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4

小璐贝贝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中国地震局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罗曼蒂克123

已采纳

事实上,我不会对你说,这条是和|谐国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学4年,横条是欢迎XX大学来指导教学,然后我也不会告诉你,从师哥那得知8年之内,基本没见过地震局的工作人了,我一向嘴很严,不会和人乱说的,可耻的匿了。话说我也被这条信息坑了,管|理|员|吃翔,不解释

中国地震局培训

243 评论(10)

我是中吃货

一般了 最后一个肯定是否定的

226 评论(10)

你的秋天

招!学院有人文社科系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理、工、经、管、文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5年升格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格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学院坐落在北京东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首都天安门东30公里的潮白河畔,930路公共汽车直达北京。学院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5余万平方米。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达4200万元。现有7个现代化语音室、54个多媒体教室、70余个功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校园网、新建的标准化体育场、拥有藏书70余万册和7种电子资源数据库的现代化图书馆、英语调频广播覆盖全院的语音调频台和先进的非编系统和课件采集系统。学院现设有10个教学系部、15个本科专业和13个专科专业。学院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业、企业资源计划管理专业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专业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建设专业;有多门课程被评定为省部级精品课程。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0余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106名。专任教师中有110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长期聘有外籍教师。学院坚持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求发展。近几年先后承担了各级科研教研课题200余项。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的《防灾科技学院学报》在地震系统和相关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刊文章被《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期刊优秀奖。近年来,学院与中国地震局京区研究所对口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作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培训基地,学院承担着国家十五重点项目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任务和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任务的培训工作。常年聘请两院院士和邀请国内外专家到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多次派有关人士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欧洲国家进行教育考察,并与加拿大有关教育机构、新加坡民防学院等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三十多年来,学院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毕业生2万多名。学院培养的防灾类毕业生中许多人已经成为技术骨干、地震台台长、地震监测预报方面的专家和厅局级领导干部;多人获得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学院因此被誉为“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今后,学院将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朝着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中心、文化辐射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的目标迈进。

111 评论(11)

鼹鼠大小姐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单位;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单位。是中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1985年升格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格更名为“防灾科技学院”。截至2014年11月,该校坐落在北京东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余元;图书馆实体馆藏23万种,71万册。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 。院系专业截至2013年11月,该校设有地震科学系、防灾工程系、防灾仪器系、灾害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外语系、基础课教学部、体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继续教育中心等系部 。建有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等;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等;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广告学等 。师资力量截至2013年11月,该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具有行业和工程背景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拥有一批包括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地震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地震局“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在内的专家和教授。同时,该校作为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培训基地,与中国地震局各研究所及全国地震台站对口共建,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引进了包括汶川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首席专家袁一凡在内的10余名专家教授到校任教,聘请了地震系统5位院士为学院顾问,17位研究员、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 。学科建设截至2013年11月,该校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单位 。河北省高校新增重点发展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地质工程。教学建设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省级精品课程(数字地震信号处理)等各类“质量工程”项目。获得第五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第六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省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防震减灾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地球物理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防灾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实践教学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建有地震科学、工程地震、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多个实验中心,有各类实验室86个,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2个(含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建有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师生成绩截至2013年11月,该校学生在全国、省、市及地震系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百余个;该校学生在“2010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在第二十五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中,该校5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到108项。地震系统70%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80%的地震台(站)长毕业于该校 。

16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