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6

哆啦C梦的梦
首页 > 考试培训 > 口腔医学三基考试题库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凌人happy

已采纳

医学三基考试题无忧护理

口腔医学三基考试题库

225 评论(9)

ellalikesyou

医学三基考试是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都会参加的考试。现在也多用于医院招聘和医疗事业单位考试中。考试必要性1、根据卫生部要求“三基”培训为全员培训,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均应参加,“三基”考核必须人人达标。建立医疗技术人员“三基三严”培训档案,考核成绩将与执业医师注册挂钩,未能完成培训或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给予执业医师注册及复注。2、三基考核成绩一般会与医师护士当月绩效奖金挂钩,考试不合格者绩效奖金受到影响。考试内容医学三基的考试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临床三基和护理三基。以下内容为主要考点:基本理论: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学、医院感染、输血、水电解质平衡、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临床药学、临床营养、核医学、超声诊断学等部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直接提供科学依据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诊疗规范、临床常用护理技术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检查的标本采取方法及临床意义。基本技能:包括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急救技术,以及中医适宜技术。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种注射法﹑各种穿刺技术,鼻词及胃肠减压﹔清创缝合的基本操作方法﹐中医适宜技术等。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电除顿仪器的使用技术、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临床思维能力: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与护理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如病历﹑医嘱、处方、护理文件的书写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门急诊处理能力、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等)。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从《护士条例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医疗文件书写的有关管理规定等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医药三基还是很重要的,推荐你使用优题宝医药三基微信小程序,里面题库多,刷题很方便~

220 评论(9)

专属兔兔的

