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cat0317
1,审计。为什么先说审计,不先说会计。审计科目是CPA考试中最有特色的一科。一方面审计科目让考生全面了解注册会计师工作,这是考试的基础。学习审计课程非常有利于了解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工作内容,也就了解了考试的重点和方向。个人建议第一门学习审计。另一方面,审计是所有6科考试中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一科,历数过去5套真题,考点与题型每年重复率60%以上。比如说问答题每年考5题,过去5套题中总共只涉及过8个考点。其他的题型也很类似。在快速学过基础班之后,把过去5年考过的考点一一整理,到辅导书中找到完整的总结,很快完成审计复习。2,会计。会计是基础,但也并非不学会计其他的不能学,整个六科考试,几乎没有哪两门有特别必然的联系。我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会计,先到书城找到最薄的《基础会计》教程看,差不多2~3个小时可以知道会计是什么,复式记账是什么,常见的会计循环有什么。很多细节搞不清楚,没关系,以后慢慢会明白。接下来需要搞明白哪些是借方科目哪些是贷方科目。注会会计教材的《金融资产》《收入、费用和利润》两章内容可以很好的帮助了解这些。先从这两章开始,慢慢学,多做例题真题,再附上自己的梳理以及会计科目表,会计则可入门。会计考察的重点是“判断”是否符合准则,所以复习的重点要放在对准则阐述范围的理解。比如房子,什么情况下是存货什么情况下是投资性房地产什么情况下是固定资产。会计主要学习方法是看网校老师的视频,我这里只推荐会计岛的柳豆豆老师和刘春艳老师的会计视频,两位女老师讲课风格不同,豆豆老师善于把握重点,春艳老师讲得很细致,刘春艳老师是我目前听过的会计讲得最细致到位的课程了,建议零基础的学员可以选择刘春艳老师。在听视频的时候,重点关注老师对例题的解释和推导过程。之后跟着视频里的例题自己重做,最后演练辅导书精选的历年真题。3,经济法。这一门最简单,听课,重点是理解,在理解法理和逻辑的基础上记忆。记基础班用历年真题为例题的讲解。在这里,同样推荐会计岛马兆瑞老师的视频。配合凌子琪老师的习题班,强化班等,绝对完美的搭配。子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讲了很多经济法和税法的口诀,这些口诀对于记住经济法的词条,真的很有帮助。4,税法。和经济法一样,听课,理解。真题练习。最后自己看一遍辅导书是把所有已经知道的知识点穿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图。这个过程可以针对之前理解不深、记忆不准的内容重点强化。在这里,再次感谢子琪老师的口诀,口诀记忆法真的帮助了我不少呢。会计岛是一家新兴的机构,创始人真的很有眼光,北大毕业的,选择老师这一方面,果真选择的都是精干有水平的老师。上课果真不掺杂一点杂质。5,财管。财管也是CPA考试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门。在过去几年中,CPA的财管教材几乎每一年都有较大的变化。很多概念不断更新,这其中还包含着对过去教材内容的否定。学习财管一定要看网校总结的教材更新总结,也一定要使用当年的新教材。教材频繁变化主要是因为学界也没有对一些财务管理的知识有统一认识。所以,考试当然不敢考得太活,没法判断考生答题到底正确与否。这种制度下造成了财管考试以书中例题为主的局面。考试题型基本不离开教材中的例题。读教材、反复做例题成了财管考试的捷径。复习财管还需要警惕对财管里的各种概念都基本明白,但面对真题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先用那个知识点,再用那个知识点,一头雾水,没有任何思路。这种情况提供类似学习物理的方法——理解+题海。财管是我觉得CPA考试6科中唯一适用大量做题的科目。推荐吴相全的财管,听进去的同学都觉得非常实用。6,战略。这一科包含的几部分内容:战略、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内控要发展成为法定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这一部分必然在今后的考试中越来越成为考试重点。风控,了解几种基本的风险,可能涉及到计算的那几种风险学会计算,必考其一。战略,网校论坛上早有人做过总结,找一个精简版的看几遍,理清知识体系,纲举目张。考场上再适当发挥,这一科不难过。四、跟大家分享的成功经验1,一定要利用好网校课件,音频和视频的刺激比自己看书的效果好非常多!老师讲课逻辑体系特别清晰,能辅助记忆(理工科最爱,不用死记)。2,最好先学审计,审计是让你全面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内容的一科。