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泽瑞言
46.公用和城建等单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 A )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 A.必须 B.可以 C.不必 47.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 B ),以防止引起火灾。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 打开门窗通风 4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 B )负责。 A.建筑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 49.当液化气罐内的气量不足时,应( B )。 A.放在热水中加热 B.换气 C.把气罐横放 50.家庭装修未经( C )的同意,不能随意挪动燃气管线,以免引起燃气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 A.消防部门 B.物业部门 C.燃气部门 1.拨打“119”报火警时,应讲清哪些事项? 答: (1)要讲清楚起火单位、村镇名称和所处区县、街巷、门牌号码; (2)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大小如何、有无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是否有人员被围困; (3)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及使用的电话号码;(4)清楚、简洁地回答消防队的询问。 2.就寝前和外出前、下班前应做那些检查? 答:检查电气、煤气是否关闭、烟火是否熄灭。 3.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答:将干粉灭火器提到可燃物前,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 保险 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迅速摇摆喷嘴,使粉雾横扫整个火区,由近及远,向前推进,将火扑灭掉。同时注意,不能留有遗火,油品着火,不能直接喷射,以防液体飞溅,造成扑救困难。 4.当衣物着火时如何处置?火灾发生后如何防止烟流从门缝进来? 答:最好脱下或就地卧倒,用手覆盖住脸部并翻滚压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将火熄灭。 利用胶布或沾湿毛巾、床单、衣服等塞住门缝。 5.火灾时如果你被困在室内如何待救? 答:(1)至易获救处待救(如靠近大马路之窗口附近,或与入口较近之房间等)。 (2)设法告知外面的人(用电话、手机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以衣物、灯光于 窗口呼叫)。 (3)防阻烟流串进来。 【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安全知识考试题】 一、事故案例分析(化工厂气割爆炸事故案) 某日下午,某化工厂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 某日下午,某化工厂一车间(氰酸钠、氰酸钾车间)尾气(氨气)吸收装置附近有一台水吸泵工作不正常,该厂分管生产和安全的副厂长郭某便利用职工交接班间歇,指挥机修工陶某(无特种作业操作证)对该泵边上一台不用的泵通过气割作业进行割除,以方便对有问题的水吸泵进行维修,但气割作业前未对装置内残留氨气进行置换,也未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约16时45分左右,气割作业引发装置内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当时在爆炸现场的人员有:副厂长郭某,机修工陶某,在该厂送货的某运输公司押运员魏某,在一车间内作业的操作工马某、戴某,以及在一车间附近的操作工刘某。爆炸造成郭某和魏某当场死亡,一车间北墙倒塌,屋顶全部掀翻,周围200米以内建筑物玻璃全部破碎、屋顶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陶某和戴某被爆炸废墟掩埋死亡,马某、刘某在爆炸中头部和手臂分别不同程度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一是郭某作为企业分管生产和安全的副厂长,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动火作业规程,在动火作业范围内,未进行可燃气体检测,硫酸氨储罐未进行置换的情况下,违章指挥不具备焊接作业资格的机修工陶某进行气割作业; 二是陶某在不具备资质的情况下,违章操作,引发可燃气体爆炸。 