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9

爆米花也是花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一历史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剪寒梅love

已采纳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B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1.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 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

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 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4.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 ) ○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 ○4产生了宗教观念 A. ○1○2○3 B. ○1○3○4 C. ○1○2○4 D. ○1○2○3○4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7.右图陶胚上的鱼纹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 A. 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 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 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化家畜 D. 说明人们通过捕鱼来增补食物8 .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10.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12.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 D.大汶口文化遗址1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14.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15.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

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16.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年4月4日,陕西省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举行“己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海外同胞万余名炎黄子孙汇聚桥山,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在浙江绍兴举行,150余位大禹后裔代表和2000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岷江19.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

下列制度中含有“民主”色彩的是( ) A.私有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等级制20.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二.判断改错题(共计10分) 下列说法是正确的请打“√”,是错误的请打“*”,并说明理由(1).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 )(2).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挖掘水井,用水比以前方便了。

( )(4).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现象,这在半坡遗址的墓葬中可以证明。 ( )(5).大禹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 三、组合列举题(本题6分) (1)图A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图B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2)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和 四、配伍选择题(6分)1.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河姆渡原始居民 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CADBCDBC题号111281920答案BDCCCBDDBD二、填空题21、天然火人工取火22、河姆渡半坡水稻粟23、2070年夏朝24、临洮辽东25、启世袭26、司母戊鼎四羊方尊27、春秋牛耕28、甲骨文金文29、圆形方孔钱小篆三、材料解析30(1)屈原《离骚》(2)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31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可联系自己实际谈一下)四、问答题32、徙木为信纸上谈兵起死回生负荆请罪退避三舍33、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春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封建国家。

滨湖中学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题 一、选择题(60分)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磨制石器 2。

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4。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 6。 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7。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去皮后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

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A。 北京人B.元谋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8.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A.楼房B.干栏式的房子C.半地穴式的房子D.吊脚楼 9.最早解决吃水问题,学会开挖水井的原始人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0.人文初祖是指() A.尧B.禹C.黄帝D.炎帝 11.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2。

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B.禅让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 13。

孙中山曾写文:“中华开国几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孙中山赞扬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4。

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②过上定居生活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15。 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

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②普便使用磨制石器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尧时期B.禹时期C.黄帝时期D.舜时期 17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事件是() A黄帝、炎帝组成了部落联盟B舜传位于禹 C尧传位于舜D禹传位于子 18夏朝的都城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19夏朝的第一个国王和最后一个国王是() A禹和桀B启和桀C启和汤D禹和盘庚 20夏朝从建立到灭亡共经历了() A300多年B400多年C500多年D600多年 21灭夏建商的是() A启B禹C汤D盘庚 22都城后迁到殷的奴隶制王朝是() A夏B商C西周D东周 2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盘庚迁殷②商汤灭夏③禹把都城定在阳城④禹传子,家天下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①④②③ 24.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①世袭制②禅让制③宗法制④分封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公元前14世纪,迁都到殷的商王是() A启B桀C汤D盘庚 26。 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A。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B。原始社会末期 C。

商周时期D。秦汉之际 27。

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B。

印度C。 巴比伦D。

埃及 28。夏、商、周时期,社会的主要产业是() A。

农业B。青铜冶铸业C。

畜牧业D。商业 29。

下列食物中,在夏商周时期可能没有的是() A。 小麦B。

玉米C。水稻D。

大豆 30。下来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甲骨文B司母毋鼎C兵马俑D敦煌莫高窟 二,非选择题(40分) 19。

从人类文明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我国人类的起源是从哪种原始人类开始的? (2)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请写出远古时代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 (3)列举我国在远古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之最? (4)我国的奴隶社会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20完成表格(18分) 朝代起止时间都城开国君主暴君 夏 商 西周 答案 选择AAABDCDCCCDBACDADDABCBCCBCAABB 略。

初一历史第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60分)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会不会制造工具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2.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 (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 (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 )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 D. 会使用骨针 6.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7.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去皮后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

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 ) A. 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8.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 ) A.楼房 B.干栏式的房子 C.半地穴式的房子 D.吊脚楼 9.最早解决吃水问题,学会开挖水井的原始人是 ( )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0.人文初祖是指 ( ) A.尧 B.禹 C.黄帝 D.炎帝 11.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2.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 B.禅让 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 ( ) 13.孙中山曾写文:“中华开国几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孙中山赞扬的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4.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学会种植庄稼 ②过上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5.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

