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1

雨虹阳光
首页 > 考试培训 > 转塘定山小学学区报名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ocomooner

已采纳

一直是很多家庭想要了解和购买的房子,大家都知道的房价是很高的,当然的优势也有很多,空间大,而且孩子也可以上重点学校。不同地区的的政策和购买要求是不一样的。那么常州新政策2021有哪些条件呢,2021年常州小学入学政策是什么呢,了解了这些内容以后大家对于常州就有一定了解了。

常州新政策2021

“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 多校划片 ,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关于做好2017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这里说的“多校划片”是什么意思呢?

单校划片

为一所学校划定一个区域,只要户口在这个区域内同时符合 房产 规定的孩子都可以进入这所学校。

多校划片

为多个学校划定一个区域,户口在这个区域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入学时可以选择多个学校中的其中一所报名。

如果该所学校报名人数没有超过其计划招生数,则照单全收;如果超过计划招生数,则采用电脑摇号的方式分配名额,未被摇中的学生将被就近安排到区域内其他还有招生计划的学校。

我国24个大城市在2015年全面启动小学、初中“划片入学”,这就包括“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单校划片”为主。

而“单校划片”对于遏制“择校”的效果并不显著,“想上好学校,就在那个学区 买房 ”,名校效应让价格疯涨。

此次“多校划片”的举措,旨在进一步为“”降温。那么,“多校划片”是否就意味着不管用了?现在到底还要不要买呢?

实际上,教育部此次出台的文件,是规定了招生的“大方向”,究竟何时落地,还要看各地招生政策的规定。所以,家长们要持续关注当地的招生政策。

2021年常州小学入学政策

1.入学对象。2015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本市 户籍 儿童。

2.入学条件。凭户口簿(儿童和一名监护人须在同一户口簿)、合法固定住所证件、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评价表,到所在学区小学办理报名手续。

3.入学办法。 公办 小学采取户籍、居住地对口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等方式入学。先安排户籍地与合法固定住所一致的适龄儿童按学区就近入学,再在区域内统筹安排户籍地与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的适龄儿童入学。民办小学按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招生方案实施招生。

4.时间安排:

(1)5月28日,公办小学发布入学通告,民办小学发布招生简章。

(2)6月7日至6月27日,主城区、经开区通过招生入学系统,进行小学新生入学信息采集。

(3)7月1日至7月3日,公办小学现场审核报名材料,民办小学接受报名。主城区、经开区完成招生入学系统信息采集的适龄儿童,根据民办小学招生简章和本人意愿,在招生入学系统中,由监护人为其自主报名。其它地区适龄儿童直接到民办小学报名。每位适龄儿童限报一所民办小学,违反规定者取消其报名资格。

(4)7月12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进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实时公开派位结果。报名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公布录取学生名单。

(5)7月13日,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儿童,到学区小学办理报名材料审核。

(6)7月30日前,各小学向新生发放入学通知书,完成招生入学工作。

常州新政策2021的具体规定给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内容,从单校划片,还有多校划片还区分一个领域的是否符合相关的入学规定。2021年常州小学入学政策是什么呢,要了解入学对象,入学办法,还有入学的时间,通过这些相关的内容才能了解该地小学的具体入校时间和相关的规定,这些相关的内容大家可以多了解和参考。

转塘定山小学学区报名

86 评论(10)

