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5

飞翔飞飞
首页 > 考试培训 > 信息安全培训材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给知道我是谁

已采纳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路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作业系统、各种安全协定、安全机制(数字签名、讯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体、软体、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培训材料

290 评论(15)

蜡笔小新新XU

学习网络安全一般来说不会需要特别的基础知识。你可以完整性地将网络安全由基础到高阶进行学习。这里整理了一份网络安全所需学习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你可以参考进行学习。

希望能够帮到你!!!

284 评论(14)

一抹熙云

既然没学过网络维护方面知识,建议你先学网络基础知识,像TCP/IP、LAN、WAN等方面好好看看,对将来学更高层的网络知识有基础。 数据库方面可以: 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 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 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 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你是学网站维护方面还是学网络建设?网站维护方面学学xls\java语言,这都是些简单的.网络建设的话,最好多看看关于无盘网\对等网\及大型的居域网布线类型的书或者视频.既然以后要去学,现在多涉猎点基础知识是关键.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维护要学习计算机类的课程学习cisco的所有课程都有用还有的是cisoc的所有考试认证 一定要去考努力去学习网络网络维护不是怎么好学的,建议自学,不要去学校,基础知识在网上找下视频教程,用心的话最多半年就可以学会。。基础知识 经常上太平洋电脑网站上查查网络维护资料。建议你先学网络基础知识,像TCP/IP、LAN、WAN等方面好好看看,网站维护学学xls\java语言,这都是些简单的.

233 评论(13)

笑靥的梦魇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一、引论 提到网络安全,一般人们将它看作是信息安全的一个分支,信息安全是更加广义的一个概念:防止对知识、事实、数据或能力非授权使用、误用、篡改或拒绝使用所采取的措施,说白了,信息安全就是保护敏感重要的信息不被非法访问获取,以及用来进一步做非法的事情。网络安全具体表现在多台计算机实现自主互联的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自主计算机安全、互联的安全(实现互联的设备、通信链路、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以及各种网络应用和服务的安全。这里提到了一些典型的网络安全问题,可以来梳理一下:1. IP安全:主要的攻击方式有被动攻击的网络窃听,主动攻击的IP欺骗(报文伪造、篡改)和路由攻击(中间人攻击);2. DNS安全: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修改DNS的映射表,误导用户的访问流量;3. DoS攻击:单一攻击源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主要是占用网络资源,强迫目标崩溃,现在更为流行的其实是DDoS,多个攻击源发起的分布式拒绝攻击; 网络安全的三个基本属性: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其实还可以加上可审性。机密性又叫保密性,主要是指控制信息的流出,即保证信息与信息不被非授权者所获取与使用,主要防范措施是密码技术;完整性是指信息的可靠性,即信息不会被伪造、篡改,主要防范措施是校验与认证技术;可用性是保证系统可以正常使用。网络安全的措施一般按照网络的TCP/IP或者OSI的模型归类到各个层次上进行,例如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点到点通信,网络层负责路由寻径,传输层负责建立端到端的通信信道。 最早的安全问题发生在计算机平台,后来逐渐进入网络层次,计算机安全中主要由主体控制客体的访问权限,网络中则包含更加复杂的安全问题。现在网络应用发展如火如荼,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理财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应对安全威胁提出了挑战。 密码学在网络安全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机密性和身份认证,对称密码体制如DES,非对称密码体制如RSA,一般的做法是RSA保护DES密钥,DES负责信息的实际传输,原因在于DES实现快捷,RSA相比占用更多的计算资源。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主要的任务时对需要保护的资产及其受到的潜在威胁进行鉴别。首要的一步是对资产进行确定,包括物理资源(工作站、服务器及各种设备等)、知识资源(数据库、财务信息等)以及时间和信誉资源。第二步需要分析潜在的攻击源,如内部的员工,外部的敌对者等;第三步要针对以上分析指定折中的安全策略,因为安全措施与系统性能往往成反比。风险被定义为漏洞+威胁,漏洞指攻击者能够实现攻击的途径。威胁则指实现攻击的具体行为,对于风险来说,二者缺一不可。 安全策略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比如:1. 信息策略:如识别敏感信息、信息分类、敏感信息标记/存储/传输/销毁;2. 系统和网络安全策略:用户身份识别与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审计、网络连接、加密等;3. 计算机用户策略:计算机所有权、信息所有权、计算机许可使用权等;4. Internet使用策略:邮件策略(内部邮件与外部邮件的区分及过滤);5. 用户管理程序:新员工程序、工作调动的员工程序、离职员工程序;6. 系统管理程序:软件更新、漏洞扫描、策略检查、登录检查、常规监控等;7. 事故相应程序:响应、授权、文档、程序的测试;8. 配置管理程序:系统初始状态、变更的控制程序三、网络信息安全服务 网络信息安全服务根据保护的对象可以分为:机密**、完整**、可用**和可审**。机密**主要利用密码学技术加密文件实现,完整**主要利用验证码/Hash技术,可用**主要灾备来保障。网络环境下的身份鉴别,当然还是依托于密码学,一种可以使用口令技术,另一种则是依托物理形式的鉴别,如身份卡等。其实更为安全的是实施多因子的身份认证,不只使用一种方式。数字签名可以用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比如RSA就可以用于数字签名: 若A向B发送信息m,则先用自己的保密密钥(私钥)对m加密,然后用B的公钥第二次加密,发送个B后,B先用自己的私钥解密一次,再用A的公钥解密即可。 Kerberos使用对称密码算法来实现通过可信第三方密钥分发中心的认证服务,已经成为工业界的事实标准。四、安全体系结构 设计一个安全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主体与客体、可信计算基(TCB)、安全边界、基准监控器与安全内核、安全域、最小特权、资源隔离与分层、数据隐蔽与抽象等。其实这些内容更是操作系统安全设计的原则。网络体系主要依托于OSI模型建立,提供了5类安全服务:1. 鉴别:对等实体的身份鉴别、数据原发鉴别;2. 访问控制;3. 数据机密性;4. 数据完整性;5. 抗否认,这里要注意发送方和接收方均不能否认; OSI安全体系结构的安全机制:1. 特定的安全机制:加密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通信业务填充机制、路由选择控制机制与公证机制;2. 普遍性安全机制:可信功能度、安全标记、事件检测、安全审计与跟踪、安全恢复;

28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