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youliab
社区工作者的面试题题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社区工作者的面试题题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都是四道题、四个类型
1、时事政策类:就是问你对当前某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2、应急处理类:比如群体上访事件,你怎么处理啊?或者你出差开会,前天晚上突然把稿子弄丢了,怎么办呀之类的……就是考察应变能力的。
3、人际关系类:你跟同事、跟领导、跟社区居民等等怎样搞好关系,比如出现了矛盾你怎么处理呀?比如你跟他们之间有误会,你怎么办呀?
4、组织计划类:一般都是让你组织个活动。比如社区要搞个联谊会、让你组织一下呀!或者领导分配给你一个什么调研任务,让你列一下计划啊?
1、你了解社区居委会工作吗?
2、你从事社区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3、你将来打算如何干?
社会工作者理念:助人自助
社区特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基本知识模拟题:
一、填空题:
1、现在城市社区的六个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规范体系要素和物质设施要素。
2、按地域差异社区可分为:城市社区、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
3、根据不同类型的社区的历史形成过程和内部结构性要素差异,城市社区可分为:单位型社区、街坊型社区、新建小区型社区以及城乡接合部社区。
4、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①以人为本,服务居民;②资源共享、共驻共建;③责权统一,管理有序;④扩大民主,居民自治;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5、社区建设的项目分为: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医疗卫生、社区生态环境、社区文化教育和社区社会保障等。
6、社区服务的主要持征是:
(1)福利性
(2)群众性
(3)互助性
(4)综合性
6。1、社区居委会的职责:
1、管理
2、服务
3、教育
4、建设
5、监督
7、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责是:负责住宅小区内一切有关房地产开发、租赁、销售及售后服务,包括房屋保养、维修、住宅小区的清洁、绿化、管理和小区内的商业服务、治安维护等社会活动。
8、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存在两种关系:一是聘用与受雇关系。二是服务与收费的关系。
9、社区民主选举的主要原则包括:
(1)双过半原则
(2)一人一票原则
(3)差额选举原则
(4)秘密选举原则
(5)无记名投票原则
(6)公开当场计票原则
10、民主决策的组织机构包括:
(1)社区居民大会
(2)社区居民代表大会
(3)社区居民委员会
11、民主决策的形式包括:
(1)居民公决
(2)决议案
(3)公告
12、民主监督的形式有:
(1)民主评议
(2)居务公开
(3)罢免
(4)服务公示制与承诺制
(5)民主听证会
12、“四个民主”的关系,民主选举是基础,民主决策时关键,民主管理是措施,民主监督是保障。
13、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14、社区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决策、思想领导、保证监督、典型示范等方面。
15、社区民主监督的主体既表现为:专门组织机构的专业监督,也可表现为居民群众的随机监督。专门的监督机构是: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也是民主监督的机构。
16、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
(1)社区养老服务
(2)社区助残服务
(3)社区家政服务
(4)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5)社区就业服务
(6)社区政府公共服务办证等
(7)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
17、社区主体组织间的关系:
1、社区党支部是领导层,发挥思想领导和政治保障作用;
2、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属于决策层,是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属于议事层,是社区的议事监督机构;社区居委会属执行层,是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
18、对整体选举无效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重新选举。二是局部纠正。
19、社区自治的表现形式:
1、从全社区的层面看,它包括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从居民直接参与的角度看,包括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
3、从自治的内容看:包括人事自治、财务自治、服务自治、管理自治、教育自治。
20、社区组织的类型: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社区专业服务组织。
21、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方式:领导、支持、监督、协调。
22、社区民主监督的主体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二、名词解释:
1、社区概念:社区是由生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既是人们聚集、生活的特定区域,也是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场所。
2、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3、社区服务: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为目标,以社区服务机构为主体,福利性服务与有偿、低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服务。
4、社区组织:是指直接从事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功能的各种组织的总称。
社区专业知识社区工作面试问题
一【导语】社区工作备考者与其他事业单位面试考生,在面试的内容与应试技巧上,有许多的相通之处可以借鉴。略有不同的是,面试问题的侧重面会有不同。社区工作者的面试更多是情景假设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阶段多了解一些关于社区的基础知识、多思考怎么回答。这是一个不断积累地过程,希望大家备考顺利通关。
1街道领导紧急布置了一项XX工作,你将如何完成?