芥末花vera

关于公布杭州西湖区公办小学教育服务区的通知 根据西湖区新区配套小学建设的新情况以及我区零星住宅建设和现有小学招生规模等实际,特对公布的西湖区公办小学教育服务区作了微调,微调内容主要新增了秋季将交付使用的三墩地块“西湖小学教育集团紫郡小学”的教育服务区范围。现将调整后的西湖区公办小学教育服务区公布如下: 一、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教育服务区: 东至莫干山路,南至文二路(另含下马塍路以东的日晖新村、建工新村),西至教工路,北至余杭塘河(不含“金都·城市芯宇”)。二、行知小学教育服务区(由两个区块构成): 1.东至教工路,南至影业路北侧,西至学院路,北至余杭塘河(不含翠苑东二区和杭师大原钱江校区出让地块)。 2.东至保俶北路,南至文三路,西至教工路,北至文二路。 另含“金都·城市芯宇”住宅小区。三、文三街小学教育集团文三街小学教育服务区: 东至莫干山路,南至天目山路(不含武林巷以南,窑背巷以东地块),西至保俶北路(另含“世贸丽晶城”),北至文三路(另含下马塍路以东的邮电新村、沈塘新村)。四、学军小学求智校区教育服务区: 东至马塍路(另含下马塍居民区的马塍路24、26、28、29、30、31、33、34、35号),南至文三路,西至保俶北路,北至文二路。五、九莲小学教育服务区(由三个地块构成): 1.东至浙大西溪校区校园西围墙(不含世贸丽晶城),南至天目山路,西至教工路,北至文三路。 2.东至教工路,南至天目山路,西至学院路,北至影业路(不含影业路北侧地块)。 3.东至学院路(不含“枫华府第”住宅区),南至天目山路,西至古翠路,北至文二路。六、保俶塔实验学校松木场校区教育服务区(由两个地块构成): 1.东至环城西路、莫干山路,南至宝石一弄、昭庆寺里街和宝石山北坡黄龙洞路,西至玉古路北延伸段和求是路,北至天目山路。 2.东至莫干山路,南至天目山路,西至窑背巷,北至武林巷。另含浙大西溪校区内启真名苑住宅小区。七、西湖小学教育集团西湖小学教育服务区(由三个地块构成): 1.东至黄龙洞路口(含白沙泉)及学校东围墙,南至学校南围墙,西至曙光路(南北向),北至曙光路(东西向)。 2.东至曙光路(南北向),南至灵隐路,西至玉古路,北至浙大路(不含青石桥、求是南村和外东山弄61、62幢)。 3.东至玉古路,南至灵隐路,西至洪春桥、桃园岭,北至玉泉景区收票处至“山外山”主干道。 此外,西湖风景名胜区所属的北山路、葛岭路、栖霞岭社区、曲院社区、金沙港社区的学龄儿童由西湖风景名胜区委托西湖区教育局代培,也暂时保留在西湖小学教育集团西湖小学教育服务区。八、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教育服务区(由两个区块构成): 1.东至玉古路(含玉古路东侧的求是南村、青石桥、玉古路139号和外东山弄61、62幢),南至玉泉景区收票处至“山外山”主干道,西至石虎山、青芝坞,北至西溪路(浙大玉泉校区北围墙止)。 2.东至曙光路,南至浙大路,西至玉古路,北至求是路。九、翠苑一小翠苑校区教育服务区: 东至学院路,南至文二路(另含“枫华府第”住宅区),西至古荡农灌河,北至文一路及翠苑二区1-25幢(不含16、17、21、22幢)。