和成因,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如何保护热带雨林5、山西能源开发条件(工业区位选择),能源基地建设措施,如何保护我国能源安全,我国、世界能源消费结构6、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意义以及不利影响(类似三峡、埃及阿斯旺大坝),修水库、大坝应该考虑的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7、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和社会经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了解)8、珠三角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泛珠三角(国家9+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比较9、煤炭与天然气比较,西气东输路线图,西气东输对东部、西部和沿线地区的影响(利弊,对沿线和东部可以不说不利影响)10、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11、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的比较,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意义,对调出区和沿线的不利影响 1、分析我国某一河流旱涝灾害多发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2、河流水文特征3、评价港口的区位条件4、青藏铁路以桥代路和京沪高铁以桥代路的比较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对策6、我国温度带分布,甘肃跨温度带对多,4个7、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8、我国航天卫星发射基地区位选择9、湿地的意义10、黄河断流的原因(自然和人为)和影响11、我国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12、长江荆江河段地上河成因和措施13、三峡、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宁夏平原、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14、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条件15、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16、全球等温线分布规律(一路南,七陆北)17、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位置和顺序18、西亚石油输出路线19、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324 评论(14)

霸气Annie姐

高一的期末考试就要来了,物理还没复习的同学,抓紧时间多做几份物理试卷吧。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认为,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C.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2.重150N的光滑球A悬空靠在墙和木块B之间,木块B的重力为1500N,且静止在水平地板上,如图所示,则() A.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 N B.木块A对木块B压力的大小为150N C.水平地板所受的压力为1500N D.水平地板对木块B没有摩擦力 3. 一条大河两岸平直,河水流速恒为v,一只小船,第一次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为t1;第二次行驶轨迹垂直河岸,渡河时间为t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恒为 ,则t1 :t2等于() A. B. C. D. 4.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如图甲所示的xOy平面上运动,在x轴方向上的v-t图象和在y轴方向上的位移—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 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物体的初速度为8 m/s C. 2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 D. 前2 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8N 5.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工件滑上A端的瞬时速度vA=4 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g=10m/s2,则() A. 若传送带不动,则vB=4m/s B. 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 m/s C. 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4 m/s D. 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2 m/s 6.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OAB的竖直截面,半径为R,在B点上方的C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D点与圆柱体相切,OD与OB的夹角为60°,则C点到B点的距离为() A. B. 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7.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其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恒定 8.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 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 B. 在0~6 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30 m C. 在0~4 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m/s D. 在4~6 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9.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点相同,如图所示,A运动的半径比B的大,则() 所需的向心力比B的大 B.轻质细线对B的拉力比细线对A拉力大 的角速度比B的大 、B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g、m2=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大小为F=30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m1上,弹簧测力计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当系统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0 N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 N C. 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D. 在突然撤去F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按要求作答,共18分) 11.(8分) 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点A、B、C、D、E、F,相邻两个点之间都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各相邻点间的距离依次是.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在做实验时,某同学不慎将已平衡好摩擦力的长木板下面垫的小木片向远离定滑轮端移动一段距离而没有发现,那么描绘出来的a﹣F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 C. D. 12.(10分)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 C.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D.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图乙是通过频闪照相得到的照片,每个格的边长L=5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频闪照相的周期为___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小球做平抛运动抛出点的坐标x=______cm,y=______cm.(g=10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它受到沿水平方向25 N的拉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大小变为5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时,物体的加速度多大?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时,2 s内物体的位移多大? (sin53°= ,g取10 m/s2) 14.(10分)如图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连接物体和转轴的绳子长为r,物体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其压力的μ倍,转盘的角速度由零逐渐增大,求: (1)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零时的最大角速度; (2)当角速度为 和 时,绳子对物体拉力的大小分别是多少? 15.(12分) 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 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 kg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 m/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10 m/s2),求: (1)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3)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θ=45°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距离B点有多远;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A放在质量M=4kg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木板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求: (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F的最小值; (2)若F=24N,作用1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木板至少多长? 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D B A BD CD AD BC 11. (2分) (2分) B (4分) 12. ABC (4分) (2分) (2分) -5 5 (2分) 13. 由题意知,由平衡条件可得: F1=Ff1① FN=mg② Ff1=μFN③ 由①②③式得μ= ……………………(3分) 当拉力F2=50 N时,物体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cos 53°-Ff2=ma④ FN′+F2sin 53°-mg=0⑤ Ff2=μFN′⑥ 由④⑤⑥式得: a= =5 m/s2 ……………………(5分) 2 s内位移x= at2=10 m. ……………………(2分) 14.(1)当恰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时,绳子拉力为零且转速达到最大, 设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为ω0,则μmg= ,得ω0= ……………………(4分) (2) 当ω= 时,ω<ω0,此时静摩擦力足够提供向心力,F=0………………(3分) 当ω= 时,ω>ω0,此时绳子的拉力F和最大静摩擦力共同提供向心力, F+μmg=mω2R 得F= μmg. ………………(3分) 15.(1)设小球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1,落地点到C点距离为s 由h= gt 得:t1= =1 s x=vBt1=2 m ………………(3分) (2)小球到达B点时受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弹力F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F向=F-G=m 解得F=6 N ………………(3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 N …………(1分) (3)如图,斜面BEC的倾角θ=45°,CE长d=h=5 m, d>x,所以小球离开B点后能落在斜面上. 假设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F点,BF长为L,小球从B点到F点的时间为t2 Lcosθ=vBt2① Lsinθ= gt ② 联立①②两式得t2= s L≈ m. ………………(5分) 16.(1)当AB保持相对静止时,两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此时A、B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 对A μmg=mam 得am=4 m/s2 对AB整体 Fmin=(M+m)am 得Fmin=20N ………………(3分) (2)设F作用在B上时,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撤去F时速度分别为v1、v2,撤去外力F后加速度分别为a1′、a2′。 对A μmg=ma1 得a1=4 m/s2 由速度公式得v1=a1t1=4 m/s 对B F-μ1mg=Ma2 得a2=5m/s2 由速度公式得v2=a2t1=5 m/s ………………(2分) 撤去外力后:a1′=a1=4 m/s2 a2′= =1m/s2 经过t2时间后AB速度相等 v1+a1′t2=v2-a2′t2 代入数据解得t2= s 则共同速度v3=v1+a1′t2= ………………(3分) 从开始到AB相对静止.AB的相对位移即为木板最短的长度L L=xB-xA= + - a1(t1+t2)2= m ………………(2分)猜你喜欢: 1.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 2. 高一年级必修1物理期中试卷 3. 高一物理必修1期中考试测试题 4. 2016高一必修一物理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5. 2016高一物理期末考试重点

27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