(这种问题是很容易出现的,社区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为了不桎梏大家的思考空间,这里不具体指明是什么工作,有可能关系到卫生,社保,综治、民调、计生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就ok了)
2谈谈你如果做好老龄工作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各社区老年人口数量激增,与老龄相关的工作非常容易考到,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本人面试时就回答过类似的题目)
3为什么要报考社区工作者
(如果各区县分别面试的话,远郊区县更容易被问到此题,本人认为回答这类题目非常容易,充分结合自身来答就可以了,回答的有特色能给监考官留下深刻印象,容易得分的题目)
4领导需要你去同某位同志协调完成一份工作,但是你与这位同志素来没有什么交流,这位同志甚至对你有成见,你怎么处理?
(大概是这个意思,我写的比较口头话,这类题目考的是人际关系,大家可以参考公务员考题答案来回答,要以完成任务为主)
5如何解决社区内的具体问题
(可能是家庭矛盾,这个可以举出的例子就多了,可以是赡养问题、邻里纠纷??我记得自己回答过贩卖光盘相关的问题,回答这类题目考虑的越全面越好,里面有很多细节的问题,本着努力为居民着想的角度,回答时要说的诚恳点,毕竟还没有真正去从事这类工作,备考者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极为重要)
面试的题目非常广泛,我们不能一一概括,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技巧与出题方向,那么就增加了考生面试成功率。另外,基础知识在笔试时已经考察,面试更注重的是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态度、心态的考核。更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面试时不要因为面对考官而胆怯,把每位考官当作朋友、当作等待考生解决问题的群众,回答问题时思路清晰,再加上得体的穿着,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1、你正在主持一个会议,意见对立的双方由争辨发展到恶语想向,你怎么办?
作为会议的主持人,我会把双方争论的据点、争论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先建议大家冷静一下,或干脆休会半小时,等大家能平心静气坐下来后,我会再次阐述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心平气和地商量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而不是争论。等局面被我控制后,我再
要求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方的意见、观点、计划总结出来,通过阐述自己的理由,大家举手表决,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我同样会把最后的结果写进会议记录中备查,会后向有关领导认真汇报会议情况。
2、城市有许多外来人口、作为社区工作者你这样做好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一、宣传有关流动人口的各项政策。在普查登记的同时向流动人口发放普查宣传用品,宣传劳动法、企业用工规定、普及法律知识。
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的管理体系。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流动人口“一户一档”的台帐制度、流动人口信息库等,对流动人口实行信息化管理。
三、社区还可以明确一名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员,负责日常本辖区内流动人口变动情况的收集和整理,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离开户籍地或流入务工地的流出人员,采取定期与用工单位沟通联系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随时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的详细情况,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
3、谈谈你对社区无小事的看法?
社区无小事,因为社区里的每一件事情都与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社区基层工作是最贴近群众,也最繁琐的,问题解决了,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诚意,漠视百姓的诉求而一意孤行,损害的则是党和政府的威信。
4、社区里养狗引起不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
第一,调查清楚情况,包括社区里有多少养狗的居民以及其他居民不满主要原因在哪(造成环境污染还是狗咬伤人等);
第二,若调查结果表明确实是养狗的居民造成的.小区环境或居民安全等问题,首先就要在社区内粘贴告示,告知养狗居民注意事项,保持社区环境整洁与社区和谐;
第三,再有就是主持和召开居民代表会议,主要请来养狗的居民代表与其他居民代表,双方共同协商提出解决方案,解除不满;
第四,在社区内组织类似宠物交流活动、开展社区宠物健康与安全教育活动等、建议和支持养狗的居民定期给狗打狂犬疫苗等;
5、有人办低保,条件不符合,领导不在,你怎么办?
