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9

Honeychurch
首页 > 考试培训 >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崔若若11

已采纳

(本试卷共6页,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a-40     Fe-56

一、             选择题 ( 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煤气燃烧

C.汽油挥发

D.玻璃破碎

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镁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二氧化硫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是                                        (    )

A.雨水       B.空气       C.自来水       D.液氧

4.下列气体中,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

A.硫       B.铁丝       C.碳       D.红磷

6.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7.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O       B.2O2        C.O2       D.O3

8.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    )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一滴水大约有1.6×1021个水分子

9、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7

10.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再分的是                               (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11.元素、原子、分子等概念之间有点联系和区别,下列的描述中正确的(  )

A.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分子个数都保持不变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却不能。

A.FeO        B.Fe2O3        C.Fe3O4            D.FeCO3

13.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蒜新素是由C、H、S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大蒜新素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C.大蒜新素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的

D.大蒜新素是由6个碳元素、10个氢元素和3个硫元素组成的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前将酒精灯内的酒精装满

B.向燃着的酒灯灯内添加酒精

C.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D.使用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15.大连是个缺水的城市,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要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做法能够保护水资源的是()

A.生活垃圾深埋地下

B.用喷灌方式浇灌农田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用化肥代替农家肥

二..填空题 ( 本题共5个小题, 每空1分,共25分 )

16.(5分)用符号和数字表示:

(1)  2个氢原子                ;    (2) 3个氮分子                ;

(3)   4个氢氧根离子             ;   (4) 1个镁离子                ;

(5)+4价锰元素的氧化物              ;

17.(5分)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航天员携带的应急食品采用高强度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

没有氧气(2)航天员呼吸、排汗产生的水汽被自动收集,冷凝后通过电解制得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制得的氧气可用于         (3)航天员的尿液通过“尿液循环器”可转化成高品质的纯净水.要将尿液转化成纯净水,可能用到的净化水的方法有 ①       吸附;②

18.(4分)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

(2)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

(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氧气生成,而水中加入二氧化锰则无氧气生成                                 。

(4)电解水可制得氧气和氢气,其反应的实质是                           。

19.(5分)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将“初中化学之最”填空.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N2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H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氧化物是     H2O;

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20.(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1)碳酸不稳定:                                             ,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

(3)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三.简答题(本题共7个小题,共24分)

21.(2分)(2012•大连)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相同质量的液态水和气态水所占体积不同.(2)水中加入少量蔗糖,静置一段时间,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2.(6分)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写出其对应的一种或几种用途.(1)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2)石墨的导电性良好

用于电极、电刷

(3)活性炭的吸附性强            (4)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用于冶金工业

(5)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6)碳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23.(3分)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克水和克二氧化,请你通过计算填空:(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    克,含元素      克;(2)该物质中的化学式为             。

24.(6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两套装置.

(1)选择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用燃着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2)选择装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若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25、(7分)如图为的装置图:(1)图中A处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开始时,是先给加热,还是先通入?

(3)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改进的具体措施是        .

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共6分)

26. (2012•大连)取炭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碳酸钙.计算:(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2)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291 评论(10)

美丽心情day00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沸腾 B.木材燃烧 C.蔗糖溶解 D.冰雪融化 [答案]B [解析]三态间的变化以及溶解都是物理变化,B选项为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应选B. [点评]一般考查的化学变化可总结为:燃烧,生锈,食物变质或由生变熟,爆竹爆炸等. 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 B.牛奶变酸 C.湿衣服晾干 D.铁锅生锈 [答案]C [解析]C选项是因为液体水变成水蒸汽,属于三态之间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应选C. [点评]本题仍是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大试管,集气瓶 B.烧杯,量筒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答案]B [解析]在制备和收集装置中都没有用到烧杯和量筒,应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制备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及所用的仪器.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汁 B.豆浆 C.酱油 D.水 [答案]D [解析]A,B,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纯净物,应选D. [点评]本题考查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别,从基本概念入手即可.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A.产生大量白烟 B.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燃烧的火焰为蓝色 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B [解析]根据实验可知,应选B. [点评]本题考察铁燃烧时的现象,除铁以外还有硫,炭,磷等物质的燃烧现象,都一定要熟记,这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 6.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氧气用于食品防腐 B.氮气常用于制硝酸和化肥 C.稀有气体用做保护气 D.氧气用于钢铁冶炼 [答案]A [解析]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因为食物腐败其实是食物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氧气不能用于食品的防腐,应选A. [点评]本题虽是考查物质的用途,若用途记的不全,可根据性质决定用途来找出正确答案. 7.下列实验操作中,的是 [答案]A [解析]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须用灯帽盖灭,应选A.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常规操作,要熟记. 8.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A.空气 B.二氧化锰 C.高锰酸钾 D.氧化汞 [答案]C [解析]空气是工业制氧的原料,应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所以一定要注意工业上和实验室的制备差别. 9.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分子间有间隔可以解释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体积和;分子不断运动可以解释人们可以闻到气味,应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的特征和这些特征在宏观上的表现. 10.下列各项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利用石油生产人造纤维. 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 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的方向 [答案]A [解析]化学的定义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基础科学,应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及范畴. 1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答案]A [解析]二氧化锰只是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是催化剂,在别的反应中就不一定是催化剂,所以应该说某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氧气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应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出题角度有点新意,可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答案]B [解析]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B.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氧气的操作过程,做此题的技巧是:看四个选项的第一步有两种,那就是①和②,因为在添加样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以排除A,C,D,直接选出答案B.如此可以节省做题时间. 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可以不难发现符合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只有A.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14.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需预先铺上一薄层细沙或少量水,其目的是 A.增强实验效果 B.提供水蒸汽,参与化学反应 C.避免红热的生成物直接与集气瓶接触,保护集气瓶 D.提高氧气的浓度 [答案]C [解析]铺水或细砂是防止高温生成物落入瓶底造成集气瓶局部受热而炸裂,应选C.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中的操作及其原因. 1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过氧化氢溶液 C.氯酸钾 D.高锰酸钾 [答案]A [解析]B,C,D中含有氧元素,只有A中含有氧气分子应选A.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 16.拉瓦锡认为 A.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B.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C.按体积比,空气中约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的稀有气体,的二氧化碳和的其他气体和杂质 D.在通常状况下,空气中氮气约占4/5体积,氧气约占1/5体积 [答案]D [解析]拉瓦锡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只是把空气分成了氧气和氮气两个部分,应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 1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发热发光的现象 B.有新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颜色变化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应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 1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氧化镁 C.高锰酸钾 D.臭氧 [答案]B [解析]氧化物的定义是某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应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概念. 1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答案]B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应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仍是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20.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答案]A [解析]根据原子定义,应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 2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B.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C.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D.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任何物质都不是绝对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稀有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特定条件和特定物质也是可以发生反应的,应选D. [点评]本题考查稀有气体有关知识,也可用排除法来做. 22.我国城市环境中,空气污染物主要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应选B. [点评]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物的组成,此类题考的较多,题目可以变化,如空气污染指数都包括哪些气体等. 23.提出原子概念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阿伏加德罗 D.道尔顿

