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3

aimyforever
首页 > 考试培训 > 感统培训心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10241121

已采纳

去年9月份,3岁半的儿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我和孩子爸爸选了一家医院推荐的机构,这家机构环境很好,用的理念是SCERTS综合教育模式,那个时候自己并不懂什么自闭症理念,在孩子的训练过程中自己通过与家长们沟通知道了很多家长接触过ABA训练模式,而且说那种模式就像训练小宠物一样,表现好给个糖吃那种,特别刻板,所以自己对当时的机构印象很好,而对ABA特别排斥。

在机构密集训练了4个月就赶上了疫情,这4个月对于儿子来说影响也不小,他从一个简单的家庭环境第一次融入新的环境,学会了轮替理念,学会了听从指令,可是最终回想起来,好像能总结的说出来的也就是这两个。

因为她们每天都是玩 游戏 ,而且 游戏 内容不固定,很多时候,感觉和网上看到的 游戏 一模一样,甚至一个捉迷藏能玩一节课,其实,到现在我儿子也不能理解捉迷藏的规则,后来自己才知道,规则 游戏 并不适合那个年纪。

所以,自己也不清楚,是这个先进理念就是这样教育,还是老师水平不够导致的整体模式表现出了涣散。

疫情后,我陪儿子再次去上课,孩子直接就进去了,近半年没见过孩子的老师都没有一个熟悉孩子能力的过程,直接就去玩 游戏 了,其实,这也是我自己到新机构才懂得,因为,新的机构,老师对孩子的能力测评就做了一周,然后才是设置专项课程。

又到开学季,孩子去幼儿园因为行为问题和声音敏感被劝退,与此同时,老师反馈说,孩子一点都没有进步,和以前一模一样。

4岁半的孩子被再次劝退,让我措手不及,几近崩溃,可是自己不敢浪费孩子时间,当天就带孩子去找新的机构。

孩子爸爸害怕我病急乱投医,可是我的紧张与无奈没有别人能懂,看了两个都不满意,环境实在是让我难以接受,后来,孩子爸爸发过来一个机构简介,是一家有合作幼儿园的机构,自己觉得还不错,就过去看了。

经过考察,觉得这个机构比较对症,虽然它是以前自己恐惧,嫌弃的ABA模式。

咨询后,老师说孩子需要一个面试,面试时老师就传递出了泛化,脱敏等专业词汇,可笑的是,孩子已经自闭症确诊一年了,我都不知道孩子怕声音需要脱敏,行为问题需要分步骤干预,孩子的认知力居然那么差!

其实,这次孩子换机构影响最大的还是我自己,孩子年龄给自己造成的紧迫感,孩子不能上幼儿园的关键问题,孩子认知力的差距让自己瞬间觉醒,这个孩子不能再耽误了,没有什么特定的方式,什么有用都得去试一试。

于是,自己开始具体化目标,孩子的行程也是满满当当,上午在家脱敏,思维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孩子前一日的作业练习。

中午孩子陪我一起做饭,以前都是让他自己玩,现在很少给他独处的时间, 因为问题行为都是在独处过程中出现的,杜绝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忙起来!

下午我们一起去机构,能坐地铁就不打车,多见一个人是一个人,多接触一个实物就比少一个强,然后一节感统课一节个训课。

两个内容都很对症,感统课家长陪着,有集体 游戏 ,我自己随时能发现孩子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不会模仿老师等等,回家可以针对性训练。

一对一个训真的很基础,基础到让我惊讶,因为自己才发现孩子居然认知力那么差。比如,他知道白云是白色,却不认识白纸是白色,也就是说他对白色没有正确认知力。除此之外,还有粉色,正方形,绿叶蔬菜,场景等等,各种问题相继而来,现在自己想想,也许退学真的不是坏事,否则孩子在学校里也是融不进去,耗时间,等放学,而对他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1 、认知能力很重要,很基础,不要急于求成,不断在生活中去泛化,让他真正掌握!

现在,超市已经成为了我和儿子每日必去的地方,最开始带有目的去的时候儿子是抗拒的,因为我总是在问他,他也会烦躁,加上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认知,很多东西他是真的不知道,又有一定的挫败感,所以兴趣并不大!

可是,这种每天都去的例行模式,孩子已经有很多认知得到了泛化,随着认知力的提升,自信心也开始增强了,看到一个物品,刚走过去就能够理直气壮的把名称说对,任我怎么换他都能够回答正确,我也是欣慰不少。

以前孩子挑食,所以做饭我都是将就他,给他把绿叶菜做成丁,或者馅,很多不吃的,我也不会勉强,导致孩子很多蔬菜都不认识。

也许有人会问,一个4岁孩子,不认识蔬菜是不是自己应该早发现一些?说实话,我真的没发现,因为我家里的电图书上的蔬菜他倒背如流,贴画上的他都能像歌一样唱下来,卡片认知也没问题,而且玩过家家也没发现不认识。

可是,换了环境后,他和新的老师玩居然不认识卡片上的蔬菜,也是让我惊叹不已。那个时候,自己还没有泛化的概念,慢慢的自己才意识到,泛化对于一个自闭症孩子这么重要。

认识书上的,不认识卡上的,认识妈妈给的卡上的,换一种卡片,换一个人又不认识了,认识卡片后,见到实物有可能还是不认识,见过实物,可是颜色,大小变化后,可能又不认识了。

相信只有真的养育过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才懂我在说什么吧!