第一,耐心解说:跟案主解释清楚,办社保具体需要怎样的条件,为什么案主条件不符;
第二,如果案主却有困难,可以先行登记下来,让其回去后等待回复。待主任回来后向其汇报,商讨并调查案主的实际情况后,再按照规定处理。并及时通知案主。
第三,若案主因失业来申请低保的,应鼓励其或其家人再就业,积极参与社区就业培训,实现上岗就业。
1、你了解社区居委会工作吗?
2、你从事社区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3、你将来打算如何干?
社会工作者理念:助人自助
社区特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社区工作是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也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个专业、一门艺术。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要求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对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有效有序的协调,使社区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具有务实求真的态度,并有判断事物的扎实知识基础和进行组织沟通的技巧。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区工作者也根据社区工作的普遍价值和中国社区工作的实践,制订有自己的专业伦理守则。
具体要求有:
1、社会责任感。社区工作者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职责具有清楚的认识。即每个个体无论处于多么困弱状况,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和需要。社区工作者作为以社区和居民群体为对象的社区工作者,将完善和发挥工作对象的社会功能为已任。社区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标是帮助社区解决社会问题,使社区获得应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为社区工作者个人或小团体赚取金钱或私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提供社会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务,并不向求助者收取费用。社区工作属于非营利事业,来自政府资助和私人捐助的经费主要用于公共福利和基础建设。社区工作者必须具备一种崇高的理想,以务实的方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社区,贡献社会xxxx社区工作应聘面试题xxxx社区工作应聘面试题。
2、平民意识。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而确定的,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置于社区一员的位置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人们的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没有这种群众路线,社区工作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社区工作者的平民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民主意识。即使社区工作者具有一种组织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视志愿参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充分发展各自的潜力。
3、知识基础。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第二,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如果说,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如公共行政学)、社会学(如组织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第三,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4、沟通技巧。社区工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区成员的信任,与社区组织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区工作者既要与社区内外的组织机构打交道,也要与社区成员共同学习、讨论和工作。无论是工作伙伴之间的联合设计、集中财力、协同服务,还是推动工作对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区工作者发展或维持友好合作、群策群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社区工作者面对的工作伙伴或对象的职位、年龄、性格、组织角色各式各样,因此社区工作者要在理解人之社会重要性的前提下,遵循沟通与合作的原则,运用相应的知识技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相互的沟通和合作,更加了解自己作为社区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最终为有成效的社区发展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xxxx社区工作应聘面试题自我介绍。
5、组织能力。社区工作也被称为社区组织,也就是说社区工作是一种运用组织方法的干预或互动过程。
社区工作者运用组织动员手段来协助居民认识社区的整体需要和目标,通过计划方案和专门机构协调、整合社区成员、团体或机构,挖掘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满足社区需要、实现社区目标,以适应社会变迁。积极发掘、组织、协调与利用社区资源,是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特征。社区工作者应当熟悉各种资源,善于将各种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平衡社区工作中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社区工作者的组织能力还表现为组织具体专业活动的能力,如社会调查、会议主持、行政管理、方案策划以及推动社会行动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能够通过分析、策划、检讨、激励、咨询、教育、谈判等手段、挖掘和利用一切潜能。
妖娆176991534
