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征服沪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各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中高考工作的各项要求,努力克服疫情对考试带来的不利影响,防范和化解面临的各种风险,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顺利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中考涉及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关系教育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各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17年山西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晋招考委〔2017〕3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晋教学〔2021〕7号)精神,健全领导机制和组织机构,严格落实中考工作主体责任,完善各项安全和考务规定,强化政府各部门协作,严厉打击各种考试违纪舞弊,尤其是有组织的团伙作弊、利用网络或微信等散布谣言严重干扰考试正常秩序等违法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坚决处置。各地要高度重视试题保密、听力考试、考试时间设置、网上舆情等重要风险点,在考前彻底排除潜在隐患,确保考试安全和顺利进行。
各地要按照省教育厅、省卫健委下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组考防疫工作实施方案》(晋教学〔2020〕9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施考涉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晋教学〔2020〕8号)要求,做好中考防疫以及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要克服麻痹思想,加强部门间工作协调和保障,认真落实防控工作机构、人员安排和物资准备,做好考点周边交通出行、治安管理、考生入场退场、考点消毒服务等工作。
二、考试
(一)考试组织安排
1.中考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场进行。考前各市要安排专人按照标准化考场要求对所有考场进行详细检查,不合格的要在考前一周整改到位。
2.每考点设主考一名,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考点所在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设副主考2至3名;每考场安排30名考生,单人单桌单行,前后左右距离最少80厘米以上;每考场派一名本校主监考,一名外校副监考,是否选派监督检查员,由各市根据实际确定。同考场监考、监督检查员须由不同单位人员组成。考生准考证号随机编排,考场编排情况公布时间由各市确定。
3.中考期间,省、市、县三级分别抽调人员组成巡视团,对考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市派巡视员由非本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每考点至少有一名市派巡视员,并严格按要求做好回避。巡视员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大问题及时向派出机构报告。考试结束后,巡视团向派出机构汇报工作,提交巡视检查报告。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巡视团工作,对巡视员指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按规定及时整改。
4.中考期间,实行考试情况报告制度。按照“一天一报,有情况随时报告,无情况零报告”的要求,逐级上报至省招考中心,遇重大问题要立即报告。
5.各级考试机构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考试期间对违纪舞弊问题,以及考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考场纪律混乱、作弊现象严重的考点,各市要参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条款进行严肃处理。
(二)考试科目、分值与时间
1.考试科目、分值及时间: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听力考试占20分)、理科综合15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文科综合150分(历史75分、道德与法治75分)、体育50分、理化实验操作10分、信息技术10分,总分730分。
考试时间为 6月20日、21日、22日 ,具体时间见下表:
2.道德与法治为开卷考试,其余各科均为闭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开卷考试时,考生只准带普通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不得携带其他书籍及参考材料。
3.英语听力考试采用播放录音的办法,录音开始播放时间统一为6月22日上午8∶30分,不得提前或推迟,录音只播放一次。
4.体育考试项目为3项,分值为50分。其中必考项目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分值均为20分,其他两项由各市确定,分值各为15分。
5.理化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试由各市按照《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考加试理化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有关工作的通知》(晋教基〔2015〕3号)、《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理化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务工作的通知》(晋教基函〔2021〕14号)文件精神执行。
6.进行改革试点的晋中、阳泉两市的中考组织实施由两市自行安排。
三、评卷及成绩公布
(一)评卷工作由各市招考中心负责。各市要做好学科评卷组长的选聘工作,按时参加评卷组长培训会议;制定和完善评卷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和流程,并严格组织实施,确保评卷工作质量;加强考生答卷的安全保密工作,评卷所有场所须全程录像并能回放,确保每份考生答卷在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工作场所的安全;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考试数据的处理和管理,确保各种考试数据准确无误。
(二)评卷统计工作结束后,各市负责通知考生成绩,公布试卷复查办法,受理考生复查试卷申请。
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笨鸟肥肥
各市招生考试中心,有关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晋教高〔2022〕14号)精神,现将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对象及条件 (一)2023年高职(专科)毕业生 1.具有山西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的2023年高职(专科)毕业生。 2.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最后一学期课程除外)。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 在我省应征入伍的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及在校生(含高校新生),退役后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 以上两类人员报名时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未受过纪律处分或纪律处分已解除;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院校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体检要求。 二、报名方式及要求 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资格审核”的方式。所有参加我省专升本考试的考生(含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文化课考试以及免试入学条件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资格审核,并提交本人照片及报名材料等相关电子信息。 “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时间为2023年2月8日8时至2月12日18时。考生须在规定时间报名缴费,逾期不予受理。未按规定缴纳报名费、专业测试费的考生,报名资格无效。 “资格审核”时间为2023年2月8日至2月13日,各报名点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网报信息材料进行全面审核,确定考生的报名资格。 各市招生考试机构以及有2023年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的院校均设立报名点。 (一)编制、打印考生号 各报名点在报名开始前要严格按照学生学籍(学历)注册专业和本专科对应专业目录编制考生号。各报名点须在报名开始前编制、打印考生的考生号和初始密码。 考生号由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1、2位为年份代码23,第3、4位为山西省代码14,第5、6位为各市代码,第7、8位为报名点代码,第9、10位为考生报考的招生专业类别代码,第11至14位为考生顺序号。 (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 1.考生报名前须先到各报名点领取考生号和初始密码。具有我省普通高等学籍的2023年高职(专科)毕业生(含从我省应征入伍的退役复学人员)在毕业学校领取;从我省应征入伍的非我省学籍2023年毕业生,以及从我省应征入伍、2023年前毕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在应征入伍地所在市招考中心领取。 2.考生凭考生号和初始密码登录“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和《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考生诚信报名书》,同意履行后输入报名信息,并在报名系统缴纳报名考试费。报考音乐表演、舞蹈学类(包含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的考生另需缴纳专业测试费。网上报名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及缴费有关要求,详见《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网上报名系统考生使用说明书》。 3.考生根据本人所学专业,对照《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本专科对应专业参考目录》《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科目》报考。其中,报考财经类、法学类、传媒类、机械类、电气电子类、计算机类、建筑水利类、环境化工与食品药品类、地质矿业类、农林园艺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类的考生按照专业大类报考,报考艺术类、医药卫生类、教育类的考生按照专业报考。 4.考生网上报名需提交的材料 (1)考生本人近期免冠彩色证件照(用于准考证照片)、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人像面、国徽面照片。2023年前毕业的考生须提交本人学历证书照片以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2023年毕业的考生须提交本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退役大学生士兵须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照片。 (3)符合录取加分、竞赛获奖免试入学、退役大学生士兵立功免试入学条件的考生须提交相关证书照片。 (4)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须提交由县(区)乡村振兴局出具的证明(包括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相关信息)。 考生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后,如因个人原因取消报考资格,报名费用不予退还。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填报的信息是投档录取及上报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的重要依据。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本专科专业对应关系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报,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写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必须严格按照网上报名系统“准考证照片上传要求”上传真实、清晰的本人免冠彩色证件照,所提交的材料必须保证真实有效。考生上传证件材料照片必须为照片原件。因考生上传照片不符合要求、提交的材料弄虚造假、模糊不清等导致无法确认、考试、录取等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报名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资格审核 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工作由各报名点负责。 具有我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的2023年高职(专科)毕业生的资格审核工作由毕业院校负责,须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本专科专业对应关系、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进行审核。对退役大学生士兵报名资格还须审核考生《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对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还须审核建档立卡信息,对符合录取加分条件的考生还须审核获奖情况。 在我省应征入伍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报名资格审核工作由应征入伍地所在市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须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高职(专科)毕业证、本专科专业对应关系、《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进行审核。 (四)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年高职(专科)毕业生由毕业院校党组织负责考核;在我省应征入伍的退役大学生士兵由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党组织负责考核。 2.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考生所在学校、单位或乡(镇)、街道办事处党组织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鉴定内容要完整、准确地填写在《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有关栏内。考生可从“山西招生考试网”下载《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对受过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或其他违法违纪处理的考生,要如实提供所犯错误事实、处理意见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翔实材料,由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党组织公章,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3.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能提供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证明材料的,应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1)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2)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4.各报名点要按照规定,对所有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进行认真审核,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报名。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由各报名点保存3年。 (五)信息校验汇总 各报名点负责本报名点报名信息的校验汇总并报各市招考机构,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对所辖区域内报名点采集的报名信息进行核查、校验、汇总,核查无误后上报省招考中心。 各报名点从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花名表》,经报名信息审核人、报名点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报名点公章后,于2月16日前交市招考机构,各市招考机构于2月18日前报省招考中心。 三、体检 考生的体检工作由各报名点负责组织,采取集中统一方式进行,在2月28日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报名点与体检医院协商后统筹安排,鼓励各报名点采用无纸化方式进行。 体检医院须设在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主检医生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主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须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有关要求对考生进行体检,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结论,并将体检结论认真填写在《考生体格检查表》上,加盖医院公章,对其真实性负责。 考生从“山西招生考试网”报名系统下载《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考生须在《考生体格检查表》上如实填写本人既往病史,体检医院要在每个考生的体检表上认真填写“报考专业指导建议”中的项目,并告知考生本人。 各报名点须按规定打印《考生体检信息确认表》,经考生本人核对签字确认,不得代签。 考生如对体检结论有异议,可以向市招生考试机构提出复检申请,由市招生考试机构安排在指定市级复检医院体检,3月6日前作出复检结论。