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chang1988127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诊断与护理问题 1、疼痛 与手术对组织的破坏有关。 2、尿潴留 与麻醉导致膀胱麻痹、不习惯床上排尿、下腹或肛门会阴部手术切口疼痛等有关。 3、恶心、呕吐、腹胀 与麻醉反应、电解质失衡等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手术创伤、术后禁饮食等有关。 5、潜在并发症 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不张和肺炎、尿路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二、护理措施 1、观察生命体征 小型手术1-2小时测一次;中大型手术15-30分钟测一次,直至病情平稳后改1-2小时测一次,以至停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①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感染征象;敷料有无污染或松脱。少量渗血,可加压包扎,敷料污染或松脱,应及时更换;大量出血及切口感染,应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②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按时更换引流袋;适时协助拔管。 3、疼痛的护理,一般术后24小时内最重,2-3日后明显减轻。轻者给口服去痛片,重者给肌注哌替啶;指导病人咳嗽、翻身或活动肢体时,用手按压切口部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刺激引起的疼痛;切口持续疼痛或疼痛减轻以后又加重,需警惕切口血肿或感染。 4、恶心、呕吐、腹胀的护理 恶心、呕吐常为麻醉反应,可自行停止。考试大网站收集早期腹胀多因胃肠道蠕动受抑制气体不能排出反致,一般48小时后肠蠕动恢复,腹胀消失。若恶心、呕吐、腹胀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应考虑有无颅内压增高、粮尿病酸中毒、尿毒症、电解质失衡、急性胃扩张、肠梗阻或腹膜炎等。处理原则:除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给予镇吐剂,腹胀给予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高渗溶液低压灌肠、腹部热敷外,还应查明原因,对因处理。 5、饮食和输液护理 (1)非腹部手术:①体表或肢体手术:如手术范围小、全身反应轻,术后即可进食;手术范围大、全身反应重,需2-3日后进食。②局麻和小手术:如没有任何不适,术后可随意进食。③腰麻和硬脊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可根据病人需要提供饮食。④全麻:应待病人清醒,恶心、呕吐反应消失后,视病情提供适当饮食。 (2)腹部手术:尤其是消化道手术,一般需禁食2-3日,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5-6日进半流质;7-9日可恢复普食。禁食及流质饮食期间,应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液;如禁食时间较长,应行静脉高营养液,以免内源性能量和蛋白质过度消耗,影响康复。 6、早期活动 如无禁忌,应早期床上活动,争取在短期内起床活动,其意义是:①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②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防止褥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③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防止腹胀和肠粘连。④有利于膀胱收缩功能的恢复,防止尿潴留。
虫子不乖
外科护理学重点有哪些
外科护理学是外科的学科之一,你知道外科护理学的重点是什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外科护理学重点。欢迎阅读。
低钾血症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
1)肌无力为最早表现、严重者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
2)恶心、厌食,肠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及绞痛,便秘
3)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4)意识混乱,易受刺激,急躁不安, 嗜睡,抑郁
5)夜尿多、尿潴留
补钾原则;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快、见尿补钾、禁止推注。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而快 代谢碱中毒;呼吸浅快呼吸性酸中毒;胸闷、气促和呼吸困难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急促
(1)休克前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减小,尿量正常或减少
(2)休克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表浅静脉萎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少尿
(3)休克晚期: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或花斑,四肢阙冷,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则,血压测不出,无尿
扩充血容量
(1)是治疗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适用于各类休克。
(2)对于肝、脾等器官破裂大出血患者,应一面补充血容量,一面进行手术止血治疗。
(3)扩充血容量一般先给晶体液,后给胶体液。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胶体液对于失血性休克,最好输新鲜全血。
(4)可尽快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2.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强心药: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给予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如西地兰。
