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茶甜甜
主要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级数、常微分方程。是工科、理科、财经类研究生考试的基础科目。
指相对于初等数学而言,数学的对象及方法较为繁杂的一部分。
广义地说,初等数学之外的数学都是高等数学,也有将中学较深入的代数、几何以及简单的集合论初步、逻辑初步称为中等数学的,将其作为中小学阶段的初等数学与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的过渡。
通常认为,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较深入的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内容所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
扩展资料
初级数学的基本内容
一、小学
整数、分数和小学的四则运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简单统计与可能性、一元一次方程,圆,正负数,立体几何初步。
二、初中
代数部分: 有理数(正数和负数及其运算),实数(根式的运算),平面直角坐标系,基本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简单统计,锐角三角函数,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三元一次方程组),因式分解、整式、分式、一元一次不等式。
几何部分:全等三角形,四边形(重点是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对称与旋转,相似图形(重点是相似三角形),圆的基本性质,
三、高中
集合,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高次函数),二次函数根分布与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列不等式,初等行列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与圆锥曲线(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复数,数列,高等统计与概率,排列组合,平面向量,空间向量,空间直角坐标系,导数以及相对简单的定积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数学

爱吃奶糖的鱼
专升本高等数学考内容有:函数、极限与连续、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一元函数微分、一元函数积分、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等有关知识点。函数、极限与连续重点考查极限的计算、已知极限确定原式中的未知参数、函数连续性的讨论、间断点类型的判断、无穷小阶的比较、讨论连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零点的个数、确定方程在给定区间上有无实根。通常认为,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较深入的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内容所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线性代数、级数、常微分方程。工科、理科、财经类研究生考试的基础科目。
小骨头骨头
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范围如下:
1、函数、极限与连续
2、导数与微分
3、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4、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不定积分换元法,不定积分分部积分法
5、定积分及其应用
6、微分方程
7、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
8、多元函数微分学
9、多元函数积分学
10、无穷级数
专升本的考试科目:
1、文史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2、艺术类:政治、英语、艺术概论。
3、理工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一)。
4、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5、法学类:政治、英语、民法。
6、教育学类: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7、农学类:政治、英语、生态学基础。
8、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冬冻咚洞
一般来说,专升本高等数学考试的范围包括以下内容:1.极限与连续:数列极限、函数极限、无穷小量、极限存在准则、函数连续性等;2.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定义、基本公式、高阶导数、微分定义、微分中值定理等;3.微积分学基本定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不定积分、定积分、反常积分、曲线长度、曲面面积等;4.级数:正项级数、级数的审敛法、幂级数等;5.常微分方程:一阶常微分方程、高阶常微分方程等。此外,具体考试范围可能会因学校、专业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详细了解当地考试范围和要求。
梦叶草2011
大学高数考试要点有求极限、求导数、求函数极值、最大值、函数的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
高等数学公式
1.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tan^2(α)+1=sec^2(α)
cot^2(α)+1=csc^2(α)
2.积的关系:
sinα=tanα*cosα
cosα=cotα*sinα
tanα=sinα*secα
cotα=cosα*cscα
secα=tanα*cscα
cscα=secα*cotα
3.倒数关系:
tanα·cotα=1
sinα·cscα=1
cosα·secα=1
4.直角三角形ABC中,
角A的正弦值就等于角A的对边比斜边,
余弦等于角A的邻边比斜边
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
5.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6.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