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 )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便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 A.尧时期 B.禹时期 C.黄帝时期 D.舜时期 17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事件是() A黄帝、炎帝组成了部落联盟 B舜传位于禹 C尧传位于舜 D禹传位于子 18夏朝的都城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19夏朝的第一个国王和最后一个国王是() A禹和桀 B启和桀 C启和汤 D禹和盘庚 20夏朝从建立到灭亡共经历了() A300多年 B400多年 C500多年 D600多年 21灭夏建商的是() A启 B禹 C汤 D盘庚 22都城后迁到殷的奴隶制王朝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23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盘庚迁殷②商汤灭夏③禹把都城定在阳城④禹传子,家天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①④②③ 24. 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①世袭制 ②禅让制 ③宗法制 ④分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公元前14世纪,迁都到殷的商王是() A启 B桀 C汤 D盘庚 26.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 A.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之际 27.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巴比伦 D.埃及 28.夏、商、周时期,社会的主要产业是 ( ) A.农业 B.青铜冶铸业 C.畜牧业 D.商业 29.下列食物中,在夏商周时期可能没有的是 (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30.下来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甲骨文 B 司母毋鼎 C兵马俑 D 敦煌莫高窟 二,非选择题 (40分) 19.从人类文明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 。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我国人类的起源是从哪种原始人类开始的? (2)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请写出远古时代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 (3)列举我国在远古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之最? (4)我国的奴隶社会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20完成表格(18分) 朝代 起止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暴君 夏 商 西周 答案 选择AAABD CDCCC DBACD ADDAB CBCCB CAABB 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使用火 D、能否直立行走 3、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 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D、环境优美 4、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 A、长江 B、珠江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6、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 A、夏桀 B、商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A、纺织业 B、制陶业 C、冶铁业 D、青铜制造业 9、“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 A、青藏高原 B、成都平原 C、云贵高原 D、河南安阳 10、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11、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A、韩国 B、宋国 C、赵国 D、魏国 12、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13、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14、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 B、李悝 C、李冰 D、诸葛亮 15、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医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7、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 A、哥白尼 B、孔子 C、拉伯雷 D、屈原 18、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19、“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A、庞涓 B、孙武 C、韩非 D、孙膑 20、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二、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 21、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2、(A)上图1是______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B)1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2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3、约公元前________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_________________。 24、秦代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________,东到_____________。

25、禹死后,___________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26、商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而______________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27、____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28、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___________”,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9、秦始皇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_______。

秦朝还统一文字,把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三、材料解析(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0、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问题(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1、材料: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问题:想一想,孔子的这三段话,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四、问答题(共2小题,32小 题10分,33小题14分,共24分) 32、你能说出五个我们学习这一段历史后所接触的历史成语吗? 3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对秦国的影响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 B C A DB CD B C B D C C C B D D B D 二、填空题 21、天然火人工取火 22、河姆渡半坡水稻粟 23、2070年夏朝 24、临洮辽东 25、启世袭 26、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7、春秋牛耕 28、甲骨文金文 29、圆形方孔钱小篆 三、材料解析 301)屈原《离骚》 2)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1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可联系自己实际谈一下) 四、问答题 32、徙木为信纸上谈兵起死回生负荆请罪退避三舍33、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作用:经过商鞅变法,春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滨湖中学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检测题 一、选择题(60分)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会不会制造工具B. 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 D. 懂不懂磨制石器 2.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 (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 (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 )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 D. 会使用骨针 6.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7.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去皮后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

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 ) A. 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8.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 ) A.楼房 B.干栏式的房子 C.半地穴式的房子 D.吊脚楼 9.最早解决吃水问题,学会开挖水井的原始人是 ( )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0.人文初祖是指 ( ) A.尧 B.禹 C.黄帝 D.炎帝 11.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2.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 B.禅让 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 ( ) 13.孙中山曾写文:“中华开国几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孙中山赞扬的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4.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学会种植庄稼 ②过上定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5.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

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 )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 ②普便使用磨制石器 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 A.尧时期 B.禹时期 C.黄帝时期 D.舜时期 17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事件是() A黄帝、炎帝组成了部落联盟 B舜传位于禹 C尧传位于舜 D禹传位于子 18夏朝的都城在今天的()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 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 19夏朝的第一个国王和最后一个国王是() A禹和桀 B启和桀 C启和汤 D禹和盘庚 20夏朝从建立到灭亡共经历了() A300多年 B400多年 C500多年 D600多年 21灭夏建商的是() A启 B禹 C汤 D盘庚 22都城后迁到殷的奴隶制王朝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23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盘庚迁殷②商汤灭夏③禹把都城定在阳城④禹传子,家天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①④②③ 24. 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①世袭制 ②禅让制 ③宗法制 ④分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公元前14世纪,迁都到殷的商王是() A启 B桀 C汤 D盘庚 26.我国青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 A.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之际 27.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巴比伦 D.埃及 28.夏、商、周时期,社会的主要产业是 ( ) A.农业 B.青铜冶铸业 C.畜牧业 D.商业 29.下列食物中,在夏商周时期可能没有的是 (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30.下来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A甲骨文 B 司母毋鼎 C兵马俑 D 敦煌莫高窟 二,非选择题 (40分) 19.从人类文明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 。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我国人类的起源是从哪种原始人类开始的? (2)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请写出远古时代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 (3)列举我国在远古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之最? (4)我国的奴隶社会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20完成表格(18分) 朝代 起止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暴君 夏 商 西周 答案 选择AAABD CDCCC DBACD ADDAB CBCCB CAABB 略。