这些年注会考试的改革方向也是越来越贴近执业内容。先学审计有助于接下来的学习中把握核心内容。3,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估计是理工科学生的法宝。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税法、财管、经济法,几乎每一门科目都是有逻辑体系的。理解之后化繁为简。4,除了财管,都没有必要看教材。网校的辅导书把考点都归纳的非常好,用起来节省时间。财管一定要用当年的新书,很多提法这几年每年都在变。5,财管做题很重要。除了财管其他科目都没有必要用题海战术。只做真题,只做还有时效的真题,重做教材上的例题!网校的辅导书在每一章结尾总结了历史上考过目前还有时效的真题,只做这些就足够了,一遍做完不够可以再做一遍。时效性很重要,有时候我们自己无法判断过去的真题是否在现行准则下还适用,所以也没必要做太久以前的真题,甚至没有必要做成套真题,只做网校老师讲课中用过的真题,辅导书上总结的真题。6,自我总结很总要,时刻保持清楚的认识自己那些知识点学得好,那些知识点还要再强化,冲刺时复习要有重点。另一方面,自己心中要有一份各科完整的知识图景,每一个知识点不是零散的,需要一个网络把所有知识点连接起来。一句话,思考比学习更重要。7,合理保证。60分万岁,不需要以100分为目标准备。具体到我自己:时间短,六科一起来,知识太多了容易忘,学习时以70~80分的目标;考前模拟过去两年的真题(每一道题分章节复习时都做过)大约在60~70分;实际考试的时候,没做过的新题,考后估分卷面最高65分最低53分;最后出成绩调分,最高72最低60。什么才是合理保证,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像我这样第一次考,报6科过几科算几科的情况,上述状态可以算合理保证;如果某人已经考过5门,今年最后一门必须考过,合理保证所需要的程度肯定不一样。8,最后冲刺阶段用往年真题模拟测试,注意考试时间。不在考试的状态下做题不会发现看似都懂了的知识点却总是做不对。每一科做2~3套真题,对做错的内容一定要总结强化。做题数量不在多,而在于每做一题都能带来实质的提高,这是复习节约时间的绝技。五、总结CPA考试总得来说就是一场标准化的考试,标准化的考试总是能有标准化的应对办法,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办法。对于任何一个标准化的考试,结合自身情况深入研究考试很多时候比复习知识更重要。
reviveanna
不知道您打算报几科呢?另外每个人的基础和学习时间以及学习能力不一样,所以我们要认清自身的情况去安排考试科目。如果您时间比较多的话,报考三门:会计、审计和税法;会计、财管和风险管理;会计、财管和税法;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报考四门:会计、审计、税法和经济法;会计、审计、战略和税法/经济法;财管、战略、审计和税法/经济法;审计、战略、税法和经济法报考五门或者全科: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比较简单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科目
宝宝囡囡
在备考之前,大家首先要了解注会考试有哪些科目,各科目的考试侧重点,根据科目特点和自己专业擅长的部分来对科目进行选择。
1、第一步是看教材,将教材通读一遍了解该科目的主要内容,搭建出一个知识框架图;
2、看教材的时候,可能会很枯燥和乏味,可以选择一款网课来辅助读教材看教材,有了老师的指引,更加容易掌握考试的重点,事半功倍。
3、多做习题。将老师课上讲到的典型例题做会,及时整理错题本。反复练习做错的题目,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注册会计师
cpa经济法考试经验分享
考试的时候要合理分配时间,答题要有技巧。
经济法考试时间是120分钟,单选题24道,多选14题,争取在40分钟之内做完,不会的就先空着,不要一直红结选哪个,案例分析题题干较长的题目可以从问题入手,带看问题到题十中享找答题的关键点。案例分析题一道题中的几小问很多时候没什么关联性,一小问不会,可以先空着,答后面的几小问。最后留几分钟时间,把前面没答的题目做完,不要留空着的题。
注会专业阶段考试:
2022年8月26日(星期五)
08:30-11:30会计(第一场)
13:00-15:00税法(第一场)
17:00-19:00经济法(第一场)
2022年8月27日(星期六)
08:30-11:00审计
08:30-11:00财务成本管理(第一场)
13:00-15:30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场)
