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yekiki
七年级下期数学期末考试复习,要做一下试题。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3a=6a ÷a2=0
×(a-2)=a2-2a •a-1=a
2.若m+n=﹣1,则(m+n)2﹣4m﹣4n的值是()
3.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x的取值应满足()
≠2 ≠﹣1 ﹣1
4.已知x,y满足关系式2x+y=9和x+2y=6,则x+y的值为()
B.﹣1 D. 5
5.“端午节”放假后,刘主任从七年级650名学生中随机抽查了其中50名学生的作业,发现其中有5名学生的作业不合格,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刘主任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个体是每名学生
C.样本容量是650 D.该初三学生约有65名学生的作业不合格
6.如图,CD∥AB,点F在AB上,EF⊥GF,F为垂足,
若∠1=48°,则∠2的度数为( )
° °
° °
7.下列各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4a+6b) (-2)2=(x+2)(x-2)
(x-1)2 (x+3)(x-1)
8.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B. C. D.
9.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
A.∠C=∠ABE
B.∠A=∠EBD
C.∠C=∠ABC
D.∠A=∠ABE
10.为了积极响应创建“美丽的乡村”的号召,某校1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个等级.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样本容量为200 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
C.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 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大约有900分
二、细心填一填(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2ab2)2• =
12.定义运算:a⊕b=(a+b)(b-2),下面给出这种运算的四个结论:①3⊕4=14;②a⊕b=b⊕a;③若a⊕b=0,则a+b=0;④若a+b=0,则a⊕b=0.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为_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13.化简分式: ÷ × =_____________.
14.如图,已知∠1=122°,∠2=122°,∠3=73°,
则∠4的度数为__________度.
15.如果关于x的方程 - =1无解,那么a的值必为_________.
16.二元一次方程2x+3y=20的所有正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长方形ABCD中,AB=5cm,AD=8cm.现将该
长方形沿BC方向平移,得到长方形A1B1C1D1,若
重叠部分A1B1CD的面积为35cm2,则长方形ABCD
向右平移的距离为______cm.
18.国庆假日里小明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看完一本共有480页的小说,但由于这本书的故事情节精彩,小明每天多看了20页,这样到规定时间还多看了一本120页的中篇小说,如果小明原计划每天看x页,那么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第19、20每小题各8分;第21、22每小题各6分;第23、24每小题各8分;第25题10分,第26小题12分,共66分)
19.(1)已知:多项式A=(x+2)2+(1-x)(2+x)-3.若(x+1)2=2,求A的值.
(2)先化简,再求值:1- ÷ ,其中x=1,y=-2.
20.解下列方程(组)
(1)1+ = (2) (用代入法解)
21.某中学七年级共有12个班,每班48名学生,该校在2015年春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想了解七年级数学考试情况,对期中考试数学成绩进行抽样分析.
(1)若要从全年级学生中抽取一个48人的样本,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①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48名学生;②在全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8名学生;③在全年级12个班中分别各随机抽取4名学生,④在七年级前6个班中随机抽取48名学生,其中比较合理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2)将抽取的48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绘制了如下频数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
七年级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频数统计表 七年级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扇形统计图
请根据图表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①求C类的频率和D类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
②估计全年级达A、B类学生大约共有多少名学生.
22.将方格纸中的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2格得到三角形DEF,再将三角形DEF向上平移3格得到三角形GPH,
(1)动手操作:按上面步骤作出经过两次平移后分别到到的三角形;
(2)填空:图中与AC既平行又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___,图中有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3)线段AD与BF是什么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23.观察下列版式:
①1×3-22=3-4=-2;
②2×4-32=8-9=-1;
③3×5-42=15-16=-1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算式;
(2)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3)你认为(2)中所写的式子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24.如图,将长方形纸条沿CE折叠(CE为折痕),使点B与点F重合,EG平分∠AEF交AD于G,HG⊥EG,垂足为点G,试说明HG∥CE.
25.某体育用品商场在省运会期间用32000元购进了一批运动服,上市后很快售完,商场又用68000元购进第二批同样运动服,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每套进价多了10元.
(1)该商场两次共购进这种运动服多少套?
