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lly9073
注册会计师各科学习方法(1)会计: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科目会计是CPA六科中难度最大的科目,但同时也是最基础的,会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内容多、范围广、难理解、计算多,所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依次化解这些难题。会计科目需要花费的时间是最多的,精力也是最多的,拿下了会计就拿下了注会的半壁江山,后期备考难度就会小很多。(2)审计:最讲究逻辑也最晦涩难懂的科目审计是CPA六科中逻辑性最强的科目,而大多数考生没有审计经验,缺乏审计思维,所以逻辑性不强,但偏偏审计是直接英译过来的科目,很多表述又非常晦涩难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复习难度。审计一旦理解了,后期的复习难度是比较小的,要学会从题目回归到教材中,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3)财管:计算量最大也最花时间的科目财管是CPA六科中计算量最大的科目,计算题几乎占到了80%左右的比例,而且财管复习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考生一定要留出和会计科目同等的时间来复习财管。理解以后,重点就是要学会公式的运用了,同时还要对重点章节进行针对性突破;财管的刷题量和刷题时间都是要比其他科目多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4)税法:记忆加计算结合最广的科目分析近几年CPA各科的通过率就能发现,税法的通过率几乎是仅高于会计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照通过率越低难度越大来判断的话,税法难度甚至高过审计和财管。而税法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既偏记忆又考察计算,哪一部分弱了都不行。税法的重要章节就是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这些,包括其他一些税收优惠等等,先会算后会背,税法的通过率也会大大提升。(5)经济法:偏重记忆又偏重案例的科目经济法近两年来的考察越来越偏向实务,而且大多数实务的考察都非常综合,所以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很强的要求。经济法要从题目中找知识点综合运用的技巧,哪些知识点是容易结合起来出主观题的,都是考生要花时间研究的问题。最后就是要花时间背诵,把知识点都记牢背会。(6)战略:考察偏向基础题量越来越大的科目战略的难度是不大,考生只要掌握了几个重点章节,多做两套真题理解一下,通过考试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近两年战略的考察形式也在发生变化,题量也越来越大,只复习重点章节有点困难。
脸红红1121
学习方法介绍:1打基础浏览CPA考点合集,熟悉知识点框架,清楚考纲。目的:精简的文字也能给自己找到自信,如果一下子看太详细文字太多会有遥遥无期的感觉,容易放弃。2 强化将看过的考纲和书和题目结合,看书听课做题为主。教材推荐《21天突破》,会比其他教材精简很多,该有的都有。基础题一定要做完!3 做框架图,建错题本重视思维导图,制作框架图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整个书概念,看到题目就可以想到要考什么考点,形成反向思维。4 冲刺做模拟题+错题本巩固知识。
jimmy吉米吉米
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学习方法:1、《会计》在CPA考试中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建议考生把握住会计准则和文字表达这块。关注一些会计处理的条件,而不是具体的计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强化基础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会计绝不是一门靠死记硬背就能通过的学科,它靠的是理解,只有理解了会计处理的原理,才能对各种问题应对自如,所以对于基础知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通过《会计》科目的考试,一定要多做题,在做题中发现自己的漏洞,在做题中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2、《审计》要把握准则。牢记专业术语和审计准则的规定,学会识别风险和判断,能够对实质性审计程序熟练掌握,说实话需要记忆的内容还挺多的。3、《税法》精读教材,全面把握,突出重点。税法提倡一章一章地详细学习各个税种,把学习的重心放在流转税、所得税几个主要的税种上,通常这几个税种在考试中占分值较多。税法必须要做大量的练习题目,光靠记忆和理解是远远不行的,通过做题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总结考试的重点和规律,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CPA考试成绩。需要多看历年试题。答题时要仔细看题目要求,回答的时候先下结论再阐述法条内容。4、《战略》对于这种重点考察记忆的科目,建议听一听网课,做到真正理解。然后考试前一周对记忆的内容进行突击。