17:00-19:00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022年8月28日(星期日)
08:30-11:30会计(第二场)
13:00-15:00税法(第二场)
17:00-19:00经济法(第二场)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
2022年8月27日(星期六)
8:30-12:0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
14:00-17:30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草莓天天见
1、一年考几科最好?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年过6科的也有,一科不过的也大有人在,这取决于个人性格和学习方法。我接触到的大部分朋友是一年两科左右。2、考试科目怎么搭配?答:首先毋庸置疑的是,cpa六门考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我认为是会计。与会计联系最紧密的,我认为是税法。而战略相对独立,但和审计有些联系。审计应该是综合性要求最高的一科了,故建议放在后期备考。财务管理、经济法较为独立,与其他联系不密切。综上建议安排:一年两科,首推会计和税法、其次财管和经济法、最后审计和战略。【复习时间】很多人担心时间问题。如果脱产复习,我觉得从现在起到考试,时间尚可,不必惊慌。一科两个月的时间备考是完全可以的,当然这种复习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两个月加起来有十天的休闲时间就算奢侈了。如果是在职人士或者没有复习基础,相应的时间还要增加。所以稳住步子的同时,尽早尽快复习为好。【复习方法】☞会计:有没有基础都差不多,时间长短问题。会计是比较难的,也是审计和税法的基础。看会计之前最好先找一本会计的基础课本看一看,明白常用科目,搞清资产、负债类的即可,不必深究。选择一个辅导班,中华东奥都可,很多网盘都能搞得到。逐章听课,不做题目,快速过完,把握书本整体。如果听不懂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下去写下去。第一遍正常速度即可,推荐张志凤基础班之后做习题班讲义,推荐徐经长强化班。做一章听一章,更正,不懂再听。这一遍的关键是领悟,了解自己错在哪里,建立一个笔记本。第二遍还有部分章节搞不懂是正常的,误慌通过第一遍整体把握,第二遍知识领悟后,应该已经听了两遍课,做过一套练习,到此你已经成功一半了。第三遍主要是攻坚克难,解决遗留问题。部分章节再听课再做题最后一轮就是套题训练了,及时查缺补漏☞税法:税法的特点是知识点零碎,重点税和非重点税的方法不同,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题。税法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科,但其实他是比较难学好的。和会计一样,先逐章听课,不做题目,快速听完,对整体有个把握。此轮推荐叶青或杨军的课做叶青习题班讲义,做一章听一章,更正,不懂再听。第二遍的关键是通过做题记住计税的公式第三遍知识点扫盲,解决遗留难点,依然多做题最后还是套题训练,选择最后6套题即可,查缺补漏☞财务成本管理:财管复习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考试也是比较模式化的。财管的特点是看上去很难,但实际应试技术含量并不高,它不要求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但是需要记忆的公式较多,这门课的关键也是通过多做题而记住公式,然后把你记住的模型写下来套数字即可。切记牢记公式。首先依然建议逐章听课,不做题目,快速听完第一遍,把握宏观框架。第一遍学习会发现公式很多,貌似很难,但请不要放弃,坚持听完。在此推荐陈华亭基础班,讲课方式幽默且记忆方法灵活打印陈华亭习题班讲义,做一章听一章的讲解,更正,不懂再听。此轮推荐陈华亭或者闫华红的基础班。习题推荐轻松过关1或梦想成真(前面会计和税法也用此书,下同),逐章做题,一章全部做完后再对答案,没掌握的知识点再对照课本查找解决,第二遍关键是通过做题记公式第三遍同前,知识点扫尾,尽量不留死角,还是多做题吧最后套题训练,最后六套题,查缺补漏☞经济法:经济法主要是背书,题目可以少做,但书本中的理论要烂熟于心。经济法的特点是知识点也比较散,没有整体性,据说比司考中要浅一点(答主没考过司考,勿喷)。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背,效果会更好,不建议去做笔记,个人感觉法律条文太多做不完。经济法的关键是多背书,公司法、证券法等要了如指掌。逐章听课,不做题,快速听,整体把握。推荐赵俊峰或者郭守杰的课,建议听赵俊峰的课,郭帅(郭守杰人称郭帅)的课不是不好,只是赵峻峰的课程更幽默经济法属于那种 “做题:背书=2:8 ”的课程,因此关键点是如何把知识点记牢,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掌握正确方法、勤于思考多总结,方可事半功倍。所以大家多听课,多下功夫多背书吧最后做套题,查缺补漏
