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0

虫子在睡觉
首页 > 考试培训 > 袁文魁记忆法培训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ssAlice1203

已采纳

我买了袁文魁的课程,下面是对课程主要内容做的摘抄。 主要分为大脑系统篇、记忆方法篇 身心准备: 突破自己我的障碍,要 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是棒的 ,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增强的,而且要从内心想去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可以 想象自己以后记忆力好了会有多么吃香 ,不要给自己过多压力,学会及时调节, 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保证自己的能量充沛,熬夜、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时会使得自己能量消耗较大,这时候需要我们去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去调节 。 但是成年人有时候必须要要做一些违心的事情啊, 你的痛苦来源于你的价值观,不要给自己太多负罪感 下面给我自己说的: 大脑分为长时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成年以后更多时候大脑会处于发散模式了。各有利弊,随缘吧, 随机、自由、迅速切换是最好的 具体见 哪些习惯让生活更简洁高效? - 知乎 中的  “碎片化的时间处理  ”    需要提高的能力: 1、专注力,包括听觉专注力和视觉专注力 视觉专注力可以通过 舒尔特表格 来提升。听觉专注力可以通过一些APP来训练,听觉专注力可以提高你听讲座等时候的专注程度,对日常交流也有用。 2、 想象力 想象自己有了超强记忆力之后的美好画面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还会增强我们学习记忆的意愿,帮助我们美梦成真 也可以想象其他的东西,躺在床上, 想象自己的跑步、投篮 ,据说,运动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训练 多看一些具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如哈利波特等 多留心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比如看到墙上的斑点和天空中的云彩,你看像什么 看一些小说或者诗歌时候,想像画面,再看插图,看看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否 3、 创造力 手机和其他生活中的事物做联系,比如手机和空调,你看手机能否做成一种便携式的空调, 要先以梦想家的身份去创造,再以科学家的身份去筛选 去做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训练方法: 想想一个水果的色、香、触觉、味觉多种感官去想象 拿着一幅画,然后闭上眼睛去形象,比如里面有什么物品,里面人在干什么等等,自己先想象,然后看看对不对原则:鞋子拆观众, 谐音 增减倒字 拆合 相关 综合脑海中要有心像 联想的时候要有动作、颜色、气味等有冲击力的东西,也可以想一些比较滑稽的画面 这在记忆配对的词组时候特别有效事先熟练掌握一套数字编码 然后依次与每一个数字进行联想,就可以达到倒背如流和任意点背用身体部位记系列信息, 头发、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脖子、胸部、腹部、屁股、小腿、脚背、脚底 太抽象太长的话可以进行提取 关键 选取原则:熟悉、有顺序、有特征、固定、适中,如果有条件袁文魁说他还会摄影保存到电脑里, 反复强化地点的记忆 有人问会不会混淆,袁文魁回答:如果你用地点定桩去记忆扑克牌,一天只能记忆一个,如果是为了背诵《道德经》等文化书籍,建议选取专属的地点。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熟语、成语、歇后语甚至标题 将熟语的每个字(词)当做桩子,进行组词将信息转化成具体的图像,通过静态的空间位置和动态的动作去进行图像联想,串成锁链,回忆并且完善锁链 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同时握住一把珍珠很困难,但是把它串成项链,就简单了许多”将记忆的信息编成有情节的故事,因为故事有画面、有趣味性、有逻辑性,能够将零散的信息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 故事简洁明了,要有具体的形象,生动有趣。先熟悉理解你要记忆的知识,挑取字头或者要点,阐释编订歌诀并意义化,最后尝试着回忆歌诀 如,出门之前要检查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我们可以整成伸手要钱。可以用来记忆少量信息,用绘画的形式画出来可以过目不忘。