十、翠苑二小教育服务区: 东至学院路北延伸段(含翠苑东二区和翠苑二区16、17、21、22幢以及26幢始的其他住宅),南至文一路,西至古翠路边冯家河,北至余杭塘河。十一、省教研室附属小学教育服务区: 东至古荡农灌河,南至文二路,西至古翠路,北至文一路。 “滨江·金色蓝庭”住宅小区在所属地块配套小学建成前,其小学教育服务区暂时安排在省教研室附属小学。十二、古荡一小教育服务区(由两个地块构成): 1.东至玉古路北段,南至西溪路,西至152路车古荡终点站,北至天目山路。 2.东至古翠路,南至西溪路老和山脚(浙大玉泉校区北门农贸市场起),西至丰潭路和杭州市第七医院西围墙,北至文三西路。十三、求是教育集团竞舟小学教育服务区: 东至丰潭路,南至文二西路,西至古墩路,北至文一西路。十四、求是教育集团星洲小学教育服务区: 东至古墩路,南至文二西路,西至紫金港河,北至余杭塘河。十五、文三街小学教育集团嘉绿苑小学教育服务区: 东至冯家河,南至文三西路,西至莲花港河,北至西斗门路(不含“滨江·金色蓝庭”住宅小区和原杭州电大出让地块)。十六、西湖小学教育集团府苑小学教育服务区: 东至紫荆花路,南至天目山路(含路南广电中心宿舍),西至紫金港路,北至府苑小区北围墙。十七、省府路小学秋水苑校区教育服务区: 东至丰潭路和杭州市第七医院西围墙,南至西溪路老和山脚,西至古墩路,北至文三西路。十八、翠苑一小文华校区教育服务区(由商住区的两个区块构成): 1.东至丰潭路,南至文一西路,西至古墩路,北至余杭塘河。 2.东至冯家河,南至西斗门路,西至丰潭路,北至余杭塘河。十九、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文新小学教育服务区(由两个地块构成): 1.东至古墩路,南至天目山路,西至紫荆花路,北至文二西路(含登云圩社区)。 2.东至紫荆花路,南至与府苑小区交界处,西至紫金港路(含紫金庭园小区和登云圩社区),北至文二西路。二十、文三街小学教育集团文苑校区教育服务区: 东至丰潭路,南至文三西路,西至古墩路,北至文二西路。二十一、文一街小学政苑校区教育服务区(由两个地块组成): 1.东至丰潭路,南至余杭塘河,西至古墩路,北至萍水路。(含浙大紫金文苑、政苑小区一期住宅) 2.东至东环河,南至萍水路,西至古墩路,北至虾龙圩河。(含三坝雅苑、协安上郡)二十二、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教育服务区: 耀江文鼎苑、圣苑、冠苑住宅小区。二十三、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路校区教育服务区: 东至丰潭路,南至虾龙圩河,西至古墩路,北至留祥路。另含浙大港湾家园住宅小区。二十四、文一街小学秀水校区教育服务区: 1.东至环镇东河,南至留祥路,西至环镇东路,北至环镇东路与长青路交叉口。 2.东至古墩路,南至“新世纪花园”南围墙和三墩街,西至新世纪花园西围墙和荣邦嘉华公寓及建设银行西侧小路,北至环镇北路。(含新世纪花园和荣邦嘉华公寓)二十五、大禹路小学教育服务区: 东至罗家兜河(与余杭区、拱墅区交界处),南至环镇北路,西至厚仁路,北至金渡北路。另含“中海金溪园”住宅。二十六、三墩小学教育服务区(由三个地块组成): 1.东至古墩路,南至申花路,西至蔟滨漾河,北至留祥路。