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41

A喵是kuma酱
首页 > 考试培训 > 公务员考试笔记整理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520mengcheng

已采纳

我准备考试的两年时间,跟形形色色的考生交流过,有的人裸考一两次就上岸;有的人认真准备却功败垂成;而大多数人都需要考很多次。对于考公的 难易程度众人也意见不一,说难的、说容易的、说凭运气的都有。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对于有意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志们,如果要想不那么靠运气考上的话, 应该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报考准备—职位选择职位选择和笔试一样重要,许多考生笔试分数很理想,但最终却在没能进入面试或在面试中失败,主要原因是不小心跳入了“万人坑”。在职位报考时,需活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结合自己专业、学历、自身兴趣、往年招录比数据、2016江苏省职位表等多个因素进行筛选。尽量排除竞争者,选择那些对专业、年龄、工作年限或应往届、性别、民族、户籍、从业资格证等限制多的岗位进行报考,限制的条件越多,符合条件的考生就会越少,相对而言会减少竞争,增加自己晋级的砝码。这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了解职位要求;细看国考和省考的职位表,不同职位的职位要求各不相同,不外乎有以下种类:专业、学历、年龄、基层工作经验年限(有些对工作经历还有限制,如要 求法律工作经历、财会工作经历等)、政治面貌、户籍、民族、应届往届、资格证书(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 等)、性别、身体条件、身份限制(特岗人员、志愿者、村官、非在职公务员等等)、组织专业考试、其他要求与说明(文字功底、语言技能、最低服务年限、有无 宿舍等等)。二、选择合适职位;如何选到一个难度适中、自己满意的职位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在充分了解职位要求和自身条件之后,我选择职位是根据以下原则:1、个人意愿:这个应该放在首位,结合职位所在地区、待遇、发展前途、职位内容与个人兴趣综合考虑,如果考一个不能愿意持续干下去的岗位,那么 考上也没有意义。因此招考公告出来之后,我会首先把符合条件的职位筛选出来,单独做一个表格,然后把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职位删除,那么我最终报名职位就将从 剩下的职位中选择;2、报考人数:报考人数与难度有直接关联,这不用多说,现在报名阶段都会实时公布报名人数,也是为了防止扎堆报考,除非你只盯着那一个职位不考 上不罢休,否则避开人数过多的岗位也是提高成公率的必要选择。我自己的话,在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前提下,选择的职位省考的人数限制在1:80以内,国考 1:150以内,特别好的职位容易出高分,因此更要尽量选择人数较少的。同样的,报考人数太少的职位也要慎重,如果不是因为限制太多,那就可能是这个职位 确实不咋样,还是那句话:不要只是为了一份工作就搞的没有下限,只捡人少的报而完全不看职位,那耽误的是自己。比如我一个211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毕 业季裸考了某县级国税单位,结果分数出来考的很好是职位第一,面试也通过了,但是地方太差,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去了深圳某公司,你说早知道这样他当初何必 要报名呢,或者报个好点的不就行了。另:某图某公等培训机构网站上面会有部分职位往年的人数与分数统计,报名的时候也可以去留意留意。3、合理利用条件限制,注意潜在信息:同等报考人数下,限制应届生和不限应届生的职位,那个职位要容易?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也没有的结 论。但是,在意愿范围内应尽可能选择限制条件多的职位,例如,同一个检察院招聘,招助检和侦查员两种职位,其他条件一样,只是侦查员仅限男性,那么如果想 进这个检察院的男同志,可以选择去报侦查员职位,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报考人数和难度,而检察院往往也只是想多招男生所以设置的侦查员职位来卡掉一些女考生, 考进去之后,多数检察院都会根据情况分配职位的,你还是有机会做助检(这情况也同样适用于某些只限女生报考的职位)。而像广东某些地区写明要懂粤语或者客 家话的,听说其实就是限制本地户籍的变种,这种情况下外地人就不要盲目报考。总之,好的报名是成功的一半,我准备时候考试流的汗,有一部分就是当初胡乱报名时脑子进的水,哈哈。笔试准备篇“周密的计划,良好的习惯,严格的执行”是我认为备考阶段必备三要素。计划可以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习惯造就自律,自律培养信心;而执行才能进步。三者结合,就是目标的实现。废话不多说,下面是准备过程。我的行测好于申论,行测我会多写一点。一、复习计划公务考试从根本上是一种能力考试,考试复习需要的时间也因人而异,将复习时长控制在3-12个月是比较合理的。