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34

sys19818888
首页 > 考试培训 > 清华创新教育培训中心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iwi琪薇

已采纳

为融合全球创新实践与资源,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想思维,综合创新能力以及高度社会价值责任感的创新人才,清华大学和法国最著名的创新教育机构——法国巴黎交叉创新研究院(Center for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ity,简称“CRI”)于2015年6月携手在清华大学创建国际开放创新教育中心——Open FIESTA(Open Faculty for Innovation, Educ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致力于建设面向全球开放的合作创新平台与人才培养网络,引领教育模式创新,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全球视野与领导力的创新人才,并组织开展国际创意创新活动。

聚全球智慧,建开放创新中心

Open FIESTA将汇聚全球顶尖机构、专家资源,建设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联合培养、资源共享、人才流通的国际智库与技术平台,融合社会创新、科学、技术、教育和艺术设计等领域,建设若干交叉创新实验室,聘请引领国际创新变革,具有核心影响力的专家和创新领袖担任实验室负责人,与教授、学生及各领域一流创新创业者合作组成团队,开展前沿理念、技术、工具与模式研究,为各类机构提供人才支持、创新技术支持与创意分享,为学生培养提供最优资源。

引领教育模式创新,培育创新领袖

Open FIESTA每年将面向全球选拔品学兼优,具有创造力、开放思维、创新热情、胸怀梦想的杰出学生参与该项目,交汇融通东西方的文化与思想智慧,共同探索全新的交叉研究领域与学习模式。首批设计的[Bio3生命技术前沿]和[互联网+创新设计]两个交叉创新硕士项目学生将于2016年9月入学,中外学生数量比约为1:1。项目学制两年半至三年,采用全英文教学。课程学习时间约为1年,之后学生将参与海内外跨机构、跨专业轮转实习。项目实行高度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发展创新创业潜质与前沿交叉领域创新能力。来自海内外学校、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组将针对学生的个人学习与创新创意志趣帮其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满足修业要求的学生毕业颁发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其中,达到CRI合作培养计划要求的学生可同时获得巴黎五大或巴黎七大硕士学位。(相关内容详见《Open FIESTA 2016年硕士生招生简章(适用于中国籍大陆地区学生)》和《2016 Tsinghua Open FIESTA Master’s Programs(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Open FIESTA博士生培养项目及其它硕士项目今后将陆续启动。

清华创新教育培训中心

218 评论(11)

德高防水专卖店

章程与规则的关系类似于宪法和法律。以下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关于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章程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中心性质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是我国技术创新领域内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咨询服务的全国性学术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技术创新理论并应用技术创新理论于国家科技政策发展、产业创新与创业实践、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和技术创业管理。

第二条指导思想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作为技术创新领域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国家、产业和企业的创新和创业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强国内外合作,为重大决策和实施运作提供建议,充分发挥国内外技术创新领域“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作用。

第三条中心目标

建树中国自主创新理论和创业理论,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重大决策和实施运作提供支持。培养和带动我国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队伍,巩固国内领先地位,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所建立理论的国际化水平,作出国际学术贡献,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为国际一流奠定基础。

第四条中心任务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和清华大学的领导支持下,组织协调国内外各高校、相关研究院所以及各类机构的教授、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成为国内外的技术创新学术信息和学术交流的核心结点。

研究中心将对技术创新理论、科技战略与管理、科技体制与科技政策以及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开展研究;研究中心将进行相应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对应的培训活动;研究中心将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研究中心将为我国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咨询,同时在国内高校开展技术创新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起示范作用。

研究中心每年组织中国技术创业大赛,研究中心每年出版《创新和创业》专辑,编制出版《中国技术评论》等出版物。

研究中心将通过制度改革,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机构设置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为学术研究实体,中心设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研究所、实验室、资料室和分中心等。

第六条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是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专家、教授,同时学术委员会委员还包括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界的人士。学术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对中心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监督。设主任一名,副主任1~2名。

学术委员会委员由中心主任提名,中心超过2/3的专职研究人员选举同意确定。

学术委员会主任经全体学术委会委员选举产生,由超过2/3的`学术委员会委员选举同意确定,并由清华大学校长聘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国内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原则上年龄不超过70岁且身体健康。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由主任提名,由超过三分之二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意确定。。原则上,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学术委员会委员(包括正副主任)中清华大学的不超过三分之一。

学术委员会委员每4年一次换届,每届更换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学术委员的增补,由主任提名,全体委员的2/3同意确定。

第七条中心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设名誉主任一名,主任一名,副主任2~4名。

第一款: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由国内外著名学者或副部长级以上官员出任,其责任是对中心的工作给予总体指导。

第二款: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由清华大学校长任命,中心主任应为我国技术创新学领域著名学者,具有教授/研究员职称。中心主任一般不超过65岁,任期不少于3年,连聘连任不超过3届。对任职期间连续出国或病(事)假4个月以上的主任,应及时调整。中心主任全面负责中心的具体工作,可行使下列职权:

1.召集由副主任和办公室、研究所、实验室、资料室主任以及分中心主任等参加的工作会议;

2.负责向教育部、清华大学领导汇报工作;

3.负责联系与国内外技术创新学术研究机构、国内外著名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4.负责研究项目及课题的审定;

5.负责政府部门的工作联络;

6.组织实施科研规划。

第三款:中心副主任由中心主任聘任,副主任应具有高级职称,副主任应协助主任做好中心的工作。

第八条中心办公室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办公室设办公室主任一名,办公室秘书一名。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办公室主要负责中心的服务支持。负责中心的文秘、联络、接待、刊物管理、工作报告、会议管理、档案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以及研究中心印章的管理等。

第九条中心研究所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分设5个研究所,分别为:技术创新管理研究所、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所、高技术创业管理研究所、创新与创业实践研究所和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研究所。每一个研究所设所长一名。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中心各研究所主要组织负责本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有效地在中心内部形成各研究所通力合作、在中心外部形成国内外相关机构、研究人员全面合作的局面。

34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