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5

糯米团子05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中有几门课程要考试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艾吃艾美

已采纳

初中考试有5大科目,中考升学总分满分为695分。

初中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其中物理初二开始学、化学初三开始学。

初一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初二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

初三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思想品德、体育、信息技术。

考五大学科考试成绩,包括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40分、物理和化学160分,合计60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10分。中考升学总分满分为695分。

中考的注意事项:

学前预习意味着在初中生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当然,你要注意轻重详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你可以花少点时间,在重要的地方,你可以稍微放慢学习进程。

学习成绩好的初中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这也意味着在课后少花些功夫。课堂上要及时配合老师,做好笔记来帮助自己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积极地独立思考,跟得上老师的思维。

初中有几门课程要考试

156 评论(13)

小兔斯基801110

以下是初中每一学年开设的课程:

中考需要考的课程有: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学生可根据中考成绩报考相应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中技、中职等。其中以报考普通高中为主。中考要考虑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但普通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

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334 评论(11)

敏足一世

英语还没取消?早该取消了。

175 评论(10)

密云汉子

初一考试考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地理和生物,初一为满分760分,当然每个地区的各科分数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都在十分以内徘徊。七门学科每一门都是十分重要,如果想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那么每一门学科都要均衡发展,不要对任何一门有偏科。初一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还有美术、音乐、体育、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为副课。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83 评论(11)

Joey玖玖

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  、信息技术。

中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

初中的学习任务:

进入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们会接触到一批新的学习科目,初中新设的课程有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而每个年级会变更一些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科目将贯穿初中三年。

而地理、生物、历史会在七年级开设,物理会在八年级开设,化学会在九年级开设。之所以初中课程这样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仍然受到小学学习思想与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初一并不适合开设物理,化学等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并且需要初中数学知识作为铺垫。

扩展资料:

初中的教育目的:

独立思考

对初中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外,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家长应该及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意志培养

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并帮助其形成初中阶段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初中(学业设置)

百度百科--中考

27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