第一轮:教材+专项训练+申论积累,第一轮时长6周,全面基础复习阶段;每天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上做题;复习时候我的方法主要是视频教程,这些教程都是在网盘上面免费分享的, 我直接下载下来,每天看视频学习,做笔记。老老实实把行测和申论的基础班课程都学习了一遍,辅以少量的练习题,目的是全面的了解公考的知识点,做好笔记, 并尽可能的掌握。第二轮:做真题集+整理错题集,时长1周,纠错阶段,我有一个错题本,在头两轮复习过程中做错的和不会的典型例题我都记录了下来,错题后面对应的都是考点,因此通过错题纠正以及练习同类题目的办法,把薄弱的考点彻底掌握。第三轮:阶段总结(最重要的一轮,适当提高时间分配)时长1周,纠错阶段,我有一个错题本,在头两轮复习过程中做错的和不会的典型例题我都记录了下来,错题后面对应的都是考点,因此通过错题纠正以及练习同类题目的办法,把薄弱的考点彻底掌握。第四轮:冲刺阶段时长2周,冲刺阶段,1到2天一套真题掐表训练。这个基本就是1天按照考试时间掐表做真题,然后晚上纠错,直到考前。下面是我复习时的用的工具和一些技巧,亲身体验:1、准备一个笔记本,一个错题本。笔记本记录知识点和心得,错题本记录做错的典型例题。2、用做题软件做题,可以充分利用边角时间。3、比较好的辅导教材。4、QQ群。考公期间,晚上有很多的免费培训课程,一些上岸前辈和老师会讲课和分享经验,5、很重要的一点,经常逛论坛!当然不是瞎逛,论坛上的最新资讯、考公经验、做题技巧等资料非常丰富,还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考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接触新鲜讯息,对于刺激大脑,激发活力也有帮助。当然,要控制时间,注意别灌太多水。二、行测心得行政能力测试主要用来考查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的匹配度,行测80%的题目并不难,只要时间足够,大家都能找到正确的答案。那么,怎样才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呢?1、看教材+做习题:建议大家先参考复习教材,了解题型和考点。再深入不同的模块,结合练习题进行各个击破,强化相应的解题方法、技巧。2、对题目的研究和总结:吃透一套题比做五套题收获更多,每套题做完后,一定要总结,重点总结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一个一个地突破。一定要整理一本错题集,以后再复习到相关章节时,重点看错题,这样学习才更有针对性,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提高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3、保证准确率适当学会放弃:做行测不能贪心,正确率在75%左右就非常不错了,也就是说少部分题目允许放弃,在练习中我们也要养成一个习惯,准确快速地判定一个题自己能不能做,然后做出取舍。4、计时训练:平时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养成快速解答的好习惯。做题时,把“表”摆在面前,一定要计时,看自己是否达标。5、行测马太训练法:建议考生通过集中、强化训练行测科目中的“马太题型”来快速提分。“马太题型”就是行测考察题型中分值比例高,且有答题规律可循,只要通过足够的训练,是可以迅速解答的题目,比如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这些题如果专研透了,完全有可能达到75%的正确率。当你的分数停滞不前,抓不住核心训练点的时候,只要把这部分“马太题型”攻透,至少可以再提10-20分。6、行测头脑风暴训练法:该方法适合上班一族,大家可以找个集中的时间段,准备好精选的资料和习题,把自己关起来进行集中的、高强度的风暴式学习,以促使大脑高效运转,在短时间内消化最优质学习资源。这个方法能有效解决上班族只能零打碎敲的低效率复习状态,对行测提升见效很快。行测注意顺序,控制时间这里要再说一下做题顺序问题。其实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只要自己觉得舒适就好。不过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时间(手表是必必必必备的)。我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如下:1、5分钟常识;试卷一发下来,填完信息后(认真填别出错)我就翻开试卷看常识,这个监考一般管的不严,如果管得严我就当做检查试卷快速翻页, 不管怎么说要坚决的看试题,别耽误。常识是要么会要么不会的,因此看了就能选,铃声一响,就马上开始涂卡,运气好的话,5分钟都用不到常识就做完了(一般 我是考场上翻页最快的,就因为做常识从不犹豫,不会的立刻蒙)。2、20-25分钟资料分析;做完常识热身之后,我做最后的资料分析,这里是计算居多,放在最后做会因为心慌影响效率,考前的话我也会把资料分 析的常用公式和技巧再默念一遍,趁着记得还清楚直接就把这个解决掉,因为资料分析常常会有陷阱题,这里就要高度集中精神,眼明心亮。一般常识和资料分析加 起来不会超过30分钟。3、30-35分钟阅读理解;这个没啥说的,正常都能做完,选完之后可以用排除法检验一下,选词填空的话,只要一个词不合适,不管其他的多合适都要排除这个选项。4、20分钟数量关系;我数学不好,差不多需要20分钟,会的题目就计算出来,确实不会的就蒙,每道题最长不超过2分钟。