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3

梅干菜2012
首页 > 考试培训 > 教育局报名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上家装饰

已采纳

进入教育局的考核方式就是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我们想要考入的教育局在当年考试中有没有进行招聘,这一点可以在招考公告上进行查看。其次我们要符合该教育局招聘人员的要求,主要要求包括学历专业工作年限等等。报名后首先要参加笔试,笔试通过后参加面试,最终根据招聘的人数和名次决定是否能被录取。一、进入教育局工作的条件根据岗位分三种:1、公务员,最低要求是本科毕业并通过公务员公开招录考试,笔试、面试合格后即可;2、技工,要有相应的工种证书和经历;3、杂工,由人才服务中心代签合同。二、考进教育局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并合格,教育局公务员报考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教育局属于公务员编制,想进去工作有三种途径,最优的是考公务员,看看你感兴趣的教育局有没有招聘岗位,然后报名去考。其次是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进去以后有事业编制,教育局借调到教育局工作,但人事关系属于事业单位。最后是外聘工作,找关系托人,签劳务派遣合同,人事关系属于劳务工司,但是工作岗位在教育局。教育局一般只有几个领导属于公务员。公务员招考也很少有教育局的岗位,当然并不是完全没有。教育局的员工基本都是从学校调来的老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二十六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三)被开除公职的;(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第二十八条录用公务员,应当发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应当载明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报考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招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公民报考。第三十二条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应当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教育局报名

156 评论(11)

锐客家族

1、参加单招考生需先访问该地区教育考试院官网,进入高职单招院校网上报名专题页面,或登录各招生院校门户入口进入报名系统。2、参加单招考生选择要填写的学校和类别,点击注册系统,输入身份证号码、注册号码(或考生号码)和验证码,点击登录,系统提示参加单招考生阅读在线注册说明。3、点击“填报”进入高职单招报名页面。4、核对个人信息是否正确。如果不需要参加联考,请在“本次报考的联考科目”一栏中将不参加的联考科目前的勾去掉,请注意报考科目一定要符合单招院校的招生简章要求。如不确定,可联系招生院校咨询;然后在“报考的专业志愿”一栏中选择填报的专业及是否服从调剂,填报的专业志愿也应符合单招院校的招生简章要求,如不确定,可联系招生院校咨询。5、确定选择单招报名的联考科目和所选专业后,点击“提交信息”按钮,系统提示报名单招院校的专业志愿填报要求。6、如果需要修改或者删除报名信息,点击“修改/删除报名”按钮,进入修改页面,修改完成后点击“提交信息”按钮,系统会再次提示单招院校的填报专业志愿要求。【法律依据】:《关于做好2022年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1〕325号)三、单招专业计划各高职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合理编制分专业单招计划,根据实际报名人数于3月16日前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院校子系统(以下简称“院校子系统”)中将各专业不同考生类别的计划调整到位。各类别各专业计划确定并公布后,一律不得调整和追加,未完成的计划转为统招计划。高职院校须于4月10日前将调整确定后的各类别各专业计划表加盖公章后报送我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

347 评论(13)

夏香林萌

是的,如果孩子具有外地户口,需要报读当地小学,通常需要前往当地教育局进行报名。具体流程如下:1.咨询当地教育局:在报名前,您可以先拨打当地教育局的咨询电话,了解该区域小学的招生政策、招生人数、入学时间等相关信息。2.准备材料:在报名时,需要携带一些相关材料,如儿童户口本、出生证明、父母身份证、学籍证明等。同时,需要根据当地教育局的要求,进行相关材料的复印和公证。3.填写报名表:到达当地教育局后,需要填写报名表格,提供相关材料,并支付招生费用。有些地区可能还需要进行学区划分和派位等工作。4.等待审核:填写完报名表后,需要等待教育部门审核,并且根据录取规则进行核对。审核通过后,孩子就可以正式入学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报名流程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应该根据当地教育局的要求进行办理。同时,在报名前,建议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和流程,以避免因为未知的问题而耽误入学时间。

223 评论(10)

相关问答