(2)如果这两批运动服每套的售价相同,且全部售完后总利润达到20%,那么每套售价应定为多少元?(利润率= )
26.某旅行社拟在暑假期间推出“两日游”活动,收费标准如下:
人数m 0 200
收费标准 180 170 150
甲、乙两所学校计划组织本校学生自愿参加此项活动,已知甲校报名参加的学生人数多于120人,乙校报名参加的学生人数少于120人,经核算,若两校分别组团共需花费41600元,若两校联合组团只需花费36000元.
(1)两所学校报名参加旅游的学生人数之和超过200人吗?为什么?
(2)两所学校报名参加旅游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D D A B B D B
二、细心填一填(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3a4b5; 12. ①④;
13. - ; 14. 107;
15. -2; 16. , ,
17. 1; 18. =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第19、20每小题各8分;第21、22每小题各6分;第23、24每小题各8分;第25题10分,第26小题12分,共66分)
19.解:(1)A=(x+2)2+(1-x)(2+x)-3
=x2+4x+4+2+x-2x-x2-3
=3x+3
=3(x+1)
∵(x+1)2=2,
∴x+1= 或x+1=- ,
∴当x+1= 时,A=3× =3 ,
当x+1=- 时,A=3×(- )=-3 ,
故A的值为±3 .
(2)1- ÷
=1- ×
=1-
=
当x=1,y=-2时,原式= =3.
20.解:(1)原方程可化为:1+ = ,
把方程两边都乘以2(x-2),得:2(x-2)+2(1-x)=x,
去括号,得:2x-4+2-2x=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
解得:x=-2,
检验:当x=-2时,2(x-2)≠0,
∴x=-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原方程的解为x=-2.
(2)由②得:y=4x-13③,
把③代①得:3x+2(4x-13)=7,
解这个方程,得:x=3,
把x=3代入③得:y=4×3-13=-1,
∴原方程组的解为: .
21.解:(1)②③;
(2)① = ,360°× =30°,
答:C类的频率为 ,D类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0°;
②48×12×(50%+25%)=432(人),
答:估计全年级达A、B类学生大约共有432名学生.
22. 解:(1)所作图形如右下图;
(2)与AC既平行又相等的线段有DF、GH,图中有2个平行四边形;
(3)线段AD与BF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数量关系是AD= BF.
23.解:(1)4×6-52=24-25=-1;
(2)答案不唯一,如n(n+2)-(n+1)2=-1;
(3)成立,理由如下:
∵n(n+2)-(n+1)2=n2+2n-(n2+2n+1)=n2+2n-n2-2n-1=-1,
∴一定成立.
24.解:理由:由折叠性质可得:∠CEF=∠BEC= ∠BEF,
∵EG平分∠AEF(已知),
∴∠GEF=∠AEG= ∠AEF(角平分线的定义),
∴∠CEF+∠GEF= ∠AEF+ ∠BEF= (∠AEF+∠BEF)(等式的性质),
∵∠AEF+∠BEF=180°(平角定义)
∴∠CEF+∠GEF= ×180°=90°,
即∠GEC=90°,
∵HG⊥EG(已知),
∴∠EGH=90°(垂直定义)
∴∠GEC+∠EGH=180°(等式的性质),
∴HG∥C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5.解:(1)设商场每一次购进x套这种运动服,则第二次购进2x套,
由题意,得: - =10,
解这个方程,得:x=200,
经检验:x=200是原方程的解,
2x+x=2×200+200=600(套),
答:商场两次共购进这种运动服600套;
(2)设每套运动服的售价为y元,由题意,得:
=20%,
解这个方程,得:y=200,
答:每套运动服的售价应定为200元.
26.解:(1)设甲、乙两校参加学生人数之和为a,
若a>200,则a=36000÷150=240(人),
若120
∴两所学校报名参加旅游的学生人数之和等于240人,超过200人;
(2)设甲学校报名参加旅游的学生人数有x人,乙学校报名参加旅游的学生有y人,则:
①当120
解得: ,
②当x>200时,由题意,得: ,
解得: ,此解是不合题意的,应舍去,
饭团爱上飞
寒窗苦读为前途,望子成龙父母情。预祝: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时能超水平发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编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大家快来看看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方程 的解是( )
A. B. C. D.
2.若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图案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现有3cm、4cm、5cm、7cm长的四根木棒,任选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5.商店出售下列形状的地砖:①长方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若只选购
其中某一种地砖镶嵌地面,可供选择的地砖共有( )
种 种 种 种
6.一副三角板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设 ,则可得方程组为( )
7.已知,如图,△ABC中,∠B =∠DAC,则∠BAC和∠ADC的关系是()
A.∠BAC <∠ADC B.∠BAC =∠ADC C. ∠BAC >∠ADC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8.若 ,则 (用含 的式子表示).