2014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第四套 1. 舌杆宽度为 ( ) ~~~6mmD.>6mm E. 为下前牙舌侧龋缘至口底距离的1/2 2. 可摘局部义齿模型设计的目的不是确定 ( ) A. 基牙的分布B. 卡环的类型C. 义齿的就位道 D. 义齿的支持类型E. 基托伸展的范围 3. 患者两上颌侧切牙缺失,缺牙间隙略小,两中切牙之间有一2mm 间 隙,最佳的修复方案为 ( ) A. 只固定桥修复缺牙 B. 先正畸关闭两中切牙之间间隙,再修复 C. 先光敏树脂关闭两中切牙之间间隙,再修复 D.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以及牙间隙 E. 两中切牙烤瓷冠修复,然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 4. 男,缺失,戴用可摘局部义齿后,自觉咀嚼无力,可能的原因是 ( ) A. 基托面积过大B. 基托面积过小C. 牙尖斜度过大D. 牙尖斜度过小 E. 垂直距离过高 5. 一患者缺失,健康,缺隙正常。可摘局部义齿的支点线可以设计成 ( ) A. 斜线式B. 直线式C. 横线式D. 纵线式E. 平面式 6. 男,70岁。戴下颌活动义齿半年,昨日咬物时折断。查:黏膜支托式可摘局部义齿,三处舌侧基托纵折; 两断端约 厚,咬合接触良好。造成基托折断的原因是 ( ) A. 基托过薄B. 咬过硬食物C. 习惯单侧咀嚼 D. 取戴义齿方法不正确E. 牙槽嵴吸收,现基托与组织不密合 7. 男,41岁。缺失,余留牙健康,如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应选择 ( ) A. B. C. D. E. 8.戴义齿两周,主诉义齿翘动明显,且疼痛。查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分别设计三臂卡环、马蹄形塑基托,与黏膜贴合良好,远中牙槽嵴黏膜上可见黏膜红肿。造成义齿翘动疼痛的原因是 ( ) A. 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腭侧 B. 人工牙牙尖斜度过大 C. 未设计间接固位体 D. 卡环缺乏环抱作用 E. 基托面积小 9. 男,45岁。2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目前牙齿酸痛。查:缺失,固定义齿,全冠, 3/4冠已松动,继发龋。其松动的原因是 ( ) A. 桥体过长B. 基牙松动C. 冠边缘不密合 D. 咬合力过大E. 固位力不均衡 10. 男,29岁。因外伤致缺失,行固定义齿修复,其修复体属于 ( ) A. 双端固定桥B. 黏接固定桥C. 单端固定桥 D. 复合固定桥E. 特殊固定桥 11. 女,35岁。戴右下活动义齿一周,感义齿松动而复诊,经医生调改卡环后固位好,使用一天后,感黏膜疼痛再次复诊。查:活动义齿,固位力大,颊侧基托覆盖处黏膜充血,有压痕,咬合时可见颊舌向摆动。造成软组织疼痛的原因是 ( ) A. 咬合不平衡B. 颊侧卡环过紧C. 基托组织面有小结节 D. 基托面积小,压力集中E. 基托布贴合,使义齿不稳定 12. 某患者,缺失,基牙条件良好,防止义齿前后翘动最有利的措施是 ( ) A. 扩大基托面积B. 设计舌支托C. 设计间接固位体 D. 减少牙尖斜度E. 设计平衡卡环 13. 女,52岁。因龋病而拔除,余留牙情况良好。不适合固定义齿修复的主要理由是 ( ) A. 基牙数目不够B. 基牙固位力不够C. 牙周储备力不够 D. 桥体的强度不够E. 连接体的强度不够 14. 某患者,岁。因松动于3个月前拔除,要求修复。患牙拔除后修复的最好时间是 ( ) 周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15. 某患者,岁。因松动于3个月前拔除,要求修复。患者缺牙属 ( ) A. 肯氏第一类B. 肯氏第二类C. 肯氏第三类D. 肯氏第四类 E. 肯氏第一类第一亚类 16. 某患者,岁。因松动于3个月前拔除,要求修复。义齿设计的支持形式为 ( ) A. 牙支持式B. 黏膜支持式C. 混合支持式D. 杆支持式 E. 基托支持式 17. 某患者,岁。因松动于3个月前拔除,要求修复。基托厚度是 ( ) . 大于4mmE. 越薄越好 18. 男,46岁。3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目前咬合疼痛,义齿松动,要求重新固定义齿修复。检查:固定桥修复体已脱位,固位体为,3/4全冠,基牙Ⅰ~Ⅱ度松动。固定义齿脱落的原因是 ( ) A. ※力过大B. 黏固剂被溶解C. 固定桥强度差 D. 共同就位道不一致E. 两端固位力不一致 19. 男,46岁。3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目前咬合疼痛,义齿松动,要求重新固定义齿修复。检查:固定桥修复体已脱位,固位体为,3/4全冠,基牙Ⅰ~Ⅱ度松动。基牙松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 固定桥强度不够B. 