含温州村和望月公寓。 2.东至紫金港路,南至留祥路,西至西园二路,北至苏嘉路。 3.东至新世纪花园西围墙和荣邦嘉华公寓及建设银行西侧小路及环镇东路,南至留祥路,西至紫金港路,北至环镇北路。(不含新世纪花园和荣邦嘉华公寓) 三墩镇辖区内在此没有教育服务区表述的区域,其符合入学条件的学龄儿童由三墩小学按照属地管理和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在三墩长桥小学、山桥小学就读。二十七、求是教育集团和家园小学教育服务区: 由四个地块组成,包括和家园住宅小区和西穆坞农居点。 1.和家园求是里 东至挂牌山西山脚,南至求是里南围墙,西至求是里西围墙,北至求和路。 2.和家园景和园、琉园、懿园、臻园、鼎园、玺园 东至景和园东围墙,南至老和山余脉和大马山北山脚,西至小马山东山脚,北到杨梅山路和景和园北围墙。 3.和家园翰园、紫园、御和园 东至杨梅山路,南至杨梅山路,西至翰园与御和园的西围墙,北至屏基山南山脚。 4.西穆坞村农居点 东至杨梅山路,南至屏基山北山脚,西至西湖高级中学东围墙,北至西溪路。二十八、文三教育集团文理小学教育服务区: 金地自在城住宅小区。二十九、转塘小学象山校区(由三个区块组成): 1.东至之江路—之浦路,南至320国道,西至沿象山渠—杭新路,北至之江路—沿象山渠河道。 2.五云社区。 3.东至枫桦西路,南至狐山路—狐狸山北,西至科海路,北至320国道。三十、转塘小学回龙校区: 东至转塘与双浦交界线,南至转塘与双浦交界线,西至科海路,北至狐山路。三十一、转塘小学方家路校区: 东至杭新路—320国道—科海路,南至转塘与双浦分界线,西至西湖和富阳分界线,北至象山沿山北渠—象山北山脚—庙前—镇北路。(含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全部)三十二、学军小学之江校区: 东至之江路与龙王沙路交叉口的流芳岭,南至象山沿山渠—象山沿山北渠—象山北面山脚,西至庙前路,北至斗门路—与龙坞交界线。(不含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三十三、大禹路小学甲来路校区: 三墩北都市阳光嘉苑、墩莳家园、都市阳光乐苑、都市阳光和苑、都市阳光华苑已交付的住宅。 原三墩五星小学学区的学龄儿童(含三墩镇绕城、吉鸿社区)在规划配套小学建成交付前暂时到大禹路小学甲来路校区报名入学。三十四、西湖小学教育集团紫郡小学(暂定名)教育服务区: 东至厚仁路,南至灯彩街,西至5号河,北至池华街。(含协安紫郡、中海紫藤苑、慧仁家园、同仁家园住宅小区)三十五、留下、蒋村街道和双浦镇小学教育服务区: 留下街道、蒋村街道和双浦镇的小学教育服务区分别为其街道、乡镇辖区范围。其中双浦镇的原周浦乡和袁浦镇小学的教育服务区暂时不变;转塘街道原龙坞镇的小学教育服务区暂时不变。留下“浙工大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教育服务区今年暂不定,该校今年可以接收留下地区符合入学条件的学龄儿童报名入学。 蒋村街道西溪蝶园、西溪里、西溪山水华邸等已经备案的新建住宅小区在其配套小学尚未建成交付前,该住宅小区内符合杭州市小学入学条件的适龄少儿暂安排在西溪实验学校入学 ;