在听课的同时,根据老师上课的讲解和讲义的总结,自己整理一份复习的提纲,主要就是再次提炼重点,明确真正需要背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的内容还是挺多的,比如战略类型、SWOT、风险和内控等,还会涉及合并或者战略模型的内容,要提高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就是要多接触案例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术语和分析并引用案例中的信息,这样就可以答好了。5、《财管》这门课涉及的计算题目比较多。主要重点掌握资本预算章节中的净现值法、内含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方法、投资项目的敏感性分析;在标准成本计算章节中重点把握标准成本的概念、种类、制定,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在作业成本法章节中主要掌握这种方法的优点缺点和怎么样计算。6、《经济法》基本还是那些重点,类似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等,这些内容是比较重要的。希望大家对这两章的变化和重大修改引起重视。比如首次发行上市,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内容都是比较重要。2017年注册会计师学习重要时间段如果你是在职考生,建议每天应该至少2小时学习时间,最好3小时。如果是非在职考生,每天应该保证≥5小时学习时间,最好是8小时。有了整体的时间把控以后,我们来看看每天注册会计师最佳学习时间。总体来说,早中晚因人各异,但是据科学统计分析,最佳的学习时间点如下:1. 清晨7点左右。这是学习和记忆力最高的一段时间。适合学习一些难以理解但必须记住的内容。2. 上午10点左右。大脑比较兴奋,适合学习需要思考的知识点,也可以做难题的好时机。3. 晚上7点到8点。这个时候也是比较亢奋的,适合把一整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复习。4. 睡前1小时。适合复习一些难点,在睡眠中也能保留思考,不容易遗忘。所以各位备考注会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不同科目的不同时间段学习,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调整作息时间,控制好备考节奏。无论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员,都应当明确各个复习阶段的具体时间截点,尽可能在一个时间段保持一致的学习时间段。只有合理的复习安排,让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收获最终的成功!
mercury211
总能看到大家问:“该不该考CPA” “考CPA什么时候准备合适” “怎么能快速考过CPA” “注册会计师好找工作吗,薪资多少” …… 所以就想聊聊注会考试,也算是自己脱坑前的一个学习小总结。一.为什么考CPA 家长们总说考完证儿放在那就能月入好几千;电视剧里考完CPA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公众号里拿到注会就百万年薪?以上……统统没有。 为什么考CPA呢?为了在事务所混口饭吃。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后才可能有签字权,经理级别以下的CPA持证者每个月可以拿到1000-3000(根据级别)的Q-pay。 复习的过程也是自己提升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能有效的督促自己学习,为解决实务中更复杂的问题提供知识储备。没有考试的约束的话很大程度上我就不思进取放飞自我了。当然,对在券商,律所,或者在企业从事财务相关工作的人来说,CPA 应该也是除CFA,司法,会计职称等行业必考之外的一个加分项。虽拿证也不能就马上年薪百万,走上人生巅峰,但是确实可以让未来多一些可能。之前跟学弟学妹聊天的时候,也总试图拉他们入坑,建议他们在研究僧阶段的时候可以考虑参加CPA考试,一是学习时间充裕,二是金融专业相关,找工作的时候能多一些竞争力。 二.CPA难不难 对于CPA大家看法不一,有说已经烂大街的,也有说超级难考的。我的感觉是CPA没有那么难,但需要时间加多一些专注,在职备考太痛苦,像是一场持久战,选择了别放弃就对了。每年考试出考率只有1/3到1/2,只要出考就离王者更近了。 三.如何复习 1.考试介绍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业界戏称“非常六加一”。 专业阶段共6科,需5年内通过,可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 综合阶段分为职业能力(上)和(下)两部分。上部分涉及会计,审计,税法。下部分考经济法,战略,财务管理。综合阶段通过后可取得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证。可根据自身职业选择成为执业/非执业会员。 2.专业阶段备考方法 我是在职备考,每年集中复习时间在1~2个月。其他时间都是零碎的复习时间,还总会因为项目原因中断复习,所以复习可能没那么细致。 复习前我都会做一个学习计划,一是鼓励自己加把劲肯定能复习完,二是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复习的节奏。每天标记✅这样能有利于目标达成。 