间接原因: 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未能 教育 和督促员工严格执行本单位 规章制度 和操作规程。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一是要严格按照 安全生产 相关规定,确保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二是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三是要督促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禁出现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的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 1、当人的眼睛受到强烈的焊接电弧可见光线的照射时,通常叫电焊“晃眼”,会出现( )。 A、眼睛白内障 B、一时看不清东西 C、眼睛干涩 2、焊接过程中臭氧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氧在短波( )激发下,被大量的破坏而生成的。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3、给佩戴通风帽的焊工供气时,应使用(C)。 A、压缩氮气 B、氧气 C、经过处理的压缩空气 4、焊接时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是具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主要表现为对( )的刺激作用。 A、肺 B、肝 C、心脏 5、下列焊接方法中,( )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 A、CO2保护焊 B、焊条电弧焊 C、气焊 6、有毒气体( )主要产生于焊条电弧焊使用碱性焊条时。 A、一氧化碳 B、臭氧 C、氟化氢 7、眼睛长期接触( )可能造成红外线白内障。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8、有放射性和高频电磁场危害的焊接方法是( )。 A、埋弧焊 B、二氧化碳保护焊 C、钨极氩弧焊 9、当眼睛受到( )短时照射时,会引起急性角膜结膜炎。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10、焊工尘肺是焊工长期接触( )引起的职业病。 A、金属烟尘 B、有毒气体 C、射线 11、不适宜焊工穿戴的工作服是( )的。 A、白矾布 B、化纤布 C、毛呢布 12、产生高强度噪声有害因素的焊接工艺是( )。 A、埋弧焊 B、氩弧焊 C、等离子弧焊 13、二氧化碳气体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分解成对人体有害的( )。 A、氮氧化合物 B、一氧化碳 C、臭氧 14、《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中规定,企业生产车间的作业场所的噪声标准为( )。 A、85dB B、95 dB C、105 dB 15、焊接黑色金属烟尘的主要成分为铁、( )、硅。 A、锰 B、铅 C、铝 三、多项选择题 1、焊接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指:( )。 A、臭氧 B、氟化氢 C、一氧化碳 D、氮氧化物 2、因焊接过程中未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可能造成的职业病有:( )等。 A、焊工尘肺 B、焊工金属热 C、电光性眼炎 D、焊工锰中毒 3、焊接弧光辐射主要包括( )。 A、紫外线 B、红外线 C、γ射线 D、可见光 4、全面的机械通风排烟的方法分为( )三种。 A、横向排烟 B、上抽排烟 C、下抽排烟 D、随机式排烟 5、焊工长期接触金属烟尘,如防护不良则有形成( )的危险。 A、焊工尘肺 B、焊工金属热 C、焊工铅中毒 D、焊工锰中毒 6、焊工的姿势性劳损主要有( )病。 A、腰椎 B、瘠椎 C、颈椎 D、膝关节 7、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有( )、一氧化碳和氟化氢等。 A、 臭氧 B、硫化物 C、 氮氧化物 D、磷化物 8、焊接作业会产生的有害因素有( )、放射性物质、噪声等。 A、金属烟尘 B、有毒气体 C、弧光辐射 D、高频电磁场 9、电焊工尘肺的主要症状有( )。 A、气短 B、咳痰 C、胸闷和胸痛 D、头晕 10、焊接烟尘不同于一般机械性粉尘,它的特点有( )。 A、电焊烟尘颗粒小 B、电焊烟尘温度高 C、电焊烟尘黏性小 D、电焊烟尘黏性大 四、判断题 1、一般个人防护措施除穿戴好工作服、鞋、帽、手套、眼镜、口罩、面罩等防护用品外,必要时可采用送风盔式面罩。 ( ) 2、尘肺是指由于长期吸入超过规定浓度的粉尘,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变化的病症。( ) 3、氩弧焊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有臭氧和氮氧化物。( ) 4、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弧光强烈,会产生放射性。( ) 5、穿好工作服是防止弧光辐射的主要措施之一。( ) 6、焊接有色金属工件时,应通风排毒,必要时,操作者应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 7、工件良好接地是防护高频电磁场的措施之一。( ) 8、电焊护目镜的主要作用是过滤红外线,以保护焊工眼睛免受弧光灼伤。( ) 9、钨极氩弧焊尽量要用放射剂量极低的钍钨极。( ) 10、噪声对人体危害程度与频率及强度有关。( ) 11、在砂轮机上磨削钍钨极时,必须安装吸尘装置,且不得将粉尘排放到室外污染大气。( ) 12、各种电气焊都能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钨极氩弧焊产生一氧化碳浓度很高。( ) 13、金属烟尘的产生,主要是焊区高温引起的。( ) 14、电光性眼炎是由于弧光辐射中的红外线造成的。( ) 15、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发现者应立即发出报警信号,通知有关负责人,并及时与医疗卫生机构取得联系。( ) 16、进入含有氮气的容器内焊接时,应首先用压缩空气吹扫,经分析氧含量合格后方可进入。( ) 17、电焊作业的放射源主要来自钨极氩弧焊和等离子焊所用的钍钨电极。( ) 18、在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时,如感到头晕、头痛等不适,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 19、电焊、切割工作场所,由于弧光辐射、溶渣飞溅、影响周围视线、应设置弧光防护屏,防护屏应选用不燃材料制成其表面应涂上黑色或深灰色油漆,高度不应低于,下部应留有25cm流通空气的空隙。( ) 20、电弧气刨在室内或容器内操作时,内部尺寸不能过于狭小,必须加强抽风及排烟尘措施,并设人监护。( ) 参考答案 二、1、B 2、B 3、C 4、A 5、A 6、C 7、B 8、C 9、C 10、A 11、B 12、C 13、B 14、A 15、A 三、1、ABCD 2、ABCD 3、ABD 4、ABC 5、ABD 6、AC 7、AC 8、ABCD 9、ABC 10、ABD
520贝基清净果
高级电焊工理论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第1~80 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分。满分80分) 1. 控制复杂结构件焊接变形的焊后热处理方法是( B )。 (A)消氢处理 (B)退火和高温回火 (C)正火 (D)淬火 2. 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焊完的试件应( C )进行裂纹的解剖和检测。 (A)立刻 (B)28h以后 (C)48h以后 (D)几天以后 3. 点焊机采用( A )外特性。 (A)陡降 (B)缓降 (C)微升 (D)平硬 4. 测定焊接接头塑性大小的试验是( C )。 (A)拉伸试验 (B)金相试验 (C)弯曲试验 (D)冲击试验 5. 管子对接头的弯曲试样应从检查试件切取( B )个。 (A)1 (B)2 (C)3 (D)4 6. 材料的塑性越好,钢弯曲试验时的弯曲角度( B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较小 7. 在进行冲击试验时,试样( C )摆锤的冲击方向。 (A)缺口应面向 (B)缺口应向上 (C)缺口应背向 (D)缺口应向下 8. 布氏硬度试验时,其压痕中心与试样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压痕直径的( C )。 (A)1倍 (B)2倍 (C)倍 (D)3倍 9. 将管子接头外壁距离压至所需值后,试样拉伸部位的裂纹长度为( A )时,则认为压扁试验合格。 (A)不超过3mm (B)4mm (C)5mm (D)6mm 10. 超声波是利用( B )产生的。 (A)机械效应 (B)压电效应 (C)弹性效应 (D)塑性效应 11. 在一定条件下,当高速的( B )打击在金属表面上时,就在金属表面上产生了X射线。 (A)正离子 (B)自由电子 (C)分子 (D)原子 12. 裂纹在底片上多呈现为略带曲折的波浪形的( B )。 (A)黑直线 (B)黑色细条纹 (C)粗线条状 (D)黑色粗条纹 13. ( A )级焊缝内不准有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渣。 (A)I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14. 超声波产生反射现象时( C )。 (A)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B)反射角小于入射角 (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D)反射角远大于入射角 15. 经射线探伤后胶片上出现的缺陷影象不包括( C )。 (A)连续的黑色直线 (B)深色条纹 (C)一条淡色影象 (D)断续黑线 16. 组成超声波设备的部件有( A )。 (A)超声频电发生器 (B)接收机 (C)换能器 (D)高频振荡器 17. 磁粉探伤如果裂纹长度方向和磁力线平行,缺陷( B )。 (A)显示的最清楚 (B)显示不出来 (C)显示不明显 (D)显示的缺陷比较直观 18. 电极触点法中,两个电极触点间距离正确的是( D )。 (A)40~80mm (B)50~100mm (C)60~150mm (D)80~200mm 19. 显象剂在工件表面上的厚度,正确的是( A )。 (A)~ (B)~ (C)~1mm (D)1~ 20. 耐压试验目的不包括的检测项目是( C )。 (A)耐压 (B)泄漏 (C)疲劳 (D)破坏 21. 基本除去焊条药皮吸附水的烘干温度正确的是( D )。 (A)50℃ (B)70℃ (C)80℃ (D)100℃以上 22. 偏心度过大的焊条,焊接时不产生( D )。 (A)电弧偏吹 (B)焊接过程不稳定 (C)熔池保护不好 (D)烧穿 2008-8-14 00:48 回复 .* 2楼23. 常用的显现粉,正确的是( A )。 (A)氧化镁 (B)氧化锌 (C)二氧化钛 (D)氧化铝 24. 水压试验的压力表量程最好是试验压力的( B )倍。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25. 气压试验时气体温度不得低于( C )。 (A)50℃ (B)10℃ (C)15℃ (D)20℃ 26. 密封性检验不能检查缺陷是( C )。 (A)漏水 (B)渗油 (C)内部气孔 (D)漏气 27. CO2气体保护焊,当焊枪导电嘴间隙过大时,焊机可出现焊接( B )的故障。 (A)电流大 (B)电流小 (C)电流不变 (D)电流增加 28. 手工钨极氩弧焊机检修时,( A )应对水质干净情况,是否漏水,是否畅通等检查。 (A)水路系统检修 (B)气路系统检修 (C)电路系统检修 (D)机械系统检修 29. 电渣焊机的检修,要经常检查成形( A )滑块的磨损情况。 (A)冷却 (B)预热 (C)加热 (D)保温 30. 采用( B )方法焊接焊件的焊接变形较小。 (A)氧~乙炔气焊 (B)等离子弧焊 (C)手工电弧焊 (D)氧~氢气焊 31. 电气原理图中的粗实线表示( C )。 (A)控制线路 (B)照明线路 (C)焊接电路 (D)以上三种都对 32. 随着焊机负载持续率增加,焊机的许用电流( A )。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很大 33. 插销式试验时,底板的厚度一般为( B )。 (A)5~10mm (B)10~30mm (C)30~40mm (D)40~45mm 34. 缝焊机的滚轮电极为主动时,用于( D )。 (A)圆形焊缝 (B)不规则焊缝 (C)横向焊缝 (D)纵向焊缝 35. 对焊机对供电装置的要求是可输出( B )。 (A)大电流、高电压 (B)大电流、低电压 (C)小电流、高电压 (D)小电流、低电压 36. 在调试电渣焊机时,在启动前应注意焊丝与工件( A )是否盖上熔剂。 (A)接触处 (B)断路处 (C)开路处 (D)滑块处 37. 多层压力容器接管与筒体及封头的连接角焊缝目前大都采用( A )。 (A)手弧焊 (B)埋弧焊 (C)CO2气体焊保护焊 (D)手工氩弧焊 38. 在焊接性试验中,用得最多的是( C )。 (A)接头腐蚀试验 (B)接头力学性能试验 (C)焊接裂纹试验 (D)硬度试验 39. 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中,决定工艺水平的主要依据是( A )。 (A)生产性质 (B)工人技术水平 (C)生产设备 (D)工厂经济条件 40. 对生产中发现的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应( D )。 (A)进行修复 (B)报废 (C)作为次品降低使用级别 (D)具体分析,分别对待 41. 焊接工艺评定的对象是( D )。 (A)焊缝 (B)热影响区 (C)焊缝及熔合区 (D)焊接接头 42. 对接焊缝的焊趾处,应力集中系数可达,所以国家有关标准中规定焊缝余高应在( A )之间,不得超出。 (A)0~3mm (B)0~4mm (C)0~5mm (D)1~4mm 43. 低碳钢焊缝二次结晶后的组织是( B )。 (A)奥氏体加铁素体 (B)铁素体加珠光体 (C)渗碳体加珠光体 (D)奥氏体加珠光体 44. 丁字接头根据载荷的形式和相对于焊缝的位置,分成载荷( A )于焊缝的丁字接头和弯矩垂直于板面的丁字接头。 