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7

錵小寶圓滾滾
首页 > 考试培训 > 报考普通话证网上怎么报名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格子女77

已采纳

普通话考试直接到语言文字网报名就行。

如果是在校生,也可以在学校直接报名。考生进入语言文字网后,需要找到普通话报名入口,选择报名地区,查看近期是否有报考机会,有的话,点击进入报名就行。

报名条件:

年满18岁的人员。

报名流程:

可在官网报名,报考人员可在网上提交报名申请,或者到实地报名,在得到报考资格确认后,方可参加。

报名入口:

①考生是在校大学生,请到本校的普通话测试站或者学校指定的机构报考,相关信息向本校的#普通话考试#校务处咨询。

②考生已是大学毕业,属于社会考生:

本地户籍的考生,凭身份证到本地教育局下设的语委办(普通话测试站)报名;

异地户籍但在本地工作的考生,凭异地身份证和本地工作单位的工作证明,到工作地辖区的教育局下设的语委办报名。

报名时,应携带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和近期二寸免冠报名照一张。

具体报名方法请咨询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资源官网或各地语委办。

报名时间:

上半年约3月报名,约5月份考试;下半年约9月报名,约12月考试。部分地区考试时间不同,可关注自己省份的普通话考试信息网。

等级划分:

一级:

甲等(97-100)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等。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等,偶尔有字音,语调失误等。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二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音调基本标准,词汇语法正确无误等,少数难点音,词汇,语法极少有误等。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不到位,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等。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

三级:

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音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词汇,语法等多次错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

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音发音失误多,方言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汇,语法等多次错误。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普通话考试过程:

1、经报名核准后,考生需要在考试当天,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和准考证,凭此二证进入指定的考场,并电脑上的内容进行普通话测试测试。考试属于机考,考生的普通话水准由机器判定。

2、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试方式进行。考生在考试时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考试结束后,考生即可在电脑上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

3、考试的顺序由考生抽签决定,考题也是和考试顺序有关的。考试前,会给考生约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考生可在此期间看题并准备。考试全程时间不长,且全程录音,考试完成后方可离开测试现场。

报考人员注册完成就可以进行登录查看自己的报名状态以及网上进行缴费的流程,缴费完成才算报名成功,考生需牢记报名号和密码,此后还需要登录此网址进行准考证打印和成绩查询。

报考普通话证网上怎么报名

320 评论(9)

别做慈善家

普通话考试报名流程如下:

工具/原料:戴尔xps15、win10、百度浏览器。

步骤:

1、百度输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在线报名系统”,搜索并进入。

2、进入普通话水平测试在线报名系统官网。

3、选择所在省后,点击“我要报名”。

4、选择城市,测试站及时间后,点击“下一步”。

5、进入报名系统,填写报名信息。

6、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

7、根据报名信息填写成功后按要求缴费即可报名成功。

243 评论(10)

胖墩儿可可

普通话考试报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网上报名,报考人员需要在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第2种是到报名现场进行实地报名,得到报名资格确认以后,即可参加考试。普通话考试如何报名1、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都是可以报考普通话等级考试的,网上报名需要先登录网站,然后再按流程进行操作。现场报名需携带有关证件去当地指定地点进行报名。在报考普通话等级考试的时候,其实每一个省的报考时间和考试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普通话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两次,考试的具体时间应该以官网通知为准。想要考普通话的话,一定要注意关注本省的考试网,注意看一看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2. 在报考时,需要注意看报名须知以及报名流程,网上考试的时候一般是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然后再注册账号和进行缴费的,只要成功缴费,才算报名成功。线下报名是需要填写报名表,并携带相关证件的,缴费也是线下缴付。普通话考试报名条件1. 国家机关人员;2. 教师以及申请教师资格证人员;3. 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人员;4. 普通高等学校以及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5. 广播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以及影视话剧演员;6. 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7. 自愿申请接受测试的其他社会人员。

15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