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90

蚊蚊mandy
首页 > 考试培训 > 太原鸥盟教育培训学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露丝奢望

已采纳

别去常量教育,那地方就是骗钱的毁高三孩子,骗家长,毁孩子!初三的更是。他那地方的老师都是学历造假!三本还没毕业就可以取那当老师,硬说成是研究生,还说是有好几年教龄的名师!上回带孩子过去看了一下,聊了一下,感觉表面功夫,孩子试读了2天,啥真相都知道了,赶紧接回来!别再被骗!

太原鸥盟教育培训学校

304 评论(11)

妞妞们要健康

1.贯、乌合、豕突、狐疑、虎视、蚕食、蚁附、鸥盟、狼顾、蛇行、雀跃、猥缩、蜂拥、蜂起、鼠窜、蝉噪、鲸吞、鹤望、獭祭、蟹行、鹰扬 下面就将此类词语分条解说,并援引例句加以说明。 鱼贯: 比喻按先后顺序接连行进,如游鱼相连一样。《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乌合: 比喻仓促聚合的人群,像乌鸦一样忽聚忽散。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天兵之鼓未鸣,众军之旗讵接,而荆杨乌合,一朝崩解。” 豕突: 比喻像受惊的野猪一样横冲直撞,到处流窜。《后汉书•刘陶传》:“今果已攻河东,恐遂转更豕突上京。” 狐疑: 比喻像狐狸那样左顾右盼,犹豫不决。《史记•文帝传》:“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朕狐疑,皆止朕》”颜师古注:“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狐疑。” 虎视: 比喻像老虎那样凶狠地注视着,想要有所攫取。《后汉书•班固传•西都赋》:“周以龙兴,秦以虎视。” 蚕食: 比喻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地侵吞。《史记•李斯传》:“昭王得范睢,废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蚁附: 比喻军士攀登城墙,如群蚁附着墙壁往上爬。《孙子•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鸥盟: 与鸥鸟订盟为友,共居水乡云里,旧指退隐。宋朱熹《过盖竹诗》之二:“浩荡鸥盟久未寒,征骖聊此驻江干。” 狼顾: 狼行走时常回头后顾,以防被袭,比喻人有后顾之忧。《史记•苏秦列传》:“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是故恫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蛇行: 全身伏在地上,像蛇那样爬行。《国策•秦策一》:“(苏秦)路过洛阳,……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徐宏祖《游黄山后记》:“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雀跃: 比喻高兴得像鸟雀一样跳跃。《宋史•燕王德昭传》:“帝尝射飞鸢,一发而中,惟吉从旁雀跃,喜甚,帝亦喜,铸黄金为奇兽、瑞禽赐之。” 猥缩: 刺猬遇到敌害就缩成一团,比喻人极度惧怕,畏缩不前。唐皮日休《吴中苦雨》:“如何乡里辈,见之乃猬缩。粤予苦心者,师仰但踖踧。” 蜂拥: 比喻许多人一拥而上,如同群蜂结伙而飞。《红楼梦》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 蜂起: 像一群蜂那样同时飞起。《史记•项羽本纪》:“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鼠窜: 比喻像老鼠那样仓皇逃窜。《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奉同“捧”。 蝉噪: 蝉声喧闹,比喻多而杂。韩愈《荐士诗》:“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鲸吞: 像鲸鱼一样吞食。比喻以强凌弱,兼并财物。《晋书•慕容 载记》:“宰割梨元,纵其鲸吞之势。” 鹤望: 比喻如鹤鸟企足延颈地伫望盼待。《三国志•诸葛亮传》:“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 獭祭: 水獭捕到鱼后,将鱼陈列在水边,犹如祭祀一样,古称为獭祭鱼。后世称文人写作罗列典故,堆砌成文为獭祭。清朝王士祯《戏效元遗山论诗绝句》:“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 蟹行: 比喻像螃蟹一样横着走路。宋朝孔平仲《常父寄半夏》:“小女作蟹行,乳媪代与攘。分头各咀嚼,方爱有所忘。” 鹰扬:鹰奋飞高空,比喻杰出人物大展雄才。三国曹植《与杨祖德书》:“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 此外还有狼吞虎咽、龟缩、鸟瞰、蚁聚、雀噪、蜂屯、雁沓、狼奔、猥集、虎踞、鹅行、龙翔。2.心脏——(要害,重要部位)这个部门是公司的心脏。 口齿——(语言)你的口齿真伶俐! 心肠——(本性)他心肠真毒! 心胸——(肚量)没有什么比人的心胸更宽广了。 面目——(本质)我要揭露她的真面目! 心肝——(最疼爱的人或物)她是妈妈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3.他被我说到了痛处,有一些恼羞成怒了。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打的敌人鬼哭狼嚎/人仰马翻/狼狈而逃/抱头鼠窜。4.抗日民族英雄 永远的丰碑:杨靖宇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 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 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越过山海关,开始侵袭热河省(今并入河 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在3月4日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 发动大举进攻。10日,日军逼近喜峰口。赵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军 40华里,在日军之前抵达喜峰口孩儿岭,并将敌先头部队击退,在孩 儿岭及口门一线稳定了前沿。为了有效消灭进攻阵地的敌军,赵登禹 要求部队待敌进至百米之内,再突然出击,以手榴弹炸,用大刀砍。 由于两军混杂,使敌飞机、大炮、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入夜,赵登禹 又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 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战斗中,赵登禹腿部被炸弹击伤,但仍 裹伤出击率部众与敌肉搏相拼。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 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 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日寇调集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 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担 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 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 发动猛烈攻击。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 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 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 时年仅39岁。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等国民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在执 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他们“给 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 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 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 西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 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 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 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马 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支队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1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早年投 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土沦丧, 报国无门,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 甲,回到了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 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 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 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 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 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战斗力 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 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 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 平原和冀鲁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 胆。 在党组织帮助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战争烽火硝烟的考 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 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军,为祖国和民族的 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 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底,马本斋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 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 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 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 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时年42岁。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 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 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 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 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 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 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 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 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 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 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 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 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 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 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 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冷云坚定 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 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 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 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 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 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346 评论(8)

功夫肥豬

常量吧,主打双师落实,老师都挺好的

200 评论(12)

格子女77

个人感觉常量教育好。双师模式,日清日结,还有班主任严格管理。

317 评论(9)

别做慈善家

十大抗日名将zz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 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 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 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 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 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 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 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 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 ,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 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 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 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 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 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 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 。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 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 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 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 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 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 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 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 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 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 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 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 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 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 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 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 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 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 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 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 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 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 ,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 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 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 ,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 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 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 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 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 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 ,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 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 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 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 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 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 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 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 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192 评论(13)

胖墩儿可可

在什么地方全托还是跑写

31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