社区工作者考试复习题一、判断题:1、异地入伍的义务兵不予优待(∨)2、从地方直接招收的军队学员家属享受优待金(×)3、义务兵因病可以评残(∨)4、二等乙级(含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享受公费医疗(∨)5、领取伤残保健金的伤残军人享受所在单位伤残职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遇和医疗待遇(∨)6、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是社区自治的前提。 (∨)7、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是社区自治的关键。 (×)8、社区建设是前提,社区自治是主题,社区服务是目的。(∨)9、民政部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这个新的概念。西方叫社区发展。(∨)10、推进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11、救灾工作的原则是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分部门负责。(∨)12、中小灾害一般由灾区所在街道、村委会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救灾工作,区政府有关部门协助。(∨)13、大灾、特大灾害由区政府直接负责救灾工作。( ×)14、五保供养是保证“三无”对象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15、五保供养是城市的集体福利事业。(×)16、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60元。(×)17、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能够维持城市居民在正常条件下的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平均支出水平,它表现为人们只购买绝对必需的生活资料。(∨)18、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混合型的家庭,应将家庭在职人员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与其他家庭成员从事农副业生产等收入一并计入收入内。(∨)19、家庭月人均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混合型的家庭中,只对非农业户口人员予以保障。(∨)20、无特殊原因,不按期领取保障金超过三次的保障对象,视为自动放弃保障资格,停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21、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有一方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登记。(×)22、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法院恢复登记。(×)。23、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24、婚后生子女,子女随父姓,不能随母姓。(×)25、夫妻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26、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到指定的部门办理老年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办理优待证。(∨)27、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举办人持相关材料向市民政局窗口提出申请,市民政局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准予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发给相应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28、我区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经调整为319元。(∨)二、多项选择:1、优抚对象包括以下哪几种人(ABCD)A、现役军人及家属 B、革命伤残军人C、复员退伍军人 D、革命烈士和牺牲病故军人家属2、伤残按性质分为(ABC)A、因战 B、因公 C、因病 D、因伤3、优抚工作方针(ABCD)A、思想教育B、扶持生产C、群众优待D、国家抚恤4、伤残军人乘坐交通工具有何优待(AB)A、国营火车、轮船、长途汽车优惠票价的50%B、国内民航优惠20%C、中巴优惠10% D、出租车优惠10%5、“三属”享受定期抚恤金的条件(ABC)A、父、母、抚养人、夫、妻无劳动力和生活收入的或虽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不足以维持当地一般群众生活水平的B、子女未满18周岁或虽满18周岁因读书或伤残而无生活来源C、弟、妹未满18周岁且必须是依靠军人生前供养的D、子女身体健康且已成婚但收入过低6、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B、C、D)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D.因地制宜、循序渐进E.扩大民主、居民自治7、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23号文件精神,社区建设的项目一般有那些:(A、B、C、D、E)A.社区服务 B.社区文化 C.社区卫生 D.社区治安E.社区环境8、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有:(A、C、D)A、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求助和福利服务B、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C、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D、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9、社区建设中理顺(ABC)个关系A、理顺政府依法行政,政府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的关系;B、理顺街道办事处依法办事和居民自治的关系; C、处理好社区组织内部关系,社区居委会和党支部、居民的关系10、社区建设的“四自”功能包括(ABCD)A自我管理 B自我教育 C自我服务 D自我监督 E自我完善11、兴隆台区自然灾害救济预案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D、E )。A、总则 B、灾前准备,C、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D、年度救济,E、救灾紧急救助。12、五保供养的对象是( A、B、C )。A、 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B、无劳动能力的, C、无生活来源的,D、无家庭财产的。13、救灾工作实施年度救济,分为( B、C )。A、实施救助 B、春夏荒救济 C、冬令救济 D、查核灾情。14、五保供养的内容是( A、B、C、D、E )。A、供给粮油和燃料,B、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C、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D、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E、妥善办理丧葬事宜。15、自然灾害分为( A、B、C )。A、中小灾 B、大灾 C、特大自然灾害 D、旱灾。1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原则为( A、B、C、D、E )。