每个人自身条件,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都不太一样,以下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1)主要资料 1)网课(东奥,中华)及讲义 网课主要听基础班,其中有的章节可以不听,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晦涩难懂的章节先听课后看书便于理解,但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会选择先看讲义,不懂的地方重点听,会的部分跳过,这样听课效率更高一点。 2)轻松过关一 轻一算是加强浓缩版教材。没时间看教材的盆友可以选择吃透轻一。每章节有知识点总结,历年真题,课后练习部分,书最后还有模拟题。对于时间较少的在职党来说非常实用。 CPA考试知识点多,内容涵盖广,每年准备2-3科考试的话,常常是学的时候啥都会,几天不看就忘。我属于短期记忆比较好的那种,记得快忘得快,所以不管复习时间多久,轻一我基本上是看2到3遍。 第一遍跟着网课初步学习,做题,标记错题、重要及易错知识点。该步骤用时较长。 第二遍巩固知识点,错题重新做一遍。 第三遍差不多就是考试前啦,只看自己标记的内容,查缺补漏。 轻一掌握了就可以应对考试了,觉得题量不够的话还可以做最后六套题(轻四)。最后六套题难易程度不等,整套卷子限时完成可以让自己适应一下考试的节奏。 比较惭愧的就是我没有一年是做完最后六套题的,基本都是做一套,看一下另外几套的考点,典型的眼高手低。由于做套题太少,每次考试都觉得时间很紧张,常常是敲到最后几秒,等着自动交卷。这点需要反思。 (2)课程选择及复习方法 CPA授课的机构比较多,有东奥,中华,北注协,还有近两年大火的BT学院等等。专业阶段我选择推荐东奥和中华(不是说别的不好)。东奥和中华老师比较多,风格各异,关键是看哪一款适合自己。 1)会计:东奥张志凤 中华郭建华 会计中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金融资产,收入,股份支付等是比较难懂但又很重要的章节。长投,合并一遍不懂就多听几遍,每一遍都会有新的见解。 复习的时候容易产生听完都懂了的错觉,需要动笔做题确认一下自己的真实水平。大题考点会比较集中,基本都在长投,合并,金融资产,收入,再结合一下递延所得税,这两年还会有持有待售。掌握了这些,即使偶尔有像政府会计这样的冷门考点出现,也可以60分万岁。 2)审计: 东奥金鑫松 四金老师普通话标准,思路清晰,再加审计同行,好感度up!听说现在还有后援会了!四金逻辑清晰,讲课幽默风趣,能把繁多琐碎的知识点和工作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浅出,即使没有实务经验也能听得明白。 审计关键在于理解。可以自己总结一下审计讲了啥,把握知识框架,标记主要考点,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刷题倒不用太多,主要是轻一,再加上四金的模拟题。 3)财管:东奥闫华红 财管我是先看讲义再听课的,闫华红老师干脆不啰嗦,课时不多,但基础原理讲解的很明白,便于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财管每年变动不大,题型相对固定。考试题目偏基础,但是计算量大,需要复习阶段就多加练习,熟能生巧。财管公式比较多,建议通过做题来记忆。去年把轻一,基础班讲义,习题班讲义题目都做了一遍,考试的时候发现题目都很熟悉。 我习惯了在纸上做题,考试的时候对机考环境极不习惯。遇到表格式题目,往下一拖表头都不见了,严重影响答题速度,整场考试都很慌张。建议复习阶段尽量能做下机考模拟,这样可以考的更淡定从容!郑晓博老师好像还分享过搜狗输入法计算神器,需要的可以微博搜一下。 4)经济法:东奥郭守杰 经济法男神非郭守杰莫属。物权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条文多没关系,郭老师帮你理顺它。印象最深的是物权法,郭老师酷爱画图,举例什么牛啊羊的,通俗易懂,记忆深刻。认真听过课能记住不少东西,思路会更有条理。 重要的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口诀方便记忆。 5)税法:中华叶青 不得不说我国税法博大精深,税种多,税率多,税收优惠政策也多,不多看几遍真不行。重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好像还特别爱考我曾放弃的国际税收。叶青老师讲课层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听课后再看轻一会好一些。税法也是需要通过做题来记忆的,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题,第一步错,后面环环相扣费尽力气最后计算出来的就是错的答案。 轻一加叶青的讲义,相互补充,完美搭配。 6)战略:中华杭建平 杭建平老师挺好,就是讲的特别细,案例举的也挺多,课得100多节,从来没听完过。基本都在第三章战略选择听完后就放弃了。重点章节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可以结合框架导图进行复习。 个人感觉选择题比较重要,复习的时候要清楚基本定义,做题才能举一反三。主观题答题基本上是课本上一句知识点加照抄材料对应部分。相对来说主观题比较好拿分。 轻一选择题需要做,错误的选项要二次复习。 大题部分没时间做,我总结了轻一课后题和历年真题涉及的考点,通过关键词记忆。总结后发现有的部分真是高频考点,比如发展战略,并购呀……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啦,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希望可以对已经入坑和犹豫要不要入坑的小伙伴有所帮助。祝大家2019年考的都能过! 今年在备考综合,欢迎交流呀。 可以分享资料给大家。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