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7

白羊座小叔
首页 > 考试培训 > 八年级考试题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静地过

已采纳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7题,共2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栖xī脊椎jí褶皱zhě遗骸hái

B翩然piān匀称chèng藻井zǎo矗立chù

C娴熟xián祈祷qǐ连翘qiáo载途zài

D取缔dì纤细xiān地窖jiào面颊jiá

2.下列句子中所标重音与提供的情景最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小陆参加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好朋友小海得知比赛结果后,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

A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B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C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D你荣获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第一名啦!

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花朵,,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D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里,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而在杜甫《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无疑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2)《黄鹤楼》一诗中作者在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

(3)《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外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观的两句是:,。

(4),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5)山随平野尽,。(《渡荆门送别》)

5.请你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6就下面的话题谈谈你的理解。(不超过30个字)(2分)

“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争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眼下,第二次海湾战争又使伊拉克再次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战争犹如一把利剑,总是在人类的头顶上晃悠着,晃悠着……

7.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介绍了三本名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本?为什么?(3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1题。

(一)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颔联所展现出的画面。(3分)

7.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二)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解释加点的字。(4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交辉: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念无与为乐者念:

(4)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9.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甲】文中表现作者自得与自豪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作者月下抒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甲】和【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自然景物,但又有所不同,试加以分析。(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23题。

(一)大自然的语言(节选)(10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12.请根据第三段文字概括一下什么是物候学。(2分)

13.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有何重要作用?(3分)

14.文中说明时间的推移,分别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3分)

15.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它的实际意义。请你从选文中摘抄一句农谚,然后再积累几句,好吗?(4分)

(二)独处,是一曲心灵的牧歌

李丹崖

①独处,__________。它总在无人问津的境遇里优雅地抽芽绽蕾。它不像诸葛亮神秘诡异的羽毛扇;也不像姜太公沽名钓誉的直钩。独处,是梭罗建在郊外的小木屋,是陶渊明篱前盛开的菊花。它摒弃了功利和浮躁,唤回了单纯和质朴,如同“久在樊笼里,返复得自然”,挣脱了所有的束缚,才能在心灵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②独处,__________。虽然没有咔咔作鸣的节奏,却能在无声的时空里独享生命的进程。它不是借以飞黄腾达的“终南捷径”,也不是失意文人的满腹牢骚。独处,是林逋的梅妻鹤子;是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它是一种心态的安然与平和,一种生命的静虑和超脱。

③独处,__________。它不愿与泥淖同流合污,不求像沧海一呼百应。而是在宁静里荡尽污浊,于无声中沉淀出蓝天的底色,悄然地把自己化作一面澄澈的明镜。

④独处,___________。也许它没有合唱的气势磅礴,甚至没有音乐的帮衬和烘托,但是,正因如此,它甜美的嗓音才可以得到自由自在地挥洒,灵魂的回声才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唱和。

⑤独处的时光,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匹无缰的骏马,无拘无束地驰骋在生命的原野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嗅一缕沁人心脾的花香,乘着耳畔清爽的微风,咀嚼着汁味鲜美的青草……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自己的脚下。独处的时光,可以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情,________,把所有的悲伤和烦恼都抛进生命的回收站,珍藏起一切的幸福和美好,并把它幻化成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⑥直刺青云的高山善于独处,它成就了伟岸的身躯,幽谷里的百合善于独处,它繁衍了生命的花期,森林里的雄狮善于独处,它当上了万兽之王,天才善于独处,他们登上了别人无法企及的顶峰。

⑦“古来圣贤皆寂寞”,善于独处的心灵是成熟的心灵,它能让生命在不断感悟中得到升华,让内涵在执著的追求里得到丰富,它让智慧在跋涉里得到提升,它让人生在专注求索中走向辉煌!