支持力不一致C. 桥体跨度过长 D. 牙周储备力不足E. 基牙患牙周炎 20. 男,46岁。3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目前咬合疼痛,义齿松动,要求重新固定义齿修复。检查:固定桥修复体已脱位,固位体为,3/4全冠,基牙Ⅰ~Ⅱ度松动。正确处置基牙的方法是 ( ) A. 拔除两端基牙B. 拔除松动度大的基牙C. 牙周病治疗 D. 根管治疗E. 采用全冠修 21. 男,46岁。3年前行固定义齿修复,目前咬合疼痛,义齿松动,要求重新固定义齿修复。检查:固定桥修复体已脱位,固位体为,3/4全冠,基牙Ⅰ~Ⅱ度松动。最佳修复方案是 ( ) A. 直接改为活动义齿修复B. 采用种植固定义齿修复 C. 全冠修复基牙后再改为活动义齿修复 D. 增加前端基牙数再行固定修复 E. 增加前端基牙数目再行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22. 女,岁。戴可摘局部义齿一周,多处压痛难忍,经多次修改后,仍然压痛且出现饭后积存较多食物,要求处理。查:可摘托式局部义齿,上分别设计单臂卡环,基托对抗。义齿稳固性较差,咬合接触良好,垂直距离适中,牙槽嵴低窄,余未见异常。造成大面积组织疼痛的最可能原因是 ( ) A. 基托变形B. 义齿下沉C. ※力过大 D. 基托面积小,压力集中E. 牙槽嵴严重吸收,耐受力低 23. 女,岁。戴可摘局部义齿一周,多处压痛难忍,经多次修改后,仍然压痛且出现饭后积存较多食物,要求处理。查:可摘托式局部义齿,上分别设计单臂卡环,基托对抗。义齿稳固性较差,咬合接触良好,垂直距离适中,牙槽嵴低窄,余未见异常。出现食物积存的最可能原因是 ( ) A. 倾斜,基托与基牙间隙过大B. 卡环与基牙不密合 C. 基托与黏膜不贴合D. 义齿固位不良E. 基托边缘过短 24. 一患者缺失,三臂卡,、间隙卡环,初戴一周后,诉义齿游离端压痛,咀嚼不适。口腔检查发现,义齿密合,固位稳定良好,咬合无早接触,基托伸展不影响软组织活动,缺隙区黏膜无明显压痛、红肿或溃疡。根据肯氏分类法。患者属 ( ) A. 肯氏一类第一亚类B. 肯氏二类第一亚类 C. 肯氏三类第二亚类D. 肯氏四类第一亚类 E. 肯氏四类第二亚类 25. 一患者缺失,三臂卡,、间隙卡环,初戴一周后,诉义齿游离端压痛,咀嚼不适。口腔检查发现,义齿密合,固位稳定良好,咬合无早接触,基托伸展不影响软组织活动,缺隙区黏膜无明显压痛、红肿或溃疡。在排列人工牙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 ) A. 与对侧同名牙的色泽、大小、形状协调 B. 与牙弓弧度一致 C. 与对※牙有正常的覆※、覆盖关系 D. 与邻牙有正常的邻接关系 E. 唇部的丰满度 26. 一患者缺失,三臂卡,、间隙卡环,初戴一周后,诉义齿游离端压痛,咀嚼不适。口腔检查发现,义齿密合,固位稳定良好,咬合无早接触,基托伸展不影响软组织活动,缺隙区黏膜无明显压痛、红肿或溃疡。造成压痛的原因可能是 ( ) A. 卡环固位差B. 基托组织面有小结节C. 义齿翘动 D. 牙槽嵴负担过重E. 患者不适应 27. 缺失,正畸后缺牙间隙小,稳固,可选择 ( ) A. 复合固定桥B. 单端固定桥C. 双端固定桥 D. 平固定桥E. 黏结固定桥 28. 缺失,稳固,可选择 ( ) A. 复合固定桥B. 单端固定桥C. 双端固定桥D. 平固定桥 E. 黏结固定桥 29. 制作※支托宜选用 ( ) A.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B.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C.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D.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E.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30. 制作磨牙或前磨牙卡环宜选用 ( ) A.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B.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C.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D.