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0

往昔岁月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坚持到底2011

已采纳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注重基础知识,注重了计算能力的培养。无论从考试的深度还是知识面的广度,此次试卷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突出教材重点。本次试卷基本上涵盖了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一、二、三、四单元的知识体系,总共六个大题,重点考查了本册教材的生活中的大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图形的运动、解决问题等。重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

二、对学生考试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本次试卷的分析,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合格率达到90%,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从试卷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的能力教差,不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主要体现在上课老师讲过的题型,考试时稍做变化,学生理解偏差,说明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思维有待进一步开发、训练。

2、审题时对关键字的把握不准确。

3、少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率较高。学生缺乏良好的考试习惯,自己检查错误的能力亟待加强。如:第一题填空题的一些很基本的题目出错;第二题选择题丢分也很厉害;第三题计算题竖式正确,横式写错,带星号的题要验算却没有验算,没有读清题目要求;第六题应用题抄错数,审题不细心,还有横式写对,答案算错的很多。

4、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时间,以至于不能分配好时间,到时间做不完题目。

5、对于第六大题中的3、5、6小题,难度比较大,涉及到奥数知识,老师平时接触的比较少,几乎没有给学生们讲过,所以丢分特别的严重。

三、今后教学需注意问题

1、注重基础知识,把握关键

要特别注意知识方法过程教学,特别是数学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基本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基本的解题思路方法被想到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感悟教师的求解过程的思路方法。

2、学生练习的量不够,需要加大练习量与质

计算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4、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这次数学期中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考试成绩来看,平均分85。77分,及格率92。31%,优秀率84。62%,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从卷面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填“”、“=”,连一连和画图的检测,第二类是解决问题,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第三类是附加题,主要是对学生灵活思维进行检测。

二、学生失分情况分析

1、在方格上画一画失分较多,主要原因一是题目本身较复杂,要求对一个组合图形进行上下左右平移4次。二是学生做题时85%以上的同学都只画了通过多次平移的最后一个图形,这样以来,在多次的移动的过程中只要错误一次,整个题就错了。

2、在解决问题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有2位学生把题目中的数据在列式中写错。

二是不能正确分析题意造成列式不正确。

3、在附加题失分特多,第一题计算第994个棋子是什么颜色时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正确地找到黑白两种棋子的分布规律。第二题主要是学生不能正确的分析题中的“单位1”。

三、改进措施

1、平时的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努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篇三】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知识点全,题型多样,题量恰当,难易适度,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察内容注重生活化,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二、检测卷面分析:

本次检测本班31人,优秀人数17人,优秀率,良好人数30人,良好率,及格人数30人,及格率,这个成绩并不理想,对检测分析如下:

1、填空题,失分多的是第2、3小题,看出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辨别方向,也看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第7小题的第二个空,学生直接填20:00,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是让把24时计时法换算成普通计时法。其它题个别学生失分是因为读题不认真,没仔细分析。

2、判断题,是知识的整合,学生十分不多。个别学生不能把所学灵活地用来处理问题,此处失分。

3、判断题。此题都是基础知识的检测,学生出错就是做题不认真。

4、“直接写得数”,学生掌握不错,得分率很高。个别学生因粗心导致失分。

“竖式计算”准确率偏高,个别出错的地方:一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因粗心产生混乱,导致失分。二是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在相应的数位上商漏掉补0,有个别商漏掉余数。

5、填一填,学生完成很好。极个别学生第3小题出错,生对于平均数的求法很熟练,但却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对于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还不太理解。

6、解决问题。出错的情况较多,原因也很多。第一,读题时不仔细,看错题意;第二,不能认真分析题意;第三,式子列对,计算出错。还有不写单位和答语的。这题也是十分较严重的题。

7、统计图,学生出错多是计算结果不对。

三、结合质量测查,联系自己课堂中的得失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口算、估算、计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扎扎实实对待教学常规工作,对教学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要逐一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口算能力,重视学生计算方法的指导。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2、从本次检测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予以特护,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题型的多样化,如表格,图示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今后中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多给学生思考、交流、汇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解决问题。加强审题训练,注重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听课。很多的学生只注重数学题目的结果,而忽视了数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审题与分析。尤其审题中对重点词语的挖掘与理解,搞清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的关系纽带,梳清解题思路。

4、加强基本概念教学,充分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能举一反三,并且能够达到公式的反向应用。

5、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正确的检查方法。

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

284 评论(14)

amandawei201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chúnjiédōngmián gūjìxùnsù

èlièfánnǎo xiànmù liègǒu

二、看清楚,再组词。(8分)

飘()俊()旅()震()

漂()峻()族()振()

三、我积累了好多成语。(12分) 光()()目万()()新()歌()舞

花红()()山()水()意()()长

四、给下列句子里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穿:①破、透②通过③用绳、线等通过物体把物品连贯起来④把衣服、鞋袜等物套在身上

1、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林。()

2、子弹把这堵墙打穿了。()

3、妈妈用绳子把萝卜穿起来晒成干儿。()

4、这孩子家里真穷,冬天里就穿着一双草鞋。()

五、句子碰碰车(8分)

1、选择缩句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几辆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跑。()

A、载重汽车在公路上奔跑。B、汽车在奔跑。C、汽车奔跑。

2、妈妈织毛衣。(扩句)

3、凶恶的大灰狼吃了一只小兔。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六、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5分)

1、你知道大海的奥秘吗□

2、我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店□

3、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4、同志□不许闯红灯□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6分)

﹙﹚一条小溪从我们村子里静静地流过。

﹙﹚山腰上的公路,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峰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涛。

﹙﹚溪水是那么清澈,水里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小溪另一边是田野,如今黄澄澄的,正报告着丰收的喜讯。

八、补充名句。(8分)

1、(),种瓜点豆。

2、木落知寒近,()。

3、()曰宇,()曰宙。

九、请写出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11分)

题目

作者朝代

十、口语交际。(8分)

请按照下面提供的材料,补写方方写的话,叙述要清楚,意思要完整。

(方方和圆圆在打电话)

方方:

圆圆:方方,我是圆圆。有事吗?

方方:

圆圆:噢,怎么回事?

方方:

圆圆:我去找婷婷去,她会帮忙的。

方方:

圆圆: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十一、阅读世界。(18分)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给本文拟定一个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词语的意思。(4分)

东张西望:

如梦初醒: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4分)

(1)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苏格拉底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

(2)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__手法,写出了弟子们___________的心情。(4分)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2分)

5、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我的小笔头。(20分)

回忆一下,在你生活中发生过哪些高兴的事,把它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要求:1、加个合适的题目;2、要写出“高兴”的味道;

【篇三】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10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