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宝C
教育培训产业有发展前景吗?作为教育培训行业的从业者,今天说一下我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看法,下面纯属我个人的观点,完全没有权威,仅供参考。教育和培训产业的上限。从今天的中国富豪榜来看,前20名没有教育培训业,基本上是网络技术、房地产和一些制造商。
也就是说,如果你从事教育培训行业,你就不能成为中国首富,甚至进入富裕阶层排名前50。这就是教育训练的上限。教育培训行业和互联网企业不同。互联网企业具有天然垄断性质。教育培训行业和房地产不同,房地产本来就是重资产产业。
教育教育行业的市长/市场规模很大,处于万亿水平,但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竞争激烈,不可能有阿里巴巴、腾讯这样水平的企业。这就是教育训练行业的上限。教育和培训产业的下限。教育训练行业的产品是知识,是内容产品,知识是宝贵的。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知识更新很快。
教育培训行业负责的知识提供者,教育的社会分工不属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开拓者、变革者,但在社会分工中处于中间偏误的作用,因此教育培训行业的平均工资待遇,工资下限也是中间偏误。这是教育、培训行业的下限,比起来不够,比起来还剩下。什么样的人才能在教育培训行业获得高工资。
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部门,教育和培训产业也是如此。教师作为产品提供者,就像互联网公司的开发技术人员。因为是企业的根本,所以教师的待遇在教育和培训产业中比较高。
一线城市极高的房价所束缚,大部分人无法立足于此。互联网行业迭代速度很快,随时都有职业危机。如果有一天不能在一线城市混下去,回到家乡找工作就不会太难了。特别是网络运营商。但是教育及培训产业在任何地方需求都非常旺盛,该行业随着年龄经验的增加而创造的价值也在增加。中国人对教育如此重视,在我看来,它确实是一个充满攻击性,可以后退的行业。
苏州饭饭
主要从事学校以外的教学培训 以弥补社会工作者岗位能力,技能提升,升至就业等。教育行业是个很大的行业,其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广大家长最关心,也是用户最舍得投入的地方
谈情伤感情
教育机构是指进行各种教育工作的场所和教育管理机关。狭义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包括:1、各种类型和程度的学校(如普通学校和专业学校)。2、学前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园)。3、校外教育机构(如少年宫、辅导站)。4、成人教育机构(函授学院、电视大学、广播大学、成人自学考试站等)。5、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教育科等)。6、教育研究机构。
苦丁茶1苦丁茶
教培行业野蛮发展的时代结束
从政策方面来看,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会议指出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同时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在办学资格等8个方面做出整顿。
市场方面来看,和今年初相比,教育中概股的总体市值已蒸发近千亿美元。截至6月3日,高途股价从1月27日最高点美元/股跌至美元/股;新东方的股价从2月16日最高点美元/股跌至美元/股;好未来的股价从2月16日最高点美元/股跌至美元/股。
除了股价下跌之外,资本也开始陆续撤离教育行业。如高瓴资本披露的2021第一季度持仓情况显示,其在一季度清仓了好未来和一起教育科技;景林资产卖出持有好未来股数的;瑞银卖出8740万股持有的高途股数;老虎环球基金同样也再第一季度清仓了高途。
我国教育行业在现有的政策监管下,已经不能再随意的资本化了,投资者的撤出也是教培行业野蛮发展的时代结束的信号之一。
3、教育培训行业绝不能过度逐利
国家今年对于校外培训行业的整改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教培行业有一下四点问题,首先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问题严重,家长的经济压力增大,然后是课外培训使义务教育的公平性丧失,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教育这样立德树人的行业在资本化的影响下商业氛围浓厚,逐渐成为追名逐利的产业。
——近年来学生校外培训增负严重
根据国家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在校外的培训时间较长,参加培训的学科也较多。有的学生每周在校外参加培训的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的学生在周末参加校外培训;的学生会参加4-6门学科的培训。
——补习收费价格高,家长经济负担重
校外的补习机构按照小时的方式计费,不同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规模收取的价格在50-500元/小时不等。以学而思小学五年级英语暑假培训班为例来看,网课的小班课教学为80元-90元/小时的价格,20人左右的面授小班教学已经达到120元/小时,如果是一对一的教学不论是网课还是面授,价格都将翻倍计算。
而且一次课时的时间平均在2个小时,这意味着,小班课补习一次约花费240元左右,一对一的辅导价格约为500元一次。同时下表列举的为小学五年级英语暑期班,随着年级的增长,家长对于中考和高考的重视,不补习价格将会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央视财经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花销排行第一的是教育培训,占比达到,超过了住房花销的。一线城市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平均一年在万元左右,二线城市在36000元左右,三线城市则在29400元左右。
——校外补习让教育丧失了公平性
根据国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参加校外培训和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具有高度相关性。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子女参与培训的机会更多,而特殊家庭结构,如离异、再婚、丧偶等家庭结构的子女参加校外培训的机会较少,留守儿童参加校外培训的机会显著低于普通学生。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20年3月刊发的研究论文《“扩大中的鸿沟 ”: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状况与群体差异比较》的数据图表也显示,子女教育支出和家庭收入呈现高度正相关。