举例,我们记忆罗振宇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 罗振宇在文章中提到,学习的五个关键词是“人格、概念、缝合、碎片、目标“,袁文魁把它画成了画加强记忆。在这里我想多说一点关于学习这件事: 罗振宇的观点如下,我基本是赞同的,值得我们今后去学习和应用 人格:跟着人学,而不是跟着书本,可以降低我们的知识负担,帮助筛选和归纳。 概念:通过掌握一个又一个新的概念,建立我们自己的知识框架,等新的信息进来的时候,我们知道把他放到哪里。 缝合:信息来来往往,我们不见得能记得住,只有通过表达或者转述,亦或是一则小小的读书笔记,在自己的知识树中把她缝合起来 碎片: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提取的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法门 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我们才能把知识落实成我们行动的成果 可以参考一下这几篇知乎回答,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 知乎 和 哪些习惯让生活更简洁高效? - 知乎 总:要使自己在记忆的时候,大脑处于阿尔法脑波状态,此时身心无比愉悦,消除焦虑、紧张、压力,记忆力和创造力会达到顶峰 方法一、 腹式呼吸 尽量躺在椅子上,让全身放松下来,长吸一开口气,就像吸一朵玫瑰花一样,坚持4秒钟,然后屏住呼吸4秒钟,然后放慢,用嘴巴吐气,吐4秒钟(可以给自己打节拍),吸气的时候想象自己吸进来的是晶莹剔透的珍珠给你的大脑补充能量,吐气时候想象自己把体内的乌烟瘴气全部吐出来。 每天可以练习两次,一次3-5分钟,也可以在你感觉到你的大脑缺氧的时候用。方法二、 正念冥想 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或者再椅子上坐下来,保持我们脊椎的直立,全身放松,轻轻的闭上眼睛 让自己放松下,可以听到身边的声音,比如你听到了汽车的声音,你的第一反应不是:“汽车来了”,而是去感知声音的方向、音调、音色、节奏等等,在这个时候你会听到平时不容易察觉的声音,你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增强 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的一个部位,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出现走神,你可以给你走神的事贴上标签,比如你想起了之前的事,你可以给它贴上“回忆”,之后轻柔的把注意力拉回来,不要因为走神而自责,不要给自己评判。将自己脑海中的所有念头想象成一片片的树叶,让它们随着树叶飘走。 每天可以练习十分钟方法三、 积极的自我暗示 用 现在时态 进行暗示, 用正向的语句去暗示 ,比如把“别紧张”换成“放轻松”,再一个就是最好选择一个自己的能力比较匹配的肯定,比如你从来没跳过舞,你就别说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舞蹈家,如果能想到具体的画面最好,   一、没有一个固定的记忆最高效的时间 这个 因人而异(有百灵鸟型和猫头鹰型) ,但是有4个点是一般人记忆高效的时间段,早晨6点-7点,上午8点-10点,晚上6点-8点。睡前。 (我觉得我可能不太适合,因为一般我起床就到了10点了) 二、目标比较明确时候,记忆效果会比较好 目标设立的原则:smart原则 S:specific,记忆考核中的特定的指标,必须明确 M:measurable,可以度量的 A:attainable,可实现的,不要过高或者过低 R:relevant,各个目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T:time-bound,需要设置一个截止的时间三、小建议 把较长的长时记忆,转变为短时间的多次记忆 记忆的时候回忆的效果比读的效果比较好 50分钟就休息一会,劳逸结合,不同的记忆项目可以切换组块故事法: 如hesitate 有he和ate,还有sit,他过去总是犹豫要不要吃  有一些不能完全拆分的,如spark,拆成S和park,park是公园,S可以想到蛇,一条蛇在公园里面爬行,摩擦出了火花。 (这里有一个编码表,我没有弄)比较记忆法: 在记忆新的单词时候,如果它和我们之前的单词很相似,我们就把他们都拿出来,做一个比较,这样更能加深记忆。谐音法: 地球的半径是6371,牛上起义,想象骑在牛身上起义的人连起来有地球半径那么长还可以用数字编码表(见前) 不过我感觉没必要背,现在都有手机了,就没有必要再去记忆什么手机号了。要知道,读书不可能记住书中所有的内容, “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读书要明确重点,不一定在通篇逐字逐句的去读读书的方法: 1、可以看看封面、封底、目录、序言,看看书的彩图和大标题,对书有一个概览,并且翻阅整本书,这叫 多维鸟瞰 2、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 3、多写笔记,带上自己的感悟 4、找到机会去输出,也就是费曼学习法 5、使用一些记忆法作为辅助关于应用,袁文魁老师还讲了记忆法在社交和企业中的应用,在这里我没有做阐述、

