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7

520贝基清净果
首页 > 考试培训 > 英语口语中级考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lex@美食

已采纳

英语口语等级考试是北京教育考试院与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联合推出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体系,考试共分4段12级: 1、预备级,包括一至三级。考生与考官进行5至7分钟双向对话,语言的要求限于各级的谈话话题范围内; 2、初级,包括四到六级。考生与考官进行约10分钟对话,其中约两分钟考生就准备的题目讲述,讲述时可借助自带的实物或图片,随之就讲述的题目进行问答对话; 3、中级,包括七到九级。考生与考官进行约15分钟谈话,考生需讲述事先准备的题目,讲述时可借助自带的实物或图片,考生需就一本书、论文集、杂志等内容进行讲述及讨论; 4、高级,包括十到十二级。考生与考官进行25分钟谈话,对考生有较高的语言要求及与他人交谈的能力。25分钟内要求考生讲述一篇事先准备的题目、一篇事先准备的长度适中的材料,并与考官进行讨论。考官还将现场提供一份听力材料,并就其内容及词汇提问。

英语口语中级考试

335 评论(11)

蓝Luckyclover

英语中级口译口试该如何备考

口试是中级口译考试的非常难的一关,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准备口试,也不知道中级口译考试大纲对于口试的基本要求和要考的范围。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英语中级口译口试该如何备考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口试部分简介

1、常见选题:

①选择性、辩论性话题

②热点问题:西部大开发、北京申奥等

③校园文化话题

④社会现象、成功、快乐、国家政策等

2、口语应试技巧:

①多与英美国家人士交流、沟通

②通过原版外片提高语感

③背诵好的演讲稿

④阅读报纸,提高词汇量,充实知识量

⑤平日进行作文练习

3、口语考试常见问题:

①因为紧张忘记事先准备的例子

②表达不流利

二、口译实考体验

口译基本功:考生具备较高语言水平;丰富词汇量、流利的表达;

准确的发音;较高的文化修养;很好的心理素质;很强的记忆力;较强的理解力、分析力、应变能力。

例如:

1. 中外合资是一种互补互惠的.合作关系。外国在华投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A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 is a mutually complementary and beneficial

partnership.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can maximize the strengths of both

parties concerned.

2.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消费市场潜力大。此外我们还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

Our country has massive land, abundant resources, cheap labor and a

potential consumer market, in addition to the stable polit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favorable investment policies.

3. 发达国家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投资兴办合资企业时,外方可以提供资金、机械、技术和管理方法。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sufficient funds,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expertise. When establishing a joint venture, a foreign partner may

bring into the cooperative business capital funds, machinery,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4. 中方可以提供土地、劳工和部分资金。应该说,这种投资方法对合作双方来说,具有丰厚的经济回报率。

The Chinese partner, on the other hand, may supply land, labor and a

portion of the funds. Therefore, this type of investment is supposed to yield

fat economic returns for both parties in the partnership.

三、近年中口考试特点

1、课本内容仅占1/4,其余内容来自口译实例。

2、英译汉部分较难。

3、汉译英通常都可以听懂,但考生翻译时往往出现词汇量匮乏的问题。

4、注重平日口译技能的综合培养。

31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