(选自《思维与智慧》)

16。如将(A)“是一片干净的湖水”(B)“是一朵清纯的夜花”(C)“是一只没有秒针的钟摆”(D)“是一曲心灵的牧歌”放到选文第①②③④段的横线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选自《思维与智慧》)

17.依据文意,在文中第⑤的横线上再续写一句话。(3分)

18.试举一例,赏析本文用词之美。(3分)

19.试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三)青歌赛不要为全民上音乐课

青歌赛举行了首场个人单项决赛,原本在团体比赛中以幽默风趣点评而大出风头,羸得无数观众瞩目的余秋雨、徐沛东却出人意料地在现场哑了火,而被新增的综合素质评委赵易山抢了风头,来自湖北宜昌、四川成都等地的观众纷纷来电抗议说赵易山点评太专业,根本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15个歌手中,余秋雨和徐沛东的点评只占了三分之一,其余的差不多都由赵易山来亲自点评。结果观众根本不买帐,认为他的语言表达没有任何娱乐性,点评太过专业,听不懂,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还有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当第二演播室的特邀嘉宾中央歌剧院的院长刘锡津在现场点评中说,很高兴地看到通过中国美声唱法的选手水平越来越高了,素质越来越高的时候。记者在前往第一现场途中,正好碰见中途退场的几位观众,上前采访一位观众为何退场,该观众说,视唱练耳一点儿都不好看,真没耐心看下去了,跟我们老百姓能有什么关系。

比赛结束,记者迅速采访了沈阳、北京、长沙等地的一些普通观众,他们都反映对视唱练耳十分陌生,都认为太专业,实在太浪费比赛时间,一些观众纷纷表示说,我们喜欢看到的是余秋雨和徐沛东的幽默,歌手回答不出出洋相的画面,希望青歌赛不要搞得太专业,不要老想着给老百姓上音乐课。

(摘自“粉丝网”,有删改)

20.第一段中的“抗议”一词能否换为“反对”?试分析。(2分)

21.请根据上文的内容整理成一句话送给“青歌赛”大赛组委会。(2分)

22.“青歌赛”对观众的吸引力是空前的,根据上文内容,找出其吸引观众的因素。(1分)

2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请举一条“青歌赛”最不可取的地方,并指出解决建议。(2分)

四.写作(50分)

24.请你以“___________,我成长中的一座桥”为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父爱”“母爱”“赞美”“挫折”等,再写作文。

②要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

③不少于600字。

以下作文格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

一.1.榭翩藉漱sǔnqīqièjīn

错别字摸消忠拔

改正抹销衷跋

2.

3.(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或“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小题1分)

4.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在新春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播种春天的希望,拥抱盛夏的热情,收获秋天的硕果……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歌唱美丽的春天,放飞明天的希望!我校2007年新春青少年歌咏大赛开始!(答案不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

5.(1)俄罗斯(原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2)小说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本题根据课本附录内容编成,详见教材246页)

二.(一)5。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6。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二)8.(1)交相辉映(2)参与,这里指欣赏(3)考虑、想到(4)共同、一起

9.(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2)庭院地面犹如空灵澄碧的积水,水中藻、荇交织纵横,这都是竹、柏的影子。

10.实是欲界之仙都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不一样。(1分)【甲】文的作者是个隐士,他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共赏的些微惆怅。(1分)【乙】文书苏轼被贬官之后所作,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但同时也有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1分)(大意对即可)

三.(一)12.物候学是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13.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意对即可)

14.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

15.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示例: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二)16。(B)(C)(A)(D)17。探访一下自己的心灵18。提示:可以抓住一些使用特别精当、有表现力、有意味的词语来赏析。19。总结全文,画龙点睛(意对即可)

(三)20.不能换。“抗议”是强烈反对的意思,比“反对”语意重,这里符合观众的实际情感。(意对即可,各1分)

21.点评要深入浅出,幽默含蓄,节目要贴近大众。(意对即可)

22.余秋雨和徐沛东的幽默,歌手回答不出出洋相的画面

23.示例:“青歌赛”格调过于高雅,既然是搬上舞台面对是亿万普通观众,形式应贴近观众接受能力。否则另选场所。(意对即可)