今天去超市,发现以前已经教过的东西,刀和菜花还需要继续强化,其他的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所以可以继续教新的东西了!

2、能力在于用,没有用的能力不要浪费时间,学会的技能就要用起来。

学了解扣子,系扣子,那带扣子的衣服就给孩子备上,否则三两天就会忘了!

孩子会数数,时不时的让他换环境数一数,看见几个车子,不经意间就问问,看看是不是真的会了!

有时候,自己觉得自闭症孩子在学的东西就像我们学开车是一样的,教了一阵子,一位具备上道能力了,却一直不开车,一切都是空谈, 孩子更注重的是实战经验,多练多用,一定是硬道理!

3、在能力提升问题上,孩子开心这件事也很重要,时不时换了氛围,也许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低龄孩子会有记忆回放的现象。有时候,你教他的东西当时怎么都不会,别着急,过两天可能孩子就会了,也许一个孩子会突然唱出一首你一个月前教的歌,一点都不意外!

虽然一定的高压会给孩子推动力,但是不可否认,兴趣才是最好的导火索,能以兴趣为出发点达到教育目的的尽可能不要去用强势手段,能力提升这件事还是需要我们多用心!

4、常规问题上要严格一些,用正常孩子标准去要求,有时甚至还要很严格,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他融入正常群体!

以前自己对孩子总是有一种愧疚感,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这里得到更多的包容,可是现在孩子的进步告诉了我们,原则和常规问题一定要狠抓才行。

以前孩子吃东西总是掉,这个问题用了近一年都没解决,可是狠下心来后,一个月就养成好习惯了,怎么养成的?揍,树威信,让孩子有一怕,让他知道做事有规则一说,没有退路!

5、思维力训练也很重要, 自闭症孩子很多知识是被硬灌输进去的,很僵硬,只有让他们学会用脑子,会思考才能把知识用活。

这里指的不仅仅是认知力,认知力可以是思维力的训练配件,锻炼思维力需要父母结合孩子已有的认知去设计活动,市面上有很多这种 游戏 ,关键是,父母需要根据孩子能力调整难度和内容!

6、去带孩子多进入集体环境,有规则意识的氛围。

比如 , 公共卫生间,淘气堡,公园,兴趣班等等,只要有机会就把孩子带入人多的氛围去感受“人气”,因为有一些能力是一对一环境教育不出来的,机构的自闭症孩子们也很难反馈出来的,只能在与正常同龄人中,或者正常人群中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的,或许我们可以叫他社交启蒙,哪怕是远距离看也是有好处的,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注重引导,给孩子一个好的印象,让他们对群体有一种向往和憧憬!

总结:自闭症孩子干预非一朝一夕,但是有时候思路的变化也很重要,多看多听,多感受,不经意间可能就会收获一个对孩子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可以参考 。

感统培训心得

159 评论(10)

美美吻臭臭

首先我们要了解感统是什么?感统又称为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另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感统训练有一些需要通过专业的道具来训练的,像我们使用到的大龙球,大龙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练习到孩子的内耳前庭觉系统,当孩子俯趴在大龙球上的成人帮助前后旋转球,可以充分的刺激到孩子的内耳前庭系统来锻炼孩子。内耳前庭系统发育较完善,对空间认知充分后期孩子在学习立体几何就相对较容易。而感统的每一个活动背后都可以帮助孩子,像情绪、性格、认知、人际交往、身体协调能力等都会获得发展。

132 评论(10)

chocolate宸

链接: 

这里有免费的名师感统训练课程 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113 评论(12)

鹤顶红IF

使儿童能充分感知各种刺激,在大脑中进行感觉的统合,促进全方面的发展,提高注意力、记忆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等。通过感觉统合的训练,孩子会有以下方面的进步:1.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改善了不良的行为习惯。2.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身体协调性得到了提高。4.帮助孩子树立了自信心,塑造了健全的人格。5.帮助孩子抑制和调节感觉信息,促进身体各个感觉区域的成熟,从而提高各方面能力。6.锻炼了孩子的身体素质。7.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8.发展孩子智力。9.可以帮助自闭症孩子融入到普通的教育中去。10.帮助孩子建立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良好品质。统合能力的提升能综合培养孩子各方面技能,锻炼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优秀品质,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孩子是个有机体,只有大脑及身体感官的组合互动,才能形成学习能力。

21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