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缕幸福
幼儿园安全培训计划及内容如下:
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宣传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为主线,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促进我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始终把全园师生的安危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主要工作:制定幼儿园安全工作体系。开学初,利用各种会议,重申幼儿园的各项规定,宣布本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安全工作专门的负责人员,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做到人人有责任,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加强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幼儿园将利用“家与园”、橱窗、黑板报等途径,对幼儿家长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特别是加强交通安全的重视,在接送幼儿时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谦让。平时各班级利用晨间谈话、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浅显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患于未然。
加强饮食卫生安全管理,认真贯彻“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召开食堂职工会议,对后勤人员加强卫生知识的培训。严格采购、储存、保管和消毒制度,严格实行生熟分开,定期检查各项设施的完好情况。组织教职工的健康体检,严格禁止传染病患者和传染病源携带者从事食堂服务工作。
加强对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经常检查电线路是否完好,电器设备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凡有安全隐患立即更换或纠正。加强幼儿园安全队伍建设。要加强安全员的管理和教育,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安全管理员要尽心尽责,经常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对幼儿园有关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实施监督。
加强园内安全检查和自我排查。为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开展和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安全员要及时了解本园安全工作的现状,经常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决不掉以轻心。
安全工作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幼儿园安全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和教育教学秩序,我们要把安全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避免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以及全园师生生命和国家集体财产的安全。

阿布kingnine
导语:幼儿园是幼儿进园以后,活动、学习、休息的场所,“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确保幼儿在园活动、学习、休息安全,必须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
一、把安全意识教育贯穿一切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掌握进行安全活动的技能、方法:室内——注意走路时的速度,尽量让身体避免与同伴、桌椅发生碰触;室外——了解室外的地形特点,在阶梯、坡坎等处的安全活动方法。体育活动中——基本动作练习,排队、走步、跑步、跳跃、钻、爬等徒手类运动,集中注意力,与同伴保持适当身体距离,使大家都能愉快参加活动;在有小型器械的活动中,掌握正确使用器械的方法。
在大型器械活动中,安全教育重中之重,不仅要教给幼儿安全活动的方法,还要根据幼儿的情绪、身体状况来安排活动,及时调节幼儿活动的速度、节律、时间,对幼儿的安全活动有预见性,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和体能的锻炼,促进幼儿大小肌肉群的协调训练
二、创设安全的幼儿园人文环境
1、落实家长为幼儿第一监护人的责任
幼儿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监护人,必须树立为孩子负责的意识,对幼儿的安全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遵守幼儿园接送制度,凭接送卡接送孩子,确保幼儿人身安全。幼儿园要做好在园家长的培训与沟通工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网络、家园联系册、致家长一封信、电话随访、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不同时期相关安全培训,并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家园同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2、全社会必须树立为幼儿安全负责的意识
树立为所有孩子负责的意识,既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又要对全体幼儿负责,作为幼儿家长,当自己孩子有病、发烧,要及时上医院诊治,需要隔离的要主动自觉地按医学隔离要求进行隔离;成人在幼儿面前不吸烟、不说脏话,举止大方、文明,驾驶员要注意规避幼儿等。
三、需要对儿童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意外伤害性事故的发生常与儿童的冲动有关。有时,学前儿童由于动作控制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较差,在抢先占有、奔向目标时,危险几率大大增加。如果教师能在儿童兴奋无比时及时以中断或间隔来让儿童有短时间的“冷却”。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安全教育应当帮助学前儿童逐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看一看、想一想是否安全或怎样更安全。如过马路时要看交通灯及前后左右的车辆,奔跑时要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破旧玩具要修理后才能玩等。此外,教师平时还应提醒学前儿童随时关注周围还有哪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安全隐患。
四、积极开展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1、及时检讨。幼儿园应该召集相关人员,对于事故的原因、责任归属、落实改进措施进行冷静而客观的分析。
2、幼儿园应该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关的补救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幼儿园应该从事故中发现安全教育的'价值,使事故教学案例,对教师、幼儿、学校管理者进行安全教育。
4、事故处理完后,幼儿园应该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积极化解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顾虑,拟定相关的整改计划。
五、安全制度落实不放松
1、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做到以“教”为先,实现以“防”为主
坚持每学期对教职工、家长、幼儿三方进行教育培训,做到持之以恒。如对教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条文和安全知识及岗位职责培训,然后进行知识答卷测试,对培训内容加以巩固,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对幼儿意外伤害的保护意识。开学初对家长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家长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家长保护幼儿的安全意识,激发幼儿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工作的热情,规范了家长的在园行为,为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和谐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严格落实周班级安全自查制度,落实安全领导小组每两周对班级设备设施排查一次,每月对全园水电、大型玩具、房屋设施排查一次,做到及时登记,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维修整改。对无能力解决的问题及时汇报园长,同时建立安全隐患台账,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协助解决。
3、落实大型活动安全预案报告审批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
不论是教学上组织幼儿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还是在园里开展大型集体活动,都要严格执行安全预案报告审批制度,做到部门负责人亲自制订活动方案,做出具体安排,成立临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安全责任分工,拿出出行前安全教育计划,明确教育内容,并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呈报部门安全主管领导。经安全小组批准,主管领导要做好协调工作,安排好随行的保健医生及出行路线;直接责任人把安全预案上交幼儿园主抓安全领导审批后方可出行,确保活动平安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