5、35-40分钟判断推理;这里要注意别在图形推理上耽搁时间,30秒时间看图,如果实在没思路就跳到下一题,我遇到过确实思维凝滞卡住了的 时候,但是考场上不是较劲的时候,勇敢放弃就是了。一般会有一道空间重构题,这种题目我都会带块橡皮,哈哈。剩下的题目认真做就行了,有时候剩下一两题, 时间不够用,那也只好蒙了。这里的类比判断尽量避免粗心,正常是不会丢分的。6、剩下的时间可以再看一眼信息有无漏填,卡有没有涂错。我是边做题边涂卡,所以不留专门的涂卡时间。申论的题型常见题型有:1、归纳概括题;2、综合分析题3、提出对策题4、公文写作题(报告、公开信、倡议书等);5、字词句解释题;5、论述题。还有例如编写标语口号的、设计调查问卷等新型题目。1、看教材+研读大纲:江苏省公务考试申论备考的第一步是准备一本经典教材和一份打印版的考试大纲,通过二者来了解试卷结构、试题内容、考查规律、评分规则和标准,知道申论为什么而考、考什么、怎样考、怎样答,由过去的考试实践推知未来的考试情况,使备考复习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2、建立公务员思维问题:公务员考试是招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选拔性考试,其题目设置和阅卷规则,无不体现着机关工作的思维方式,即公务员思维,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锻炼自己能够从法律、制度、政策、经济等各种角度全盘考虑问题。思考问题切忌理想化、片面化、情绪化。3、申论素材积累重在平时、善用间隙时间:在复习期间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不间断地看新闻时政,积累申论的素材和观点,身临其境地把自己当成新闻评论员,把“出发点”、“立足点”、“着力点”、“根本保证”、“基本原则”变成思维习惯。对于一些名言名句,一些非常有气势的排比句,更是要多读多记,多思考在什么地方可以用。4、申论必须要勤动笔:申论拿高分一定要自己多动笔写,看一百篇范文不如自己写一段文章。要想自己下笔如有神,唯一的方法是多练多写。5、时事热点如何正确利用:历年来江苏省公务考试申论考试的命题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热点素材的积累与理解不能突击进行,必须从准备公考的那一刻开始,大家重点要把握三方面:(1)了解近一年来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把握各级政府工作的总体方向;(2)熟知热点事件产生的背景、当前现状、发展过程、对社会的影响、多方位的评价以及解决思路等。(3)做好笔记,用自己容易记忆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见解,后期再对同类问题进行回顾,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辨力、表达力和创造力。6、申论书写字迹、轻松捡分项: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搜狗输入法、习惯了用拼音。很多人提笔忘字甚至错字连篇,由于字迹的问题可能会使你的申论降低5-10分。建议大家在备考期间多动笔,不要求大家的字能写得像书法一样,但一定要保证干净工整。我推荐一些平时我积累素材的来--源:1、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这基本是每天必看的,重大新闻与评论包括领导人的讲话还会做一些笔记,为了节约时间,新闻联播一般前20分钟就可以了(后面是国际新闻);2、《半月谈》(尤其是半月评论,篇篇都是满分申论范文)、《理论热点面对面》(写的越来越好)、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3、必须积累的政策理论知识:十七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央一号文件等等,这是一定要精读并将要点记在心中的。申论--找关键词做笔记,控制时间申论有很多同志写的很快,往往写完还有半小时二十分钟。我属于写的慢的类型。在读资料的时候,第一遍略读,在每段材料旁边写一两句总结概括一 下,划下重点词语;然后看题,看完之后再根据题目精读相应片段。然后写出来答题要点,整理之后再写到试卷上(没办法,字不好,怕写错)。一般写到大作文的时候差不多还有1个小时10分钟,这个时间还是挺紧张,不过我还是会写一个提纲,然后打好开头的草稿,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如 果能用到领导人讲话等的就更好了。不过经常写到结尾的时候,就只有十来分钟时间了,很紧张,考场上那时候都没几个人在写了,这个速度一直提升不上去。避免考前失眠我发挥最好的一次,而这是唯一一次我十点睡着六点半起床,其他几次都到十二点以后,但是早上五六点就醒了,虽然我自我感觉 每场考试都是全神贯注,但是身体决定精神,疲惫和困倦一定会分散注意力降低敏感度。因此,考试前一天晚上必须让自己充分放松和休息。我考前的一天会做一套 题,然后对对答案,翻翻笔记看看错题和重要知识点,看一遍常识。为了确保十点钟左右能入睡,考前晚上忌暴饮暴食,忌刺激性饮料,如果睡不着,我建议可以做 一些无氧运动让自己疲惫一点,例如冲个热水澡(很有用),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做的腿胳膊胸背都有疲劳感了,再躺下应该很快就能入睡。

