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83

海鸟2010
首页 > 考试培训 > 培训班贷款是骗局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汤包sama

已采纳

自从信用卡、蚂蚁花呗、借条等消费金融产品逐渐颠覆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消费模式,将提前消费、分期付款等消费理念延伸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减轻购物压力成为了很多消费者的心照不宣的选择。然而,当这样一个阶段性的产品进入教育领域,却引起了一系列的血雨腥风。

教育阶段有很多坑。

除了K12,素质教育中的教育分期贷款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在刚刚过去的开学季,深圳的张女士因为没有时间监督孩子练琴,便给6岁的女儿预订了一年的在线互联网课程3354快陪练一对一在线钢琴陪练,并利用“0首付、0利息、开学季课程包限时优惠”的优惠政策。快陪练的课程顾问说,因为费用超过一万元,张女士可以分期付款。如果分三期,可以免息,手续费平台承担;如果不满意,还可以随时退课退款。为了打消张女士的顾虑,课程顾问还表示,快手陪练平台的付费学员超过1万人,月收入近1500万。有非常好的用户增长和现金流储备,绝对值得信赖。

最终,张女士选择了分三期付款。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家年轻的公司,因为扩张速度太疯狂,有很多用户抱怨其师资质量不够稳定,她喜欢的导师很难预约到。

好在张女士接触的只是教育分期贷款的坑,而在她之前,还有一家更惨的——培训公司。

2018年10月9日,号称融资数千万的教育机构学霸一对一平台被关停。公司官网显示“公司服务器磁盘欠费”,客服电话持续“无人接听”。媒体爆料“学霸1对1”学费2000多万,员工工资500万左右。2018年9月初,另一家培训机构“贝托国际少儿英语”的数家线下门店关闭,导致“300多名家长学费难以退还”。两家机构受害学生家长反映,由于购买期间申请了分期贷款支付学费,机构倒闭后不仅维权困难,还存在“没课上,贷款还得还”的问题。

作为第三方投诉平台数据也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教育培训行业有效投诉1714件。其中,尚德机构、博学教育等机构成为声讨的焦点。受行业主要应诉机构尚德机构投诉解决率下降的影响,第一季度行业整体投诉解决率将达到。从投诉类型来看,大多与教育阶段有关。

从“看起来很美”到多方博弈的“信用套路”

为什么看似教育机构、金融机构、学生三方互利共赢的教育分期贷款模式,实际上引发了那么多的抱怨和负面?这也要从教育分期付款模式的原理说起。

互联网教育金融的教育分期贷款,设计原理是学生在报名教育培训机构时,通过金融平台申请贷款作为学费,然后分期还款。理想的效果是学生克服经济条件限制掌握技能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增加学生数量获得发展,金融平台获得利润。表面上看,确实是能让三方共赢的好“生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看似无懈可击的三角模式,却因为牵涉到利益,每一个环节都在朝着出轨的方向发展,最终变成了害人多方的“信用套路”。

夸大宣传,都是为了拉客。和所有互联网网点一样,互联网教育网点的起步阶段也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谁更擅长跑马圈地,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谁就更受资本和观众的青睐,最终获得互联网自带的赢家,吃掉超级大BUFF。为了快速获得客户,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很多教育培训机构都在争先恐后地打出极具诱惑力的宣传口号来招揽客户。如达内教育在其官网推出了“先就业,后分期付款”的全额助学金计划,并推出0利息的分期服务。在线上,新东方也推出了“先上课,后还款”的分期信贷服务,500元以上课程全部支持免息分期付款。这些机构都说学生对课程不满意可以退款,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教育产品没有具体的质量标准,主要靠主观感受来判断。一旦涉及退款,培训机构和消费者在退款标准和确认服务标准是否统一的问题上,必然不会有分歧。

另外,由于教育培训机构向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申请贷款,在贷款过程中,除了学生的个人信息,其余都是由销售或课程顾问操作。为了达到成绩指标,很多课程顾问在审核学员资料时难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当学生要求退款,维权有困难的时候,大部分课程顾问都可以一拖再拖。即使积极配合,这种涉及学员、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的退款程序也非常复杂。一旦出现延迟,即使平台承诺免息,学员也必须在退款完成前每月还款,否则其信用记录仍会受到影响。

分期贷款和烧钱扩张下的金融风险

为了提高获客率,免息分期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培训机构的青睐。比如VIPKID说,通过微信平台或招联金融的微贷支付,可以享受5期、10期或12期免息;作为VIPKID标杆的Gogokid也表示用户可以通过蚂蚁花呗分期购买课程,无需手续费;快陪练也意味着,如果用户分三期购买课程,手续费由平台承担。然而如此疯狂的军备竞赛,虽然确实能增加客户数量,但也大大增加了教育培训机构运营的风险。一旦用户无法支付这笔费用,再加上退款率和逾期率的存在,最终不得不依靠平台与银行结算,这就增加了教育培训机构的财务风险。此外,由于平台需要向用户分期支付利息(比如部分免息分期由平台支付),这大大增加了平台的运营成本。目前,51talk已于去年12月停止分期业务,原因是“最近经济不景气”。

除了对客户的争夺,还有对市场份额的疯狂争夺。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在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平台