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E.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31. 制作矫治器的唇弓及附件宜选用 ( ) A.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B.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C.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D.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E. 直径为 的不锈钢丝 32. 上前牙缺失,固定义齿桥体龈端的形态是 ( ) A. 盖嵴式B. 改良盖嵴式C. 圆球式D. 圆锥式 E. 悬空式 33. 后牙缺失,基牙牙冠短,固定义齿桥体龈端的形态是 ( ) A. 盖嵴式B. 改良盖嵴式C. 圆球式D. 圆锥式E. 悬空式 34. 前后均有缺牙间隙的孤立后牙上的卡环宜采用 ( ) A. 对半卡环B. 圈形卡环C. 三臂卡环D. 回力卡环 E. 联合卡环 35. 单侧牙缺失较多,需对侧辅助固位的卡环是 ( ) A. 对半卡环B. 圈形卡环C. 三臂卡环 D. 回力卡环E. 联合卡环 36. 用于最后孤立磨牙、且向近中舌侧或近中颊侧倾斜牙上的卡环是 ( ) A. 对半卡环B. 圈形卡环C. 三臂卡环D. 回力卡环 E. 联合卡环 37. 对固定义齿基牙牙周健康有影响的是 ( ) A. 基牙牙冠形态B. 基牙牙根形态C. 桥体※面形 D. 桥体龈面形态E. 固位体轴面形态 38. 对固定义齿咀嚼功能有影响的是 ( ) A. 基牙牙冠形态B. 基牙牙根形态C. 桥体※面形态 D. 桥体龈面形态E. 固位体轴面形态 39. 对固定义齿固位有影响的是 ( ) A. 基牙牙冠形态B. 基牙牙根形态C. 桥体※面形态 D. 桥体龈面形态E. 固位体轴面形态 40. 基牙过敏 ( ) A. 卡环臂未进入倒凹区B. 基托与黏膜不密合C. 卡环过紧 D. ※支托凹过深E. 有早接触 41. 食物碎屑易进入基托组织面 ( ) A. 卡环臂未进入倒凹区B. 基托与黏膜不密合C. 卡环过紧 D. ※支托凹过深E. 有早接触 42. 食物嵌塞 A. 卡环臂未进入倒凹区 ( )B.基托与黏膜不密合C. 卡环过紧 D. ※支托凹过深E. 有早接触 43. 义齿松动 ( ) A. 卡环臂未进入倒凹区B. 基托与黏膜不密 C. 卡环过紧 D. ※支托凹过深E. 有早接触 44. 牙列缺失后,牙槽骨吸收速度的规律是 ( ) A. 健康者吸收慢B. 龋病较牙周病吸收快 C. 外伤较牙周病吸收快 D. 骨密质较骨松质吸收快 E. 缺牙时间越长,吸收越不明显 45. 取全口义齿印模时,制作个别托盘的目的主要是 ( ) A. 便于操作B. 可使印模边缘清晰C. 可使边缘伸展适度 D. 使组织能受压均匀 E. 能获得解剖形态的印模 46. 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后堤主要的作用是 ( ) A. 避免患者恶心B. 增加基托厚度C. 增加基托强度 D. 减小基托厚度E. 增强后缘封闭 47. 对全口义齿固位有利的口腔黏膜是 ( ) A. 黏膜厚,弹性大,湿润度大 B. 黏膜较薄,弹性大,湿润度大 C. 黏膜厚,弹性适中,湿润度小 D. 黏膜厚度及弹性适中,湿润度小 E. 黏膜厚度、弹性、湿润度适中 48. 垂直距离是指 ( ) A. 上下颌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 B. 正中牙位时面下1/3的高度 C. 瞳孔连线到口裂间距离 D. 息止※位时,上下颌牙牙面间距离 E. 鼻底到颏底间距离 49. 初戴全口义齿恶心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 上颌义齿基托后缘伸展过度B. 义齿磨光面外形不好 C. 敏感,对义齿不适应D. 未形成后堤区E. 咬合不平衡 50. 关于全口义齿主承托区的组织结构特点描述中正确的是:牙槽嵴顶区黏膜表面为 ( ) A. 上皮无角化,黏膜下层致密 B. 高度角化的单层上皮,黏膜下层致密 C. 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黏膜下层肥厚 B. 在腭中缝两侧对称的两个或几个小凹 C. 