公务员考试笔记整理

235 评论(15)

霸气甫爷

了解考情,夯实基础。这一阶段考生要充分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先细读一遍考试大纲,购买一本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以理解为主,知道大概公务员考哪些内容。在这一阶段还是以夯实基础为主,以看大纲为主,学习其中的基础知识,不需要急着做真题。重在对公务员考试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公务员考查知识的完整体系,构建知识架构,了解学习的各部分内容及知识系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技巧。在这一阶段中,考生要达到的目标是全面、系统的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知识进行理解、掌握,熟悉公务员考试的常见考点,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各种常见题型,熟练运用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有备而战,制定计划。报考岗位出来以后,我们就需要认真制定备考策略,不应停留在原有的心理状态上。我们要认真阅读报考要求,通过政府网站公布的历年的面试通知或者咨询必胜公考,查询自己所报岗位的历年分数,根据职位的要求和历年分数线为自己划定目标,合理的调整我们的复习计划;对于新增岗位,则可参照相似的岗位进行设定。在这里建议大家通过模拟近3年真题,测试一下自己的各科成绩,发现申论大体在什么水准,哪个题型处于薄弱,在之后的复习中重点针对、攻破难题。同时,建议大家制定复习计划,并且计划尽量的详细一些,可以一段时间制定一次,比如半个月定一次,这也便于我们的考生根据自己复习的进度适当调整;因为之前我们会发现有些同学自制力比较欠缺,只要不明确今天干什么,这一天就要荒废掉,所以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任务。在校生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身边可能有不少同学也在复习,这是大家可以寻找战友,共同去图书馆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真题训练,稳步提高。大家需要注意,这一阶段一定是建立在之前地基础复习之上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就是纸老虎。 在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考生通过历年真题和全真模拟预测试卷的自测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弱项,在这一阶段中,教材就可以作为辅助用书,而真题的演练则多多益善,公考资讯网建议大家将真题作为模拟题,可以将近3-5年真题作为复习第一阶段的模拟题,3天一套,选择下午的时间用3个小时带着状态模拟一遍,以此熟悉和掌握考试流程、时间规划及考题提问方式,了解考情;利用晚上的时间则可以整理答案,查找不足。对于无基础的学生,这种方式效果好,提分快;对于已经做过的考生,也希望大家不要刻意的背诵答案,而是重新“复盘”,训练答案推导的过程。仔细推敲每个题干的问法和要求,总结出题规律;查找真题来源和出处,比对出题者是如何将生活素材进行改编,找到材料的编撰规律;仔细核对参考答案与我们的写作答案,发现作答语言、逻辑、格式中存在的不足。素材积累,言之有物。材料是申论的灵魂,国考申论的材料来源广泛,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但近年来无论是材料的主题、材料类型、材料特点都相对比较固定,有章可循。可以说,历年来申论考试的材料都非命题人主观杜撰,都是来源于发生的实实在在的社情、民情,以及中央的政策文件。因此,热点的积累对于我们应试申论、读透材料、充实作文观点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在阅读热点时,希望考生多背多记,而不能只停留在“看”的层面,对于这种热点材料中的评论文章更是要重点看,把握其解读视角、写作文风、语言特色,进而帮助大家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把握文章文体风格,完善写作形式。当然,我们的素材也不仅仅限于社会热点,平时我们遇到的名言警句、名人事例也可以记下来,以备使用。回顾整理,查漏补缺。模拟之后大家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你的贯彻执行能力较为薄弱,则建议大家可以针对国考中出现的各类文种,如讲话稿、宣传稿、短文短评、编者按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分类练习;如果大家的作文还不够熟练,成文比较缓慢,则进行作文的针对训练,在寻找总分论点、撰写开头或结尾、展开论证上下功夫。如果大家参加了辅导班,那么还要用好自己的授课讲义、积累笔记,把之前备考阶段中积累的名言警句、经典故事、热点事件进行总结,强化记忆,以便于在文章写作中灵活应用,从而丰富写作语言,打造亮点。在这里强调一点,素材积累大家不要过分的追求,尤其是考前较短时间,不要再去积累一些新的例子或者名言,在考场上容易忘记,反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204 评论(15)