2008-8-14 00:48 回复 .* 3楼(A)平行 (B)垂直 (C)交叉 (D)相错 45. 扩散焊是属于( B )。 (A)熔焊方法 (B)压焊方法 (C)熔焊一钎焊方法 (D)液相过渡焊 46. 异种钢焊接时,选择工艺参数主要考虑的原则是( A )。 (A)减小熔合比 (B)增大熔合比 (C)焊接效率高 (D)焊接成本低 47. 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在( A )上会形成脱碳区。 (A)熔合区的珠光体母材 (B)熔合区的奥区体母材 (C)焊缝中心 (D)回火区 48. 奥氏体不锈钢与珠光体耐热钢焊接时,过渡层的宽度决定于所用的( B )。 (A)焊条规格直径 (B)焊条类型 (C)焊后热处理 (D)焊接电流 49. 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钢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是( B )。 (A)焊缝熔合线低温冲击韧性值升高 (B)焊缝熔合线低温冲击韧性值下降 (C)焊缝热影响区冲击韧性升高 (D)产生气孔 50. 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钢焊接时,焊后应进行的热处理方法是( C )。 (A)低温回火 (B)中温回火 (C)高温回火 (D)正火 51. 采用结构钢焊条焊接不锈复合钢板基层钢时,焊缝金属熔化了部分复层不锈钢板所以焊缝金属( B )。 (A)硬度下降 (B)脆性提高 (C)塑性提高 (D)裂纺倾向少 52. 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1Cr18Ni9Ti与Q235~B不锈复合钢板的过渡层应选用的焊条型号为( B )。 (A)E3203 (B)E1~23~13~15 (C)E0~19~10NB~16 (D)E0~19~10~16 53. 珠光体耐热钢与低碳钢焊接时,采用低碳钢焊接材料,焊后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焊接接头具有较高的( A )。 (A)冲击韧性 (B)强度 (C)硬度 (D)耐腐蚀性 54. 珠光体耐热钢与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接头的性能,焊接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时的主要问题是( B )。 (A)焊缝中产生气孔 (B)热影响区容易产生冷裂纹 (C)产生夹渣 (D)焊缝区易产生热裂纹 55. 珠光体耐热钢与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是( A )。 (A)冷裂纹 (B)热裂纹 (C)再热裂纹 (D)气孔 56. 铁素体耐热钢与其它黑色金属焊接时,焊后热处理目的不是( C )。 (A)使焊接接头均匀化 (B)提高塑性 (C)提高硬度 (D)提高耐腐蚀性能 57. 紫铜与低碳钢焊接时,为保证焊缝有较高的抗裂性能,焊缝中铁的含量应控制在( B )。 (A)~ (B)10%~43% (C)50%~70% (D)40%~50% 58. 在紫铜与钢的焊接中,若采用手工电弧焊板厚应为( A )时。 (A)>3mm (B)>4mm (C)>10mm (D)> 59. 不锈钢与紫铜对接焊坡口清洗应选用( C )清洗剂。 (A)酒精 (B)汽油 (C)丙酮 (D)四氯化碳 60. 不能提高钢与镍及其合金焊接时抗气孔能力的元素是( D )。 (A)Mn (B)Ti (C)Al (D)Cu 61. 钢与铝及其合金焊接时所产生的金属间化合物会影响铝合金的( A )。 (A)塑性 (B)韧性 (C)强度 (D)硬度 62. 某容器的设计压力为≤P<应属于( A )容器。 (A)低压容器 (B)中压容器 (C)高压容器 (D)超高压容器 63. 容器筒节采用埋弧自动焊与电渣焊相比,焊接线能量小得多,所以焊后不必进行( D )工艺处理。 (A)消氢处理 (B)消应力处理 (C)时效处理 (D)调质处理 2008-8-14 00:48 回复 .* 4楼64. 现场组装焊接的容器壳体、封头和高强度材料的焊接容器,耐压试验后,应对焊缝总长的百分之( B )作表面探伤。 (A)10% (B)20% (C)30% (D)40% 65. 受压件厚度>32mm,焊前予热100℃,( A )材料需要焊后热处理。 (A)16MnR (B)奥氏体钢 (C)12CrMo (D)碳素钢 66. 纵向筋板应连续,长度不足时,应预先接长,对接焊缝的具体要求是( D )。 (A)焊后作消应力热处理 (B)焊前予热 (C)采用氩弧焊 (D)保证焊透 67. 焊接小型I字梁可采用楔口夹具对称组合装焊,夹具合理间隔尺寸是( D )。 (A)200~300mm (B)300~400mm (C)400~500mm (D)500~600mm 68. 火焰矫正法中的点状加热点的直径不小于( B )毫米。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69. 