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1区14号
最近,我们接到很多职高、中专、技校学生和家长电话,询问高职单招考试相关事宜,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考过”,由于他们在职高、中专、技校读书期间,学校不重视文化的培训,技能也主要是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的目标是以就业为目的,为此不知道如何去准备,包括如何报名、如何复习、如何填报志愿、如何选择专业等。 为此,我院结合近7年高职单招培训经验,秉承“让孩子考起理想大学是我们办学的最高目标”的办学理念,特就相关关注问题为家长和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1、找到一条文化提高之“路”,针对文化成绩很差的同学,我们建议:一是提前进行文化系统复习准备,为此,学院特针对职高、中专和技校学生开设了“三校生集训班”,培训时间计划从2018年9月中旬至2018年3月24日(7个月),培训方式:以封闭式集训为主,培训内容:主要是文化的语文、数学和英语,;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针对自己的科类情况实事求是分步落实,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 2、记住两个关键时间“点”,一是高考报名时间,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参加2018年高考报名资格登记,因为只有取得2018年高考报名资格的方可有资格参加2018年高职单招,高考报名时间为2017年12月26-30日;二是单招志愿填报时间,由于各学校报名截止时间不一样,但一般都是在2018年3月1日至3月15日截止,具体时间以四川省考试院和各学院招生简章公布的时间为准。 3、做到三个“必须”,一是若参加单招考前培训,在了解培训机构时必须了解是否有入学测试,测试试题是否是2017年单招省考试院出的“原题”、是否有自主培训的教材资料、是否有多年的培训单招经验,是否有专职的文化师资队伍等,切忌不要相信100%“包过”等骗人的承诺。二是复习期间必须按照单招学校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复习和训练,必须熟悉了解单招学校对文化和专业技能测试的具体要求及考试大纲,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三是志愿填报时必须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志愿填报时坚持“专业优先、分数优先”,首先是选到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再结合相关院校历届的录取分数进行报考院校选择。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猪猪爱吃草
2015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公共基础》《语文》一、考试范围及基本要求(一)基础知识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察范围以语文社第三册附录中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主)。2、识记汉字的字形和使用工具书(考察范围以语文社第一册常用汉语工具书及使用方法简介和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为主)。3、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考察范围以第二册附录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4、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考察范围以第四册常用成语使用举例为主)。5、能辨析语句的含义修改语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结构混乱、表达不明、不合逻辑)。6、能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比拟、设问、反问)。7、识记课本涉及到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了解与基本课文相关的文学发展常识。8、识记记叙文(包括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文章、文体知识。9、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词义,盖、则、而、故、于、为、之、以、已、则、其、然、也、者)。10、理解常见文言文的句式及其用法(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11、默写基本篇目名句名篇。(二)基本技能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把握文中重要的句子。2、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能理解作者的思路,能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3、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5、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辨析文意及作者观点态度。6、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三)综合运用能力1、正确运用应用文知识写作通知、条据、启事、书信(含一般书信与专用书信)。2、正确综合运用语言和文章知识理解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3、能够根据试题要求把握题意,联系实际、选取角度,谋篇布局、有所创新。(四)现代文阅读、应用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名句名篇默写不超出基本篇目范围。(五)作文:指日常应用文写作,字数限300以内。二、试卷结构及题型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题型与考分计算:填空题:10分;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简答题:10分;作文题:20分。3、试卷内容比例: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约30%;阅读约50%(其中文言文约2%);应用文写作约20% 。4、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约50%;中等难度约35%;较难题约15%。三、考试参考教材与基本篇目考试参考教材分别为:高教出版社《语文》基础版第一、二册;语文出版社《语文》基础版第一、二、三、四册;外研社《语文》第一、二册。考试基本篇目:(另定)《数学》2015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数学》科目的试题以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科目考试总分为50分。一、考试内容及要求第1章 集合(一)考试内容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的相等);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二)考试要求1.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会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3.理解集合的相等与包含关系,理解子集、真子集和两集合相等的概念。会判别集合之间的关系,会用符号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4.理解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含义,会求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5.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别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第2章 不等式(一)考试内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区间;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二)考试要求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基本性质比较大小,对不等式正确变形。¥5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甘肃三校生考试大纲2015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公共基础》《语文》一、考试范围及基本要求(一)基础知识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察范围以语文社第三册附录中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主)。2、识记汉字的字形和使用工具书(考察范围以语文社第一册常用汉语工具书及使用方法简介和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为主)。第 1 页3、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考察范围以第二册附录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4、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考察范围以第四册常用成语使用举例为主)。5、能辨析语句的含义修改语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结构混乱、表达不明、不合逻辑)。6、能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比拟、设问、反问)。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