soldierwill

首先,熟悉公务员的考试内容,选择性的购买好历年公务员真题与模拟题。公务员考试主要是考行测和申论。在正式进入备考前建议先做一两套历年国考真题进行自我摸底测试,通过测试考生可初步了解考试内容、题型、题量。最重要的是对自身的优劣势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接下来就是制定复习计划,全身心进入备考。基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看教材为主,同时配合各模块的练习。建议考生在每天学习新知识之前复习前一天学习过的知识,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总结,教材学习完之后用大概一天的时间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考生要按照大纲的要求复习,同时查缺补漏。提高阶段。考生在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做真题,辅之以质量较高的模拟题。考生通过做题要注意提高答题的速度和解题的能力,摸索答题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和答题顺序。申论备考除了要注意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通过练笔来提高,建议考生每天安排一个小时的时间练习写作。考生在熟知一些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申论答题字迹工整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方面,考生可在复习的一开始坚持练字,相信考试的时候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模考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做套题。通过做套题的训练,考生要以提高答题速度、调整思维转换能力为目标,同时进行查缺补漏和巩固复习过的知识,还要优化自己的时间、安排做题顺序,以提早进入考试状态。这个阶段,考生可以采取纸质套题+APP的练习方法,多做套题,提高答题速度。纸质套题的话,推荐真题。冲刺阶段。临考前一周的阶段一方面要总结前阶段的复习成果,辅以适当的练习,调整考试兴奋点,一方面要调整心态,关注题型的变化和社会热点,熟悉考试环境和流程,准备参加正式考试。

150 评论(15)

不落的恺1994

我当初是零基础备考花了五个月时间。建议大家提前3-5 个月备考就行了,少于3个月时间会有点赶,很多知识点学不透。大于5个月又容易陷入备考疲惫期,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下面的分享全部是结合我个人的经验总结出来。

这一阶段主要以看网课为主,建议每天看一节网课就行了,看网课的时候一定要动手记笔记。但是把课程内容转为笔记,不仅内容比较精华,没有什么废话,而且一般来说不会那么容易不耐烦听不下去。

看网课一定要认真,如果看一节网课没有收获的话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尊重。所以千万不要用看电视剧的方法去看网课,看网课一定要记笔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就是看网课的最大收获。