袁文魁记忆法培训班

337 评论(14)

pan369247787

1991年,世界著名大脑基本能力概念发明者、“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先生发起了世界脑力锦标赛,该赛事是世界脑力运动委员会组织的最高级别的脑力运动赛事。参赛选手如果想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必须达到以下3个标准:1小时内记住10副以上扑克牌的排列顺序;1小时内记住1000个以上的数字;2分钟内记住一副扑克牌的顺序。

90秒记住一副扑克牌

“人的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性、条理性的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一般人只是用左脑来死记硬背,不擅长运用右脑进行图像记忆,所以记忆效果就很差。”吴思远说。

吴思远的记忆力有多强?在吴思远的家中,她现场表演了记忆扑克牌。

吴思远首先将一副新扑克牌的大、小王抽出来,然后将剩余的牌交给笔者。记者认真地核实了扑克牌的张数,然后将扑克牌打乱交给吴思远。

吴思远交代大家不要走动,保持安静,然后微闭双眼。她左手拿着扑克牌,右手掀开第一张牌时,时间是11时35分12秒。吴思远的右手快速地将牌一张张掀开,看完一遍后,开始第二遍看牌,看完最后一张牌的时间是11时36分42秒。

红桃2、梅花J、黑桃2……吴思远依次说出了52张扑克牌的顺序,丝毫不差,整个记忆的过程为90秒钟。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记忆训练时,大家脑子里都有一套自己熟悉的记忆密码,看到一个图像后,立即在脑子里转化成熟悉的图像,然后寻找联系,编成故事。”吴思远说,她将每张扑克牌依据自己的记忆密码翻译成一个个代码,然后将每个代码放在一个“地点”,再把这些代码、地点在脑子里形成图片,最后将这些图片联系起来编成故事。如:4张2当成4个苹果,4张10当成瓜子,苹果的地点在盘子里,瓜子的地点在凳子上,看到这些牌后,立即想到“红色的苹果掉在凳子上砸中瓜子”。

“”是一个普通的电话号码,如果让你去记住它,你会用什么办法?需要多长时间?吴思远只用了2秒。

“记忆这11个数字,我主要是记后8位数的排序。”吴思远说,电话号码的前三位数变化不大,不需要特别记忆,她将后8位数分成4组,每组2个数字,用自己熟悉的东西来代替每组的数字。比如:“三角板”代表“39”,“筷子”代表“11”,“耳机”代表“27”,“一筐枣”代表“29”。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经过她的编排,连在一起就是“三角板插在筷子上,耳机戴在一筐枣上”。

吴思远说:“将枯燥的数字编成故事来记,多少都能记住。”

大师也是普通人

世界记忆大师的智商是不是都要超过160?他们超强的记忆力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呢?

今年19岁的吴思远是博爱县高级中学高三的学生。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小姑娘爱说爱笑,同样也有自己的小烦恼。

从小学到高中,吴思远的学习成绩都不错,她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都被爷爷整齐地贴在墙上。但学习再好的学生也有弱点,不喜欢背书就是吴思远的弱点,为此她没少挨吵。

吴思远的妈妈宋利霞说,她小时候上学时就不喜欢背书,尤其是课文。女儿遗传了她的缺点,记忆力一般,喜欢数学,对背课文根本没兴趣。今年2月份,为了提高女儿的记忆力,她就带着女儿到郑州进行了试听,并报名参加了培训班,进行了为期6天的培训。就是这6天的学习,改变了吴思远。

在培训班中,吴思远听老师说,河南还没有人获得过“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当时她就立志要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争取得到“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为河南争光。

吴思远说,培训班教的快速记忆法只适用于平时的学习,要想参加比赛,只靠当时掌握的记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培训班举行结业典礼那天,所有学员都要通过一个测试,几轮测试下来,吴思远拿到了第一名,当记忆名人袁文魁为她颁奖时,吴思远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想要拜师的心愿。

“当时心里很紧张,担心老师会拒绝我。”吴思远说。袁文魁向她推荐了一篇关于练习扑克牌记忆的方法,让她先学习记忆扑克牌。

虽然拜师没有成功,但能得到袁文魁的指点,吴思远心里还是很高兴的。随后的5个月内,吴思远开始自己琢磨记忆扑克牌的方法,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她就会打电话向袁文魁请教。

坚持就是成功

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吴思远就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她是天才吗?不是。

吴思远在进行记忆训练时,因为训练、比赛与上课时间有冲突,她曾经想过要放弃训练,可是在家人和其他参赛选手的支持下,她最终坚持了下来。

吴思远说,第十九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原定在8月份举行,所以她计划7月份和其他参赛队员一起到武汉进行强化训练,这样比赛结束后刚好能跟上高三第一轮的复习。可是后来锦标赛推迟到了12月份,这么一来,如果到武汉进行强化训练,就将错过第一轮的复习,这时吴思远犹豫了。就在吴思远举棋不定时,武汉的一位选手给她发来了短信,询问训练的情况,当对方得知她有放弃比赛的想法后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记忆大师的。”

“对手都能和我说这样的话,当时心里很感动,第二天我就坐车去武汉了。”吴思远说。

在准备比赛期间,吴思远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始终无法静心训练。为了缓解她的压力,吴思远的老师胡小玲帮助她训练,而袁文魁则为她介绍书籍,希望借此来缓解她的压力。

“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来适应环境。通过努力能获得成绩,我就付出最大的努力。”吴思远说,调整好心态后,她在训练中进步很大。在10月份举行的华中地区选拔赛上,吴思远获得金奖,拿到了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的“入场券”,并在最终的比赛中一举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

“有了这段经历,我成熟了很多。”吴思远说,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只是实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她要在明年的高考中,实现自己第二个人生梦想。

20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