可选取实腹柱使用的钢材断面形状有( A )种。 (A)2 (B)3 (C)4 (D)5 70. 柱的外形可分为( B )种。 (A)1 (B)2 (C)3 (D)4 71. 梁、柱上长的直角焊缝有( B )种焊接位置。 (A)1 (B)2 (C)3 (D)4 72. 法兰按其整体性程度分为三种型式:松式法兰、整体式法兰、和( B )法兰。 (A)固定式 (B)任意式 (C)局部式 (D)颈式 73. 下列不属于装配一焊接胎、夹具的是( C )。 (A)定位器 (B)压夹器 (C)角向砂轮机 (D)拉紧和推撑夹具 74. 低温消除应力处理不适用的情况是( B )。 (A)大型结构无法整体热处理 (B)焊接件的板厚在50mm以上 (C)材料和焊缝的屈服点在400MPa以上 (D)补焊后的焊接接头 75. 能直接在焊接产品上打印钢号作标记的容器是( D )。 (A)不锈钢压力容器 (B)低温压力容器 (C)有色金属压力容器 (D)碳钢压力容器 76. 焊接变位机工作台可带动工件绕工作台的旋转轴作( D )的旋转。 (A)倾斜45° (B)倾斜90° (C)倾斜135° (D)正反360° 77. 下列不属于辅助时间的是( D )。 (A)焊件的清理时间 (B)焊条的更换时间 (C)焊缝的检查时间 (D)操作时间 78. 电弧焊的工时定额由( A )、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以及准备结束时间四个部分组成。 (A)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 (B)设计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 (C)作业时间、布置绘图地时间 (D)学习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 79. WinDows系统的( A )可以通过鼠标来高效地完成,也可以通过键盘来完成。 (A)操作 (B)工作 (C)劳动 (D)管理 80. 利用电子计算机记忆功能就自动控制焊机按( A )需要进行调节。 (A)不同 (B)相同 (C)相反 (D)一样 二、判断题:(第81~100 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分。满分20分) (×)81. 刚性固定对接裂纹试验对焊缝的拘束过于严重,因此,很不容易产生裂纹。 (×)82. 用可变拘束试验方法测定母材的冷裂纹敏感性时,可以采用不加填充焊丝的钨极氩弧焊熔敷焊道。 (√)83. 通过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可以测定焊缝金属及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屈服点、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84. 试样弯曲后,其正面成为弯曲后的拉伸面的弯曲试验叫背弯。 (√)85. 焊接接头的冲击试验,可同时作为焊接接头冷作时效敏感性的试验。 (×)86. 标准试样和非标准试样所测得的冲击韧性值互相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87. 低温容器用钢的冲击试验温度须等于或低于容器或其受压元件的最低设计温度。 (√)88. 荧光检验是用于探测某些金属和非金属。 (×)89. 着色检验可发现焊件的内部缺陷。 (×)90. 氢在焊接接头中容易引起热裂纹。 (√)91. 熔敷金属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两项。 (√)92. 动铁芯响声大的原因是动铁芯的制动螺钉太松。 (×)93. 如果焊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压应力大于材料的屈服点,则焊后不会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 (√)94. 对接接头如果焊缝金属的许用应力与基本金属的许用应力相等时,则可不必进行强度计算。 (√)95. 12Cr1MoV钢和20钢手弧焊时,应该选用E5015焊条。 (√)96. 低碳钢与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时,要根据低合金结构钢选用预热温度,当强度等级超过500MP级的低合金结构钢与低碳钢焊接时,预热温度不低于100℃,预热范围为焊缝两则各100毫米左右。 (√)97. 奥氏体不锈钢与铜及其合金焊接时,用纯镍做填充金属材料可有效地防止渗透裂纹。 (√)98. 高压容器的焊缝不应在带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补焊。 (√)99. 焊接结构的预热温度可以用碳当量来确定。 (√)100. 定位器主要用来确定所装配零部件的正确位置。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