是黏液导管的开口D. 是前颤动线的定位标志 D. 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黏膜下层致密 E. 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黏膜下层菲薄 51. 确定无牙患者正中关系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 卷舌后舔法B. 息止颌位法C. 肌肉疲劳法 D. 吞咽咬合法E. 哥特弓描记法 52. 不属于Spee 曲线特点的是 ( ) A. 为下颌牙列的纵※曲线B. 形成一条向上凹的曲线 C. 连接下颌切牙嵴、尖牙牙尖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 D. 在切牙段较平 E. 自尖牙起向后逐渐降低,到第二磨牙远中颊尖处最低 53. 关于腭小凹,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位于硬、软腭连接处 E. 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的后缘应终止于此 54. 关于无牙颌上颌结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牙槽嵴两侧的圆形骨突 B. 上颌结节颊侧多有明显倒凹 C. 义齿基托不应覆盖结节颊面 D. 基托在结节远中尽量伸展 E. 上颌结节是主承托区, 55. 记录全口义齿颌位关系时,关于※托的错误说法是 ( ) A. ※托是由基托和堤组成 B. 基托有暂基托和恒基托之分 C. 用基托蜡片做的基托称为暂基托 D. 用自凝塑料做的基托称为恒基托 E. 暂基托最后为加热成形塑料所代替 56. 可导致戴上颌义齿后恶心、唾液增多的是 ( ) B. 灌注的模型厚度不超过10mm C. 用铅笔画出两侧翼上颌切迹和腭小凹后2mm 的线 A. 义齿基托后缘欠密合B. 颊侧系带处基托缓冲不够 C. 磨光面形态不佳D. 后牙排列偏颊侧 E. 义齿基托后缘过短 57. 关于全口义齿颌位记录的正确描述是 ( ) A. 下颌骨对颅骨的位置关系B. 上下颌骨的垂直关系 C. 上下颌骨的水平关系D. 记录上颌骨的位置关系 E. 颌位记录是记录下颌骨的位置关系 58. 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位于 ( ) A. 腭小凹稍前B. 腭小凹处C. 腭小凹后1mm D. 腭小凹后2mmE. 腭小凹后3mm 59. 全口义齿印模型的制作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 ) A. 在印模膏阴模的组织面和边缘刮除2mm 左右 D. 用刀沿上述连线刻一条深1~ 的沟 E. 沿上述沟向前逐渐变浅刮除石膏,最宽处约5mm 60. 与牙列缺失修复前颌面部检查无关的是 ( ) A. 检查颌面部两侧是否对称 B. 上唇长度及丰满度 C. 面中1/3高度 D. 下颌开闭口运动有否习惯性前伸及偏斜 E. 颞下颌关节有否疼痛、弹响、张口困难等 61. 下牙列缺失后,下颌骨改变规律中正确的是 ( ) A. 颌弓前段向下、向前吸收B. 颌弓后段向上、向外吸收C. 下颌弓逐渐变小D. 牙槽嵴变低、变宽 E. 腭穹隆显低、浅 62. 全口义齿印模边缘整塑的目的是确定 ( ) A. 托盘边缘位置B. 托盘边缘长度 C. 印模密合程度D. 印模边缘位置与厚度 E. 托盘与牙槽嵴的间隙 63. 牙列缺失后,下颌骨的改变中错误的是 ( ) A. 唇颊侧骨板较舌侧薄而疏松B. 牙槽骨顺牙根方向吸收 C. 颌弓前段向下、向前吸收D. 颌弓后段向下、向外吸收 E. 严重者下颌舌骨嵴可接近牙槽嵴顶 64. 排列全口义齿上颌第一人工磨牙时,错误的是 ( ) A. 颈部微向腭侧倾斜 B. 近中舌尖与※平面接触 C. 近中颊尖离开※平面 D. 远中颊尖离开※平面 E. 远中舌尖离开※平面 65. 导致上颌全口义齿在静止状态时固位良好,但说话、大张口时易脱落的原因是 ( ) A. 基托不密合B. 基托边缘封闭差C. 基托边缘伸展不足 D. 基托边缘伸展过长E. 患者不适应或使用不当 66. 取前伸※位关系记录是为了确定 ( ) A. 切导斜度B. 牙尖斜度C. 髁导斜度D. 定位平面斜度 E. 补偿曲线曲度 67. 对※牙列完整的单颌全口义齿,在排列人工牙时,人工牙颊舌径宽度应减小,原因为 ( ) A. 防止加速牙槽骨的吸收B. 增加舌体空间C. 避免咬颊、咬舌 D. 