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8

壹贰叁肆4321
首页 > 考试培训 > 统编教材语文培训心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奥迪风度

已采纳

教育随笔29:统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的几点感悟       我是六年级的语文老师,这学期才开始使用统编教材。虽然使用时间不长,但我和孩子们已经爱上了这本教材。我们目前的学习已经进行到第四单元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下面我主要谈谈,我在教学这一单元的几点感悟。一、相见之初         教学中我们一直秉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孩子们在学习和运用阅读方法的过程中也格外用心。在这一单元里,孩子们不光学习了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的方法,还根据《竹节人》这篇课文的内容进行了语文实践活动,和家长们一起动手制作了“竹节人”,家长也和孩子们一起重温了童年,我们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再让孩子们动手实践,最终又回到文本,让孩子讲述竹节人的制作过程,从而达到阅读目的,同时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很多孩子虽然没有去过故宫,却已经能绘制“故宫参观路线图”,会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当导游介绍故宫的景点,孩子们真切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感受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乐趣!很多孩子在这一单元的习作中都选择写: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对于老师来说,也非常喜欢这样的编排体系,2篇精读课文指导学生学方法,1篇略读课文让孩子使用方法,到了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则和孩子们一起梳理总结。这样的整体教学,让老师的教学有序,层层递进。 二、整体认知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高新区举行的统编教材的培训。结合培训内容,在纵观整套教材对于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三年级上册预测,四年级上册提问,五年级上册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上册有目的的阅读。这样编排让我十分惊喜,因为这几条都是小学生阅读实践中需要经常运用的几种阅读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效率都十分重要。 三、几点改变: 1.学生的改变:         经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除了课内阅读,孩子们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阅读习惯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读,读之前会提问题,会有意识的提高阅读速度,会选择阅读方法,这些实践的运用,让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教师的改变:         教授完这一单元,我的教学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教学中,我会着眼于整套教材,会有意识地将阅读策略的运用引导学生迁移到整本书的阅读、迁移到生活常态化的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真正体会到阅读策略的价值。       同时也让我意识到,阅读策略并不止教材策略单元中的四种,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阅读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发现、总结其他常用到的阅读策略,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         如果让我提一点建议的话,我想说说能否把教师的教学用书编得更加细致全面一点,对文本的解读更加全面深入一些。还可以在教师用书中增加一些教学实录、教师设计、教学反思方面的实例,毕竟这本书具有权威性。         新的教材,开创新的教学氛围,产生新的学习方式,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努力实践,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开辟出语文生活学习的新天地!

统编教材语文培训心得

151 评论(8)

Sophie小蕉

2021年统编教材网络培训(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心得 2021年12月1日、2日晚,我参加了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网络培训会。这次培训专家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原主任朱于国老师,统编初中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通过这两个晚上的时间学习,我对于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大纲的指导思想、克服语文教改中的困难有了新的思考。 简要回顾 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根植红色基因;与时俱进,体现社会主义系西安金文化;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读书为要:区分教读和自读,突出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1+X”拓展阅读,重视整本书阅读。 3.素养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方法与策略,思想品质与学习习惯等。       适度调整       减少:减少三个综合性学习;减少课外拓展篇目;减少口语交际。       提升:问题更为集中;内容提升深度与广度;难度增强,增强挑战性;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总结: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写作特点,适度勾连考试要求。 系统框架 九上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主题分别是自然之音、精神的家园、游目骋怀、青春少年、怀疑与创造、人物百态,分别照应的文体是诗歌单元、议论性单元、游记文、小说、议论性文章和白话小说。九下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主题分别是生活咏叹、人生世相、选择与坚守、读书与鉴赏、舞台人生、责任与担当,分别照应的文体是诗歌、小说、古诗文、文艺论文、戏剧和古诗文。九年级下册文体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一些,然后在整体框架下逐一展示部编教材的各个细节,让我对教材有一个系统的、高屋建瓴的把握,为实施教学方法、落实知识点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建议 同文体,各有侧重。如九上现代诗歌主体自然之音,以自然之思为主,意象有写实的成分,也有象征意味,感觉与情绪突出,朗诵为主,自主欣赏;而九下现代诗歌主体生活咏叹,以爱国之情和哲理之思为主,意象多象征意味,意趣与情志鲜明,反复朗读,鉴赏品味。教学难也不难,就是反复朗诵,是教学诗歌最好的方法。——《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情绪、情感,诉诸感性的体悟。朗诵,感悟。议论文和古诗文教学结合实例建议教学方法,让九年级老师提升高度,扩大视野,施教过程中把握侧重点,分级教学。 了解九年级课本编排特点,发现语文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教材和时代的要求。广博的知识、较高的语言水平和高素质语文素养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终身学习”不再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时代对每位教师的要求。 一、提升梳理教材的能力,对教材变化熟知于心 系统梳理教材,全面把握教材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启发我对中学六册课本整体梳理,更应该每一册每一单元都要系统梳理,从课前预习到课后习题,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直至课外阅读,都要认真做好备课,这样才能杜绝设置教学设计时出现瞎子摸象。 二、抓住契机,启发学生通过朗诵文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体悟情感。九年级学生思维发展趋于成熟,考虑问题也逐渐全面,借助文本中意义深刻句子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内容,读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讨论交流,提升认识及思辨能力,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要善于总结和回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九年级学生更应该和老师一样归类总结语文学习思路和答题语言,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阅读有方法,训练有章法,鉴赏有新意,同一篇文章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26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