A、政策保障原则 B、家庭保障原则,C、 自我保障原则 D、优惠照顾原则,E、 社会化原则1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报审批程序为( A、B、C、D、E )。A、户主申请 B、入户调查 C、张榜公布 D、审查复核E、审核批准。18、保障对象家庭收入确定范围为( A、B、C、D、E )。A、各类工资、奖金、退休金、基本生活费B、各类保险金、救济金、赡养费、抚(扶)养费 C、自谋职业收入,D、大、中专院校、技校读书或学徒的其奖学金、生活津贴等收入。E、对领不到最低工资、最低离、退休费和生活费的在岗职工、离岗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和退休人员按照当地政府公布的有关标准计算其“应得收入”。19、不应计入家庭收入的范围为( A、B、C、D、)。A、优待对象领取的优待抚恤金和城镇居民非农业户口义务兵家属优待金B、对国家做出特殊贡献,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奖励,C、教育部门及社会为解决在校学生就学困难给予的困难补助金,D、因工负伤致残的职工及其供养亲属享受的公伤津贴、护理费、一次性抚恤金等。20、“三无对象”的内容为(A、B、C )A、无生活来源B、无劳动能力C、无法定赡养或抚(扶)养人D、身边无子女的老年人,E、被父母遗弃的未成年儿童。21、哪些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AB)。A、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B、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C、夫妻双方不实行计划生育义务的、有哪些情形是无效婚姻(ABCD)。A、 重婚的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婚龄的 E、 没有婚前健康检查证明的23、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是(ABCDE)。A、婚姻自由B、 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E、计划生育24、有(ABCDE)情形之一,调节无效的,应准予离婚。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D、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E、其他导致感情破裂的。25、有(ABCD)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财产。A、一方的婚前财产B、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C、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的财产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26、民间组织管理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ABCD)A、 坚持依法管理B、坚持统一登记管理C、坚持双重负责、分散管理D、坚持稳步发展,提高内在质量和素质27、(ABC)是非法民间组织A、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的B、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C、被撤销登记后继续以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28、民间组织应享有的合法权益(ABCDE)A、财产权 B、名称权和名誉权 C、知识产权D、减免税权 E、诉讼请求权三、单项选择:1、我国的优抚工作制度是(A)A、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合B、政府、单位、群众三结合C、企业、政府、个人三结合2、什么是在乡老复员军人(A)A、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B、1949年10月1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C、1945年8月8日前入伍的,复员后国家未安置过工作的3、现役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A)A、 烈士40个月工资、牺牲军人20个月工资、病故军人10个月工资B、 烈士30个月工资、牺牲军人20个月工资、病故军人10个月工资C、 烈士两年工资、牺牲军人一年工资、病故军人半年工资4、革命伤残人员户口迁移如何抚恤(A)A、户口迁出地民政部门发给当年的伤残抚恤保健金,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凭伤残证件和转移手续。从第二年起按规定予以抚恤B、户口迁出地民政部门终结伤残金的发放,由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继续发放C、户口迁入地的民政部门凭证和户口发放伤残金5、现行农村义务兵优待金标准(A)A、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农村农民纯收入的70%B、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农村农民纯收入的60%C、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农村农民纯收入的50%6、什么样的义务兵不能领取优待安置证(A)A、非农业户口占用农村指标入伍或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青年B、非本街户口入伍的青年C、在校学生入伍的青年7、抚恤分为(B)A、永久性抚恤和定期抚恤B、一次性抚恤和定期抚恤C、分期抚恤和定期抚恤8、哪些现役军人可评定病残(C)A军官 B志愿兵 C义务兵9、军功奖励分为(A)A、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B、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C、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10哪些优抚对象可享受护理费(A)A、分散供养的特、一等伤残军人B、所有特、一等伤残军人C、集中供养的特、一等伤残军人11、根据《居委会组织法》,政府及其派出机关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是:(B)A .管理与监督 B.指导与被指导 C.领导与被领导D.监督与被监督12、社区居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规模调整,可由哪个部门决定:(B)A、民政部门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C、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机关D、上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3、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是:(C)A、街道B、居民委员会C、一般是指经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D.