防止义齿从中缝裂开E. 减小恶心程度 岁无牙颌患者,义齿戴用7年,自觉咀嚼不力,面显苍老。其原因是 ( ) A. 垂直距离过高B. 垂直距离过低C. 咬合不平衡 D. 下颌前伸E. 义齿固位差 69. 患者,55岁。戴下半口义齿五天,因咬肌前沿磨痛,且咬肌活动时义齿松动脱位,其病因是 ( ) A. 颊侧翼缘区伸展过度B. 远中颊角区伸展过度 C. 颊系带处缓冲不足D. 舌隆突处未缓冲 E. 义齿基托盖过下颌舌骨肌 70. 男,75岁。全口义齿初戴后,咬合时上腭部疼痛。查:上颌硬区黏膜红肿。首选的处理方法是 ( ) A. 调整咬合B. 硬腭区重衬C. 重新制作义齿 D. 基托组织面重衬E. 基托组织面相应处缓冲 71. 女,3岁。戴全口义齿月余,义齿仅在功能状态下易脱落。旧全口义齿无此现象。可能造成义齿固位差的原因是 ( ) A. 咬合不平衡B. 基托边缘伸展过长C. 后堤区处理不当 D. 基托边缘伸展不足E. 基托与黏膜不密合 72. 女,53岁。近一年先后更换三副全口义齿,均因戴义齿后不适,咀嚼困难,义齿脱落。查:上下唇前突,闭合困难,说话时面部表情不自然。上下牙槽嵴丰满,颌间距离短。造成患者不适的主要原因是 ( ) A. 适应能力差B. 垂直距离过高C. 上下前牙排列偏向唇侧 D. 心理因素影响E. 要求过高 73. 患者,75岁。来门诊做全口义齿修复。患者端坐治疗椅上,全身放松,两眼平视,下颌处于生理休息状态。测得鼻底至颏底距离为71mm 。咬合位垂直距离应为 ( ) 74. 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半月。每天戴义齿时间较长后感觉面颊部酸胀。检查:患者鼻唇沟变浅,说话时人工牙有撞击声。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A. 息止颌间隙过大B. 垂直距离过高C. 垂直距离过低 D. 颌间距离过大E. 颌间距离过小 75. 患者,58岁。因工作需要,拔牙后半个月即做了全口义齿修复。戴牙后半年,因进食时食物塞入基托组织面无法忍受而就诊。做全口义齿修复最适宜的时机是在拔牙后 ( )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76. 患者,58岁。因工作需要,拔牙后半个月即做了全口义齿修复。戴牙后半年,因进食时食物塞入基托组织面无法忍受而就诊。进食时食物塞入基托与黏膜间的原因是 ( ) A. 人工牙颊舌径过小B. 基托伸展过度C. 基托过厚 D. 基托过薄E. 牙槽骨吸收,使基托与黏膜不密贴 77. 患者,58岁。因工作需要,拔牙后半个月即做了全口义齿修复。戴牙后半年,因进食时食物塞入基托组织面无法忍受而就诊。基托与黏膜不密贴,最佳处理方法是 ( ) A. 自凝塑料垫底B. 自凝塑料加厚基托 C. 热凝塑料垫底D. 热凝塑料加厚基托 E. 热凝塑料加大基托 78. 女,岁。无※患者,牙槽嵴欠丰满,上下颌弓后部宽度不协调,下颌弓明显宽于上颌弓。人工后牙排成反※的目的是 ( ) A. 美观B. 避免咬颊C. 提高咀嚼效率 D. 易于达到平衡※E. 使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 79. 女,岁。无※患者,牙槽嵴欠丰满,上下颌弓后部宽度不协调,下颌弓明显宽于上颌弓。全口义齿人工后牙需要排成反※关系的指征是上下颌牙槽嵴顶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小于 ( ) °B.°°°° 80. 初戴全口义齿时,发现下总义齿左右翘动,加力时患者有痛感。可能引起翘动的原因中不包括 ( ) A. 基托伸展过长B. 印模不准确C. 进入倒凹区基托未缓冲 D. 基托变形E. 与硬区相应的基托组织面未做缓冲 81. 初戴全口义齿时,发现下总义齿左右翘动,加力时患者有痛感。在下述 造成义齿翘动的原因中。首先考虑的原因应是 ( ) A. 基托伸展过长B. 基托变形C. 印模不准确 D. 模型不准确E. 与硬区相应的基托组织面未做缓冲 82. 初戴全口义齿时,发现下总义齿左右翘动,加力时患者有痛感。当检查出首选原因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A. 缓冲过长基托B. 重新制作义齿C. 垫底 D. 缓冲压痛处硬区的基托组织面E. 调※ 83. 初戴全口义齿时,发现下总义齿左右翘动,加力时患者有痛感。如果仍有翘动,应做的处理是 ( ) A. 重新制作义齿B. 加衬垫底C. 修复基托缘D. 调※ E. 缓冲唇颊系带 84. 某无牙颌患者,要求制作全口义齿修复。