初一历史考试题

132 评论(9)

福气娃娃TT

一、 选择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C】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B】

A印度B中国C埃及D伊拉克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D】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前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使用骨针逢制衣服D已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C】

A蚩尤B舜C黄帝D炎帝

5、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A】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

6、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B】

A水稻B粟C小麦D玉米

7、如果你去古城西安旅游,就近你还能【A】

A参观半坡遗址B参观河姆渡遗址C参观大汶口遗址D 参观北京人遗址

8、下列原始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的是【B】

A半坡人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大汶口人

9、为方便饮水,下列古代居民已开挖水井的是【D】

A大汶口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0、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骨针。

下列推断不科学的是 【C】

A已掌握磨光技术B已掌握钻孔技术C会缝制服D会捕鱼

11、被后人称为人文初祖的是【B】

A炎帝B黄帝C尧D舜

12、下列人物中不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首领的是【D】

A尧B舜C禹D启

13、禹建立了夏朝,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B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了

C禅让制正式废除了D这是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

14、北京人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的显著特征是【D】

A手脚分工明显B过着群居生活C制造和任命使用工具D使用火

15.河姆渡氏族与半坡氏族,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B】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自然条件的差别 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生活时代不同

16..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依靠 【C】

A.生产工具的改进B.良好的自然环境C.先进的奴隶制生产方式 D.农作物品种多

17.牧野之战的性质是 【C】

A.周和商两个国家间的民族战争B.周和商两个国家争当霸主的战争C.平民和奴隶反对商朝统治的战争D.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统治的战争

1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C】

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战C.建立县制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二、 填空

1、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禹】

2、与黄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蚩尤部落的是【炎帝】

3、被誉为“人文初祖”的是【皇帝】

4、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的是【舜】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2005-12

一、 填空题

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 山顶洞人是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并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

3 距今约四五千年时,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后来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从此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5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相传,禹把都城建在阳城。

6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7 公元前1046年,周军在牧野大败商军,商朝灭亡。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8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9 著名的商朝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10 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的“三星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1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12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通过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13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14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15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16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17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8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商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9 相传夏朝时期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20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1 战国末期楚国人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22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孙武写的《孙子兵法》。

23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秦中央 *** 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4 秦朝的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5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6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27 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了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府库里的铜钱多的用不完,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28 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败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29 汉武帝派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30 公元前60年,西汉 *** 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1 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东汉张衡制造了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3 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华佗和张仲景。

前者制成 *** 剂“麻沸散”,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

后者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3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他的创始人一是张陵。

35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6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37 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38 266年,司马炎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军队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39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40 南朝的祖冲之时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41 北朝的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42 东晋王羲之写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称为“书圣”。

43 东晋的顾恺之一生创作的画很多,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44 北朝时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石窟艺术。

45 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07年灭亡,算一算,它持续了14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9年灭亡,它持续了210年;东汉公元25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它持续了195年。

46 56年是1世纪50年代;125年是2世纪20年代;1311年是14世纪初;1994年是20世纪90年代,又叫20世纪末。

47 从考古资料上看,无锡已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48吴国的开创者是泰伯,发祥地是无锡梅里。

49 无锡地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

50 唐代无锡县令敬澄在惠山开凿了惠山泉,陆羽的《茶经》品评它为天下第二泉。

51无锡东林书院的著名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 连线搭配

河姆渡遗址 陕西西安 贫富悬殊特别明显

半坡遗址 山东泰安 干栏式房屋

大汶口遗址 浙江余姚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四、填表题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儒家 孔子 仁爱 《论语》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道德经》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墨子》

法家 韩非 提倡法治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五、 列举题

1、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三次以上)

答:200年 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383年,淝水之战。

2、无锡的土特产(8个):答:无锡水蜜桃、清水面筋、大浮杨梅、马山芋头、太湖白鱼、惠山蚕豆、金刚肚脐、雪浪贡茶

六、 材料分析题:

1、“伐无道;诛暴秦”。

请回答:

①材料所述的秦“无道”,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

②先后起义“伐无道,诛暴秦”的分别是哪些人?

答:陈胜、吴广、项羽、刘邦。

③结果如何?

答:秦朝被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

2、“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请回答:

①上述局面出现在历史上的哪一个事件之后? 答:昭君出塞

②这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答:汉元帝

③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关系的趋势是什么?

答:我国民族关系友好交流占主导,民族融合是主流。

给个赞吧,打字好累的!O(∩_∩)O

31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