(2)血管扩张剂:为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血管扩张剂。注意:血管扩张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否则可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进一步下降。
(3)血管收缩剂:常在收缩压低于50mmHg,生命器官灌注无法维持时,暂时使用以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
3. 护理措施
失血性休克 治疗的重点主要是补充血容量和积极处理原发病。
(1)扩充血容量:是治疗休克的基本措施;
(2)抗休克裤的应用;
(3)维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吸氧,鼻导管给氧时用40%—50%氧浓度,每分钟6—8L的流量,以提高肺静脉血氧浓度;
(4)保持安静,避免过多的'搬动:休克患者注意体位的安置,应下肢抬高15°-20°,头及胸部抬高20°-30°;
(5)体温调节:休克时体温降低,应予以保暖。方法是增加室温,增加衣物及被盖来保暖;注意只能保暖,不可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
(6)预防伤害(7)心理支持;(8)作好术前准备;(9)术后护理;(10)健康教育。
感染性休克
1)控制感染:积极处理原发病灶,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才能纠正休克;
2)补充血容量:恢复足够的循环血量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环节;
3)纠正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给予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如西地兰。为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
5)应用皮质类固醇:一般仅限于48小时内,与制酸剂联合应用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6)降温时只能用物理降温,不能用药物降温。
左左颜色
肺脓肿的外科护理
一、肺脓肿的定义: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
二、分类: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其中肺脓肿最为常见,好发于重力作用下吸入物易到达之处。
三、肺脓肿的临床特点:起病急,高热,咳嗽,大量脓臭痰,约1/3病人有咯血。典型病人的痰液呈黄绿色、脓性。
四、肺脓肿的处理原则:抗菌和痰液引流,支持和对症治疗
五、护理:
(1)常见护理诊断: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营养失调、气体交换受损、疼痛
(2)护理措施:清理呼吸道无效,详见教材。
肠造口的外科护理要点
1.肠造口早期,由于手术中肠管牵拉,肿瘤切除,尤其是术前伴有肠梗阻者,肠管水肿膨胀若此时强行扣紧人工肛门袋,可使本已肿胀的肠管受到压迫,影响结肠中动脉血循环,而造成造口肠管坏死现象。据报道,造口肠管坏死是大肠癌造口术后较多见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所以,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造口部血供情况,若发现肠管暗红,并带有恶臭分泌物,则说明血运障碍,应及时处理,经开放造口,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后,坏死处粘膜自行脱落,长出肉芽组织和上皮后自愈。
2.造口术后早期开放造瘘口,既便于观察,又能及时发现造口并发症。
3.外置的结肠打开后,初期粪便可能较多,但以后逐渐转干,一周后可每天或隔天定时灌肠,以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4.局部皮肤应保持清洁,避免外翻的肠粘膜与衣物摩擦,教会病人自己使用粘贴式人工肛门袋。
膀胱镜检查目的
①诊断:观察膀胱内病变。并可取活体病理检查,在膀胱镜下经输尿管插管分别收集两侧尿液进行检查,同时又可注入造影剂进行逆行造影。
②治疗:通过膀胱镜可取石、碎石、夹取异物、电灼膀胱肿瘤等。
胰性脑病的管道外科护理
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后往往需留置许多导管,包括胆道与空肠造瘘管、冲洗管及吸引引流管等,可多达10根左右;还有部分患者行经切口开放引流,伤口与周围皮肤以及引流管的护理异常繁杂。护士应掌握各种管道的治疗作用及注意事项,并分别贴标签,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堵塞,应定时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及有无沉淀,准确记录24h引流量,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及引流液淀粉酶,引流口周围皮肤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
肝脓肿外科临床症状
细菌性肝脓肿多为继发病变,其临床表现受原发疾病的影响,多系在原发病病程中骤起寒战、高热、大汗,肝区或右上腹痛并伴有厌食、乏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多发性肝脓肿症状最重,单发性者症状较为隐匿。严重时,由于肝脏的广泛性损害可出现黄疸和腹水。
膀胱冲洗及外科护理措施
通过留置导尿管或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将药液输注膀胱内,然后再经导管排出体外,如此反复多次将膀胱内残渣、血液、脓液等冲出防止感染或堵塞尿路,为膀胱冲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密闭式冲洗法:即输液瓶冲洗,冲洗药液或在输液瓶内,并悬挂在床旁输液架上,瓶高距病人骨盆1米左右,经输液管下接三通,再分别与尿管和引流管相接,三通高度略低于耻骨联合平面,以利于膀胱内液体排空。冲洗时先将引流管夹闭,以60滴/分速度输注冲洗液,每回注入100ml之后夹闭输液管开放引流管,冲洗液流出,如此反复每次冲洗3~4回。
(2)开放式冲洗法:应用膀胱冲洗器或大注射器,每次冲洗时先将留置尿管或膀胱造瘘管的接头分开,远端引流管接头用无菌纱布包好放在一边,导尿管或膀胱造瘘导管末端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托住,将吸有冲洗液的冲洗器接在导管末端,缓慢注入冲洗液,然后自然流出或缓慢吸出。如此反复,直至流出液澄清为止。冲洗结束后,将远端引流管冲洗一次,然后接通导尿管或膀胱造瘘继续引流。
膀胱冲洗注意事项:常用冲洗液有呋喃西林、雷佛奴尔、3%硼酸及等渗盐水等,水温35℃~37℃,膀胱有出血的用冷冲洗液,7每日冲洗2~3次,每次药液50~100ml,膀胱手术后的冲洗液量不超过50ml,冲洗时观察病人反应,有鲜血流出或剧烈疼痛、回流量少于输注量等异常情况应停止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