范围可大可小14、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D)A、地方性自治组织B、.社区居民的管理、服务和教育组织C、社区居民的群众性非正式的自治组织D、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15、我区现有街道和社区(A)A、18个街道103个社区 B、16个街道100个社区 C、17个街道102个社区 D、15个街道104个社区16、社区建设的核心(A)A、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管理。B、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服务C、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D、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我监督17、社区建设的宗旨是(A)A、为人民服务 B、自我服务C、为油田建设服务 D、自我教育18、社区建设重点解决好(A)的关系和衔接问题。A、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民主自治B、驻街企业与居民群众C、物业公司与业户D、居民自我服务与自我监督19、百岁以上(含百岁)老人,每人每月发给生活补贴(B)A、50元 B、100元 C、150元 D、200元20、对(B)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优待证。A、60 B、70 C、80 C、9021、救灾法律制度属于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范畴,在民政工作中属于(A)A、社会保障类 B、救灾救济类 C、最低生活保障类22、接收救灾捐赠款物均属于( B )。A、正常业务,B、救灾专用的资金和物资,C、政府财政资金。23、救灾款必须是( A )。A、专款专用,B、购买固定资产,C、业务费支出。2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 D )。A、274元,B、244元,C、210元,D、319元。25、农村非农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C )。A、274元,B、120元,C、244元,D、163元。26、年满18周岁以上的各类院校毕业生申报低保,给予(B)个月的择业期,择业期内不计算个人收入。A、1—6,B、6—12,C、12—18,D、18—24。27、退役士兵申报低保,从其退役之日起,(C)个月内不计算个人收入。A、2,B、4,C、6,D、8.28、残疾人家庭申报低保,其家中的健康人可按实际收入下浮( B )计算收入。A、5%,B、10%,C、15%,D、20%。29、办理城市低保,须在申请人提出之日起( C )日内办结审批手续。A、10,B、20,C、30,D、40.30、被赡养人申报低保,其赡养费按照被赡养人子女家庭月人均收入减去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后剩余部分的( C )除以被赡养人数计算。A、10%,B、30%,C、50%,D、70%。31、丧失一部分劳动能力的人申报低保,其收入按( D )计算。A、20%,B、30%,C、40%,D、50%。32、我国管理民间组织的基本方针是(A)A、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B、严格审批,严格管理C、自然发展,宏观管理33、农村老年人(B)不承担义务工、劳动积累工A、男满55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B、男满60周岁以上,女满55周岁以上C、男满65周岁以上,女满60周岁以上34、婚姻法规定,结婚登记的年龄是(B)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C、男不得早于24周岁,女不得早与22周岁。35、夫妻有互相(C)的义务。A、夫妻有互相帮助的义务。B、夫妻有互相理解的义务。C、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36、父母对子女有(A)的义务。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B、父母对子女有赡养的义务。C、父母对子女有包办的义务。37、非婚生子女享有与(B)同等的权利。A、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有不同的权利。B、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C、不一定38、我国新婚姻法是(C)开始实行的.A、1950年5月1日. B、1981年1月1日 C、2001年4月28日 D、2002年5月1日39、婚后生子女可以随(A)姓。A、婚后生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B、婚后生子女必须随父姓。C、婚后生子女必须随母姓。40、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B)提出离婚诉讼。A、婚姻登记登记机关。B、人民法院。C、街道办事处41、离婚时、原为夫妇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B)偿还。A、一方偿还 B、共同偿还 C、父母偿还42、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A)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A、不得干涉 B、可以干涉 C、一定干涉四、简答题: 1、最低生活保障线 2、社区建设 3、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四自六共”4、社会保障工作 5、社 区 6、社区建设的宗旨五、论述题:1、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2、如何加强社区居委会的自身建设?
白色犬犬
《社区工作基础知识-内含题库》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地址
链接:
提取码:w9vu
社工证分两种,分别是《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1.社会工作者属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职业,2004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国家新职业,并于同年7月1日作为第九批新职业正式向社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并收编入国家职业大典。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每年安排两次鉴定考试,社会工作者考试鉴定合格颁发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的《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民政部和人社部共同组织的,旨在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一般都是每年6月组织考试,在本省的人力资源网站上报名(具体参照本省的网站),社工报名条件要求很严,具体如下: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