家庭经济条件越好越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获得更具有针对性的补习和提升,势必会造成家里条件越好的子女看起来成绩更加的优秀,在升学等重要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如此下去,校外补习让教育失去了原本的公平性。
——注重资本化营销,商业氛围浓厚
不难发现,从去年的疫情开始之后,在线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在资本的帮助下,地铁站、公交站、视频广告、影视剧植入等多个方面都充斥着教培行业的广告。校外培训机构运用互联网商业营销模式,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广告宣传、同行竞价、抢占市场等行为加速机构的扩张,是典型的资本化运作发展轨迹。
根据网易有道、好未来(学而思)和高途2020年年报的年报显示,市场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远远大于研发费用,网易有道和高途的市场营销占比达到了80%以上,而研发占比仅为10%左右。
注:好未来数据为2021财年年报,财年阶段为2020年2月28日至2021年2月29日;且研发费用未有单独统计数据,该数据为在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开销占比。
根据2021年第一季度的年报显示,网易有道的市场营销投入为亿元,占营收比例的,高途2021年第一季度市场营销为亿元,比第一季度的营收亿元还要高。
在目前通过营销的方式教培行业的市场已经被抢占的差不多了,而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各个机构就需要提高机构在研发方向的投资占比,获得更多更好的师资。
如果政府不加以规范,如此发展下去优秀的师资将可能在资本的操作下流向补习机构,学校教师的质量将无法得到保障,教育的不公平性进一步增加,“内卷”更加严重,主流教育体系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据了解,目前我国超过40万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将近800万教师,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万所,专任教师万人。
4、未来教培行业将多以文体类为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中提出,要鼓励支持学校开展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多以考试成绩结果为导向的教培机构受到政策的规范和限制之后,不以成绩、应试为目的的文体类培训将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并且随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继续深化,学校也将更加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如篮球、足球、钢琴、绘画、书法等活动,体育、美术、音乐等多元的教育行业将得到发展。
rememeber24
教育培训业是一个神奇的行业,它包含两个极易混淆又内涵不同的两个词:“教育”与“培训”。所谓“培训”,指的是知识、技能的传递;所谓“教育”,指的是培养受众成为社会需求人员的过程。原本培训只是产品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服务交易,然而凭空添加的“教育”两字,又使得这个行业增加了社会属性价值,包含了大众对这个行业的期望。因此,教育培训业面对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被社会大众这个群体所关注着。更有意思的是,与绝大多数行业不同,教育培训业中的中小学课外辅导业的消费者还不是一个主体,被分成了作为购买者的家长,和作为使用者的学生。面对三个立场不尽相同的群体,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从业者往往会陷入痛苦的纠结怪圈中:提供的教学产品讨好了学生却讨好不了家长,让家长满意了却不能让社会大众满意,被社会大众认可了却又不被学生认可。这类对自己的产品定位不清晰的从业者,就算是生产出了比新东方更出色的课堂体验、比学而思更完善的课程标准、比学大更到位的个性化服务,也未必能赢得市场招来学生。我们总认为行业的佼佼者的成功是因为其提供了高质量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而当我们自己去践行这条定律的时候,却发现不尽人意。我们会抱怨自己不能最早发现市场真正的需求而错失良机。但事实上真正的成功者不仅仅是去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是“创造”了需求。他们通过率先提供能满足他们所“创造”的需求的产品,而牢牢控制着行业话语权,进而成为行业的领航者。社会背景和国家政策主导了需求的势能,然而商业机构可以通过影响消费群体的意识、想法、观念来加强需求的动能。这就是所谓的营销。以学而思#学而思#为例,众所周知2003年建立的学而思是靠奥数起家,但是奥数的需求早在学而思成立以前便存在。1998年,北京市进行教育改革,取消了小学统考改为就近入学与重点中学自行择优录取相结合的现行小升初模式。其中,择优录取中的“优”主要指的是在各类数学竞赛中取得的优秀成绩,以及在各重点中学自行组织的以奥数题为主的测试中表现优异。可以说,这场教学改革已经为以后的奥数热提供了势能。然而新政实施的最初几年,奥数的需求并没有全面扩散开来。家长们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小学就过于辛苦,有的家长面对小升初复杂的体系安排和诸如“派位”“推优”“坑班”这些高深莫测的名词也懒得应对,还有的家长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那么优秀未必要去名校当末尾生。因此,学习奥数的学生占比大约在10%-20%之间,基本上是每个班级成绩前若干名的学生才会去学习奥数。这个时期的奥数培训机构也是迎合这类优生而开设课程。然而学而思及其奥数网的崛起几乎颠覆了所有人的看法。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