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9

陈家小鱼儿
首页 > 考试培训 >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追风者

已采纳

第一章 1,文章:《文心雕龙》《原道》如何出现的,如何形成的背景。 2,名解:文学四要素 p29-30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在这个基础上明确。为了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艺术产品本身,第二个是艺术家,第三个世界,第四个读者。作品是核心位置如果作品没有进入读者的视野中没有被读者所阅读,这个作品就是不存在的。没有被读者欣赏所消费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世界是每个时代的人,作家生活在英的时代时空当中,这个时代的生活现实人生对他构成刺激,提供感受,所以才能写出作品,一个作家不可能空中楼阁,不论是什么表达形式出现的,总是和现实人生有各种联系。 3,问题:历史上主要的文学观念(总纲性) p32 第二章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 QQ秀秀出个性真自我 1,文章:《艺术作为手法》重点p57 作者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理论派代表。 什么是形式主义(背景知识)特点:关注语言,文学的语言。P68-69 2,名解:奇特化p71;意生言外p88;自动写作p87 奇特化:俄国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他的奇特化(一译"陌生化""反常化")的诗学原则。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的事物的感觉; 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是使形势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 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的制作的方法,而"制作"成功的东西对艺术来说是无关重要的。比如,在现代汉诗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句子"风变幻云朵的浮雕/修饰夜里发生的事情。我们的青春约会常在/功勋注定要在上午升起。这些诗句通过巧妙的动宾搭配方式,修饰性成分与被修饰性成分富于弹性的组合,主谓的不规则搭配,比喻与象征的新奇等手法,造就了诗歌语言的一种奇特化的效果。 更多内容参看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75 评论(9)

hua爱美食

第六章 文学的风格 -名词解释- 文学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升华。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日常个性: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它是创作个性形成的基础。功利性。 文体:文学风格的载体,是一些持久性的体制、样式、类型,都是广义的语言秩序。作品的体裁、体制;文学的语体;文学的风格。 文学语体:与一定的体裁相匹配而显示其特征的文学语言,表现为特定的语言体式。抒情语体;叙事语体;对话语体。 规范语体:具有规范性的语体。 抒情语体:一种表现对情感的体验、特别钟爱声音功能、擅长偏离语言常规且频繁运用修辞手法的语言体式。 叙述语体:用于叙述事件,在叙事性文体中广泛使用的语言体式。 对话语体:富于动作性,要求性格化和口语化的语体,多在戏剧文学创作中使用。动作性、性格化、口语化。 自由语体:在规范语体的基础上加以自由创造的语体,为创作个性的自由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是作家创作个性发展为风格的途径。 文采:文学作品中的言语色彩,是语言的特殊组合,是文学风格的外衣。 情调:作品中的情感格调。 气势:文学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 氛围:弥漫于作品的特定气氛,往往与景物、环境结合构成意境和情境。 韵味:作品言语结构所产生的情趣和意味。 时代风格:作品在总体特色上所具有的特定时代的特征,是时代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渗透于作品中所形成的特定民族文学的总体特征。 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域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点。 流派风格:一些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创作主张和语言格调等相近的作家在创作上形成的共同特点。群体文化的表现。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文学风格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2. 文学风格是作家独特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文体成熟的标志。 3. 文学风格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文学与时代、民族、地域等领域的关系。 二、对于文学风格的理解,历来有哪些观点? 1. 着眼作品的外在特色,认为风格是一种言语形式。 2. 着眼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认为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的自然流露。 3. 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认为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4. 从读者鉴赏角度来理解,认为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三、文学风格的定义是什么,包含哪些要点? 1. 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3. 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4. 有机整体性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 5. 言语结构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6. 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是风格的审美效应。 四、什么是创作个性?与风格关系如何? 1. 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2. 文学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 3. 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是风格的灵魂。 五、叙述语体的有哪些特征? 1. 虚拟性。 2. 不是单声话语,是双声话语。 3. 还具有多声齐鸣的特点。 六、体载与语体的关系如何? 1. 两者密切相关,一定的体载要求一定的语体相配合。 2. 某些文体还以一种语体为主,兼用其他语体。 七、语言与言语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1. 言语属于个人,体现个人特点;语言属于社会,体现社会规则。 2. 语言来源于言语活动,言语活动又受制于语言规则。 -论述题- 一、文学风格与言语组织的关系? 1. 风格与作家对语言的编码和超码密切相关。 2. 风格与词语的颁频率有关。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成要素有哪些? 1. 文采。 2. 情调。 3. 气势。 4. 氛围。 5. 韵味。 三、文学风格有哪些特征? 1. 独创性。 2. 稳定性。 3. 多样性。 四、文学风格的类型有哪些? 1. 西方古代三分法:安提西尼(崇高、平庸、低下);黑格尔(严峻、理想、愉快);威克纳格(智力、想像、情感) 2. 我国古代有简繁二法:简分有:刚柔(刘勰、姚鼐);虚实;奇正。刚柔影响。 3. 繁分有:刘勰“八体”;皎然“十九种”;司空图“二十种” 五、文学风格的变化构成有哪些? 1. 与时代文化。 2. 与民族文化。 3. 与地域文化。 4. 与流派文化。 5. 各个文化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2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