主诉:曾多次全口义齿修复,均不合适。检查发现:下颌牙槽嵴极度低平,口腔黏膜薄,舌体增大,下颌呈习惯性前伸,※关系不稳定。取印模时应注意 ( ) A. 用解剖印模法B. 取功能性印模C. 用石膏一次印模 D. 用有孔托盘E. 舌侧托盘边缘加高 85. 某无牙颌患者,要求制作全口义齿修复。主诉:曾多次全口义齿修复,均不合适。检查发现:下颌牙槽嵴极度低平,口腔黏膜薄,舌体增大,下颌呈习惯性前伸,※关系不稳定。确定※面关系时注意 ( ) A. 采用患者的习惯位B. 利用旧义齿确定C. 帮助患者下颌后退 D. 面下1/3的高度E. 颌骨的垂直关系 86. 属于副承托区的是 ( ) A. 牙槽嵴顶B. 除硬区外的腭部C. 下颌磨牙后垫区 D. 切牙乳突E. 下颌舌隆突 87. 属于封闭区的是 ( ) A. 牙槽嵴顶B. 除硬区外的腭部C. 下颌磨牙后垫区 D. 切牙乳突E. 下颌舌隆突 88. 关于口腔流行病学的主要作用错误的是 ( ) A. 用于口腔疾病发展趋势的监测 B. 用于口腔疾病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研究 C. 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D. 研究口腔疾病治疗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E. 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计划并评价其进展 89. 口腔流行病学指数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 A. 简单B. 价廉C. 有效D. 灵活E. 能进行统计学处理 90. 在口腔健康调查中由于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差,导致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这属于 ( ) A. 随机误差B. 无应答偏倚C. 选择性偏倚 D. 检查者之间偏性E. 检查者本身偏性 91. 间隔抽样或机械抽样方法又称为 ( ) A. 单纯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E. 多阶段抽样 92. 对含氟牙膏的防龋效果进行研究。将若干名学生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含氟牙膏,另一组用普通牙膏,三年后观察其防龋效果。这种研究方法为 ( ) D. 分组汇总E. 审核资料 96. 现况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一个地区人群当前 ( ) A. 历史常规资料分析B. 病例对照研究C. 横断面研究 D. 实验研究E. 群组研究 93. 为研究某地儿童牙外伤原因,对该地区各医院口腔科近三年的儿童 牙外伤病历史进行了研究,最终找出不同年龄组牙外伤的几个最主要的原因。这种研究方法是 ( ) A. 横断面研究B. 历史常规资料分析C. 群组研究 D. 病例对照研究E. 实验研究 94. 需要证明一种中药牙膏对牙周疾病的预防效果,实验设计中不包括 ( ) A. 人群选择B. 样本含量C. 实验分组D. 空白剂选择 E. 历史常规资料分析 95. 口腔流行病学资料整理不包括 ( ) A. 设计分组B. 拟定整理表C. 显著性检验 A. 患病的情况B. 发病的情况C. 发病的状况D. 发病的条件 E. 发病的症状 97. 龋病资料整理一般不以哪项分组 ( ) A. 年龄B. 文化程度C. 性别D. 城乡 E. 民族 98. 根据以往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根面龋最多 B. ※面龋最多 C. 颊舌面龋最多 D. 近中面龋最多 E. 远中面龋最多 99. 预防龋病的关键环节是 ( ) A. 控制菌斑 B. 控制糖的摄入 C. 氟化物的应用 D. 增强机体免疫力 E. 增强牙的抗龋能力 700. 龋病一级预防的内容不包括 ( ) A. 推广氟化水源 B. 局部使用氟化物 C. 窝沟封闭 D. 牙体充填 E.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参考答案

18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