考生若对市复检结果仍有异议,可由市招生考试机构在3月15日前向省招考中心提出复检申请,由省招考中心统一安排在终检医院进行体检,录取时以终检结论为准。对在体检工作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的有关人员,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各市招生考试机构核对体检信息无误后,于3月20日前按要求将《考生体格检查表》和体检信息光盘(一式四份)报省招考中心,《考生体检信息确认表》由报名点留存备查。 四、考试 考生根据所报考专业类别(专业)参加专业基础课(科目一)、公共基础课(科目二)两个科目的考试,专业基础课满分为150分,公共基础课满分为150分(其中英语50分,大学语文或高等数学100分),总分为300分。 报考音乐表演、舞蹈学类(包含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专业的考生另加专业测试,专业测试满分100分。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考试时间:2023年4月22日 上午8∶30-10∶30专业基础(科目一) 下午15∶00-17∶00公共基础(科目二) 色彩科目的考试时间为4月22日上午8∶30-11∶30,时间3小时。考生所用画具、马扎自备,作画须用水粉、水彩颜料,不得用油画颜料。 五、录取加分 在高职(专科)学习期间,获得下列奖项的考生,可享受录取加分。相关奖项上传截止时间为2023年2月12日。 (一)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金奖,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可在总成绩中加10分;获得国家三等奖,可在总成绩中加15分;获得国家二等奖,可在总成绩中加20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除外)。以上赛事学生如以团队参赛,个人须在团队中排名前五。 (二)在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如为集体项目,参赛人数不超5人)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可在总成绩中加10分;获得国家二等奖,可在总成绩中加20分。 (三)在全省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个人竞赛项目中进入前3名,可在总成绩中加10分。在全国学生运动会个人竞赛项目中进入前8名,可在总成绩中加20分。 以上奖励项目有重复的,取项,不作累加。 各报名点应严格规范执行我省专升本获奖加分政策,除山西省教育厅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外,不得擅自扩大范围,另设标准。 符合录取加分条件的考生,须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录取加分登记表》并交报名点。报名点于3月17日前交各市招考机构,市招考机构于3月20日前交省招考中心审查。 审查合格符合录取加分条件的考生名单,将在“山西招生考试网”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加分。 六、免试政策 免试政策包括免试入学(含竞赛获奖免试入学、退役大学生士兵立功免试入学)和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文化课考试两类: (一)竞赛获奖免试入学。专科学习期间获得以下竞赛奖项的学生免试入学: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金奖和银奖,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以上赛事学生如以团队参赛,个人须在团队中排名前五);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如为集体项目,参赛人数不超5人)中获得国家一等奖;在全国学生运动会个人竞赛项目中进入前3名。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立功免试入学。退役大学生士兵在服义务兵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以上(含三等功)奖励的,免试入学。 (三)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文化课考试。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免于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课考试。招生院校依据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综合考查结果、考生志愿、专科学习期间成绩、服役期间表现等情况,择优录取。职业适应性或职业技能综合考查工作安排另文通知。 符合免试入学和退役大学生士兵免于文化课考试条件的考生,须与其他普通专升本考生一同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资格审核、体检,否则不予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再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课考试。对录取后未报到、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考生,不再享受免试专升本政策。 七、录取原则 专升本录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全省统一划定的专升本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财经类、法学类、传媒类、机械类、电气电子类、计算机类、建筑水利类、环境化工与食品药品类、地质矿业类、农林园艺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类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专业大类统一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依据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医药卫生类,艺术类中的设计学类(包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类(加专业测试的专业除外)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专业(类)统一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依据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艺术类中的音乐表演、舞蹈学类(包含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与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类中的体育教育、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专业,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按照专业(类)统一划定的文化课成绩和专业测试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依据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按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建档立卡专项计划考生统一考试、招生计划单列、单独划线录取。 为切实维护招生正常秩序,按考生志愿投档后,若考生申请退档,不得转录到其它院校。 八、加强领导 (一)组织领导。各报名点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环节工作严格有序组织实施。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统筹谋划,科学制定报名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完善风险梳理和排查机制,确保应急措施到位。 (二)宣传培训。各报名点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多途径宣传我省2023年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政策、规定和相关要求,确保考生知悉相关政策和考试招生工作安排。要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及工作流程培训,确保熟练掌握政策规范要求,严格履行工作职责。 (三)严明纪律。专升本考试报名实行报名点负责制。各报名点要切实加强对考生报名资格的审核,严格落实录取加分政策,按照“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确保考生报名资格真实有效。要加强考生报名信息的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外泄漏考生报名信息,坚决杜绝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和违纪违规报考行为的发生。要加强对考生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的教育宣传工作,让每个考生了解违规处理规定和报名资格弄虚作假的危害性,自觉遵规守纪,做到诚信应考。 附件1: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本专科对应专业参考目录 附件2: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科目 附件3: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院校及专业原文标题: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工作的通知文章来源: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