对于金钱的追求已经到了饮鸩止渴的地步,甚至不惜采取教育分期贷款 风投融资双驾马车驱动获取资金的模式,竭力在这片赛道上进行跑马圈地。如行业普遍采取的办理教育分期贷款,就是通过撬动金融机构的资金进行运营,这相当于手上凭空多了一个变相的资金池,为其持续快速扩张提供资金支撑。另外,有些平台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不断加快融资步伐,进行军备扩张。比如前文提到的快陪练,就是在自身体量较小,融资金额较少的情况下,利用分期贷款 融资的模式进行扩张,却忽略了这种模式大幅增加了自身的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也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

也就是说,在教育分期贷的介入下,原本美好的互联网教育事业却异化成为了一场场套路满满的博弈。里面有年轻人自我成长与残酷现实的博弈,为了发展而选择身背贷款进行冒险,以债务之重换来成长之痛;有教育培训机构与血腥市场的博弈,从教化育人的初衷异化成唯利是图的资本游戏,顺带还危害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金融平台与监管部门的博弈,他们瞄准监管漏洞,不惜降低风控标准,唯利是图,最终金钱上沾满教育的鲜血。而不排除的是,一旦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出现经营危机或卷钱跑路,对于消费金融机构和学员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危害绝对不容小觑。

谁在用教育分期贷款给人挖坑

而教育培训机构,恰恰就是教育分期贷款的主要推动者。由于市面上专业技术培训方面的在线教育课程单价均是数万,甚至达到十几万之巨。很多客户在支付的时候也会顾虑重重,而选择教育分期贷款的话,负担会大大降低。不排除一些原本偿还能力不强的学员因此买单,但这也为平台埋下了高退费率的隐患。

消费金融机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推手。作为一个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都市白领和年轻父母为主的用户群体,他们资金额度高、需求量大、逾期率小,是消费金融机构最喜欢的消费场景,吸引了众多消费金融机构纷纷投身教育分期市场。

对于这种不健康的行业现象,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公布的2018年1至8月教育培训类投诉分析中指出:为消除消费者支付顾虑,有些培训机构通过“引导推荐”或“涉嫌强制”等方式,要求消费者向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使消费者以信用风险换取资金保障。有的机构把贷款包装成“免息”、“分期付款”等福利,对贷款限制性条款及风险却只字不提,迷惑性较大。这都使得“恶意包装、审核宽松、资金风险等贷款隐患凸显。”而要真正化解教育分期贷款带来的这些风险,则需要各方去仔细斟酌抉择了。

我妹买过,她是买的奥迪a4,首付当时好像2000不到,分期她好像1年。如果觉得有压力也可以选3年或者5年。然后就很轻松了,对我妹来说,这种分期购买模式,比什么全付款或者外面租车划算不晓得多少倍。豪车是自己的,负担也不重,我看她很开心。感觉现在这种大环境下,这种低首付分期买车模式,是很适合年轻人或者有经济困难的人

培训班贷款是骗局吗

291 评论(8)

穿跑鞋的公主

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是坑了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就是因为工作经验不足,然后对很多东西都不是很了解,就容易被骗,懵懵懂懂的。

278 评论(8)

Megumi2046

坑了超级多的大学生,因为这种培训大学生他们没有这种类型的意识,就不自觉的进入了机构的这种贷款。对自己以后的征信啊,什么造成很大的影响?应当对这种骗人予以严惩。

307 评论(13)

莫强求Jt

因为毕业生没有转过身的经验,而且特别单纯,非常容易被骗,因为找工作比较着急,所以容易轻信别人的谎言。

307 评论(11)

粉红蚕宝宝

可能是一伙的,这个洗脑,让你加入,就从贷款里赚钱,就是很黑。

263 评论(8)

tonyxiaozb

对于毕业季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警惕培训贷款的陷阱,在参加一些培训时,很多大学生都会容易陷入贷款的骗局当中。这主要是因为只要去到一些培训机构里面,都会要求出钱才能够学习,大学生们想要从事的岗业。而且在一些培训机构里面还会声称,如果大学生培训成功了,还可以包就业。对于这样的一些骗局在每一年当中都是层出不穷,而身为大学生就应该提高警惕心。

到了每一年6~7月份的时候,一些毕业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忙起来,所以就开始拼命的找工作。对于当代的一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就会因为没有任何的工作能力而受到影响,就会想要到培训机构里面学习一个相对好就业的手艺。在这样的培训机构里面,都会说明能为大学生找一份工资稳定的工作,面临着大学生没有钱的时候就只能考虑贷款,而培训贷款里面会有着很多的套路。

只要年轻人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同意了贷款,培训机构里面就会以低价格的方式,向年轻人诉说着培训里面的优势。而且在学习很多专业的时候,都会以学一样送一样的方式去吸引年轻人贷款。当年轻人只要签下了贷款协议以后,每个月都由年轻人进行还款。如果年轻人无力偿还时,所涉及的一些贷款商家就会用不同的手段去催年轻人还款。

而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出门找工作时,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外面的社会,并非是想象中那么单纯的。让孩子知道在找任何一份工作时,只要工作是需要掏钱的,那么就不要让孩子去到这样的工作岗位中。大多数都会存在着骗局,找工作一般都是由雇主给对方钱,而不可能让工作的人给雇主钱。

23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