321 评论(15)

小菜虫娃娃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第1、2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1.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燃放烟花 B.汽车尾气 C.煤炭燃烧 D.光合作用2.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粉笔折断 B、湿衣服晾干 C、食物腐烂 D、木材制成桌椅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则该气体是 ( )A.氮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4.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用白瓷菜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5.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牛奶 B.酱油 C.蔗糖 D.葡萄酒6.李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7.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舍勒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9.课本中有一幅画(如图),其中的内容是一只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子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具备的性质是 () A.绝热 B.透气 C.透水 D.导电10.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11.可以鉴别(即区分)酒精和蒸馏水的化学方法 ()A. 闻气味 B. 测定密度 C. 分别点燃 D. 尝味道12.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描述的是 ()A.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C.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能缓慢分解,若有催化剂,则能更快分解D.加压、降温时,氧气由气态变成淡蓝色的液态氧13.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碳+氧气 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C.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D.硫酸铜+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硫酸钠 14.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克/升,氢气的密度是克/升,氢气难溶于水。下列方法中: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收集氢气可用 () A. ① B. ② C. ①③ D. ②③15.5月14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时使用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丙二醇作为药用辅料,已造成多人中毒、死亡。小杰同学看到新闻后,通过查询得到了丙二醇的以下资料:①化学式C3H8O2 ②无色粘稠状的透明液体 ③无味 ④易燃 ⑤沸点245℃ ⑥熔点℃ ⑦无腐蚀性 ⑧可用做水果催熟剂等,其中属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质的是 ()A.②③⑤⑥ B.①③⑥⑦ 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⑧二、填空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共21分)16.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⑴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⑵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_______;⑶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⑷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⑸属于固体的是_______;(6)属于混合物的是 。17.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_________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 而变质。 1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⑴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⑵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⑶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下列现象中:①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冷饮,过一断时间后,冷饮瓶的外壁上就出现水珠;②冬天,人说话时,可看到呼出的气体变成水雾;③松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几天后,饼干就变得不脆了;④夏天吹空调时,可看到空调冷气吹到的地方有“冷气雾”;⑤在空气中对着干冷的玻璃杯吹气时,玻璃杯的壁上出现水雾。 其中,能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能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要高的有___________。20.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1)请填写上表中有关内容:(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三、简答题(17分)21.(4分)右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某无色气体。请椐此回答该气体应具有的物理性质(回答两条即可,不能再回答“无色气体”) 22.(4分)小聪和小明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把竹子浸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了一个小孔,看到有气泡从小孔中冒出,就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气体。第一瓶:采用右图所示的方法点燃红磷,有白烟生成。把装置放在水中,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10。第二瓶: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推断:(1)竹子中含有哪两种气体?(2)竹子中的这两种气体的含量与空气中相应的两种气体的含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3.(9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⑴写出名称 A___________C___________ (每空1分)写出化学符号:B_________ F____________(每空2分) (2)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实验探究题(17分)24.(17分)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__(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_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利用装置A制氧气, A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在结束实验时要先撤离导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利用B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有: 。(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C D B C C B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C B D A 二、填空题16.② ④ ⑥ ⑦ ③17.氧氧化18.小a外焰蜡烛+氧气 水+二氧化碳19.①③④②⑤20.水过氧化氢过氧化氢 氧气+水三、简答题21.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22.(1)氧气(或O2)和 二氧化碳( CO2)气体;(2)竹子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3.(1)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O2 CO2(2)分解(3)碳+氧气 二氧化碳四、实验探究题24.(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2)b(3)B瓶口支持燃烧(或助燃)(4)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25.猜想③ 氧气猜想④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猜想⑤ 将两块切开的苹果分别放入两只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其中一只放到热水中。(或其他合理答案) 【得出结论】氧气和温度【反思与评价】(1)氮气不活泼(或其他合理说法) (2)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中【应用】隔绝空气加工,密封、低温保存。

154 评论(14)

sheenashen

——上这个网吧,各科资料应有尽有!还可以下载哦!或这个吧,是全国各地名校的真题。

18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