鄙视投机者
1.一科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难度较大,是《税法》、《审计》等科目的基础,零基础非专业的考生选择此科目进行试水也并不是个坏的选择。如果考生能力更偏文科,选择相对文字类的科目以增强自己的备考信心也是很好的。2.两科首次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考生,比较建议选择:税法+经济法,相对于其他科目,《税法》和《经济法》的内容比较固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学完。从类别上来看一个计算类科目加一个记忆类,考生分配时间也比较合理,且两科的内容关联度比较高。会计+经济法内容搭配很好,但难度比较大,需要的时间比较多。会计+审计两科难度大,课时、内容都很多,如果考生想要一年通过这两个科目,需要谨慎些,对自己的备考时间备考计划都需要有相对完美的把控力。审计+战略难易结合(就CPA科目而言),且在内容上,关于内控风险的知识比较有衔接性。技巧:可以根据考试时间来搭配,如果考生不希望都在同一天,或是考试时间不想连续,可以参考考试时间来搭配选择。3.三科一年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3科属于比较科学的搭配,但要尽可能给自己预留出意外的时间,建议将难度大的科目放在前面报,既能为自己打气,也是利用首考的备考热度。会计+审计+经济法/战略难度大的搭配一个简单的。会计+税法+经济法关联度比较高,全部通过可以增强信心。财管+审计+战略内容跨度比较大,科目相对抽象,但因为内容上也有关联性,也可以参考。4.四科同时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4科对学习时间、精力、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备考过程中能否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也是一大难题,但只要功夫到位,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完成的,建议大家不要把难度大的科目全部都选上,这样不利于时间分配。5.五科以上不太建议,因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很高,投入的时间、能力等综合情况都要匹配度很高,毕竟一年通关的考生人数还是属于“凤毛麟角”的,但如果各方面情况都很充足,也并不反对大家去尝试。
『刻骨銘心』%
高 顿CPA解答: 1、会计、审计、财管:最好不要同一年报考 注会新制度考试中,专业阶段比较有难度的就是会计、审计和财管三个科目,其中会计和审计以难度著称,财管以计算量著称。财管和审计都需要有会计基础,但是审计和财管也都需要笔记长时间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无形中考试周期会增加,所以建议第一次报考注会的考生不要三科全报,会计和财管组合最优,其次是会计和审计。 2、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不建议单独报 税法和经济法是难度比较低的科目,但是他们的性质属于难度搭配,第一次考的最好不要只报这两科。因为难度比较低,报考的人会比较多,通过的难度其实是比较大的,简单的科目反而会影响对考试的信心。因此建议应该难易搭配的方式报考,同时考虑科目之间的联系。 3、可以选择的报考方案 会计、审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但是难度较高;建议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审计做好第二年通过的打算。 会计、财管和风险管理:主要考虑到财管和风险管理难度要低,而且联系紧密,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 会计、财管和税法: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会计、税法和经济法:主要考虑到难度问题,难度比较偏低,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经济法难度也不大;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