这一阶段主要是刷分模块真题提速。可以直接用粉笔行测5000题来刷题,上面的题都是国考和省考分模块的真题。

这一阶段刷题不需要限时,所以,我们尽量把每题都搞懂,如果遇到特别薄弱的知识点,可以再去回顾一遍对应知识点的书和网课,可以用复习模式进行快速巩固,找到自己的解题手感。

这一阶段主要是限时刷成套的真题,建议可以先把近五年的历年真题打印出来,然后每天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刷题的时候一定要把遇到的错题都记下来,如果你用的是纸质的题可以直接把题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

错题的解析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遍写下了,只有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的解析才证明你真的理解了后期经常回顾。剩下的时间查漏补缺把薄弱模块的知识点再回顾一遍,还有之前的错题也要回顾一遍,基本就差不多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坚持到底,相信我们付出努力一定会获得最后的收获!

316 评论(8)

cathyying850

整理错题的思路这里说的思路指的是你在解这道题时的全部思维活动,包括你对题的分析、初步的解题方法、如何排除错误选项等。特别要注意那些出错的部分,要着重、详细地记录下来。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忽视干扰项,一定要弄明白为什么干扰项能让你出错!整理错题的方法1、分类整理将所有错题分类整理并附上错题原因。可按不同题型进行分类整理,如:言语类、判断类、资料类、数量类、常识类等。2、研究错题自己在研究错题时,一定要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和思路,看看有没有快速解题技巧,然后自己写错题的解析(此时步骤一定要写的详细,并且尽可能多的用不同方法来解答),并总结错题原因(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一份好的错题本应该包括:错题全文、错题原因、正确解法、本题收获和同类型题举例等内容。3、研究错题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做题经验丰富的同学可能做起来比较顺利。因为每道试题都是人编出来的,既然出题人能编,咱们当然也能!改编错题是为了弥补知识漏洞,保证那些经典易错题我们以后不再做错,这是整理错题本的最重要的目的!我们的错题本只记那些经典易错题,并且保证出现在错题本的题以后再也不错!4、时常翻看整理完错题本,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复习,至少一周过一次,而不是等到考试前再看。当一道错题你已经超过三次不再做错了,这道题就可以不用老看了,把宝贵的复习时间留给那些新做错的题吧。总的来说,如果你的基础比较差,那就经常刷刷自己的“错题本”,而且要把错题本分为一错本,二错本,甚至三错本。如果你基础较好,只需要一错本,顶多加个二错本就好了。

329 评论(15)

Sally-yiner

有草稿纸,可以用草稿纸当然你划在卷子上也没事,保持答题卡整洁就行!申论一般都直接在试题上勾划材料,行测你没想明白的题目画个圈也可以,肯定没事的,我参加过好几次考试了(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唉~)...

286 评论(9)

万涛空间设计

公务员需要备考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还得看个人。如果知识基础薄弱,那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对于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人只需要两个月。

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

一.强化基础知识。要掌握基础的知识,对每个知识点和考前进行全面覆盖的复习,这样才能掌握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很多人说大量做题可以提高做题速度。但我认为,这个方法是无效的,因为大量做题的前提是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你连基础都没掌握住,做再多的题你也不会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把基础打扎实,看到题目能知道用什么方法和技巧去解答,这样才能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做题速度。

二.分类练习,查漏补缺。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做的就是把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一种题型,然后从中分析出自己哪一类型的题不会做,哪一类型的题是自己擅长的,在明确自己的长短后进行针对性练习。这个阶段是最折磨人的,因为你要面对的是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所以要有耐心,不能放弃,试想一下,在考场上你因为一道题花费了五六分钟,就算做出来了又意义何在?所以一定要在平时下大功夫,考场上才有可能避免那些错误的行为。

三.套题突破。当你度过前两个阶段,此时你离考试也不远了,这时你需要的就是研磨套题。套题分为模拟题和真题,在离考试还有两周以上的时间时,建议你做模拟题,因为它可以帮你进行热点预测,其中提供的素材对写大作文很有帮助。最后两周做真题,真题能让你提前熟悉考试,以至于在考场上当你看到试卷时不会有陌生感,同时有利于你对做题时间进行合理分配。

22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