9.一个 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2倍,则 = .
10.不等式 < 的最大整数解是 .
11.三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
12.如图,已知△ABC ≌△ADE,若AB =7,AC =3,则BE的值为 .
13.如图,在△ABC中,∠B =90°,AB =10.将△ABC沿着BC的方向平移至△DEF,若平移的距离是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4.如图,CD、C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A=30°,∠B=60°,则∠DCE= ______度.
15.一次智力竞赛有20题选择题,每答对一道题得5分,答错一道题扣2分,不答题不给分也不扣,小亮答完全部测试题共得65分,那么他答错了 道题.
16.如图,将长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长方形AB′C′D′的位置,旋转角为 ( ),若∠1=110°,则 =______°.
17.如图所示,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1)左转了 次;(2)一共走了 米。
三、解答题(9小题,共89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8.(9分)解方程:
19.(9分)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9分)解方程组:
21.(9分)解不等式组: (注:必须通过画数轴求解集)
22.(9分)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上的一点,∠B =50°,∠BAD =30°,将△ABD沿AD折叠得到△AED,AE与BC交于点F.
(1)填空:∠AFC = 度;
(2)求∠EDF的度数.
23.(9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网格中画出△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A1B1C1;
(2)在网格中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2B2C2;
(3)在直线m上画一点P,使得 的值最大.
24.(9分)为了美化环境,在一块正方形空地上分别种植四种不同的花草.现将这块空地按下列要求分成四块:⑴分割后的整个图形必须是轴对称图形;⑵四块图形形状相同;⑶四块图形面积相等.
现已有两种不同的分法:⑴分别作两条对角线(如图中的图⑴);⑵过一条边的四等分点作这边的垂线段(图⑵)(图⑵中两个图形的分割看作同一方法).请你按照上述三个要求,分别在图⑶、图⑷两个正方形中画出另外两种不同的分割方法.(正确画图,不写画法)
25.(13分)小明到某服装商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到该商场为了激励营业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月总收入=基本工资+计件奖金”的方法,并获得如下信息:
营业员A:月销售件数200件,月总收入2400元;
营业员B:月销售件数300件,月总收入2700元;
假设营业员的月基本工资为 元,销售每件服装奖励 元.
(1)求 、 的值;
(2)若某营业员的月总收入不低于3100元,那么他当月至少要卖服装多少件?
(3)商场为了多销售服装,对顾客推荐一种购买方式:如果购买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50元;如果购买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370元.某顾客想购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多少元?
26.(13分)在 中,已知 .
(1)如图1,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
①当 时, 度数= 度(直接写出结果);
② 的度数为 (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2,若 的平分线与 角平分线交于点 ,求 的度数(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3)在(2)的条件下,将 以直线BC为对称轴翻折得到 , 的角平分线与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如图3),求 的度数(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8. ;;; 11. ;;;;;; 17.(1)11; (2)120.
22.(9分)解:(1)110; ………………………………………… 3分
(2)解法一:∵∠B=50°,∠BAD=30°,
∴∠ADB=180°-50°-30°=100°, ……… 5分
∵△AED是由△ABD折叠得到,
∴∠ADE=∠ADB=100°, …………………… 7分
∴∠EDF=∠EDA+∠BDA-∠BDF=100°+100°-180°=20°. … 9分
解法二:
∵∠B=50°,∠BAD=30°,
∴∠ADB=180°-50°-30°=100°, ……………………………………… 5分
∵△AED是由△ABD折叠得到,
∴∠ADE=∠ADB=100°, …………………………………………………… 6分
∵∠ADF是△ABD的外角,
∴∠ADF=∠BAD+∠B=50°+30°=80°,…………………………………… 7分
∴∠EDF=∠ADE-∠ADF=100°-180°=20°. ……………………………… 9分
(注:其它解法按步给分)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