189 评论(13)

雪莉小姐的

拿户口本和出生证明去报名就是了,

只要在片区所在学校,

年龄合格,

就可以入学。

98 评论(9)

小莹catherine

【 #少儿升学# 导语】2022年江西景德镇市城区中小学招生方案已发布,为了方便大家的查阅,下面 少儿升学频道为您实时做出的更新。 为做好我市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招生原则 (一)坚持就近入学原则。按照“学校划片区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要求,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健全公平的就近入学管理机制,保障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相对就近入学,进一步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 (二)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政府统筹、属地管理的原则,稳妥有序做好招生工作,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坚持计划招生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省教育厅规定的“大校额”“大班额”要求,严格计划招生,不得擅自突破招生计划或扩大班额。如果片区内适龄儿童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时,将采取多校划大学区方式进行分流,确保全面消除大班额和超大班额。 二、小学招生 (一)报名程序:各学校于4月底前完成辖区内适龄儿童(2022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登记摸底工作,核实片区内适龄儿童名单;5月份进行预报名;8月28日—30日统一报名。 (二)报名要求:适龄儿童家长携带其子女,凭户口簿、房产证(流动人口需提供本市居住证)及相关的入住证明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到划定的学区学校或指定学校登记,经核实材料后办理入学手续。 (三)片区划分:城区各公办小学新生招生区域按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中心城区公办小学新生招生区域的批复》(景府字〔2020〕19号)文件执行。对新增小学招生和即将投入使用的学校招生进行片区微调。 1.二中小学部新生招生区域为白鹭小区、江山赋小区、匣钵墩、沿江东路194号、沿江东路206号、曙光路1号。 2.游泳学校(九中小学部)新生招生区域为原游泳学校招生片区和原九中小学部招生片区。今年开始,九中本部不招小学新生。 珠山区和昌江区教体局要贯彻落实好招生原则,按照上述招生要求,制定区属公办学校小学招生具体方案,报市教体局同意后执行。 三、初中招生 为保持城区初中学校招生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22年城区初中学校招生实行划学区填报志愿、提前招生、对口直升、推荐入学、自主招生、指定入学、电脑派位、按志愿调剂录取等方式招生。 (一)划学区填报志愿和计划内录取 城区初中学校划为四个学区。 学区1(原东学区)学校:一中、十三中、十六中、十七中、昌河中学、十九中、二十中、陶阳学校、珠山实验学校; 学区2(原南学区)学校:二中、七中、十六中、十七中、二十六中、实验学校、珠山实验学校、十二中(昌南学校); 学区3(原西学区)学校:三中、外国语学校、五中、七中、体育中学、实验学校、昌江实验学校、昌江区白鹭学校(十五小校区)、昌江区白鹭学校(五小校区)、十二中(昌南学校); 学区4(原北学区)学校:三中、七中、九中、十三中、陶阳学校。 昌河中学、昌江实验学校的对口直升人数和初中招生计划相当,原则上不再招收其他小学毕业生。 具有城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要求到学区内公办初中就读的,在报名表志愿栏内选报本学区1-3所学校,第一志愿为主志愿。每一志愿栏只能填报一所学校,违反规定跨学区填报志愿、重复填报志愿无效。第一志愿填报某学校的人数小于或等于该校招生计划,则直接录取。 (二)提前招生 市体育中学面向全市提前招生,要求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到体育中学报名;市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提前招生,要求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到外国语学校报名;市七中美术班面向学区2(原南学区)和学区4(原北学区)、市九中合唱班面向全市提前招生,要求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须在小升初报名表的志愿栏内填报,学校将进行专业测试,专业测试通过后,按全市统一质量监测成绩依次录取。 (三)对口直升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含流动人口子女),原则上全部直升本校初中部。为控制大校额,且有利于学区初中学校均衡发展,市直学校除十六中、十九中、昌河中学之外,其他学校是否对口直升将视小学毕业生数和初中招生计划情况而定。若当年小学毕业生数小于初中招生计划的50%,则小学毕业生全部对口直升至初中,否则不纳入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今年纳入对口直升的学校有:昌河小学(对口直升昌河中学)、五中、九中、十六中、十七中、十九中、二十六中、珠山实验学校(珠山区)、昌江实验学校(昌江区)、十二中(昌南新区)等10所学校。 (四)推荐入学 1.面向城区毕业生推荐 (1)推荐计划:景德镇一中、二中从各自招生计划中划出50人面向全市城区小学毕业生实行推荐入学。一中、二中推荐计划按各小学的毕业生数占小学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分配给小学。 (2)推荐程序:城区小学毕业生只能填报一中推荐或二中推荐中的一个志愿。依据城区各小学推荐计划和小学毕业生推荐志愿,按全市统一质量监测成绩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综合评价相结合,依次确定各小学推荐入学名单。 2.面向学区毕业生推荐 (1)推荐计划:一中、二中、三中、田家炳外国语学校、五中、七中、九中、十三中、十六中、十九中、二十六中、珠山实验学校等学校按以上各种方式录取后剩余招生计划的50%用于面向学区推荐入学。推荐计划按小学各学区毕业生数占全市各学区小学毕业生总数的比例分配给小学。 (2)推荐条件:连续在毕业学校就读满三年(因家长转业、调动来我市工作,经市教体局批准从外地转入的学生除外)、品学兼优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学校未连续读满三年及在外校借读的小学毕业生不得享受推荐。 (3)推荐原则: ①市教体局基教科依据各小学毕业生推荐志愿和小学推荐计划的1:2,按全市统一质量监测成绩依次确定各小学推荐资格名单。 ②各小学对符合推荐资格的小学毕业生进行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综合评价,从中确定推荐入学名单。 ③对口直升的小学原则上不分配其他初中学校推荐招生的计划。 ④推荐计划未完成的初中学校,其推荐计划转为统招计划。 ⑤推荐入学的小学毕业生不得再参加其他学校的录取。 (4)推荐程序: ①由符合推荐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含流动人口子女)向所在班级申请,填写《2022年城区小学毕业生自荐表》,其家长或监护人亲笔签署意见。要求参加推荐的小学毕业生只能申请所在学区的一所学校,有城区户口的按户口认定学区,流动人口子女按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地址认定学区,跨学区申请推荐无效。 ②市教体局基教科下发符合推荐资格的小学毕业生名单。 ③班主任对符合推荐资格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审美情趣等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予以推荐。 ④学校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班上报的推荐人选综合评定后,根据推荐计划确定本校拟推荐名单,并在校内公示一周。 ⑤经公示无异议后,区属小学签署意见报区教体局,区教体局对推荐名单审定后签署意见报市教体局基教科;市直小学公示无异议后签署意见直接报市教体局基教科。 ⑥市教体局基教科根据区教体局和推荐学校的意见,按推荐计划组织录取。 ⑦对在推荐过程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学校和个人将由纪检部门追究其责任。 (五)自主招生 景西学校、育才学校和百树学校面向全市实行自主招生,均不受户籍和地域限制。小学毕业生可以在报名表的志愿栏内填报民办学校,第一志愿填报某民办学校的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则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录取。 为关爱留守儿童,二十六中面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招收1个宏志班。十七中面向学区1(原东学区)和学区4(原北学区)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招收1个诗棋班。珠山实验学校面向学区1(原东学区)和学区2(原南学区)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招收1个圆梦班。宏志班、诗棋班、圆梦班按所填报的志愿人数和全市统一监测成绩依次录取。 (六)指定入学 无我市城区户籍的小学毕业生或来我市城区务工的流动人口子女要求在城区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须在毕业小学或局基教科填写《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初中申请表》。凡是没有被以上六种方式录取的流动人口子女由局基教科参照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地址,安排到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 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的公办学校,学区1(原东学区):十七中、十九中、二十中、珠山实验学校。学区2(原南学区):二十六中、珠山实验学校、昌江区白鹭学校(十五小校区)、十二中(昌南学校)。学区3(原西学区):三中、外国语学校、昌江区白鹭学校(五小校区)、十二中(昌南学校)。学区4(原北学区):三中、外国语学校。 (七)电脑派位 小学毕业生第一志愿填报某初中学校的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录取。 电脑派位由市教体局基教科组织实施,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区教体局、各城区小学、学生家长等代表现场监督,市纪委驻局纪检监察组全程监督,市公证处全程公证,派位结果当场公布。 (八)调剂录取 电脑派位后,第一志愿落空的小学毕业生,参考其第二、第三志愿进行分配,若其选报的第二、第三志愿学校都没有了学额,将结合其家庭住址等因素,调剂到学区内学额未满的学校。可以调剂录取的学校有三中、外国语学校、十六中、十七中、十九中、二十中、二十六中、珠山实验学校、昌江实验学校、白鹭学校、十二中。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保证和谐稳定。各区教育体育局、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措施,落实责任,确保2022年秋季招生入学工作有序推进。要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引导,特别是在招生入学关键环节和关键时点,就关键政策、群众关心的疑难点做好宣传释疑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大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宣传力度,引导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家长依法送其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方案、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报名条件、录取结果、咨询方式,确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二)强化学籍管理。各区教育体育局、各学校要严格执行省市有关学籍管理规定,规范学籍管理。凡未经市教体局基教科录取、学校擅自招收的学生,市教体局基教科不办理学籍,市教体局计财科不核拨公用经费,无学籍的学生报考普通高中时,不准报考重点中学。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各学校要在9月1日前完成招生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小学一年级的电子学籍注册和初中新生的电子学籍转接。 (三)落实优惠政策。凡通过第一志愿和电脑派位后调剂录取到三中、田家炳外国语学校、十七中、二十中、十二中(昌南学校),且在上述学校就读满三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时按录取线降10分录取普通高中、省重点高中,其他情况一律不享受。 (四)严格规范招生。全面实行阳光招生,主动接受社会监督。①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严禁任何学校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②严禁组织提前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③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④严禁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行均衡编班,严禁进行分班考试,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特色班和实验班等。 (五)统筹保障不同群体入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坚持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切实简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实现应入尽入。推进融合教育,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随班就读。政策性照顾子女入学(包括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其他人员优惠政策按《中共景德镇市委、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3+1+X”产业人才发展实施办法(试行)>、景德镇市“3+1+X”产业人才发展十条政策>的通知》及市委人才相关政策执行。 (六)全面强化监督问责。区教育体育局、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加强对招生工作的过程性管理,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市纪委驻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招生工作公平、规范有序。

11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