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a上的猫
针灸推拿学《专业基础课》考核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课程类别: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专业基础课程 三、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针灸推拿学专业专业课程要求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四、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考试科目 第一部分:经络腧穴学 第二部分:刺法灸法学 分值分布 50分 50分 考试时间 120min(一)《经络腧穴学》部分第一章 经络总论1.识记:(1)经络;(2)经络学说;(3)奇经八脉;(4)十五络脉;(5)十二经别;(6)十二经筋;(7)十二皮部;(8)根结标本;(8)气街四海。2.理解:(1)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2)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3)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4)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5)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意义和作用;(6)经络的作用。3.运用:(1)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第二章 腧穴总论1.识记:(1)腧穴的概念;(2)十四经穴的概念;(3)经外奇穴的概念;(4)阿是穴的概念;(5)各类特定穴的概念。2.理解:(1)腧穴的命名;(2)各类特定穴的分布规律;(3)各类特定穴的作用;(4)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3.运用:(1)腧穴的生理功能;(2)腧穴的主治规律;(3)腧穴的临床应用。第三章 十二经脉1.识记:(1)十二经脉的循行;(2)十二络脉的循行;(3)十二经别的循行;(4)十二经脉的经筋循行;(5)十二经脉腧穴的定位。2.理解:(1)十二经脉的经脉病候;(2)十二经脉的主治概要;(2)十二络脉的病症;(3)十二经筋的病症。3.运用:(1)十二经脉腧穴的主治病症;(2)十二经脉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第四章 奇经八脉1.识记:(1)奇经八脉的循行;(2)督脉腧穴的定位;(3)任脉腧穴的定位。 2.理解:(1)奇经八脉的功能;(2)奇经八脉的病候。3.运用:(1)督脉、任脉腧穴的主治病症;(2)督脉、任脉腧穴的刺灸操作要领。第五章 经外奇穴1.识记:(1)经外奇穴的定位。2.运用:(1)经外奇穴的主治病症;(2)经外奇穴的刺灸操作要领。(二)《刺法灸法学》部分第一章 概 论1.识记:(1)刺法灸法学;(2)针刺技术。2.理解:(1)刺法灸法学的内容;(2)刺法灸法学的特点;(3)刺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4)灸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5)拔罐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6)刮痧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3.运用:(1)刺法灸法学的作用;(2)刺法灸法学的宜忌。第二章 毫针法1.识记:(1)腧穴揣穴定位;(2)刺手;(3)押手;(4)各种持针法的概念;(5)提插法、捻转法的概念;(6)各种辅助手法的概念;(7)静留针法、动留针法的概念;(6)得气、气至病所的概念;(7)候气法、催气法、守气法的概念;(8)透穴刺法、傍针刺法、齐刺法、扬刺法、围刺法的概念;(9)运动针法的概念;(10)提插法、捻转法的概念;(11)针刺补泻、补法、泻法的概念;(12)静留针法、动留针法的概念;(13)飞经走气四法的概念。2.理解:(1)毫针基础知识;(2)体位选择;(3)消毒;(4)针具的选择。(5)持针方法;(6)押手方法;(7)进针手法;(8)针刺角度、方向与深度;(9)行针手法;
小蓉~蓉
《刺法灸法学》的编写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精编”的原则,在充分吸收以往各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刺法灸法学大纲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好讲、好学、好用”的三个特点,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于讲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于掌握;教师、学生及针灸从业人员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易于使用。本教材的创新点体现在:毫针技术部分将古代针法部分单列,并进行系统介绍,强调古今针法的融会与贯通,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根据现阶段医疗保健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拔罐内容之后补充了刮痧的内容介绍,体现了刺法灸法的广泛性;在微针治疗系统中增加了临床较为常用的眼针内容,体现了刺法灸法的完整性;在现代针法研究的部分中,补充了近年来刺法灸法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增强了教材的时效性;在下篇针灸实践操作技能中,根据教学实际,精简了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内容,确定了最符合教学实际的实训项目,增强了在教学当中的可操作性。此外,本教材精心选取了大量插图,包括分部腧穴局部解剖等,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本教材适用于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级各类专业学生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