四.按中考标准评阅。

八年级考试题目

137 评论(8)

紜亦眠观520

想要在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那么我们平常的练习就一定要更加努力。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欢迎阅读参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读书,能使浮zào( )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zào( )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贫瘠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ǎi( )。

2.根据语境,为下面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涓涓清泉,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夜色旖旎,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碧如丝绦,是一道风景;大千世界,异彩纷呈。

A.东风裁柳 B.小荷初露 C.皓月当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 通过这次野外活动,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C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

D 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4.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原句(6分)

①阅读诗歌就是感悟诗人的私人情感。秋日里,王绩在“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绪;孟浩然在“_________________,北风江上寒”中勾起乘船返乡的念头;梅尧臣在“霜落熊生树,_______________”抒写山行的勃勃兴致;刘禹锡在“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中表达豪迈乐观的情怀……

②从古至今,莲就受到许多诗人学者的赞美。请把你在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中积累的咏莲的诗句写出来: , 。

5.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汽车产量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4分)

年份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GDP(亿元) 183868 210871 246619 300000 335353

汽车(万辆) 571 728

(1)你从上表中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在下面。(2分)

(2)看了上表,把你想说的话用简要的语言写在下面。(2分)

6. 名著导读。(3分)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把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以上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主人公 因为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衢州日报讯 12月28日,浙江氟硅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市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市领导赵一德、李剑飞、杜世源、赵建林、赵正良、罗卫红、陈建良等出席。

由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院士陈庆云、研究院吴永明、研究院肖吉昌、博士郭勇等组成的院士专家团队共同亮相。

市委书记赵一德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为院士专家站揭牌。氟硅研究院与院士专家团队签订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建林主持。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拔掉那颗蛀牙(13分)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8.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

9.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10.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2)两棵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1.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

12.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

(二)我们身边的辐射(12分)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 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 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

13.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14.“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5.请你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16.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四种)(4分)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4分)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来源:学+科+网]

17.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分)

18.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

②可以调素琴 调: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君子:

20.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

A.日子 B.白天 C.每天,一天天地 D.太阳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22.【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3.【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和《爱莲说》的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四、作文:(30分)

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去争取。期待是一种幸福,期待是一种希望,期待是一种无奈,期待也是……

24、请以“期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八年级语文期末卷参考答案

一、1、 躁 燥 采 2、B C A 3、C 4、略 5、略 6、略 7、我市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二、(一)

8、 (2分,意思对即可)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1分)。标题告诉人们“爱”才能使人健康快乐,“爱”才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1分)。

9、(2分。每框1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10、(4分,每小题2分)

(1)(2分,意思对即可)

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

(2)(2分,意思对即可)

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

11、(2分,意思对即可)

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12、(3分,意思对即可)

文章通过写“她”对家人由恨而爱的经历,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关爱会产生畸形心理的现状(或当我们在成长中受到创伤,应学会反思、审视、求助,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向健康的生活)(2分)。

文章告诫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1分)

(二)

13.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2分,意思对即给分)

14.不能删除。“主要”一词表明天然放射线大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三个方面,但不排除来自于别的方面的。若删去,说明

天然放射线只来自这三个方面,与事实不符。(3分,意思对即给分)

15.画线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CT检查给人带来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伤害。(3分,说明方法2分,表达作用1分)

16.不佩带异常光彩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房屋装修后不马上入住,不在燃煤污染严重的地方停留,劝诫吸烟者戒烟,不随便做CT检查,少看电视,少用电脑等。

三、(一)(4分)

17.(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18.(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二)(13分)19、①品德高尚 ②弹奏 ③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0、C

21、①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绿。 ②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入充满兰花香气的屋子,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

22、诸葛庐 子云亭

23、(2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1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1分。

示例一:我认为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示例二:要广交朋友,即使是最坏的人他身上也可能具有一点长处,我们应善于取长补短,但是在不良的环境中一定要像莲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良好本色。

示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26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